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保持学生语文阅读强烈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这些都值得阅读教学者关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教学评价
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它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多年,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下面就谈谈就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于同行交流。
一、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呢?为此,我认为要做到阅读形式的多样性,保证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注意独立阅读与合作阅读相结合 独立阅读就是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能更好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学生可以择其所好进行选择性阅读。合作阅读的益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在于在同学的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得到展示自己的一种心理满足,这种满足的喜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对阅读文本的改编或改写的训练 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自得其乐。不过,老师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改编或者改写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难易适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为佳。我们可以把一些叙事性作品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尤其喜欢,这对阅读兴趣的培养效果甚佳。我们还可以将文章的人称、体裁、开头和结尾进行一些合理的改写。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很重要。
(三)阅读复述比赛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阅读,积极阅读,教师可以适当组织阅读复述比赛。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综合阅读,我们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阅读复述,然后,由学习小组推荐阅读复述优胜者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阅读复述比赛。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保持学生语文阅读强烈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的需求心理能激起他对某个事物的强烈兴趣。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为学生设置一些阅读的需求心理,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督促学生进行综合阅读的有效方式。我要求学生每周起码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并且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写好阅读信息、阅读感言,比如文章题目、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佳句摘抄、佳句创造、读书感言等。
(二)主题性阅读 围绕一个主题,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这种阅读便于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某个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交流,更有利于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专题阅读可以有效地配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比如,在“走进大自然”、“人类的起源”等这些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分别开展“大自然探迷”、“自然之歌”、“人类起源探迷”等专题进行综合阅读。同时,还通过主题读书报告会进行综合阅读成果展示,或者举办主题阅读成果展示手抄报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确实如课标中所说得那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作为老师,切记:不论哪个层面的学生,教师都应对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给以充分的理解和赏识,让他们体会丰收的喜悦。
四、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标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应随时进行,及时评价。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实施多角度评价。不能用成人惯用的认知方式、定式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来固化学生的阅读思维,而要积极大胆地改革探索阅读评价方式。
总之,新教材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可供发展的平台。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语文综合性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让阅读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阅读塑造他们美好的人格,让阅读给他们打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阅读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彦青,女 甘肃省陇南市人 本科,教育专业,中二级教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教学评价
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它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多年,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下面就谈谈就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于同行交流。
一、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呢?为此,我认为要做到阅读形式的多样性,保证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注意独立阅读与合作阅读相结合 独立阅读就是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能更好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学生可以择其所好进行选择性阅读。合作阅读的益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在于在同学的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得到展示自己的一种心理满足,这种满足的喜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对阅读文本的改编或改写的训练 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文本的改编或者改写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自得其乐。不过,老师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改编或者改写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难易适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为佳。我们可以把一些叙事性作品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尤其喜欢,这对阅读兴趣的培养效果甚佳。我们还可以将文章的人称、体裁、开头和结尾进行一些合理的改写。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很重要。
(三)阅读复述比赛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阅读,积极阅读,教师可以适当组织阅读复述比赛。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综合阅读,我们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阅读复述,然后,由学习小组推荐阅读复述优胜者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阅读复述比赛。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保持学生语文阅读强烈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的需求心理能激起他对某个事物的强烈兴趣。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为学生设置一些阅读的需求心理,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督促学生进行综合阅读的有效方式。我要求学生每周起码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并且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写好阅读信息、阅读感言,比如文章题目、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佳句摘抄、佳句创造、读书感言等。
(二)主题性阅读 围绕一个主题,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这种阅读便于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某个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交流,更有利于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专题阅读可以有效地配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比如,在“走进大自然”、“人类的起源”等这些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分别开展“大自然探迷”、“自然之歌”、“人类起源探迷”等专题进行综合阅读。同时,还通过主题读书报告会进行综合阅读成果展示,或者举办主题阅读成果展示手抄报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确实如课标中所说得那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作为老师,切记:不论哪个层面的学生,教师都应对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给以充分的理解和赏识,让他们体会丰收的喜悦。
四、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标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应随时进行,及时评价。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实施多角度评价。不能用成人惯用的认知方式、定式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来固化学生的阅读思维,而要积极大胆地改革探索阅读评价方式。
总之,新教材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可供发展的平台。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语文综合性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让阅读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阅读塑造他们美好的人格,让阅读给他们打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阅读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彦青,女 甘肃省陇南市人 本科,教育专业,中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