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的优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还是比较难的。为了优化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预做实验、器材的选择、演示时机的把握、指导观察实验、应用多媒体手段等方面入手。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上课时配合讲授和谈话,和做示范性实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还是比较难的。实验要效果明显,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所以对比较细微的实验现象是很难观察到的,因此实验现象要显而易见的;实验要简单易做,课堂上时间有限,对操作烦琐的实验,学生会失去耐心而浮躁,影响效果;稳定性好,实验就是为了从现象寻找规律,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想的不相同,一次一个样,就无规律可循了。所以为了优化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演示实验前需预做实验
  对于一台戏来说,彩排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一个实验来说也必须进行彩排,那就是预做实验。
  (1)预做实验,利于熟悉实验内容
  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之前,我预做了研究“固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铜球在加热前可通过一金属环,加热后则不能通过金属环。实验看似简单之极,倘若不预做实验金属球加热时间不够长的话,金属球仍能通过金属环。原本“三个手指捏田螺”的简单事,却与你的意愿背道而驰了,此时的教师一定很狼狈。如果预做了实验,熟悉了实验内容,就避免了出现上述尴尬局面,教学也就取得了最初预想的效果。
  (2)预做实验,利于器材的准备及选择
  如《沉浮的秘密》一课,橡皮泥改变形状后由沉变浮,一开始我用“培乐多彩泥”试做了这一实验,发现沾水后,彩泥变成了彩糊,无法进行正常实验,于是我改用了含油较高的普通橡皮泥,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演示实验操作时需注意问题
  1.选可见度大,便于观察的器材
  演示实验是面向全体学生,要保证全体同学都能清楚看到,因此需选择效果明显、可见度大的器材。如做液体水的热胀冷缩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的明显度,我选择了底较大的平底烧瓶、内径较细的玻璃管,进行了气密性检查,并在水中加入红墨水,为了让实验更明显,我在玻璃管后面放置了一个有标尺的纸屏,这样红色液柱的升降就一目了然了。又如做同种电荷相斥实验时可用锡纸包上泡沫塑料小球,用丝线吊在支架上。当带电体接近小球时,先将小球吸过来,这样小球就带有与带电体相同的电,小球又迅速被推开。由于小球体积大,便于学生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选性能稳定,便于操作的器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假如实验现象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就不能使学生信服,这样教师的说教就显得“蛮不讲理”,所以实验现象一定要稳定,操作不能太过复杂。
  三、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1.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
  在做实验之前,要让学生们先了解实验的内容,及实验的原理,需要用到什么仪器,及操作程序。如果没有实验前的渗透,学生往往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也不会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操作,看清每一步骤中的变化。
  2.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
  好的科学课不是学生坐得纹丝不动,对教师的问题有问必答,而是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谨慎的教学方式并没有错误,但应该适时放手让学生亲自己动手。遇到有操作危险的实验,要先讲解后实操,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在动手中,让学生大胆想象,在探索中去了解科学知识。
  四、演示实验中应用多媒体手段
  1.对演示实验的放大作用
  在教学过程有一些实验由于比较细小,很难让学生们观察得很清楚,这会降低实验的效果,影响教学的质量。在讲解毛细现象演示实验,实验效果要在近距离才能看清,适时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放大,则既方便效果又好。
  2.对演示实验的减慢作用
  太快的动态实验过程,由于时间太短,现象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再进行演示,既可在播放时减慢实验进程,观看实验步骤,也可在播放时截取实验片段反复播放以观察实验现象。如白炽灯发光实验教学,课本上是文字讲解的,但是用这种方法,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拍摄下实验片段,用慢速播放,白炽灯灯丝通电后由开始的发红逐渐变成白炽状态,教学就变得非常形象和直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3.对无法演示的现象的模拟作用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实验条件、实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難以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微观的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讲述时枯燥无味,抽象空洞。如:宇宙中天体的运动过程及规律(地球和月球的运动、日食、月食的形成),虽然借助三球仪可以演示三者运动情况,但与实际差别还是很大的,学生还是不能在脑海里建立良好的模型。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结合就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将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转的自然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直观的经验,得到感性认识,理解加深且牢固。
  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一种方法,是科学学科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提供学生对所学习的科学现象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观察现象、分析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文章简要分析总结了引红济石工程TBM卡机原因及处理对策,可为今后掘进机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的 研究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 FEV1)与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 方法 以行肺癌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
沙阡水电站大坝下泄洪水具有单宽流量大、上下游水位差小、低弗劳德数的特点,水跃消能效率低下,且消能工设计受大坝下游约200m处渔塘大桥的制约,通过对面流消能和戽流消能两
矿井水是煤矿生产产生的附属品,将其资源化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利用煤矿矿井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可行性。实验表明:矿井水再生水中含有有机质、有效磷,土壤中EC值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设计力求把生活中大家极为熟悉的人物——妈妈,推置到学生的视野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表达,并不断的享受发现与成功的快乐。另外,尽量淡化习作教学痕迹,消除学生怕作、厌作的心理障碍,使习作融入学生的生活也是本课设计想要寻求突破的一个方面
摘要:本文介绍了黄石滩水库水岸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关键词:水库;水岸线;管理情况  中图分类号:TV69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岸线一般指河道(湖泊)水陆边界线两侧(周边)一定范围的带状区域。岸线具有综合利用开发功能,与流域防洪、河势稳定、供水、航运及河流生态等关系密切,既有行洪、调节水流等自然属性,又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属性。  黄石滩水库是
小学科学担负着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照本宣科、生硬讲解致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和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靠兴趣来支撑的,缺乏趣味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自然缺乏学习与探究的动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科学的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以趣导学,激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