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化绝对不是个新鲜话题。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引发的“择校”、“条子生”、“疯狂奧数”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野。
“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如果学校都很好,他们不会花那么多钱,跑那么远路去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义务教育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009年11月,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番言论,让人期待2010年教育领域将在“均衡”上做大文章。
“入学如进麦当劳”
2009年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密集起草的一年。“解决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的办法措施”,成为教育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20个问题之一。
在一场名为“‘重点学校’该不该取消——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改革路径探讨”的研讨会上,有与会专家提出一个说法“入学如进麦当劳”——国家通过标准化建设解决义务阶段学校设备和师资不均衡的现状。
其实,早在200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就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校中实行了校舍设施设备、教师工资以及学校划拨经费的统一。
四川成都青羊区成立“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行使教职工人事聘用权;学校与教职工签订岗位管理合同,行使岗位管理权。此举被称为“区管校用”。该区还开始了校长职级制改革,把中小学校长按职务等级高低分为7级,不同级别校长享受不同的年薪待遇,而不再从所在学校领取任何奖金和福利。这“从根本上消除了学校人才队伍流动的阻力,使更多优秀校长和教师到涉农地区服务”。
安徽铜陵将好学校的招生指标切块分配,即按每所学校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定向分配示范高中的大部分招生指标,使每所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升入示范高中就学,让上好高中机会均等。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主任程方平认为,这些地方的实践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国版图提供了有益的样本。而无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能否面世,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民间智慧不容小视。
他希望2010年将是地方经验得以普及、推广和通过立法加以保护的一年。
审计统筹将成重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较好的地区都抓住了“教育资源审计统筹”这一关键。
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加以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但熊丙奇认为,如果不解决上级政府和当地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的比例分摊问题,而将义务教育经费的大头由当地政府承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失去了外部条件。
因此,2010年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有大突破,“关键还是突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现状,转变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熊丙奇说。
2009年11月7日,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提出,要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曾用四个“均衡”来强调教师待遇均衡化的重要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教师均衡的关键是教师的流动,教师流动的关键是教师待遇均衡。”
熊丙奇认为,只有加大统筹力度,才能保障各县乡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基本一致,进而实现教师资源在各县乡的轮换和交流。
“义务教育券”或成可能
在上述经验交流会上,袁贵仁还强调,要“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
财政部随后也对外宣布,中央财政已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熊丙奇认为,建立在学籍制度基础上的教育经费衔接制度,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以义务教育资源审计统筹为前提,成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监督国家直接拨款到学校账户,落实到在校学生人头上,而不再经过县乡,可以避免“雁过拔毛”,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而教育经费直接落实到学生身上,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义务教育“教育券”。学校可以凭券兑换教育经费,对流出地和流人地的学校来说,都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动力。
“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如果学校都很好,他们不会花那么多钱,跑那么远路去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义务教育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009年11月,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番言论,让人期待2010年教育领域将在“均衡”上做大文章。
“入学如进麦当劳”
2009年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密集起草的一年。“解决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的办法措施”,成为教育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20个问题之一。
在一场名为“‘重点学校’该不该取消——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改革路径探讨”的研讨会上,有与会专家提出一个说法“入学如进麦当劳”——国家通过标准化建设解决义务阶段学校设备和师资不均衡的现状。
其实,早在200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就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校中实行了校舍设施设备、教师工资以及学校划拨经费的统一。
四川成都青羊区成立“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行使教职工人事聘用权;学校与教职工签订岗位管理合同,行使岗位管理权。此举被称为“区管校用”。该区还开始了校长职级制改革,把中小学校长按职务等级高低分为7级,不同级别校长享受不同的年薪待遇,而不再从所在学校领取任何奖金和福利。这“从根本上消除了学校人才队伍流动的阻力,使更多优秀校长和教师到涉农地区服务”。
安徽铜陵将好学校的招生指标切块分配,即按每所学校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定向分配示范高中的大部分招生指标,使每所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升入示范高中就学,让上好高中机会均等。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主任程方平认为,这些地方的实践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国版图提供了有益的样本。而无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能否面世,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民间智慧不容小视。
他希望2010年将是地方经验得以普及、推广和通过立法加以保护的一年。
审计统筹将成重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较好的地区都抓住了“教育资源审计统筹”这一关键。
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加以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但熊丙奇认为,如果不解决上级政府和当地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的比例分摊问题,而将义务教育经费的大头由当地政府承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失去了外部条件。
因此,2010年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有大突破,“关键还是突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现状,转变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熊丙奇说。
2009年11月7日,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提出,要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曾用四个“均衡”来强调教师待遇均衡化的重要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教师均衡的关键是教师的流动,教师流动的关键是教师待遇均衡。”
熊丙奇认为,只有加大统筹力度,才能保障各县乡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基本一致,进而实现教师资源在各县乡的轮换和交流。
“义务教育券”或成可能
在上述经验交流会上,袁贵仁还强调,要“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
财政部随后也对外宣布,中央财政已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熊丙奇认为,建立在学籍制度基础上的教育经费衔接制度,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以义务教育资源审计统筹为前提,成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监督国家直接拨款到学校账户,落实到在校学生人头上,而不再经过县乡,可以避免“雁过拔毛”,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而教育经费直接落实到学生身上,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义务教育“教育券”。学校可以凭券兑换教育经费,对流出地和流人地的学校来说,都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