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aoj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北京的三月仍似寒冬,在穆旦描述为“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不到傍晚六点,窗外便又冷又昏黄。位于东城的后拐棒胡同里,三只小猫在四合院门口游逛。
  105岁的周有光住在这片老城区近30年了,四间房加起来不到50平方米,他刘此从不介意,称“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9平米火的书房里有一张黄漆小书桌,漆已掉了许多。左边摆着书稿,右边搬开电了打字机,就能挪出一片写字的位置。周有光坐在书桌前,笑眯眯讲起话来,开心的时候会以手掩口,仿佛大笑失了礼仪。
  他喜欢用的一个词是“了不起”。“许多人以为我们有敦煌很了不起,这个现在看起来如此荒野的地方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文化呢?历史上,敦煌是从巴米扬开始一直延伸过来的犍陀罗文化带(记者注:印度佛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混合),绝大部分都被毁掉了,只剩下东面头上敦煌这一段,而且不是这个文化带里水平最高的。”
  他随手在面前的稿纸上写出犍陀罗的英文Oeaadhara,由于不能确定拼写是否准确,他很抱歉地笑笑:“我现在年纪大了,原来知道的东西我都写不出来了。”
  从宗教谈到文化,从文化谈到历史、政治、经济,三个小时过去,老人仍不觉疲倦。晚饭时保姆进来打断他,要他下次再讲,他问我:你今天在这里吃饭吗?我婉谢,他说:那我还要讲一会儿。
  
  “两头真”
  
  周有光190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这条巷子还住过瞿秋白、赵元任,三个人都搞文字改革。在常州中学读书时,他钦佩一位叫吕叔湘的学长会背《诗经》,两人那时结识,想不到后来都从事语言研究。
  上世纪20年代,周有光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所学专业是经济学,后曾去日本留学,回国在大学任教,并曾任职当时“四小银行”之一的新华银行,被派驻纽约。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国。
  “人家说我是‘左倾幼稚病’,但我们那代人经历过日本的侵略,都特别爱国。我搞经济学,以为对战后的国家有用处,没想到回来一点用都没有。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他认为20世纪两件事对中国改变最大:第一是日本侵略中国;第二个是共产党,改变了整个中国。
  抗战时期他与家人从上海迁到重庆,天天“跑警报”。一次下班路上遇到空袭,炸弹带起的气浪将他甩到沟里,清醒之后他安然无恙,但周围的人全死了。经历过战争苦难,他反而生出一利-乐观精神来,解放后接踵而至的“反有”、大饥荒、下“牛棚”、抄家……在他看来都“无所谓,小事情”。
  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幸运。1955年10月,年近50的他接受上级委派,改行参与中国文字改革。1957年“反右”,上海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中心,经济学教授都是“反右”重点。他的好朋友、上海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志远自杀,他的一个博士生也自杀了,他都不知道。朋友说如果他不是到了北京,到了文字改革委员会,肯定要坐20年牢。
  周有光在语言学领域建树颇丰,参与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创办现代汉字学,提倡研究比较文字学,填补了当时许多空白。他说这也不过是幸运而已,“当时等于很多荒地没人开垦,只要去就容易有收获。”
  由于圣约翰大学以外交闻名,周有光一生中多次被邀请到外交界去做事,夫人张允和断然反列。“她是对的,假如我参加政治,就麻烦了。”
  张允和出身安徽名门望族,家中四姐妹都相貌出众,品学兼佳。后来老三张兆和嫁给了沈从文,张允和则嫁给周有光。周有光伉俪一辈子恩爱有加,这么多年来喝茶时永远“举杯齐眉”,以示敬爱。
  张允和93岁去世后,周有光也做好准备。“我比她大4岁,她去世了,我想我也快了,所以把家里有价值的东西都给我的孙女拿走了。想不到活到现在。人家说我年纪大了,活一天少一天,我说完全不对,我是活一天多一天。”
  1989年离休后,周有光大量阅读、撰写文化学和历史学的内容。90岁到100岁之间,他出版了文集《百岁新稿》,今年一月又出版《朝闻道集》,收录平日思考心得。他自嘲是“两头真”的学者,“年轻的时候一味天真盲从,到了老年又开始探索真理”。
  “我105岁了,明天要死了,讲错了没有关系。但你们写文章要当心了。”他又笑起来。
  
  历史是不讲道德的
  
  《瞭望东方周刊》:《朝闻道集》里开篇就提出小康与大同的关系,你认为小康是现实,大同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   周有光:假如我们研究古代到现代、西方到东方,会发现所有的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就有理想出现。文化太低的时候没有理想,只有迷信。中国了不起的地方是,2500年前孔夫子就提出大同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但是他举出小康的践行者(禹、汤、文王、武王等),却举不出大同的实践者,为什么?因为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理想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指导我们往前走,可它不是建设国家的具体步骤,实际发展中永远达不到的。
  什么是小康?小康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不是一人一个月拿2000块钱,它是永远前进的实际生活。我们要研究发展具体的生活,要发展经济,同时政治、文化也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规律,最简单就是这三样东西:经济从农业化、工业化到信息化;政治是神权政治到君权政治再到民权政治;文化从神学思想到玄学思想再到科学思想。
  《瞭望东方周刊》:那你认为中国现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各占什么位置?
  周有光:经济上,中国的农业化高度发展,但是工业化阶段落后于西方。今天我们的工业化有所起步,靠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就是接受外包,outsoucmg,讲穿了就是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为人家服务。这不是什么“光索”,可是你不走这条道路起不来,印度也是用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我们成了“世界工厂”,他们是“世界办公室”。
  我们参加世贸组织谈判了15年,俄罗斯到今天谈判还不成功,它批判中国说参加WTO还不是受人家的“剥削”吗?是“剥削”,但是这跟老的“剥削”不一樣。以前是你什么都没有,所有好处都是我的,现在是你也吃到一点,虽然我吃得多你吃得少,但是你愿意受我“剥削”。外包就是让双方都有差价可取,实现双赢。
  台湾的宋楚瑜来大陆,在北大讲到均富,他讲错了。这是共富,不是均富。均富是一种平均主义,大家要平分,这是永远不可能的。共富是邓小平说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经济学不是道德学,讲道德是另外一回事。历史是不讲道德的。
  《瞭望东方周刊》:可是现在贫富分化更严重了。
  周有光:现在存在两大问题:贫富并不均等,贪污腐败严重。这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经济发展了,但他们的“四大家族”把 国家资产廉价买来,造成垄断,这是贪污;印度尼西亚,苏哈托发动政变把苏加诺打掉了,经济有所发展,可是发生裙带资本主义,这也是贪污;俄罗斯今天的百万富翁都是原来苏共的头头们……中国呢,国营翻牌变成私营,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都是野蛮的原始积累,很难避免的。假如中国搞得好,可以相对好一点。
  现在大家讲中国崛起,我觉得还没有,只是初步工业化。外包成分里劳动力含量越多,外包水平越低,我们还在最低的一个层次。所以我们现在在改,外包的技术要提高。今天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为经济没有发展起来。这两天报纸都在讲许多工厂招不到工人,因为工资太低,农民都不愿意来。这是一个好现象,这就要提高工资水平,低工资的生产就包到外面去了。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中国还没有进入信息化时代吗?
  周有光:信息化在中国也已经开始,但是今天碰到大问题了。罗斯福曾提出“四大自由”(记者注: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现在是“五大自由”,第五个就是网络自由。按照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后所有国家都不能保密了,因为信息化是一直伸到每个人家里面的。我们的办法是拦,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你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新花样,现在不是有twitter吗?Google不是最后的东西,很快要被新技术超过。到时候要怎么应对?民主是必须走的道路
  《瞭望东方周刊》:那政治方面的发展呢?
  周有光:政治方面,今天不同国家水平不一致。有神权国家,有君权国家,有民权国家,神权到民权相差一万年历史呢。
  马克思说工业越发展,工人就越多,所以号召全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他没想到工厂里面后来没有工人了。我在日本第一次见到没有工人的工廠,很大一个车间只有三个工程师,玻璃墙后面自动化作业。后来我又在美国看到没有农民的农场,在夏威夷,一个农场只看到五个人,都是机械运作。再比如,股票制度也改变了资本主义。美国工厂里的股票一半都是工人买的,工人做了老板,自己又被“剥削”又“剥削”人,事情就复杂了。
  《瞭望东方周刊》:按你总结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民主社会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
  周有光:凡是专制都会阻碍社会发展,所以要民主。我是乐观主义者,事情是慢慢来的,不要着急嘛。我在外国常常有人问我,中国为什么搞得这么慢,我说中国有五千年,你们只有两百年,所以你们着急我们不着急,急也没办法。
  民主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制定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订了一些很好的法律,比如《物权法》。我们说“搞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外国人就笑话,你们不是参加了世贸组织吗,哪里来的两个市场经济呢?可是我们要这样讲。
  我觉得民主是必须走的道路,它不是某些国家的新发明或专利品,是三千年间人类的经验积累。我认为进入民主有两个前提,一方面上面要开放,一方面群众思想水平要提高。毛泽东能写字作诗,但是没有现代文化,有的是古代文化;邓小平去过法国,看过世界,就进了一步。另外群众水平要提高,现在一批批留学生回来,会有影响。但有人说如果中国都是留学生了,那个时候就好办了。我说没有那么简单,从美国回来照样有私心,有了权照样会贪污。
  
  “双文化”是今天的主流
  
  《瞭望东方周刊》:文化方面呢,中国是否已经从玄学进入了科学阶段?
  周有光:文化方面我们的问题很大。中国是了不起的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了。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落后,但借助文艺复兴起来,在科学、民主这两件大事情上跑到了前面。我们学科学,只引进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除经济学之外没有开放,许多学科非常落后。
  关于经济学,中国以前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否定资本家,说资本家是在剥削工人,自己没有创造价值。可现在也承认资本家有三种功能:创业、管理和发明创造。创业最难,美国工业发达,依靠不断培养优秀的创业者。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今天已经成为公认的常识。
  我有一次看到中央党校的教科书,哈哈大笑。外面写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面讲的很多是凯恩斯。这个应当说是进步。
  政治学,现在变成许多门管理学。按照新的政治学理论,全世界的官员只要百分之一就够了,电脑可以代替许多官。据说中国有数千万的官,实在太多了。 教育学糟得不得了,现在中国教育有两大问题。第一大学缺乏学术自由;第二存在大量无效劳动。中小学生每天搞到很晚,累得要命,但时间都浪费了。比如来一个大人物,学生就要出去列队欢迎,这怎么可以?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我们现在学习西方文化还远远不够?
  周有光:文化一定是多种文化的混合。单元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不能继续发展了,要有外面的文化来嫁接。中国文化在春秋时期就了不起了,但是后来开始衰落。汉代有印度佛教传进来,经过了几百年演变,到唐代与儒学为中心的华夏文化混合起来,这是华夏文化的第二个时期。许多好东西都是印度文化带过来的,比如中医、雕塑、建筑、歌舞等等。到了清朝又有西洋文化的嫁接,这是第三个时期。我们今天是学习西洋文化,因为它的文化比我们高,不单是因为他们生活水平高。
  改革开放之后有人提出“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说世界文化的接力棒要传到中国来了,许多人很高兴。我不参加这些讨论。85岁以后人家要我写点文化的东西,我就提出“双文化’论。
  首先文化不是东方、西方这么分的,谈文化要拿历史作根据。古代有好多个文化摇篮,后来逐步融合成四个地区传统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和西欧文化。西欧文化传到北美称西方文化。这四种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期相互流通,大致从18世纪开始,不知不觉发展为不分地区的国际现代文化,由世界各国“共创、共有、共享”。比如说电灯,今天不能说美国文化了,是世界文化。从西欧传到北美的西方文化,发展民主较早,开创科技较陕,是国际现代文化的主流,被称为“西化”。但其他传统文化对国际现代文化都有重大贡献,不能低估。
  另外文化流动也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河西河东”论是由“自卑综错”变为“自尊综错”,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只是“夜行高呼”的懦夫壮胆。
  现在每个国家都生活在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的“双文化’’时代,这是今天文化的主流。
  
  21世纪后期可能对汉字还要进行一次简化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今天国内纷纷建立国学院,以及国学热潮?
  周有光:首先“国学”两个字是不通的。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不过要研究古代的东西我是赞成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 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具体怎么做呢,多数人认为应当符合三点要求:提高水平,整理和研究要用科学方法;适应现代,不作玄虚空谈,重视实用创造;扩大传播,用现代语文解释和翻译古代著作。
  许多人批评于丹,说她水平不够,但我认为于丹做了好事情。她为什么轰动?是群众需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哲学,需要知道我们文化的传统。文化寻根与小儿女寻找亲生母亲一样自然。于丹请出孔子跟群眾见面,让文化饥民喝到一杯文化甜粥。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有人借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呼吁恢复繁体字,你怎么看?
  周有光:恢复不了的。他们问我这个,我说你去问小学教师,最好由教育部做一个广泛的调查,小学教师赞成什么就是什么。小学教师肯定大多数都赞成简化字。上世纪50年代要进行文字改革,因为当时中国的文盲是85%,怎么现代化呢?要广大群众来学,一个字两个写法是推广不了的,必须要统一标准。另外从整个文字的趋势来看,所有文字都是删繁就简,越来越简化。
  我倒认为现在简化得还不够,但是目前要先稳定下来。我有一次问联合国语言学会的工作人员,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哪一种用得多?对方说这个统计结果是不保密的,但是不宣传,因为有些人会不高兴。联合国的原始文件里80%用英文,15%用法文,4%用西班牙文,剩下的1%里面有俄文、阿拉伯文、中文。1%都不到,怎么跟英文竞争呢?所以还要简化,想办法让世界能接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我想21世纪后期可能对汉字还要进行一次简化。
  
  现在要从世界看国家,历史要重新估价
  
  《瞭望东方周刊》:你看待事物都是从世界的角度看国家,而不是国家本位。
  周有光:全球化时代到来,需要与过去不同的世界观。过去从国家看世界,现在要从世界看国家。这个视角一转换,一切事物都要重新估价。
  比如以前所有书上都说二战是希特勒发动的,这不对,实际是德国与苏联密约瓜分波兰,从而发动战争。这种大的事情历史都没有说清楚。最近波兰和爱沙尼亚把苏军烈士纪念碑从市中心迁移到苏军墓地。俄罗斯提出抗议,认为这是无视苏军解放当地的功勋。当地人民认为,苏军侵略本国,不应当再崇拜下去了。苏联究竟是解放者还是侵略者呢?
  我们也需要重新认识历史。上世纪80年代我参与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遇到朝鲜战争时就不好办了,我们说是美国人发动的,美国人说是朝鲜发动的。后来第一版就没写这个条目。1999年第二版我们尺度放松了,同意是朝鲜发动的。
  过去我们宣传抗日战争主要是共产党打的,现在承认国民党的战区大、军队多,抗日八年,坚持到底。我们的历史书也在进步。
  《瞭望东方周刊》:按照全球化思路,将来的历史都要重新写,中国的近现代史可能尤其需要重新评估。
  周有光:我们提的几个东西是对的,拨乱反正、与时俱进,都很好。我们的确做了不少好事情,这要承认的。邓小平搞改革开放,他上台的时候中国穷得不得了。许多人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到了经济破产的边缘,这句话不对,早就已经破产了。我在北京,是政协委员,应该算是“特殊阶级”了,但花生米都吃不到,家里粮票都不够用。人家说政协有俱乐部,吃饭不用粮票,可以同夫人一起去吃。我们就经常去,很滑稽的是,每天碰到溥仪——皇帝的粮票也不够!这还不是破产吗?
  
  为什么我们反对国民党,支持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主张民主 
   《瞭望东方周刊》:你当年从美国回来之后经历那么多运动、波折,有没有后悔过?
  周有光:没有。那时的确觉得中国有希望,为什么我们反对国民党,支持共产党呢?因为共产党主张民主。我抗战时期在重庆,国民党成立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许多党派都在里面,周恩来是协商委员会的副主任之一,每个月要开一两次座谈会,十几个人小规模讨论国家大事。他的秘书是我的朋友,也是搞经济学的,我每次都参加这个座谈会。周恩来每次都说我们共产党就是主张民主的,我们都很相信,讨厌蒋介石的专制。
  在美国的确生活可以好一点,可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不是把财产看作第一位的。一个人要为人类有所创造,这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创造不论大小都没有关系,比如说我开创了现代汉字学就是创造,我设计的汉语拼音也是对人类有好处的。现在没有人骂了,以前曾经有一个杂志出一个专号骂我,说我搞汉语拼音就是洋奴。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评价自己的一生?
  周有光:我的一生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评价。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只是出乎意料地活到105岁。能不能活到106岁,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生死观是这样的:生是具体的,死只是一个概念。没有死,只有生。另外我主张安乐死。我有时候睡得糊里糊涂,醒过来上午下午都搞不清楚,我说这个时候如果死掉了不是很愉快吗?
其他文献
“与其他文化中的大思想家相比,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教诲都是集中于日常生活的平常小事。他教你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培养自己的修养。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与普通人无关的,他不是上帝,他教你的东西,就像是祖父与孙女的对话”  “我听说现在中国国内有很多关于解释孔子的争议,比如于丹讲的孔子、李零写的孔子。我觉得,有争议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理解孔子。学术的理解和大众的理解这两种方式可以并行不
  
与大城市的“蚁族”、“房奴”相比,齐迎美小两口很幸运。这几天,他们已经备好了新房,正忙乎着2010年元旦的婚礼。  今年25岁的齐迎美和齐伟,都是外来客。经过三年打拼,这对新人在湖南长沙县城星沙以2998元每平米的价格买下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  他们的相识相爱是个典型的“80后”网恋故事。前不久,准新娘齐迎美在博客中鄭重记录下了这段网络情缘:  “校内网(现在叫人人网)是我们的红娘,我们同姓‘齐
目前,很多稍具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其佣金率都已降至万分之三,而基金公司的股票交易佣金率却一直保持在万分之八  2011年12月2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在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基金部主任王林、上证所总经理黄红元等监管部门官员出席会议。张育军表示,发展财富管理業,有利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广大中低收入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的建设,更好地
目前的阿里巴巴,与银行一荣俱荣,但绝不可能共患难。    10年前的马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揣着创业的梦想,一家家找银行,寻找贷款,统统被拒绝。那时候的马云发誓:要把企业做大,让银行来敲他的门。  10年之后,马云的阿里巴巴帝国已站稳脚跟:“现在是银行来敲我的门,因为我有钱。”面对百位中小企业融资的呼声,马云宣称:“我没借过银行一分钱走到今天,我相信你们也可以。”  不过,现在的阿里
旅居英伦十年的女作家恺蒂,又在南非住了4年半,将深入南非各地的察言观色浓缩成成9.8万字的随笔集《南非之南》。她在后记里说:“南非的许多事,许多感受,是无法写成文章的……文字往往太唐突太肤浅太软弱。”  事实也是如此:人类祖先在10万到2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假说,已得到DNA测试,古人类学,考古学发掘等不同角度的佐证。不仅如此,南非还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语言,而同样诞生于南非的岩画被称为人类艺术的起源
统治权力失去制约以后的日益狰狞贪婪,乃是当时社会普遍流氓化、社会伦理极度丑鄙扭曲、法律日益沦为“专制恶法”的真正源头。    亚里士多德曾引述柏拉图一句话:“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这话堪称法律思想史上的箴言。不过古希腊哲学家毕竟不知道后来的中国历史,所以他们对于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权力的恶质究竟能够膨胀到何等惊人程度,推想起来恐怕仍是力
在中国现行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分割管理的体制下,环保和水利两大部门若不携手合作,治理水污染会难上加难    “十五”已经落幕,淮河流域11年水污染治理未能画上圆满句号。  始于1994年的一轮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是以“水体还清”为基点的。  2003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2001—2005),该计划加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要求的内容,设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将COD(
我想特别讨论的,是关于中国的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是否能够在保持充分社会凝聚力的同时继续实现高速经济发展;第二,协商民主和儒学会以某种方式对中国发展产生助益吗    毋庸置疑,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壮观场面再次强化了中国作为新兴全球超级大国的形象。但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既令人惊叹又让人不安的国家。  一个人口总量如此巨大、族群如此众多的国家,何以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如此蓬勃地发展?面对如
黄牛党最大的后台,还是铁路系统里的“内鬼”    每年春节集体大迁徙时,火车票都成为一个死结。“黄牛党”的猖獗,铁路部门“内鬼”里应外合,逼得人们不得不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高价票,吃亏的是老百姓,造福的是小部分利益群体。  这种“一票难求”的局面,让人们不断探讨着解决买票难的方案。其中,把印度、俄罗斯等国家正在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引进中国的呼声最高。  今年春运,铁道部终于决定在广州、四川两地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