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尚往往意味着常买常新,但鲜有人关注被替换下来的旧衣何去何从。作为一名原创服装设计师,张娜对此深感惋惜。为了拯救被丢弃的旧衣,她开了一家“再造衣银行”,并通过一系列设计实现了旧衣的重生。
大排档里的米其林主厨
张娜是一名80后服装设计师,曾入选亚洲版《福布斯》设计师前三名的榜单,在业内颇具知名度。2008年,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作品颇受时尚圈追捧。但在不断推出新设计的同时,崇尚环保的张娜深感不安,她知道,自己设计的衣服前一日还是流行款,第二日说不定就变成了垃圾被丢弃,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巨大的浪费。为此,张娜一直关注旧衣的处理问题。
2010年,听说北京皮村有个大型的旧衣回收处,张娜特意去考察。在皮村,她惊讶地了解到,大家平时捐赠的衣服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被送去贫困山区,其他的则被工友之家的女工们拆分之后剪成条,制成了拖把。
“真可惜,好些二手衣布料和款式不错,就这样被处理掉,太浪费了。”张娜忍不住感慨。她开始思考,能不能为二手衣物的处理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张娜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她将几件很旧的男士衬衫做了彻底的清洁处理,然后拼接成一件长款礼服。旧布料变成了大大的裙面,配上独特的做旧效果,模特穿上竟别有一番风味。她又将一件手织毛裤拆开,制成了一件复古连衣裙,并带着这件裙子走上了奥地利时装周,赢得了满堂喝彩。张娜有了底气,她着手对旧衣进行了更多的改造。
2011年,张娜忽然接到明星贾静雯的订单。拿到贾静雯的旧衣后,张娜了解到,当时的贾静雯刚离婚,正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打官司。与此同时,她还在筹备新专辑,大力参与公益活动。于是,张娜为其设计了一件花朵主题的衣服,以鲜活的色彩和动感的搭配表达了自己对贾静雯的祝福。后来,贾静雯穿着这件衣服拍摄了自己的MV,还参加了《康熙来了》。
张娜用旧衣改造的新衣还先后征服了李宇春、倪妮、周迅、王珞丹等多位明星,许多成衣还被作为藏品售出。但也有人质疑:改造的衣服虽然好看,但没办法实现批量生产。为此,张娜开了一家“再造衣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公版设计”方案。按照方案,用任意三件衬衫可拼出一件连衣裙,任意两条牛仔裤可制作一件牛仔夹克,既实现了批量生产,又保证了每件衣服的独特性。“做再造衣,就像开一家三星级的米其林餐厅,而我是这家餐厅的主厨。与一般餐厅不同的是,我这个是海边的大排档,每天的食材都是随机捞取的,我们既要实现标准化操作,又要遵守食材的特色,这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非常有趣。”
尊重每件衣服背后的故事
“再造衣银行”开业不久,张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的母亲。母亲带来了一件条纹亚麻上衣,问她:“这件衣服跟了我三十多年,现在妈妈老了,穿起来有点紧,你能不能也帮我改件新衣?”张娜轻轻铺展开那件衣服,往事扑面而来: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国人刚刚度过了一个压抑的时代,张娜的父母开始加倍地弥补逝去的青春。他们烫头、听摇滚、玩摄影。两人热衷于旅行,买不到国外旅行家背的那种大型登山包,就用沙发革自己做了一个,还给背包设计了一个机关:在顶部固定上一把伞,这样就算下雨也不影响拍照。当时张妈妈在购销部买了那件亚麻衫,穿着它和丈夫四处游玩。那件衣服陪伴着他们走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承载了许许多多的回忆。现在母亲老了,却依旧舍不下这件装满故事的旧衣。张娜感受到了母亲的眷恋,帮她将衣服改成了开襟的短袖衫,母亲穿着它买菜遛狗,样子一点都不过时。
一次,张娜参加一个时尚大典,遇见了做电视节目的彤姐。彤姐告诉张娜,自己的父母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但她的母亲特别坚强,总是用各种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爱,鼓励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后来文革结束了,生活果然变好了,母亲却患上了癌症,她乐观地同癌症斗争。“就在不久前,我母亲去世了,你能让她永远和我在一起吗?”彤姐说。
那天,張娜带走了彤姐母亲的七件衣服,用它们为彤姐设计了一件大衣。她用两件呢子外套制成了衣身,用围巾做了大衣的镶边,把一件马甲变成了大衣的内里,还为大衣设计了双层袖子,将一件碎花衬衫做成了袖里。至于老外套原来的标签,她也没有舍得丢弃,将它们细细缝在了大衣里侧。这件大衣很符合彤姐的干练气质,又能衬托出腰身,很适合日常穿着。后来,彤姐发信息告诉张娜:“穿着这件衣服,一抬手就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每次我将手插进衣兜里,都觉得很温暖,很有力量。前天我去给母亲上坟,穿的就是这件衣服,我知道她虽然走了,但她以这样的方式同我在一起。谢谢你。”
改造的衣服越多,张娜越觉得每件旧衣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记录着时光,写满了故事,必须尊重它们,才能改造出最惊艳的作品。她曾收到过日本一家二手衣机构捐赠的和服,也曾得到过亲戚家老奶奶馈赠的民国旧衣。这些古董衣经由老裁缝操刀缝制,虽然款式已经过时,但衣料的品质、纹样却是千金难买的。张娜尽可能地保留了衣服原有的设计,只通过简单的裁剪拼接,便让它们重新焕发了生机。
内心的光芒会改变世界
张娜还曾为一家三口做过亲子装。那是紧密链接,共同成长的一家人。夫妇俩大学一毕业就领了结婚证,然后生下儿子,先是先生带着宝宝去香港陪太太读书,后来太太又带着孩子去英国陪读。不论生活多么辛苦,一家人从未分离。张娜将先生的西装、太太的连衣裙和孩子的球服都拆开重组,制成了拼布,制作了三件斗篷。三件斗篷的袖子连在一起就是一条可爱的管道,寓意着一家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家人大为惊喜,经常穿着出街,据说每次都特别拉风。
去皮村考察时,张娜了解到拆分旧衣的女工收入极低,每月只有700元~1000元的收入。“她们大多是下岗女工和外来务工女性,还要养家养孩子,这点钱怎么够用呢?”因此,张娜想到了用拼布工艺来改善她们的生活,她对女工进行培训,教她们如何清洗、消毒和分拆,一点点把旧衣服拼成新面料。这样一来,她们每月的收入增加到了两三千元。张娜还拿出了一部分钱在皮村设立教育和培训基金。“看到她们增收了,我也特别开心,有时候我觉得做公益不一定是单方面给出什么,而是说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除了制作拼布,张娜还采用了“再生面料”技术处理旧衣物。该技术是将旧衣按材质区分,重新回炉,清洗消毒后把纤维抽取出来,然后制成新的布料。“这样制成的布料清洁舒适,成本也比较低,我们会拿着这些布料去给灾区或者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一些漂亮的新衣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穿上新衣的快乐。这比直接捐出旧衣服更有意义。”张娜说。
如今,几年过去了,在张娜的努力下,一向不被看好的旧衣忽然改头换面成为了最潮流的选择。张娜还以“重生”为主题为再造衣办了一场秀,轰动了整个时尚圈。
张娜发自内心地尊重一切真诚的表达和走心的作品,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上映时,听说排片率不高,张娜特地赶了个大早去观看。电影《冈仁波齐》上映时,她更是包场支持这部诚意之作。她说:“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去践行内心的光芒,追随内心的向往,这个世界就会为之改变,就像再造衣银行一样。”
编辑 张秀格
大排档里的米其林主厨
张娜是一名80后服装设计师,曾入选亚洲版《福布斯》设计师前三名的榜单,在业内颇具知名度。2008年,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作品颇受时尚圈追捧。但在不断推出新设计的同时,崇尚环保的张娜深感不安,她知道,自己设计的衣服前一日还是流行款,第二日说不定就变成了垃圾被丢弃,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巨大的浪费。为此,张娜一直关注旧衣的处理问题。
2010年,听说北京皮村有个大型的旧衣回收处,张娜特意去考察。在皮村,她惊讶地了解到,大家平时捐赠的衣服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被送去贫困山区,其他的则被工友之家的女工们拆分之后剪成条,制成了拖把。
“真可惜,好些二手衣布料和款式不错,就这样被处理掉,太浪费了。”张娜忍不住感慨。她开始思考,能不能为二手衣物的处理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张娜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她将几件很旧的男士衬衫做了彻底的清洁处理,然后拼接成一件长款礼服。旧布料变成了大大的裙面,配上独特的做旧效果,模特穿上竟别有一番风味。她又将一件手织毛裤拆开,制成了一件复古连衣裙,并带着这件裙子走上了奥地利时装周,赢得了满堂喝彩。张娜有了底气,她着手对旧衣进行了更多的改造。
2011年,张娜忽然接到明星贾静雯的订单。拿到贾静雯的旧衣后,张娜了解到,当时的贾静雯刚离婚,正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打官司。与此同时,她还在筹备新专辑,大力参与公益活动。于是,张娜为其设计了一件花朵主题的衣服,以鲜活的色彩和动感的搭配表达了自己对贾静雯的祝福。后来,贾静雯穿着这件衣服拍摄了自己的MV,还参加了《康熙来了》。
张娜用旧衣改造的新衣还先后征服了李宇春、倪妮、周迅、王珞丹等多位明星,许多成衣还被作为藏品售出。但也有人质疑:改造的衣服虽然好看,但没办法实现批量生产。为此,张娜开了一家“再造衣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公版设计”方案。按照方案,用任意三件衬衫可拼出一件连衣裙,任意两条牛仔裤可制作一件牛仔夹克,既实现了批量生产,又保证了每件衣服的独特性。“做再造衣,就像开一家三星级的米其林餐厅,而我是这家餐厅的主厨。与一般餐厅不同的是,我这个是海边的大排档,每天的食材都是随机捞取的,我们既要实现标准化操作,又要遵守食材的特色,这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非常有趣。”
尊重每件衣服背后的故事
“再造衣银行”开业不久,张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的母亲。母亲带来了一件条纹亚麻上衣,问她:“这件衣服跟了我三十多年,现在妈妈老了,穿起来有点紧,你能不能也帮我改件新衣?”张娜轻轻铺展开那件衣服,往事扑面而来: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国人刚刚度过了一个压抑的时代,张娜的父母开始加倍地弥补逝去的青春。他们烫头、听摇滚、玩摄影。两人热衷于旅行,买不到国外旅行家背的那种大型登山包,就用沙发革自己做了一个,还给背包设计了一个机关:在顶部固定上一把伞,这样就算下雨也不影响拍照。当时张妈妈在购销部买了那件亚麻衫,穿着它和丈夫四处游玩。那件衣服陪伴着他们走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承载了许许多多的回忆。现在母亲老了,却依旧舍不下这件装满故事的旧衣。张娜感受到了母亲的眷恋,帮她将衣服改成了开襟的短袖衫,母亲穿着它买菜遛狗,样子一点都不过时。
一次,张娜参加一个时尚大典,遇见了做电视节目的彤姐。彤姐告诉张娜,自己的父母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但她的母亲特别坚强,总是用各种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爱,鼓励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后来文革结束了,生活果然变好了,母亲却患上了癌症,她乐观地同癌症斗争。“就在不久前,我母亲去世了,你能让她永远和我在一起吗?”彤姐说。
那天,張娜带走了彤姐母亲的七件衣服,用它们为彤姐设计了一件大衣。她用两件呢子外套制成了衣身,用围巾做了大衣的镶边,把一件马甲变成了大衣的内里,还为大衣设计了双层袖子,将一件碎花衬衫做成了袖里。至于老外套原来的标签,她也没有舍得丢弃,将它们细细缝在了大衣里侧。这件大衣很符合彤姐的干练气质,又能衬托出腰身,很适合日常穿着。后来,彤姐发信息告诉张娜:“穿着这件衣服,一抬手就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每次我将手插进衣兜里,都觉得很温暖,很有力量。前天我去给母亲上坟,穿的就是这件衣服,我知道她虽然走了,但她以这样的方式同我在一起。谢谢你。”
改造的衣服越多,张娜越觉得每件旧衣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记录着时光,写满了故事,必须尊重它们,才能改造出最惊艳的作品。她曾收到过日本一家二手衣机构捐赠的和服,也曾得到过亲戚家老奶奶馈赠的民国旧衣。这些古董衣经由老裁缝操刀缝制,虽然款式已经过时,但衣料的品质、纹样却是千金难买的。张娜尽可能地保留了衣服原有的设计,只通过简单的裁剪拼接,便让它们重新焕发了生机。
内心的光芒会改变世界
张娜还曾为一家三口做过亲子装。那是紧密链接,共同成长的一家人。夫妇俩大学一毕业就领了结婚证,然后生下儿子,先是先生带着宝宝去香港陪太太读书,后来太太又带着孩子去英国陪读。不论生活多么辛苦,一家人从未分离。张娜将先生的西装、太太的连衣裙和孩子的球服都拆开重组,制成了拼布,制作了三件斗篷。三件斗篷的袖子连在一起就是一条可爱的管道,寓意着一家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家人大为惊喜,经常穿着出街,据说每次都特别拉风。
去皮村考察时,张娜了解到拆分旧衣的女工收入极低,每月只有700元~1000元的收入。“她们大多是下岗女工和外来务工女性,还要养家养孩子,这点钱怎么够用呢?”因此,张娜想到了用拼布工艺来改善她们的生活,她对女工进行培训,教她们如何清洗、消毒和分拆,一点点把旧衣服拼成新面料。这样一来,她们每月的收入增加到了两三千元。张娜还拿出了一部分钱在皮村设立教育和培训基金。“看到她们增收了,我也特别开心,有时候我觉得做公益不一定是单方面给出什么,而是说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除了制作拼布,张娜还采用了“再生面料”技术处理旧衣物。该技术是将旧衣按材质区分,重新回炉,清洗消毒后把纤维抽取出来,然后制成新的布料。“这样制成的布料清洁舒适,成本也比较低,我们会拿着这些布料去给灾区或者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一些漂亮的新衣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穿上新衣的快乐。这比直接捐出旧衣服更有意义。”张娜说。
如今,几年过去了,在张娜的努力下,一向不被看好的旧衣忽然改头换面成为了最潮流的选择。张娜还以“重生”为主题为再造衣办了一场秀,轰动了整个时尚圈。
张娜发自内心地尊重一切真诚的表达和走心的作品,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上映时,听说排片率不高,张娜特地赶了个大早去观看。电影《冈仁波齐》上映时,她更是包场支持这部诚意之作。她说:“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去践行内心的光芒,追随内心的向往,这个世界就会为之改变,就像再造衣银行一样。”
编辑 张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