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梅兰芳》的开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常常让我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规矩和打破规矩的问题。那是邱如白的一段台词:“为什么京剧里这扮相,都得把脸绷起来,哦,后来我弄明白了,那是得管着你脸上的表情……这戏里当官的都得端着腰带,这明摆着教你怎么摆架子,京剧里处处都是规矩,一句话,不许动。京剧里的人都是不自由的,他们让人拿笼子给套起来了,那他们的七情六欲怎么办,喜怒哀乐怎么办,都给藏起来,京剧里头应该有好些个活生生的人物,他们不再完全按照旧的模式做戏,更不按旧的模式做人……真的好戏,是得带着人打破人生的规矩。”
我在想: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也该打破一些规矩,甚至得带着学生打破些规矩?这绝不是要否定我们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优良的传统,我们的新课改应是对原来教学的扬弃,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打破一些规矩不是不要基本的教学规范。教学首先是一种科学,有一定的规定性。不要规定性,那就是只讲任意性;而只讲任意性,是反科学的。在教学上一定要有一些基本的教学规范。但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似乎不应该太循规蹈矩或规行矩步,而应勇于打破模式,尝试创新。
可能不少老师跟我一样有这样的遭遇:课文很精彩,备课很充分,可当我们去上课时,学生似乎一点不买账,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时不时走走神,甚至一节课都处在游离的状态,你讲你的,他想他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甚者,还要会会周公。看到他们那个样子,我们常常气不打一处来,或者自己也觉得无趣,毫无成就感可言。
我们也可能听到学生这样坦言:语文课文一点不好玩,语文课也没劲,对语文实在提不起兴趣等。听到这话,我们也会觉得很委屈,因为我们备课确实很认真、很辛苦。
我也没少骂过“没肝没肺”的孩子们,可我一直没停止从自身找原因,看到孩子们不认真听课或课上睡倒一部分,我也常常很愧疚,为我不能吸引学生,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愧疚。我也一直在想,语文课应该上得更“活”一些,更多地迎接“不可预约”的精彩,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吸引学生,能够让课堂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一些经验,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在此跟大家共同探讨。
一、尽可能充分备课,但预设不能太强
我曾经规规矩矩地写备课,一本正经地拼凑或照抄教学目标,设计导语、检查预习、介绍作者、问题探讨等,恨不得把课堂中要说的话都写出来,问题的设置力争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自以为这样备课才认真、才充分、才完美。下课后若发现哪个地方漏了点什么还会很自责,担心学生不会。后来我觉得这样上课很拘谨,有时非要把学生往课前预设上引导,搞的师生都很疲惫,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了一堂课,怎么可能不累,哪里还有喜怒哀乐的自我,有的只是被我们装进设计好的牢笼的学生。长此以往,这对孩子来说多么可怕!
后来我做了一些改变,慎重设置教学目标,想清楚自己到底想有哪方面的收获,围绕这一目标,按照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做法,先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再“拿来”。在占有材料上,我也有所改变,以前喜欢学习别人的教学设计,现在多看文本以及文本赏析、评论等资料,在此基础上自己设计教学设计,防止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也只是列出自己课堂上要涉及的重点、难点,细节上的内容尽可能迁就学生课堂生成中的顺序。比如,我现在几乎不单独补充介绍作者及文风等,更多是穿插在讲课的过程中,感觉课堂多了分流畅、自然,少了分僵硬、呆板;以前介绍作者时学生基本不重视,这样介绍他们反而会竖起耳朵听。
二、多一些发散思维,用好“链接”,合理拓展延伸
我也有这样的体会:老师揪着课文不放时,学生死气沉沉;我们一跳出课文,他们马上两眼放光。在追求效率的课堂上,我们当然不能东拉西扯,那样的话,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是不能接受的。语文老师尤其应该用好“链接”,把握好拓展的“度”——既要与教学内容有机交融,又要合理增加课外阅读。比如讲到《想北平》时老舍的“说不出”对北平的爱,我们却要弄懂老舍为何说不出,硬让学生说可能会比较枯燥,我们就在此时补充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跟学生探讨“说不出”的境界,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老舍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学得也很轻松。如果我们时不时出现一些“链接”,学生自然不愿错过,他们自然也就不想、不会睡觉了。
三、课堂提问不按常规出牌,挑战学生的思维习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曾给我启发,一位老师在上《〈伶官传〉序》时直接就问学生各个阶段庄宗的年龄,发生的故事,学生填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明白欧阳修的感慨,就明白文章的写法了,巧妙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一次是在最近上《想北平》时看到一个教学设计,有位老师上课时提的问题是: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学生基本就会明白为什么老舍笔下的北平是这样了。我相信这两节课都会很精彩,因为它挑战了学生阅读时的思维习惯,定会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当然不会睡觉或走神。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
我所说的“出手”,实际是对课堂纪律的控制,对课堂“神游”的学生,我们要及时提醒,个中原因相信各位都明白,在此不赘述。我所说的“放手”,其实是指讨论,有时我们觉得学生的讨论很费时,又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有时和我们的预设差距很大,甚至有些学生纯粹就是在浪费那段时间,讲废话。殊不知,老师帮学生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们当然不想动,当然始终无法进入文本。我的看法是:我们常常帮学生创设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讨论,努力让学生进入角色。当然,要想让学生进入角色,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讲苏轼时就要把自己当苏轼,讲李清照时就把自己当成李清照,自己神采飞扬,多少也会感染学生。
京剧表演者要考虑剧中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我们当然也要考虑学生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要把他们从笼子里释放出来。我从来不让学生买语文参考书,那也是笼子,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哪怕很肤浅、很不成熟,但那毕竟是经过思考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和活生生的人的对话,而不是照搬照抄,我们呼唤的是过程,而不是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所以应该鼓励他们展现自我,体现个性,自圆其说。如果是这样,我相信课堂上是会常出分歧的,有争辩的课堂我们是多么期盼啊!当然,老师在其中一定要很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我在想: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也该打破一些规矩,甚至得带着学生打破些规矩?这绝不是要否定我们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优良的传统,我们的新课改应是对原来教学的扬弃,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打破一些规矩不是不要基本的教学规范。教学首先是一种科学,有一定的规定性。不要规定性,那就是只讲任意性;而只讲任意性,是反科学的。在教学上一定要有一些基本的教学规范。但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似乎不应该太循规蹈矩或规行矩步,而应勇于打破模式,尝试创新。
可能不少老师跟我一样有这样的遭遇:课文很精彩,备课很充分,可当我们去上课时,学生似乎一点不买账,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时不时走走神,甚至一节课都处在游离的状态,你讲你的,他想他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甚者,还要会会周公。看到他们那个样子,我们常常气不打一处来,或者自己也觉得无趣,毫无成就感可言。
我们也可能听到学生这样坦言:语文课文一点不好玩,语文课也没劲,对语文实在提不起兴趣等。听到这话,我们也会觉得很委屈,因为我们备课确实很认真、很辛苦。
我也没少骂过“没肝没肺”的孩子们,可我一直没停止从自身找原因,看到孩子们不认真听课或课上睡倒一部分,我也常常很愧疚,为我不能吸引学生,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愧疚。我也一直在想,语文课应该上得更“活”一些,更多地迎接“不可预约”的精彩,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吸引学生,能够让课堂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一些经验,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在此跟大家共同探讨。
一、尽可能充分备课,但预设不能太强
我曾经规规矩矩地写备课,一本正经地拼凑或照抄教学目标,设计导语、检查预习、介绍作者、问题探讨等,恨不得把课堂中要说的话都写出来,问题的设置力争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自以为这样备课才认真、才充分、才完美。下课后若发现哪个地方漏了点什么还会很自责,担心学生不会。后来我觉得这样上课很拘谨,有时非要把学生往课前预设上引导,搞的师生都很疲惫,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了一堂课,怎么可能不累,哪里还有喜怒哀乐的自我,有的只是被我们装进设计好的牢笼的学生。长此以往,这对孩子来说多么可怕!
后来我做了一些改变,慎重设置教学目标,想清楚自己到底想有哪方面的收获,围绕这一目标,按照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做法,先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再“拿来”。在占有材料上,我也有所改变,以前喜欢学习别人的教学设计,现在多看文本以及文本赏析、评论等资料,在此基础上自己设计教学设计,防止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也只是列出自己课堂上要涉及的重点、难点,细节上的内容尽可能迁就学生课堂生成中的顺序。比如,我现在几乎不单独补充介绍作者及文风等,更多是穿插在讲课的过程中,感觉课堂多了分流畅、自然,少了分僵硬、呆板;以前介绍作者时学生基本不重视,这样介绍他们反而会竖起耳朵听。
二、多一些发散思维,用好“链接”,合理拓展延伸
我也有这样的体会:老师揪着课文不放时,学生死气沉沉;我们一跳出课文,他们马上两眼放光。在追求效率的课堂上,我们当然不能东拉西扯,那样的话,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是不能接受的。语文老师尤其应该用好“链接”,把握好拓展的“度”——既要与教学内容有机交融,又要合理增加课外阅读。比如讲到《想北平》时老舍的“说不出”对北平的爱,我们却要弄懂老舍为何说不出,硬让学生说可能会比较枯燥,我们就在此时补充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跟学生探讨“说不出”的境界,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老舍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学得也很轻松。如果我们时不时出现一些“链接”,学生自然不愿错过,他们自然也就不想、不会睡觉了。
三、课堂提问不按常规出牌,挑战学生的思维习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曾给我启发,一位老师在上《〈伶官传〉序》时直接就问学生各个阶段庄宗的年龄,发生的故事,学生填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明白欧阳修的感慨,就明白文章的写法了,巧妙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一次是在最近上《想北平》时看到一个教学设计,有位老师上课时提的问题是: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学生基本就会明白为什么老舍笔下的北平是这样了。我相信这两节课都会很精彩,因为它挑战了学生阅读时的思维习惯,定会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当然不会睡觉或走神。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
我所说的“出手”,实际是对课堂纪律的控制,对课堂“神游”的学生,我们要及时提醒,个中原因相信各位都明白,在此不赘述。我所说的“放手”,其实是指讨论,有时我们觉得学生的讨论很费时,又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有时和我们的预设差距很大,甚至有些学生纯粹就是在浪费那段时间,讲废话。殊不知,老师帮学生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们当然不想动,当然始终无法进入文本。我的看法是:我们常常帮学生创设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讨论,努力让学生进入角色。当然,要想让学生进入角色,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讲苏轼时就要把自己当苏轼,讲李清照时就把自己当成李清照,自己神采飞扬,多少也会感染学生。
京剧表演者要考虑剧中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我们当然也要考虑学生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要把他们从笼子里释放出来。我从来不让学生买语文参考书,那也是笼子,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哪怕很肤浅、很不成熟,但那毕竟是经过思考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和活生生的人的对话,而不是照搬照抄,我们呼唤的是过程,而不是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所以应该鼓励他们展现自我,体现个性,自圆其说。如果是这样,我相信课堂上是会常出分歧的,有争辩的课堂我们是多么期盼啊!当然,老师在其中一定要很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