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地铁凭借便捷、快速等优势,迅速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成为城市交通体系重要组成。为了进一步保障地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对于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鉴于此,本文是对地铁车站施工管理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铁;安全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地铁是城市发展的象征,以高效、环保等诸多特点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设城市地铁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城市地铁工程浩大,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在建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多变化因素,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地铁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一、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进度的加快,地铁作为人们出行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果。地铁施工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地铁施工建设的主要目标、流程及管理标准等内容,国家都通过相关法律加以明确,在此背景下,加强对于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不仅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必然选择,更是预防施工事故的重要保障,有助于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确保地铁施工准时完工,而且能够树立良好的地铁施工形象。
二、地铁施工的特点
相比较其它工程而言,地铁施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特点。①环境复杂,在运用浅埋暗挖、盖挖等方法施工时,由于施工地点位于交通要道,而且管网、铁轨等施工材料的铺设较为密集,通常与铁路、地下管线、河流、建筑物等存在交际,难免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②施工风险大,地铁建设往往集中与城市主干道的地下,而且工程结构多样,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如在地下管线迁移、交通该线等工程的具体施工中,通常需要穿过建筑物,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③工程量大,主要是因为地铁施工的路线较长,而且包含加固、改修、该线等多个环节。
三、地铁施工的安全隐患
1、施工环境复杂
地铁施工涉及的地质多样,在含水量、地质结构,周边管线数量等方面,均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如果施工路段地基属性为软土地基,将难以为地铁工程的运行提供支撑,还需要对其进行土质优化操作。在隧道開挖环节中,可能会用到明挖、暗挖等多种工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坍塌、冒顶、透水等多种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开裂。
2、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地铁工程的施工中,施工管理制度作为指导施工队伍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完善程度与施工安全具有密切的关联。如果在施工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地下管线位置、凹槽结构、建筑边界、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等细节,那么在实际施工中,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无法准确查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随着安全隐患的数量增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会因此减弱,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在不断加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使地铁工程及相关人员遭受损失。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偏弱
地铁施工一线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于地铁施工的认知较为片面,对施工管理制度的解读不够深入,难以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的情况,施工质量因此降低,加大地铁工程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人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而随意简化施工工艺,违反安全守则进行操作,进而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严重阻碍了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可能会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造成损失,更会对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造成较大程度的威胁,甚至会使市民对于地铁存在认知偏差或误解,将乘坐地铁看作是一种危险的交通方式。
四、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全面检测施工环境
在地铁修建开工前,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且具体的考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环节。勘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管线、周围建筑物等数据信息加以系统的整理。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数据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施工方案,确定地铁施工位置,明确底层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并在交底环节向施工人员提供详细资料。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并针对周边环境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及早作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借此不断改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地铁工程顺利完工。
2、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全面性、具体性的原则,要作为地铁施工全程的指导依据。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施工目标,并以施工目标为导向,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每名施工人员加以了解。其中应当全面的包含施工安全隐患的辨别与应对,明确每个施工岗位的具体职责,以施工方案为依据,优化地铁施工的具体流程,对于每个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要加以明确。随后,工程监管人员要以此为依据,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加以检查。如果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或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应立即责令其返工,确保施工管理制度能够确切落实执行。
3、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主体,其专业素养对于施工整体安全,具有直接且密切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在地铁工程开工前,就对施工人员进行全体动员,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向施工人员深入讲解安全规范的相关内容,向其普及施工常识,列举以往出现过的施工安全事故,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另外还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对每名施工人员的具体职责加以明确,施工人员要对责任区域内的工程质量履行职责。
五、BIM技术在复杂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的对策
(1)加强岗前培训。鉴于BIM技术引入后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操作人员,在引入前要合理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并且根据项目的大小、应用要求和实施目标来综合考虑操作人员素质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对所有人员要进行有关项目和BIM技术的培训,因工作人员在操作BIM平台时涉及到的软件较多,应结合项目的具体内容对BIM人员进行相关软件特性、使用方法、使用要点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软硬件准备工作。BIM项目组人员应掌握电脑硬件和软件的选择。BIM所使用的电脑有别于其他电脑,对配置的要求较高,根据BIM软件和工程项目的大小来选择电脑配置,确保所选择的电脑能够保障BIM软件运行无阻。
(3)建立统一的建模规则。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建模规则,但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统一的建模规则来保证建模效率。BIM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较多,因此通过规范的建模规则能够提高各单位和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权责的划分。一般情况BIM建模规则包括三个部分:一般规则、模型文件命名、颜色规定。一般规则要求文件命名以文件内容为准,确保简明、扼要的描述主要内容,文件命名以中文、英文、数字等便于计算机操作的字符,不使用空格,字母大小写均可,使用中划线和下划线来分隔单词即可,确保文件名与工程量清单名称相对应。模型文件命名規则依照项目名称—区域—楼层或者标高—系统—描述—中心文件或者本地文件.Rvt的方式。为了便于项目各个协作方区分,水、暖、电系统,以及其他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系统模型中均给予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模型。
结论
本研究认为地铁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环境复杂、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意识偏弱,因此针对性的提出而来全面检测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等建议,对于地铁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发挥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路杰.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
[2]李世胜.基于BIM技术的盖挖法地铁车站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彭智勇.运营条件下盾构区间扩建地铁车站关键结构力学状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4]文明,张顶立,房倩,张良以.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1):3306-3312.
[5]张成平,张顶立,骆建军,王梦恕,吴介普.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中的远程监测系统[J].岩土力学,2009,30(06):1861-1866.
[6]乐贵平.地铁车站盾构法与矿山法联合施工技术[J].市政技术,2003(04):209-214.
(作者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关键词:城市地铁;安全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地铁是城市发展的象征,以高效、环保等诸多特点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设城市地铁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城市地铁工程浩大,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在建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多变化因素,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地铁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一、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进度的加快,地铁作为人们出行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果。地铁施工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地铁施工建设的主要目标、流程及管理标准等内容,国家都通过相关法律加以明确,在此背景下,加强对于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不仅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必然选择,更是预防施工事故的重要保障,有助于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确保地铁施工准时完工,而且能够树立良好的地铁施工形象。
二、地铁施工的特点
相比较其它工程而言,地铁施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特点。①环境复杂,在运用浅埋暗挖、盖挖等方法施工时,由于施工地点位于交通要道,而且管网、铁轨等施工材料的铺设较为密集,通常与铁路、地下管线、河流、建筑物等存在交际,难免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②施工风险大,地铁建设往往集中与城市主干道的地下,而且工程结构多样,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如在地下管线迁移、交通该线等工程的具体施工中,通常需要穿过建筑物,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③工程量大,主要是因为地铁施工的路线较长,而且包含加固、改修、该线等多个环节。
三、地铁施工的安全隐患
1、施工环境复杂
地铁施工涉及的地质多样,在含水量、地质结构,周边管线数量等方面,均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如果施工路段地基属性为软土地基,将难以为地铁工程的运行提供支撑,还需要对其进行土质优化操作。在隧道開挖环节中,可能会用到明挖、暗挖等多种工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坍塌、冒顶、透水等多种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开裂。
2、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地铁工程的施工中,施工管理制度作为指导施工队伍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完善程度与施工安全具有密切的关联。如果在施工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地下管线位置、凹槽结构、建筑边界、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等细节,那么在实际施工中,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无法准确查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随着安全隐患的数量增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会因此减弱,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在不断加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使地铁工程及相关人员遭受损失。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偏弱
地铁施工一线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于地铁施工的认知较为片面,对施工管理制度的解读不够深入,难以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的情况,施工质量因此降低,加大地铁工程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人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而随意简化施工工艺,违反安全守则进行操作,进而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严重阻碍了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可能会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造成损失,更会对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造成较大程度的威胁,甚至会使市民对于地铁存在认知偏差或误解,将乘坐地铁看作是一种危险的交通方式。
四、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全面检测施工环境
在地铁修建开工前,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且具体的考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环节。勘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管线、周围建筑物等数据信息加以系统的整理。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数据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施工方案,确定地铁施工位置,明确底层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并在交底环节向施工人员提供详细资料。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并针对周边环境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及早作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借此不断改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地铁工程顺利完工。
2、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全面性、具体性的原则,要作为地铁施工全程的指导依据。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施工目标,并以施工目标为导向,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每名施工人员加以了解。其中应当全面的包含施工安全隐患的辨别与应对,明确每个施工岗位的具体职责,以施工方案为依据,优化地铁施工的具体流程,对于每个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要加以明确。随后,工程监管人员要以此为依据,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加以检查。如果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或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应立即责令其返工,确保施工管理制度能够确切落实执行。
3、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主体,其专业素养对于施工整体安全,具有直接且密切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在地铁工程开工前,就对施工人员进行全体动员,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向施工人员深入讲解安全规范的相关内容,向其普及施工常识,列举以往出现过的施工安全事故,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另外还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对每名施工人员的具体职责加以明确,施工人员要对责任区域内的工程质量履行职责。
五、BIM技术在复杂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的对策
(1)加强岗前培训。鉴于BIM技术引入后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操作人员,在引入前要合理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并且根据项目的大小、应用要求和实施目标来综合考虑操作人员素质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对所有人员要进行有关项目和BIM技术的培训,因工作人员在操作BIM平台时涉及到的软件较多,应结合项目的具体内容对BIM人员进行相关软件特性、使用方法、使用要点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软硬件准备工作。BIM项目组人员应掌握电脑硬件和软件的选择。BIM所使用的电脑有别于其他电脑,对配置的要求较高,根据BIM软件和工程项目的大小来选择电脑配置,确保所选择的电脑能够保障BIM软件运行无阻。
(3)建立统一的建模规则。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建模规则,但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统一的建模规则来保证建模效率。BIM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较多,因此通过规范的建模规则能够提高各单位和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权责的划分。一般情况BIM建模规则包括三个部分:一般规则、模型文件命名、颜色规定。一般规则要求文件命名以文件内容为准,确保简明、扼要的描述主要内容,文件命名以中文、英文、数字等便于计算机操作的字符,不使用空格,字母大小写均可,使用中划线和下划线来分隔单词即可,确保文件名与工程量清单名称相对应。模型文件命名規则依照项目名称—区域—楼层或者标高—系统—描述—中心文件或者本地文件.Rvt的方式。为了便于项目各个协作方区分,水、暖、电系统,以及其他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系统模型中均给予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模型。
结论
本研究认为地铁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环境复杂、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意识偏弱,因此针对性的提出而来全面检测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等建议,对于地铁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发挥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路杰.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
[2]李世胜.基于BIM技术的盖挖法地铁车站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彭智勇.运营条件下盾构区间扩建地铁车站关键结构力学状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4]文明,张顶立,房倩,张良以.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1):3306-3312.
[5]张成平,张顶立,骆建军,王梦恕,吴介普.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中的远程监测系统[J].岩土力学,2009,30(06):1861-1866.
[6]乐贵平.地铁车站盾构法与矿山法联合施工技术[J].市政技术,2003(04):209-214.
(作者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