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土”老头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oy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周选载
  
  我这里抬出的三位大爷,虽说几十年来一直被视作鼓吹“洋腔洋调”的洋老爷;可我横过来竖过去看他们,却个个都是可敬可爱,毕其一生在中国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播撒乐种的“土”老头。
  


  几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郁郁葱葱的草坪上,竖了尊铜像——那是1927年创办学校的萧友梅博士。在中国,竖铜像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因为这么一竖,不是将这位鼓吹“洋乐”的“洋博士”,连同他那“唯西洋是崇”的“学院派堡垒”都给一块儿竖起来了吗?!
  且不说这位在辛亥革命前就参加了同盟会、担任过孙中山秘书的萧友梅,是如何含辛茹苦地创建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和如何呕心沥血地办校——临终前还在关心学生琴房漏风的窗户是否封好……就以他的论著而言,也足以昭揭其振兴中华新乐之心迹了!早在1916年学生时代,他向莱比锡大学哲学系提交的博士论文就是洋洋九万言的《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历史的研究》。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还没见过有第二部如此系统地论述我国古代乐器史的专著。他多次提出学西乐不是“以夷变夏”,不是要“我们同胞做巴哈、莫扎特、贝多芬的干儿”,而是要“学得其法,借以参考”,创造出一种“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各民族音乐有分别的“国民乐派”:对于“旧乐”,他一方面充分重视,亲自讲授“旧乐沿革”,并规定本科每人都要兼学一件民族乐器;同时,又主张“采取其精英,剔去其渣滓,并且用新形式表出之。”真是先驱者的真知灼见呀!
  1930年5月26日晚,在上海美国妇女俱乐部举行的国立音专第一届学生音乐会的节目单上,有一档令人注目的节目,那就是丁善德的琵琶独奏《五三纪念》。演出后,《时事新报》对他的评论是:“悲歌慷慨,感人良深”。人所皆知,丁善德是气势磅礴的《长征》交响乐的作者,殊不知这位出生在昆山小城里的老爷子,在投考音专时的专业竟是琵琶、三弦和笛子,是被萧友梅伯乐识马,破格录取,后来才转了钢琴主科的:1935年,丁善德在举行钢琴独奏毕业音乐会时,节目单上唯一的中国曲目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他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钢琴作品。”于是,他变卖了自己心爱的钢琴,到巴黎去学习作曲。回国后,创作了一系列既有新颖的音乐语汇、又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好作品。“土一洋一土”的两次飞跃,使他鸟枪换炮,一身新装!
  贺绿汀是中国音乐界第一号倔老头,也是第一号“洋靶子”。可谁也否认不了,中国最著名的钢琴曲、1934年荣获“中国风味钢琴曲”首奖的《牧童短笛》就是他写的。他见势不趋,见威不惕,你骂你的“洋”,我照样竖萧友梅的铜像!对于比他小一岁的恩师黄自,更是赞不绝口:“他是系统地、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他还列举了黄自创作的两个“第一”:中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怀旧》和第一首抗日救亡合唱曲《抗敌歌》……你看,这老头儿有多可爱!
  1956年全国音乐周期间,毛主席找了贺绿汀、马思聪、吕骥等少数几个音乐界的头头,畅谈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当时贺老就坐在主席身畔,他亲耳听到主席有关中西关系的两个精到的创见——“西医学中医”和“使两个半瓶醋变成两个一瓶醋”。主席还满腔热情地说:“你们是学西洋的东西,是‘西医’,是宝贝,要重视你们,依靠你们。请吹鼓手来办音乐专门学校是不行的,这些事还是要靠你们办”。
  亲爱的老爷子们,想想此番话,你们也该宽宽心了——因为,你们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探索与追求的,今天已经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你们——你们呀,真是中国的宝贝!■
  
  链接:本文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只耳朵听音乐》。早在1997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就出版了陈钢的第一本散文集《三只耳朵听音乐》。十年后再版,作者又添加了几篇有关的访谈和杂文。
其他文献
八面来风    河南20首新作亮相合唱节  10月17日,第三届河南省合唱节在豫东平原历史文化名城周口市隆重举行。本届合唱节的主题歌《辉煌灿烂三十年》,唱出了合唱节的主题“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歌唱崛起新河南”。  本届合唱节是继2004年第二届河南省合唱节之后的又一次合唱盛会。合唱节历时三天,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51个合唱团参赛,参赛队员达三千余人。参赛团分老年组、综合组、院校组和童声组四个组别依
期刊
10月27日晚,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为观众奉上了一台名为“东方纪元IV 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的原创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刘青的《入漫》、权吉浩的《京剧印象》、王宁的《庆节令》、金湘的《索》、姜万通《谐谑曲》及高为杰的《霓裳羽衣舞》,音乐会上演奏的所有作品均出自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的笔下。    音乐会结束后,作曲家们异常兴奋,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不愧是一支‘国字’号的职业乐
期刊
倾听  黄南淞:4岁开始学习钢琴,200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07年被学校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11月4日,作曲家黄安伦作品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举行,担纲演奏的都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张晋老师的爱徒们,这支“张家军”成员年纪不大,却都是游刃于黑白琴键的好手。本栏目将陆续介绍在该音乐会上有出色表现的年轻音乐家们。      关于音乐  还记得自己打心眼里真正爱上音
期刊
10月26日,罗小慈个人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此次音乐会也是上海民族乐团第一次在演出季中安排个人作品音乐会。音乐会上演的6首曲目全部由罗小慈自己创作,包括筝独奏《墨·戏》、筝和大提琴《静夜思》、筝与康加鼓《弦·趣》、筝与箫《如梦令》、为筝与群鼓而作《律·动》以及为筝、女高音、民族管弦乐、合唱而作的音诗《文姬归汉》。    作为民乐领域少有的创作型才女,罗小慈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有较高造诣,此
期刊
应朝鲜文化省和艺术交流协会邀请,并受文化部派遣,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宋琨率领的“中国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访朝艺术团”一行98人,分别于10月21日和23日分乘2架中国空军包机抵达朝鲜顺安国际机场。该团分别于25日和26日在东平壤大剧场举行专场演出,并参观、访问平壤、妙香山和开城等地的遗址和名胜。  此团是继2003年9月中国舞剧《白毛女》访朝以来的又一大型中国舞剧团访问平壤。朝观众对
期刊
10月31日,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办“法国浪漫派作曲家柏辽兹专场音乐会”,两位留美音乐家沈晔、刘晖应邀与深交一道,演奏柏辽兹的《哈罗德在意大利》和《幻想交响曲》。    沈晔出生于湖南长沙,十一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小提琴,附中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在匹波蒂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和室内乐,获得学士学位和高级表演证书。2003年,沈晔被美国交响乐协会选为当年四位美国优秀青年指挥之一
期刊
海外传真    《西区故事》原书的作者阿瑟·劳伦茨近日透露,明年二月,音乐剧《西区故事》以英语和西班牙的双语形式与公众见面,届时,新版的《西区故事》将以基调更暗、回味更浓的风格示人。《西区故事》由原书的作者阿瑟·劳伦茨亲自指导。  阿瑟·劳伦茨说该剧将采用提升演出激情和真实性的元素,大部分对白和唱段都将用西班牙语。“用西班牙语表演的场景更加令人兴奋,因为更不受拘束。我觉得不会有很多人眼睛盯着翻译。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无数催人泪下的悲剧,波兰作曲家高历斯基却把眼泪变成音符,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又名《悲愁之歌交响曲》,感动全球古典流行乐迷。作曲家创作灵感来自1944年一位被纳粹德军囚禁的十八岁波兰少女,在狱中墙壁上刮出的文字,以及讲述1919年西里西亚起义,一位母亲寻找起义中牺牲的儿子的歌曲。乐曲于1992年灌录成大碟,立即高踞英美流行音乐销量榜冠军。高历斯基认为此曲之所以深受乐迷欢迎,原因是“也
期刊
在音乐史上,拉赫玛尼诺夫(S.Rakhmaninov,1873-1943)往往只被列为作曲家,人们似乎遗忘了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堪称钢琴巨人,二十世纪钢琴大师之一。拉赫玛尼诺夫出身俄罗斯贵族,4岁随母亲学习钢琴,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少年班)师从捷米扬斯基(V.Demiyancky)习琴。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拜兹维列夫(N.Zverev)、济洛季(A.Ziloti)为师,同时随
期刊
环球博览    今年秋季可谓是纽约爱乐的“双喜年”。除了伯恩斯坦驻团65年纪念之外,还是纽约爱乐乐团90年的周年纪念。      1943年11月14日,一位身材瘦削的年轻指挥家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舞台,指挥一个在全国播出的音乐会。这位不为人知的美国人,身着体面的灰色西服,自信满满的站在那里,替补传奇大师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演出。结果,伯恩斯坦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