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水河孕育了丰富灿烂民族文化,是广西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沃土。在新媒体时代,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开发及宣传等众多“后非遗”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播媒介和路径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愈发重要,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内涵的情况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传播媒介和路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的优化与转变,促进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及有效传承、开发,增强红水河流域文化总体影响力,促进品牌的建构,助力文化振兴。
关键词:新媒体;红水河;铜鼓文化;路径;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过“铜鼓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方式及影响力的研究,探寻提升传播力及影响力的新路径、新思路。
一、“铜鼓文化”的传播元素
(一)音乐元素
铜鼓为全铜打造,一面为铜制鼓面,腰身内收,内部是中空且无底,依靠击打铜制鼓面发声,属于体鸣乐器,距今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铜鼓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在重要节日、重大庆典及红白喜事时候不可缺少的演奏乐器,都需要铜鼓的捧场,各地都会有规模不等的铜鼓演奏,如广西壮族三月三、“蚂拐”节等,红水河流域,流传、产生了众多优质曲目。铜鼓有着自身独特的音律规则,一般由“祭鼓调”、“祭祖调”等十二调构成,是在庆典、祭祀等仪式中使用的民族音乐。在演奏这些曲调的时候都是以铜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然后皮鼓、锣等进行辅助演奏,由于铜鼓特殊的音色,所以曲调多为雄浑厚重,极具震撼力。
铜鼓独特的曲调旋律和雄浑厚重的音色极具特色,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成为铜鼓的一个重要的传播元素,不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元素,结合当代的音律审美,在保存“铜鼓文化”精神内涵的情况下,促进铜鼓音乐元素的当代化运用,出现在当代音乐伴奏中,也可以独当一面形成音乐,例如在2018年11月广西东兰县小学用铜鼓演奏了《壮锦献给毛主席》,2018年12月广西东兰县小学用铜鼓演奏了《爱我中华》均在广西卫视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还以尝试将音律视觉化简单来说就是把音律图谱分解为声音和视觉等多层次结构,多维度板块的结果,通过综合多种信息传播路径,把单一的音律同时作用于多个感官,特别是视觉感官,增强受众的感受力,通过提取,重构,增强艺术体验和感受,更为全面的诠释音律的魅力。
(二)纹饰元素
铜鼓的纹饰演变主要分为早期、成熟期、鼎盛期、衰弱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魅力。
早期铜鼓:春秋早期,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获取灵感,进而创造了铜鼓这一独特的打击乐器,进而产生了万家坝型铜鼓,该时期的铜鼓花纹装饰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装饰较为简朴的花纹,但却为后期铜鼓纹饰的演变发展埋下了伏笔。
成熟时期的铜鼓: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铜鼓的纹饰得到进一步美化,铸造了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装饰团上出现了舞蹈、划船、捕鱼、祭祀、砍牛等写实图案。
鼎盛时期的铜鼓:即东汉至唐代,出现了冷水冲型铜鼓及体型硕大、幾何花纹丰富多彩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此时的纹饰高度几何化和图案化。
衰落时期的铜鼓:唐宋以后,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消弱,相应的花纹也趋向简单化,逐渐成为民间的祭祀用具和乐器。此时的铜鼓广泛吸收内地汉文化因素,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艺术风格。[1]
铜鼓的纹饰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典型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地方特色,如:迎客纳福神汉鼓、喜庆镇宅鼓、喜庆娱乐鼓等。铜鼓的独特纹饰蕴藏着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纹饰应用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目前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茶壶雕刻铜鼓纹、蜡染铜鼓纹体验馆都是铜鼓纹饰的演变和沿用。但是“铜鼓文化”相关资料仍然未形成系统化的资料库,也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存在少量的“铜鼓文化”图纹样式装饰,但是效果和影响力极为有限,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需要将资源进行收集、梳理、整合,为艺术方面的运用提供资料和学术支持。同时作为优秀的图纹美术资源,应积极服务于实际,通过多途径将“铜鼓文化”独特魅力传播出去,例如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充分展现铜鼓纹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艺术价值
二、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现状
“广西壮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没有进入全面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阶段,还停留在文字记录、静态图片展示的阶段。”[2]2006年随着广西壮族铜鼓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鼓被愈发重视。在新媒体背景下,要走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错误认知,积极开拓出版物、电视等传统的媒介之外新的传播媒介,探索新的传播路径,提高新媒体的应用程度和比例,实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播模式,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助力文化振兴和乡村文明建设。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传播方式
目前的广泛性传播方式主要有:一,旅游系列工程项目的打造,如举办“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广西新闻网、新浪网等网络平台和纸质媒介进行报道。二,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研究和研讨,通过召开研讨会形式发表研究论文、评论等,增强学术影响力。三,以铜鼓命名赛事,间接促进“铜鼓文化”的传播,如“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等。四,地方高校的毕业设计、展演活动,如地方高校美术生在毕业设计中应用到铜鼓元素,在音乐表演中也用到铜鼓的音律,铜鼓元素应用于表演服装等。五,铜鼓销售、展示,如东兰县的“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东兰铜鼓制造厂”,不仅展示各类铜鼓并且对外销售。另外,还有少量的自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也进行了相关宣传,但是影响力甚微。“铜鼓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在快节奏现代生活,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潜力,以适应当代审美语境,促进“铜鼓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以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传播现状
对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媒体平台及传播方式的影响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和数据分析,主要的统计方向是抖音、微信公众号、相关网站等媒体平台,以“铜鼓文化”相关文章、视频的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为统计目标。
1.抖音平台,目前以“铜鼓”为关键词搜索用户,只出现广西铜鼓文化抖音号比较符合统计目标,但截止到2021年4月,该用户共发布了3条视频,粉丝154人,获赞487个。以“铜鼓”为关键词搜索视频,虽然结果较多,但未形成系统化展示,内容包括了铜鼓文化介绍和表演等方面,且制作粗糙,内容良莠不齐,平均获赞较低,极宣传作用极为有限。
2.微信公众号,目前微信里较为符合统计的有广西铜鼓文化、秀美山水文化铜鼓等为数不多的相关公众号,但广西铜鼓文化公众号中推送的较多信息是和铜鼓无关的商业广告,秀美山水文化铜鼓公众号里的内容也是极为混杂,与其公众号介绍有较大出入,这些都极大损害了“铜鼓文化”的形象和体验感。
3.文章方面,在各个网站和网络平台也有着不少关于“铜鼓文化”的文章,但是总体而言点击量及关注度相对较低,例如2019年6月19日发表的专题为“基于广西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曲《东兰铜鼓舞》”直至今日阅读量仅为17人;2020年9月1日发表的专题为“延续两千年的东兰铜鼓技艺,如今有了新玩儿法”阅读量为882人,点赞数仅为1人;2020年9月25日发表的专题为“【央视视频】东兰音乐铜鼓让千年铜鼓重发新声”阅读量仅为7人。但依托于柳州博物馆的文章——2020年10月4日发表的专题为“【民族文化】骆越鼓韵——柳州博物馆馆藏铜鼓赏析”,阅读量为74657人,点赞量为4799人,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值得我们深思。
3.视频方面,网站和网络平台的视频点击量及关注度也相对较低,例如2020年1月2日发布的“敲铜鼓祈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浏览数为9人,无点赞,无评论;2020年1月13日发布的“铜鼓起到我们壮族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浏览数仅有7人,无点赞数,无评论;2020年10月14日发布的“一鼓鸣定天下音”,父子接力,传承壮族铜鼓文化阅读量浏览数为119人,点赞量为1人,评论量为2人。2020年11月19日发表的“百灵视界】微现场 |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白裤瑶敲铜鼓”浏览数为1776人,点赞量为52人。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像“【民族文化】骆越鼓韵——柳州博物馆馆藏铜鼓赏析”阅读量和点赞量较大,但在调研过程中仅是个案,总体而言无论是平台、文章、网站、视频,传播的范围都较小,影响力极为有限,且不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抖音号都存在着名不副实的情况,严重损害了“铜鼓文化”的品牌构建,目前而言“铜鼓文化”的传播的空间维度是狭窄的,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合力,这些都极大制约了“铜鼓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新媒体背景下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突破传播困境的建议
(一)加强多元合作,促进科研转化
1.加强校地合作
地方政府要持续关注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持续加强扶持力度,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播,要进行校地合作,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弥补自身不足,打造传播品牌、文创产品等,例如河池学院建有桂西北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也设置有传媒专业等。
高校也要主动加强与地方合作,发掘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内涵,主动把优秀民族文化引入课堂和教学,例如美术、音乐,可以通过与地方、高校合作将“铜鼓文化”融入到教学模块,例如把“铜鼓文化”相关美术元素融入到生活之中,例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适应不同的受众需求,持续增强“铜鼓文化”化的活力,也可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内涵化发展,同时为“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提供人力储备和技术支持。
2.加强基层教育美育
教育部《关于继续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里明要求展示内容应直接反映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果,要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等,可见国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要想使“铜鼓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加强红水河流域美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把“铜鼓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和习俗纳入基础美育教育范畴,首先要打牢美育根基,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是系统性工程,要保证传承的系统性,首先就要打牢根基,例如开展铜鼓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联合民族文化商业机构开展公益性“民间铜鼓展示活动”,增强青少年群体的认同感,打牢传承基础,增强传播根基。
3.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代表的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强势派占据了主要的媒体传播流量,总体上呈现严重发展不均趋势,需要对“铜鼓文化”等相对薄弱的环节加以扶持和建设,形成红水河流域系统化开发模式。
依托地方高校这个有力的科研平台,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对像“铜鼓文化”这样的红水河流域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研究和保护,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科研不是目的,如果不能应用于实际,付诸于实践,只能纸上谈兵毫无益处,在这一点上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明确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增加横向研究力度,并且及时把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或者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思路、建言献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
“小众化内容的大众化传播,对小众化主题进行大众化演绎,进而充分满足受众的
多元化、个性化审美需求。”[3]“铜鼓文化”要想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必须在保留“铜鼓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与时俱进,使传播平台、主题、内容、路径更加当代化,使传统民族文化符合当代审美需求,保留小众化特色魅力,迎合大众化審美需求,扩大受众群体,特别是吸引青年群体的喜爱,例如广西民族特色微博,相关类型的短视频直接通过网络向浏览者展示壮族传统绘画艺术作品以及其他“铜鼓文化”产品,更直观向外界宣传壮族铜鼓文化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升了铜鼓的知名度。另外《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从B站的弹幕和网上的评价来看,广大青年群体还是十分认可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放时候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但转战二次元聚集的B站的时候大火,口碑爆棚,点击量百万计,某瓣评分9.4,《我在故宫修文物》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除了内容和拍摄手法有新意外,但它的传播媒介前后对比却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和路径取得了截然相反的。 “铜鼓文化”元素可以融入生活,进行相关的景观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对公共设施及环境的打造,比如建筑、路牌、红绿灯、宣传栏、座椅等等,这些方面应用既能达到储备传播内容,也有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4]此外民间节日活动如“蚂拐节”,关于铜鼓的音乐、舞蹈、诗词、纹饰、以及传承人的心声等都可以作为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铜鼓文化”的传播提供优质素材。
(三)建立优质的传播媒介和平台
“手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带来机遇,手机媒介也成为超越其他传统媒体的“第一媒体”,成为新的和主要的信息传播介质和载体。”[5]通过前期调研不难发现,在抖音和微信平台上存量的公众号较少,且多为私人建立,良莠不齐,十分不利于“铜鼓文化”的正能量傳播,作为当今主要的传播媒介和载体的失位、失声必须引起重视,需要通过民间组织或者政府部门,例如文化馆、博物馆等建立专题的公众号、抖音号等,确保传播媒介的纯粹性和权威性。在举办大型的节庆活动,如三月三歌圩节、铜鼓文化艺术节、学术会议的节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抖音、公众号等自媒体媒介对相关节日、研讨会的主题及文化的背景资料等进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报道,手机打破了受众被动接受的情况,主动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关注“铜鼓文化”。
结语
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和路径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不能只停留在孤芳自赏的阶段,我们需要积极研究各种传播媒介、方式和路径与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之前的关系,通过加强校地合作、研究成果转化、建立优质的传播媒介和平台以及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等多路径,促进“铜鼓文化”在“后非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充分满足当代多元化文化、审美需求,有效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黄军,石芸祯.铜鼓纹饰艺术的流变与现代设计再现[J].社会科学家,2018(03):156-160.
[2] 梁嘉,赵颜,王庆.壮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1):105-109.
[3] 秦莹莹.提升民族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路径——以“国乐大典”为例[J].传媒,2019(02):70-71.
[4] 金旭明,徐沛文,严世华,吴隽洁.壮族铜鼓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8(03):80-83+89.
[5]江凌,严雯嘉.以文化展演践行少数民族青年文化自觉——以凉山“悬崖村”彝族青年手机直播及短视频为例[J].传媒,2020(01):55-58.
作者简介:黄颖(1998.12~),女,壮族,广西河池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练雯雯(1999.4~),女,汉族,广西柳州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铜鼓文化传播方式及影响力研究——以红水河流域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010605026)。
(河池学院 广西河池 546300)
关键词:新媒体;红水河;铜鼓文化;路径;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过“铜鼓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方式及影响力的研究,探寻提升传播力及影响力的新路径、新思路。
一、“铜鼓文化”的传播元素
(一)音乐元素
铜鼓为全铜打造,一面为铜制鼓面,腰身内收,内部是中空且无底,依靠击打铜制鼓面发声,属于体鸣乐器,距今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铜鼓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在重要节日、重大庆典及红白喜事时候不可缺少的演奏乐器,都需要铜鼓的捧场,各地都会有规模不等的铜鼓演奏,如广西壮族三月三、“蚂拐”节等,红水河流域,流传、产生了众多优质曲目。铜鼓有着自身独特的音律规则,一般由“祭鼓调”、“祭祖调”等十二调构成,是在庆典、祭祀等仪式中使用的民族音乐。在演奏这些曲调的时候都是以铜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然后皮鼓、锣等进行辅助演奏,由于铜鼓特殊的音色,所以曲调多为雄浑厚重,极具震撼力。
铜鼓独特的曲调旋律和雄浑厚重的音色极具特色,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成为铜鼓的一个重要的传播元素,不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元素,结合当代的音律审美,在保存“铜鼓文化”精神内涵的情况下,促进铜鼓音乐元素的当代化运用,出现在当代音乐伴奏中,也可以独当一面形成音乐,例如在2018年11月广西东兰县小学用铜鼓演奏了《壮锦献给毛主席》,2018年12月广西东兰县小学用铜鼓演奏了《爱我中华》均在广西卫视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还以尝试将音律视觉化简单来说就是把音律图谱分解为声音和视觉等多层次结构,多维度板块的结果,通过综合多种信息传播路径,把单一的音律同时作用于多个感官,特别是视觉感官,增强受众的感受力,通过提取,重构,增强艺术体验和感受,更为全面的诠释音律的魅力。
(二)纹饰元素
铜鼓的纹饰演变主要分为早期、成熟期、鼎盛期、衰弱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魅力。
早期铜鼓:春秋早期,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获取灵感,进而创造了铜鼓这一独特的打击乐器,进而产生了万家坝型铜鼓,该时期的铜鼓花纹装饰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装饰较为简朴的花纹,但却为后期铜鼓纹饰的演变发展埋下了伏笔。
成熟时期的铜鼓: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铜鼓的纹饰得到进一步美化,铸造了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装饰团上出现了舞蹈、划船、捕鱼、祭祀、砍牛等写实图案。
鼎盛时期的铜鼓:即东汉至唐代,出现了冷水冲型铜鼓及体型硕大、幾何花纹丰富多彩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此时的纹饰高度几何化和图案化。
衰落时期的铜鼓:唐宋以后,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消弱,相应的花纹也趋向简单化,逐渐成为民间的祭祀用具和乐器。此时的铜鼓广泛吸收内地汉文化因素,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艺术风格。[1]
铜鼓的纹饰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典型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地方特色,如:迎客纳福神汉鼓、喜庆镇宅鼓、喜庆娱乐鼓等。铜鼓的独特纹饰蕴藏着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纹饰应用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目前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茶壶雕刻铜鼓纹、蜡染铜鼓纹体验馆都是铜鼓纹饰的演变和沿用。但是“铜鼓文化”相关资料仍然未形成系统化的资料库,也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存在少量的“铜鼓文化”图纹样式装饰,但是效果和影响力极为有限,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需要将资源进行收集、梳理、整合,为艺术方面的运用提供资料和学术支持。同时作为优秀的图纹美术资源,应积极服务于实际,通过多途径将“铜鼓文化”独特魅力传播出去,例如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充分展现铜鼓纹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艺术价值
二、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现状
“广西壮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没有进入全面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阶段,还停留在文字记录、静态图片展示的阶段。”[2]2006年随着广西壮族铜鼓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鼓被愈发重视。在新媒体背景下,要走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错误认知,积极开拓出版物、电视等传统的媒介之外新的传播媒介,探索新的传播路径,提高新媒体的应用程度和比例,实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播模式,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助力文化振兴和乡村文明建设。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传播方式
目前的广泛性传播方式主要有:一,旅游系列工程项目的打造,如举办“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广西新闻网、新浪网等网络平台和纸质媒介进行报道。二,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研究和研讨,通过召开研讨会形式发表研究论文、评论等,增强学术影响力。三,以铜鼓命名赛事,间接促进“铜鼓文化”的传播,如“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等。四,地方高校的毕业设计、展演活动,如地方高校美术生在毕业设计中应用到铜鼓元素,在音乐表演中也用到铜鼓的音律,铜鼓元素应用于表演服装等。五,铜鼓销售、展示,如东兰县的“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东兰铜鼓制造厂”,不仅展示各类铜鼓并且对外销售。另外,还有少量的自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也进行了相关宣传,但是影响力甚微。“铜鼓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在快节奏现代生活,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潜力,以适应当代审美语境,促进“铜鼓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以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传播现状
对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媒体平台及传播方式的影响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和数据分析,主要的统计方向是抖音、微信公众号、相关网站等媒体平台,以“铜鼓文化”相关文章、视频的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为统计目标。
1.抖音平台,目前以“铜鼓”为关键词搜索用户,只出现广西铜鼓文化抖音号比较符合统计目标,但截止到2021年4月,该用户共发布了3条视频,粉丝154人,获赞487个。以“铜鼓”为关键词搜索视频,虽然结果较多,但未形成系统化展示,内容包括了铜鼓文化介绍和表演等方面,且制作粗糙,内容良莠不齐,平均获赞较低,极宣传作用极为有限。
2.微信公众号,目前微信里较为符合统计的有广西铜鼓文化、秀美山水文化铜鼓等为数不多的相关公众号,但广西铜鼓文化公众号中推送的较多信息是和铜鼓无关的商业广告,秀美山水文化铜鼓公众号里的内容也是极为混杂,与其公众号介绍有较大出入,这些都极大损害了“铜鼓文化”的形象和体验感。
3.文章方面,在各个网站和网络平台也有着不少关于“铜鼓文化”的文章,但是总体而言点击量及关注度相对较低,例如2019年6月19日发表的专题为“基于广西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曲《东兰铜鼓舞》”直至今日阅读量仅为17人;2020年9月1日发表的专题为“延续两千年的东兰铜鼓技艺,如今有了新玩儿法”阅读量为882人,点赞数仅为1人;2020年9月25日发表的专题为“【央视视频】东兰音乐铜鼓让千年铜鼓重发新声”阅读量仅为7人。但依托于柳州博物馆的文章——2020年10月4日发表的专题为“【民族文化】骆越鼓韵——柳州博物馆馆藏铜鼓赏析”,阅读量为74657人,点赞量为4799人,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值得我们深思。
3.视频方面,网站和网络平台的视频点击量及关注度也相对较低,例如2020年1月2日发布的“敲铜鼓祈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浏览数为9人,无点赞,无评论;2020年1月13日发布的“铜鼓起到我们壮族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浏览数仅有7人,无点赞数,无评论;2020年10月14日发布的“一鼓鸣定天下音”,父子接力,传承壮族铜鼓文化阅读量浏览数为119人,点赞量为1人,评论量为2人。2020年11月19日发表的“百灵视界】微现场 |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白裤瑶敲铜鼓”浏览数为1776人,点赞量为52人。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像“【民族文化】骆越鼓韵——柳州博物馆馆藏铜鼓赏析”阅读量和点赞量较大,但在调研过程中仅是个案,总体而言无论是平台、文章、网站、视频,传播的范围都较小,影响力极为有限,且不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抖音号都存在着名不副实的情况,严重损害了“铜鼓文化”的品牌构建,目前而言“铜鼓文化”的传播的空间维度是狭窄的,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合力,这些都极大制约了“铜鼓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新媒体背景下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突破传播困境的建议
(一)加强多元合作,促进科研转化
1.加强校地合作
地方政府要持续关注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持续加强扶持力度,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播,要进行校地合作,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弥补自身不足,打造传播品牌、文创产品等,例如河池学院建有桂西北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也设置有传媒专业等。
高校也要主动加强与地方合作,发掘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内涵,主动把优秀民族文化引入课堂和教学,例如美术、音乐,可以通过与地方、高校合作将“铜鼓文化”融入到教学模块,例如把“铜鼓文化”相关美术元素融入到生活之中,例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适应不同的受众需求,持续增强“铜鼓文化”化的活力,也可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内涵化发展,同时为“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提供人力储备和技术支持。
2.加强基层教育美育
教育部《关于继续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里明要求展示内容应直接反映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果,要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等,可见国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要想使“铜鼓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加强红水河流域美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把“铜鼓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和习俗纳入基础美育教育范畴,首先要打牢美育根基,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是系统性工程,要保证传承的系统性,首先就要打牢根基,例如开展铜鼓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联合民族文化商业机构开展公益性“民间铜鼓展示活动”,增强青少年群体的认同感,打牢传承基础,增强传播根基。
3.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代表的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强势派占据了主要的媒体传播流量,总体上呈现严重发展不均趋势,需要对“铜鼓文化”等相对薄弱的环节加以扶持和建设,形成红水河流域系统化开发模式。
依托地方高校这个有力的科研平台,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对像“铜鼓文化”这样的红水河流域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研究和保护,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科研不是目的,如果不能应用于实际,付诸于实践,只能纸上谈兵毫无益处,在这一点上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明确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增加横向研究力度,并且及时把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或者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思路、建言献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
“小众化内容的大众化传播,对小众化主题进行大众化演绎,进而充分满足受众的
多元化、个性化审美需求。”[3]“铜鼓文化”要想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必须在保留“铜鼓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与时俱进,使传播平台、主题、内容、路径更加当代化,使传统民族文化符合当代审美需求,保留小众化特色魅力,迎合大众化審美需求,扩大受众群体,特别是吸引青年群体的喜爱,例如广西民族特色微博,相关类型的短视频直接通过网络向浏览者展示壮族传统绘画艺术作品以及其他“铜鼓文化”产品,更直观向外界宣传壮族铜鼓文化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升了铜鼓的知名度。另外《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从B站的弹幕和网上的评价来看,广大青年群体还是十分认可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放时候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但转战二次元聚集的B站的时候大火,口碑爆棚,点击量百万计,某瓣评分9.4,《我在故宫修文物》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除了内容和拍摄手法有新意外,但它的传播媒介前后对比却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和路径取得了截然相反的。 “铜鼓文化”元素可以融入生活,进行相关的景观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对公共设施及环境的打造,比如建筑、路牌、红绿灯、宣传栏、座椅等等,这些方面应用既能达到储备传播内容,也有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4]此外民间节日活动如“蚂拐节”,关于铜鼓的音乐、舞蹈、诗词、纹饰、以及传承人的心声等都可以作为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铜鼓文化”的传播提供优质素材。
(三)建立优质的传播媒介和平台
“手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带来机遇,手机媒介也成为超越其他传统媒体的“第一媒体”,成为新的和主要的信息传播介质和载体。”[5]通过前期调研不难发现,在抖音和微信平台上存量的公众号较少,且多为私人建立,良莠不齐,十分不利于“铜鼓文化”的正能量傳播,作为当今主要的传播媒介和载体的失位、失声必须引起重视,需要通过民间组织或者政府部门,例如文化馆、博物馆等建立专题的公众号、抖音号等,确保传播媒介的纯粹性和权威性。在举办大型的节庆活动,如三月三歌圩节、铜鼓文化艺术节、学术会议的节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抖音、公众号等自媒体媒介对相关节日、研讨会的主题及文化的背景资料等进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报道,手机打破了受众被动接受的情况,主动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关注“铜鼓文化”。
结语
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和路径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不能只停留在孤芳自赏的阶段,我们需要积极研究各种传播媒介、方式和路径与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之前的关系,通过加强校地合作、研究成果转化、建立优质的传播媒介和平台以及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等多路径,促进“铜鼓文化”在“后非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充分满足当代多元化文化、审美需求,有效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黄军,石芸祯.铜鼓纹饰艺术的流变与现代设计再现[J].社会科学家,2018(03):156-160.
[2] 梁嘉,赵颜,王庆.壮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1):105-109.
[3] 秦莹莹.提升民族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路径——以“国乐大典”为例[J].传媒,2019(02):70-71.
[4] 金旭明,徐沛文,严世华,吴隽洁.壮族铜鼓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8(03):80-83+89.
[5]江凌,严雯嘉.以文化展演践行少数民族青年文化自觉——以凉山“悬崖村”彝族青年手机直播及短视频为例[J].传媒,2020(01):55-58.
作者简介:黄颖(1998.12~),女,壮族,广西河池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练雯雯(1999.4~),女,汉族,广西柳州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铜鼓文化传播方式及影响力研究——以红水河流域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010605026)。
(河池学院 广西河池 54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