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工艺美术学校教育,从1960年创办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算起,发展到的国家示范性高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已经整整五十年。工艺美术教育是极富个性的育人过程。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不仅育出了一大批工艺美术人才,更是凝聚起几代办学者的辛劳和心血,积淀起一层丰腴的工艺美术办学经验。
工艺美术或艺术设计教育,在国内,有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有1911年沈寿在天津创办的“自立女工传习所”,更早的还有洋人在上海土山湾的“工艺传习所”。在外国,1919年至1936年的德国“包豪斯”学校,更是被奉为设计教育的圭臬。然而,1960年所面对的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对古人洋人的事例则是一无所知。48位各处调来的艺术家、干部、职员、工人,凭着对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热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所中专性质的工艺美术学校就这样办起来了。
第一届分5个专业:玉雕、牙雕、木雕、漆雕和织绣。当时的教育设想很实际:美术家负责美术教育,将工厂中的技艺高超的老工人请来,负责专业教育。干部中学历较高的担任文化教师,负责文化课、思想教育和管理。每周4天课堂教育,2天实习工厂专业劳动,开学第一、二周和期末两周也安排专业劳动。一届一届毕业生被送到对口的工艺美术工厂去,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的骨干力量。
在校内,美术教学与专业教学双管齐下的环境,使美术教师对工艺美术专业从不熟悉到熟悉,到发生兴趣和热爱。这样的教学一直延伸到1966年因“文革”中止。
1973年上海市工艺美校复办,校址迁到嘉定外冈,但办学模式基本不变,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从工艺美校毕业后留校和毕业后进入工厂被请回来的教师,他们既有相当的美术基础,又有专业实践能力,是新一代的理想教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学校,也带来了办学中的不小骚动。一方面,由于体制改革的原因,专营工艺美术的工厂企业纷纷改制,学校与工厂的联系被切断了,于是毕业生出路有了问题,加上从国外传来的“工业设计”(如今称为“艺术设计”)信息,听到了“包豪斯”“三大构成”“现代主义”等等诱人的新名词,师生们嗅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在上海工艺美校,许多青年教师被派到高校去学习工业设计新知识,国内最前卫的工业设计专家被请进学校讲学;开设起装潢、造型、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新专业,开发出规范的新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入90年代,在信息社会来到之际,学校又及时开出了“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同时,在压力十分沉重的条件下,想方设法保存传统工艺美术专业。90年代,“工艺美术专业”被列入国家专业目录中的重点专业。在这个大变革的时期,学校还是坚持美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主要是动手教育并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坚持工场劳动,新办专业也力求这样做:服装专业必须做出成衣,造型专业必须做出样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由教师带到工程现场参与设计制作。
2003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工艺美校与二轻职大携手进入新的教学实践天地。2005年,学院迁入嘉定新校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成,接着又准备创建高职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
应潮流之涌动,开风气之先河
职业教育本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办学者紧紧观察、分析社会的经济动向,不失时机地做出超前性的规划和改革,使教学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在办校初期,社会生产力不高,工艺美术生产的任务是出口工艺品,换取经济建设需要的外汇。办校第一阶段的教学基本上就是传统手工艺教育,这正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之急需。也就是这一阶段所培养的人才,撑起了上海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半爿天。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商品包装、产品造型、时装、环境美化成为热门行业。学校及时兴起教学改革,从整体上将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西方学院式美术教育与才始传进的包豪斯课程教学糅合起来,建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新教学框架,培养出一批具有新概念的设计师。
上世纪90年代,以微电子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孕育出一代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电脑生产、大工业生产、手工艺生产的多元化生产格局渐渐显现。创意产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面临又一次重大改革,上海工艺美校于1995年便创办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开上海中专学校电脑设计之先河。上海工艺术美术职业学院又以“中国工艺美术原创中心”为基地,涵盖数码设计、环艺设计、视觉传达和传统工艺这样广泛的教学领域,与今天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需求紧紧相扣。
从单一的传统手工艺专业进展到二元的工业设计与传统手工艺并存,再形成多元的各类艺术设计专业共生,学校的生命力在于大树的根子深深扎在社会经济形态和需求之中。
动脑动手并用,兴务实之学风
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并存,这是工艺美术教育的普遍规律。上海工艺美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动手教育与动脑教育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务实的思维构架。艺术创作是形象思维的成果,而设计和制作中更多要用理性思维即逻辑思维。脑子中的意象到纸面上的设计稿,再到实实在在的产品,三者差异极大。两种思维的融合,必须让学生一开始便培养起这种特殊的、被田自秉教授称为“工艺思维”的结构。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这种特殊的思维结构,50年中,一直坚持动手教学、讲求务实,这已成为学校的优秀学风和毕业生的优良品质。这不仅是使他学到一种今后寻找职业的技艺本领,更重要的是:锻炼出一种“工艺思维”方法,使他想到或看到一件事物,同时便想到它是怎样做出来。在画出一条线条、涂出一块色块时,立刻想到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做成的。反过来,在制作一件产品或样品时,材料和工艺又会变成促动创意的元素,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发挥形象思维。
50年前,学生在简陋的板房里进行专业劳作,今天,学生在充满高科技意味的“创意园”中以“项目引领”“工作室化”模式学习技艺。形式和条件大不相同,但手脑并用,务实执着的学风则一以贯之。
以创新为魂魄 构建教学结构
我们的校园中有一股“灵气”,这灵气便是创造性。设计教学的魂魄便是创新。工艺美术教育与其它职业教育的显著区别是:一般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的既定技能;而工艺美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能够突破常规,创造出前人从未想到或未曾做过的产品。
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它要训练的是学生非常规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建立起灵活的思考和想象的习惯。多年的积累,使学校形成了一个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有机的教学结构。创造学理论说,创造能力的构成有三大要素:积累大量的知识元素,它是创造的原料;培养流畅的思维习惯,这是创造的原动力;训练扎实的表现能力,这是使创造成果具象化物质化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这三个元素一般是分散落实到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经过多年改革实践,这三个元素不仅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校园内外的各种创作比赛、个性化展示、承接社会设计项目、与企业设计部门联动,都为锻炼和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交互平台。
敬业爱业创业 营造和谐环境
热爱所从事的专业,是职业教育中德育的核心。
艺术创造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境界的形成,与学校的熏陶有关。许多毕业生都怀念学校中难忘的一段经历。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氛围。教师们都奋力创作,力争在各自领域脱颖而出。极为正宗传统的中国画家,超然前沿的现代画家,工厂来的老师傅,喝过洋墨水的“海归”,互相尊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有各自崇拜的老师,各专业的学生相互熟识,相互切磋,他们从彼此身上学到好多东西。加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览、演出、社团,形成一个创造者聚集的有趣场所。在这里,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尽管在校时学生不免受到批评甚至处分,但多年之后,毕业生对班主任却充满尊重和感激。学校是一个生气灵动的小社会,学生在这里读书、训练、欣赏、创造、从师、交友……经受了模拟的社会锻炼,增长了各方面的才干,使自己敬业、爱业、创业,这便是“环境育人”。
50年前从圆明园路1000余平方的一幢小楼起家,辗转至嘉定外冈复办,搬入塔城路新校舍,再进入巍峨的高职学院,一批一批教职员工在此辛勤劳作,贡献出青春年华乃至一生。天、地、人都在变,但两个元素是不变的:在校的总是一大群意气风发、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潜于深处的是一个充满生气又富于哲理的办学理念。这,就是学校得以永生的基本保证。
朱孝岳 原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
工艺美术或艺术设计教育,在国内,有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有1911年沈寿在天津创办的“自立女工传习所”,更早的还有洋人在上海土山湾的“工艺传习所”。在外国,1919年至1936年的德国“包豪斯”学校,更是被奉为设计教育的圭臬。然而,1960年所面对的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对古人洋人的事例则是一无所知。48位各处调来的艺术家、干部、职员、工人,凭着对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热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所中专性质的工艺美术学校就这样办起来了。
第一届分5个专业:玉雕、牙雕、木雕、漆雕和织绣。当时的教育设想很实际:美术家负责美术教育,将工厂中的技艺高超的老工人请来,负责专业教育。干部中学历较高的担任文化教师,负责文化课、思想教育和管理。每周4天课堂教育,2天实习工厂专业劳动,开学第一、二周和期末两周也安排专业劳动。一届一届毕业生被送到对口的工艺美术工厂去,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的骨干力量。
在校内,美术教学与专业教学双管齐下的环境,使美术教师对工艺美术专业从不熟悉到熟悉,到发生兴趣和热爱。这样的教学一直延伸到1966年因“文革”中止。
1973年上海市工艺美校复办,校址迁到嘉定外冈,但办学模式基本不变,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从工艺美校毕业后留校和毕业后进入工厂被请回来的教师,他们既有相当的美术基础,又有专业实践能力,是新一代的理想教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学校,也带来了办学中的不小骚动。一方面,由于体制改革的原因,专营工艺美术的工厂企业纷纷改制,学校与工厂的联系被切断了,于是毕业生出路有了问题,加上从国外传来的“工业设计”(如今称为“艺术设计”)信息,听到了“包豪斯”“三大构成”“现代主义”等等诱人的新名词,师生们嗅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在上海工艺美校,许多青年教师被派到高校去学习工业设计新知识,国内最前卫的工业设计专家被请进学校讲学;开设起装潢、造型、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新专业,开发出规范的新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入90年代,在信息社会来到之际,学校又及时开出了“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同时,在压力十分沉重的条件下,想方设法保存传统工艺美术专业。90年代,“工艺美术专业”被列入国家专业目录中的重点专业。在这个大变革的时期,学校还是坚持美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主要是动手教育并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坚持工场劳动,新办专业也力求这样做:服装专业必须做出成衣,造型专业必须做出样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由教师带到工程现场参与设计制作。
2003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工艺美校与二轻职大携手进入新的教学实践天地。2005年,学院迁入嘉定新校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成,接着又准备创建高职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
应潮流之涌动,开风气之先河
职业教育本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办学者紧紧观察、分析社会的经济动向,不失时机地做出超前性的规划和改革,使教学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在办校初期,社会生产力不高,工艺美术生产的任务是出口工艺品,换取经济建设需要的外汇。办校第一阶段的教学基本上就是传统手工艺教育,这正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之急需。也就是这一阶段所培养的人才,撑起了上海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半爿天。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商品包装、产品造型、时装、环境美化成为热门行业。学校及时兴起教学改革,从整体上将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西方学院式美术教育与才始传进的包豪斯课程教学糅合起来,建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新教学框架,培养出一批具有新概念的设计师。
上世纪90年代,以微电子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孕育出一代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电脑生产、大工业生产、手工艺生产的多元化生产格局渐渐显现。创意产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面临又一次重大改革,上海工艺美校于1995年便创办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开上海中专学校电脑设计之先河。上海工艺术美术职业学院又以“中国工艺美术原创中心”为基地,涵盖数码设计、环艺设计、视觉传达和传统工艺这样广泛的教学领域,与今天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需求紧紧相扣。
从单一的传统手工艺专业进展到二元的工业设计与传统手工艺并存,再形成多元的各类艺术设计专业共生,学校的生命力在于大树的根子深深扎在社会经济形态和需求之中。
动脑动手并用,兴务实之学风
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并存,这是工艺美术教育的普遍规律。上海工艺美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动手教育与动脑教育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务实的思维构架。艺术创作是形象思维的成果,而设计和制作中更多要用理性思维即逻辑思维。脑子中的意象到纸面上的设计稿,再到实实在在的产品,三者差异极大。两种思维的融合,必须让学生一开始便培养起这种特殊的、被田自秉教授称为“工艺思维”的结构。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这种特殊的思维结构,50年中,一直坚持动手教学、讲求务实,这已成为学校的优秀学风和毕业生的优良品质。这不仅是使他学到一种今后寻找职业的技艺本领,更重要的是:锻炼出一种“工艺思维”方法,使他想到或看到一件事物,同时便想到它是怎样做出来。在画出一条线条、涂出一块色块时,立刻想到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做成的。反过来,在制作一件产品或样品时,材料和工艺又会变成促动创意的元素,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发挥形象思维。
50年前,学生在简陋的板房里进行专业劳作,今天,学生在充满高科技意味的“创意园”中以“项目引领”“工作室化”模式学习技艺。形式和条件大不相同,但手脑并用,务实执着的学风则一以贯之。
以创新为魂魄 构建教学结构
我们的校园中有一股“灵气”,这灵气便是创造性。设计教学的魂魄便是创新。工艺美术教育与其它职业教育的显著区别是:一般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的既定技能;而工艺美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能够突破常规,创造出前人从未想到或未曾做过的产品。
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它要训练的是学生非常规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建立起灵活的思考和想象的习惯。多年的积累,使学校形成了一个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有机的教学结构。创造学理论说,创造能力的构成有三大要素:积累大量的知识元素,它是创造的原料;培养流畅的思维习惯,这是创造的原动力;训练扎实的表现能力,这是使创造成果具象化物质化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这三个元素一般是分散落实到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经过多年改革实践,这三个元素不仅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校园内外的各种创作比赛、个性化展示、承接社会设计项目、与企业设计部门联动,都为锻炼和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交互平台。
敬业爱业创业 营造和谐环境
热爱所从事的专业,是职业教育中德育的核心。
艺术创造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境界的形成,与学校的熏陶有关。许多毕业生都怀念学校中难忘的一段经历。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氛围。教师们都奋力创作,力争在各自领域脱颖而出。极为正宗传统的中国画家,超然前沿的现代画家,工厂来的老师傅,喝过洋墨水的“海归”,互相尊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有各自崇拜的老师,各专业的学生相互熟识,相互切磋,他们从彼此身上学到好多东西。加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览、演出、社团,形成一个创造者聚集的有趣场所。在这里,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尽管在校时学生不免受到批评甚至处分,但多年之后,毕业生对班主任却充满尊重和感激。学校是一个生气灵动的小社会,学生在这里读书、训练、欣赏、创造、从师、交友……经受了模拟的社会锻炼,增长了各方面的才干,使自己敬业、爱业、创业,这便是“环境育人”。
50年前从圆明园路1000余平方的一幢小楼起家,辗转至嘉定外冈复办,搬入塔城路新校舍,再进入巍峨的高职学院,一批一批教职员工在此辛勤劳作,贡献出青春年华乃至一生。天、地、人都在变,但两个元素是不变的:在校的总是一大群意气风发、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潜于深处的是一个充满生气又富于哲理的办学理念。这,就是学校得以永生的基本保证。
朱孝岳 原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