勤劳而封闭的莫斯科华人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斯科曾是50年前中国人最向往的外国城市之一。近20年来,一批批中国人拥入莫斯科,用带去的商品赚取了财富。俄罗斯媒体称,莫斯科的华人社会自成一体,是一个与俄罗斯人基本隔绝的独立王国。
  
  中国人数量说法不一
  
  俄罗斯《独立报》称,目前在莫斯科到底居住着多少中国人仍是一个谜。
   俄罗斯移民署称,根据签证及护照登记记录,2005年大约有1.5万名中国人生活在莫斯科。而俄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综合中国留学生数量、华商比例、中餐馆数量等因素得出的评估结论却认为,在莫斯科的华人数量将近5万人。据中国驻俄大使馆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莫斯科工作、学习的中国人总数大约在3万到4万之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莫斯科生活的华人大多是经商、学习两类。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库斯塔列夫告诉记者:“不久前我在莫斯科一家中餐馆吃午饭,突然一下进来了几十个中国人,他们个个西装革履,像是教授。我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在俄罗斯人看来,中国人商业触觉灵敏,虽然俄语有些蹩脚,有的人甚至不会俄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做生意。中国人所会的俄语词汇中充满了数量词,以及“很好”、“不行”,还有各种各样奇特的手势。
  俄罗斯高校教学质量高,费用也不贵,因此不少中国人来莫斯科求学,他们大多攻读的是文科专业。据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官员介绍,仅莫斯科大学就有中国自费留学生近2000人。
  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很矛盾。在以中国游客为主的大酒店里只有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时间,却从不见北京时间,只有在提醒客人不要拿走浴巾的告示上才能看到中文。另一方面,俄罗斯有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汉学家尊崇孔孟思想,百姓中更有许多人像美国人重视中国功夫一样关注中国风水。
  莫斯科人和中国人的接触不多,仅有的交往也多是在自由市场上。调查显示,俄罗斯人认为中国人勤劳,但也有不讲礼貌、不讲卫生等陋习,而且“较为狡诈”。但中国人大多觉得俄罗斯人挺友善,记者一位在俄经商的朋友说:“与俄罗斯人相处并不难。他们的血统主要来自高寒地区的北方人,和中国的北方人一样好喝酒、比较爽气、易交往、不太吹毛求疵。”
  
  莫斯科没有“唐人街”
  
  唐人街一直是海外华人的重要标志,但在莫斯科这个华人众多的城市却并没有中国特色浓郁的唐人街。俄罗斯当局并不希望唐人街出现在莫斯科街头。不过,这并不代表这里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不少中国人来莫斯科挣第一桶金,那时他们就爱住在全是中国人的宿舍和便宜的宾馆里。如今,一些中国人在潘菲洛夫大街、波罗的海大街等地以较低价格租用或购买了一批房产,再以高价转租给其他华人。它们大多是废弃的学校或工厂集体宿舍,楼房破烂不堪。这些地方被称为“中国楼”,又被俄罗斯媒体戏称为“迷你唐人街”。这里从理发店到小卖部,从小饭店到歌舞厅,符合中国人习惯的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而且绝对正宗。
  尽管地段较偏,房子条件也挺差,但这里的房价并不比莫斯科市中心便宜多少。前一阵,记者的两个朋友来莫斯科办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中国楼”找到一处近40平方米的房子。那里的家具十分简陋,电视机只有14英寸,但每月租金高达700美元。尽管如此,中国人还是愿意聚居在一起,这既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是为了避免文化冲突。中国人对莫斯科不熟悉,许多人天一黑就不敢出门,而中国人聚居地一般都有严格的出入证制度,有警察看门,闲人免进。
  《独立报》曾有一篇文章描述道:“中国人喜欢热热闹闹地唱卡拉OK,将大包小包的东西堆在楼道里,喜欢煎炒烹炸,发出刺鼻的气味,因此住在‘中国楼’里不会与俄罗斯邻居发生纠纷。”
  
  莫斯科也有“公主坟”
  
  尽管莫斯科的中国人大多不精通俄语,但这并未妨碍他们生活得有滋有味。刚到莫斯科时,老乡小张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莫斯科的情况:“莫斯科花园环上有一条叫‘清澈池塘’的大街,我们中国人一般称其为‘积水潭’;新圣女公墓叫‘公主坟’;伊兹玛依洛沃集市被音译为‘一只蚂蚁’。”
  据俄方统计,莫斯科的中餐馆已经超过了100家,几乎家家都是顾客盈门。俄罗斯人很喜爱“梦东方”等高级中餐厅的氛围,但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更喜欢去尚未本土化的中餐馆。在莫斯科,到中餐馆用餐不便宜,除了为旅客准备的10美元一人的经济套餐外,最低人均消费至少要20-30美元,有的中餐厅人均消费要60美元左右。
  莫斯科华人享受的服务与国内并无太大差别,他们开起了各种服务公司,有快速办理打工卡的,有提供律师服务的,有从事货物清关的。著名中国移民问题专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格利布拉斯说,莫斯科的中国人几乎生活在一个独立的王国里。他们不与其他人打交道,是很封闭的人群。
  近年来,俄方特别关注莫斯科华人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国内汇款的问题,这被俄专家称为“不受俄中两国中央银行控制的地下银行”。据俄司法部门提供的资料,仅在切尔基佐夫斯基自由市场,中国人每月的利润就有1500万美元。但这些美元并没有都经过中国银行莫斯科分行和俄罗斯其他银行实现汇款业务,而是通过私下的渠道流回了中国国内。大概是看到其中巨大的利润,就连西联国际汇款这样世界领先的特快汇款公司都在莫斯科打出了“短短几分钟汇款传情”的中文口号。
  一些“中国楼”的空房间和华人商店的地下室被开辟成了地下赌场和游戏厅。莫斯科华人可以在这里打麻将、玩纸牌。俄媒体披露,这些赌场从不将输得精光的玩家们逐出门,而是提供住处和工作机会让其挣钱还债。为了吸引中国人,俄罗斯最著名的阿尔巴特街娱乐中心都在华文媒体上刊登广告,声称为玩家提供免费酒水、自助餐和出租车,以及中文翻译服务,甚至还有专车从中国人最多的伊兹玛依洛沃宾馆直达赌场。一些地方还开辟了专门的夜总会,提供脱衣舞等表演。
  
  不安全是中国人眼下最大的问题
  
  缺乏安全感是目前中国人在莫斯科遇到的主要问题。俄罗斯正处于转型期,政府部门中的腐败分子与黑社会相互勾结,有计划、有组织地欺负、敲诈中国人,光头党等极端组织也常无端攻击中国人。当地媒体称,中国人在俄罗斯有两个死对头,一个是警察,另一个是流氓。警察对他们进行罚款,而流氓则殴打他们。
  近年来,几乎每年莫斯科警方都会大规模查抄中国人。记者在采访中听说,一名华商在警察查抄时正好带着上万美元货款,结果他的这些辛苦钱也被警察“顺便”带走了。
  俄罗斯一家媒体对中国人在俄罗斯遇到的主要困难做了跟踪报道,结果显示,有60%-74%的中国人认为是警察的敲诈勒索,22%-37%的人认为是俄官员的贪污受贿,10%左右的中国人有过遭受俄罗斯人殴打和辱骂的经历。大多数中国人都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跟俄罗斯人打交道。为了省事,很多华人碰到警察检查护照时就塞上一些钱。这使不少俄罗斯警察看到中国人就查护照,没有问题也要拖一拖。
  记者的朋友小史夫妇一次回莫斯科,被俄边防拦住当翻译。小史告诉记者:“当时一共有七八个中国人被扣留下来,他们显然比较有钱。在机场待了将近7个小时后,他们才不得不交钱出关。”
  中国人爱抱团,旅居莫斯科的华人们也有各自的同乡会,来自不同地方的中国人基本上只与同乡来往,浙江和福建同乡会是其中最大的两个派别。格利布拉斯告诉记者,旅莫华人大都居俄时间不长,整体素质较低,没有形成一批深受众望的侨领,这使他们“国家意识弱、帮派意识强;民族意识弱、老乡意识强;白道意识弱、黑道意识强”。
  少数莫斯科华人来俄后并不遵纪守法,为了留在俄罗斯,他们伪造、买卖甚至盗窃在俄居住的合法证件。还有一些人参与走私,或者结成犯罪团伙,对中国商人进行敲诈、勒索、抢劫甚至谋杀。一些中国劳工通过旅游渠道进入俄境打黑工。偷税漏税、影子经济以及灰色清关问题也破坏了中国人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形象。
其他文献
我的俄罗斯老师    记得刚去俄罗斯的时候,我孤身一个人,谁也不认识。  第一天上课的时候,见到了我的语言老师,一个40多岁的俄罗斯妇女。她一直称自己是白俄罗斯人,而不是俄罗斯人。她是因为嫁给了一个俄罗斯人,才留在了莫斯科。其实要我说,不用分得那么清楚,1991年以前,那就是一个国家——苏联。   老师叫娜塔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了。要是你在马路上喊这个名字的话,估计有一半的女性会回头看着
期刊
根据联合国方面通知,2006年联合国中文笔译、编辑和逐字记录人员竞争考试笔试阅卷工作已经结束。联合国面试小组于12月11日-15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面试。通过最后竞争考试者,将进入联合国语言类后备人员名单待聘。   联合国对语言类职位的要求很高,此次竞争考试将只招收20名左右的后备人员,但据估计报考人数至少达几千人,录取率几乎不到0.5%。20位后备人员中成绩优秀者可能得到去联合国总部纽约的面试
期刊
以前,澳大利亚著名高校要求高中毕业生先到该校就读大约1年的预科课程,通过预科课程的考试,才能进入本科第一年学习。2006年这一情况将发生改变。   据悉,每年从广东省去澳洲留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生。但一直以来,因为学制的问题澳洲基础教育阶段是13年,而我国是12年,所以澳洲教育部规定中国高中毕业生到澳读大学需要先读一年的预备课程,通过预科课程的考试,才能进入本科第一年学习,即使非常优秀
期刊
我在法国当Chef d'equipe(队长),已经不是头一回了。第一年是被老板任命的;第二年是自己争取的,而且还带了几个哥们儿过去;而今年,是一位外嫁的JJ要我带人过去,说是要我替她在她的法国老公面前为中国人争口气,向他们法国人显摆一下看看咱们中国人是怎么干活的。  法国的chef职位一般在老板(Patron)之下,其他人之上,虽然一样要干活,但多少还是有些权力。第一年打工是在一家烟草农场,当时法
期刊
背景:最近几年,我国大专生一次性就业率仅为40%左右。2006年教育部通知,“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这对大专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就业难、求学难,使许多大专生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那片更广阔的求学空间。  目前,已有26个海外国家承认我国自考文凭,这种认可包括学历互认和学分互认,出国留学随之开始受到自考生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自考生将出
期刊
“中文师资短缺已经成了制约美国中文教学开展的瓶颈。美国许多学区对开设中文课有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做。或者许多学校想开课,但找不到老师。”美国亚洲协会负责教育项目的副总裁薇薇安·斯图尔特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  据亚洲协会估计,在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中文,那时需要5000名至7000名中文老师。但现在美国只有500名-700名中文老师,缺口将会非常大。亚洲协会由洛克菲勒家族的约
期刊
进入机关,我干的是文秘工作,负责书写材料及夹报纸搞卫生。  上班第一天,让我奇怪的是,单位里已年过五十的老黄,上班居然比我还要早。当我进入办公室时,他已把本该我干的夹报纸打开水搞卫生的杂活儿打理好了。以为这是偶然,可之后,竟天天如此。当初,我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职责怎么能让一个老同志代为呢?进而,也有点不满,我的活儿你怎么老抢干呀?这可不好说出口,且他上班又比我早得多,没办法。久之,渐渐习惯了,让
期刊
到了加拿大半年了,为了更快地度过语言关,每天都在坚持看电视,什么节目都看,CBC的本地新闻、HGTV的装修节目、周末的现场赌博、专门让人看两口子打架的Judge Judy、几个姑娘小伙子抢对象的Elimidate……  除了不大懂的冰球和棒球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节目都看遍了。总体印象是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服务性和娱乐性挺强的,话题没什么禁忌,官方管理和大氛围是放松的,所以节目制作商也就发挥想象力,怎么吸
期刊
伊朗:爱美也要爱到死  文/绿叶    女人如果不爱漂亮,地球也不会想转动。无论走在世界哪个宗教、哪种政治、哪类传统管辖之处,唯一不可能压抑的,就是女人对于用尽一切方式装饰自己的动力。  去年十一月和我大姊远行伊朗,去前好几次被朋友叮嘱,内裤还是信用卡掉了都没关系,但是头巾,千万别忘了头巾!去伊朗,只要一进入领空国境,就要用头巾把每一根发丝包起来,连一根毛都不可以露,万一引起男人的遐想,可是大罪一
期刊
出国留学对留学生的婚姻是一种破坏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距离,也不是简单用喜新厌旧一句话能评判的。这些故事引发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和道德规范的双重思考,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所带来后果的认同和接受,我们迈进了一个热爱存在、接受发生的新时代。  如果夫妻俩,女的先出国留学,丈夫奔着妻子来陪读,家庭主要经济收入靠妻子的奖学金维持,这桩婚姻十有八九要告吹。  肯塔基大学12个中国留学生中只有一个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