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教学的初步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本文着力于探索如何形成有效概念课堂,对传统“灌输式”概念教学的弊端进行分析,力求改变教师流于表面、学生机械记忆的教学方法。本文关注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27
  与小学课程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概念,学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就会出现心理挫败感,一知半解地做题则事倍功半,成绩明显下降,这就是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九年级总复习阶段,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好,无法准确复述,甚至不理解、盲目运用,或者把相类似的概念混淆运用,导致不能正确解题。这种情况,究其缘由,大致可以归结为学生在某个或某些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只知道表象,但对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没有明确的认识。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概念学习提出的要求是: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实际背景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也一直非常重视概念教学,着力于研究概念引入的总体原则和多变形式,在概念课的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以及反思总结,现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不合理地引入教学的现状分析
  概念教学的首要步骤自然是概念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不会忽视这一步。但目前常见的教学引入手法存在不少不合理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讲授概念:照本宣科
  精简而准确的文字描述必然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但课本中难免会有一些結合图形或式子抽象描述概念的情况,例如“同位角”“代数式”等概念。
  案例1. “三线八角”概念。课本对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描述,是结合图形,给出了“像∠1和∠2这样的一对角称为同位角”如此这般的描述。如果教师的讲解仅流于表面,缺少准确且生动的文字对“同位角”概念作进一步的阐述,那么一旦图形变化或者时间一长,学生就无法正确辨别。教师应该在教会学生识别“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特别是“如何找第三条直线”这个前提下,给出对“同位角”的准确描述:在被截两直线的同方向,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图形与文字双管齐下,可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长期记忆。
  2. 创设情境:生搬硬套
  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仅为了创设而创设,不考虑科学合理性,则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有反作用。
  案例2. “平方根”概念。例如用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的关系来引入“平方根”显然不太合适,因为几何问题有取值范围的限制,必须舍去负值。这样的引入会使学生对于“一个非负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产生困惑,更有甚者把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混淆。
  3. 理解生成:忽视背景
  案例3. “同类项”概念。教师通常会以如下例题来引入:下面各式有何共同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1)2x,-3x,(2)3a2b,-1/3a2b……给出类似的三到四组式子,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这样的引入只揭示了什么是同类项,却忽视了为什么提出同类项的概念。人类对外界事物了解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分类,这就是同类项为什么被需要的原因。如果教师的引入能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物品的分类入手,再给出上述例题,就更有利于概念的生成和迁移。
  二、合理引入概念的实践探索
  教师在引入概念时必须注重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自然且合理的概念引入,能使学生在初次接触新概念时,对概念产生心理上的认可与学习上的兴趣。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总结以下四种引入手法:
  1. 结合数学历史,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数学文化博大精深,伟大的数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果能把他们的研究成果适当合理地引入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就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有兴趣。
  (1)“勾股定理”概念:教材上用一张1955年希腊政府纪念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邮票作为导入。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枚邮票上的图案和图案中各正方形内小方格的个数来提出问题、发现内在联系。课本中亦提及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所用的“弦图”。教师可以在讲解此图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勾股定理。
  (2)“圆”概念:教材上用战国时期数学家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到“圆,一中同长也”引入圆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中”“同长”各代表什么意思,从而对“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个概念有更直观和更深刻的认识。
  2. 结合实际生活,感性认知抽象概念
  抽象的概念对于初中生的认知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如果能结合概念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这个双重特点,从具体图形、生活事例出发,自然地引出概念,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探究,再发现并总结”这个认识过程,最后彻底理解掌握概念,那么概念学习就不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了。
  (1)“数轴”概念:利用历史书上的年代时间轴或者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可以生动地引出数轴概念。再如“平行四边形”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具有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物体,并追问学生是怎么判断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四边形的图案,学生根据直观认识就能学会这个概念,并能轻松掌握判定方法。
  (2)“用字母表示数”概念。“数字简单而直观,那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呢?”这可能是学生思维上的一个困惑。教师可以提出“用火柴棒搭正方形”这类有规律的问题。搭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利用它的一条边,再用3根火柴棒就可以搭出第二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搭5个正方形共需几根火柴棒?搭10个正方形呢?搭个正方形呢?这个问题层层推进,使得解决问题时“用字母表示数”是无可避免的,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前文“同类项”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给物品分类的情景,如超市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或图书馆书籍分类放置这类的问题,就会使学生对寻找物品的相同点有所关注,再结合数学中的单项式题目,最终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发生于形成过程,掌握“同类项”。
  3. 结合类比方法,构造相关知识网络
  类比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引入新概念的重要方法。很多数学概念存在本质联系,它们的名称相似、内涵相近,学生如果掌握不好则容易产生混淆。类比方法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学生发现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这样就可以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结构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对独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也对整体把握一系列相关知识点起到归纳的作用,可以使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拥有长期的“壽命”。
  例如,“同类二次根式”可以类比“同类项”;“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类比“数轴”;“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等。再如,前文案例1“三线八角”概念中的“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可以类比“同位角”概念得出。
  4. 结合对比方法,突显概念自身特点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们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在引入概念时,如果对比的例子运用合理,往往能使新概念更为清晰地呈现,突显概念本质。
  (1)“平行线”概念:可以通过对比两条直线相交,即“相交线”而得出平行线的定义。
  (2)“因式分解”概念:从课后反馈中往往会发现学生把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混淆使用,或者因式分解没有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对于这类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一道因式分解例题与它的逆运算(即整式乘法)作为示例,通过对比,同时呈现这两个互逆过程。最后强调整式乘法是“积化和差”的过程,而因式分解是“和差化积”的过程。
  在前文“平方根”概念教学中,教学引入可以从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这个对比角度出发,这样比“正方形边长与面积”的引入更有利于突破难点。
  数学概念是数学课程的基本要素,也是精髓所在。教师只有顺应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自身学习需要,不走形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索,才能使概念课的教学效果显著,在后续学习中体现“小概念,大用途”,更能在长期高效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陶维林.概念教学必须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J].数学通报,2010(1).
  [2] 李邦河.数的概念的发展[J].数学通报,2009(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215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虽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已经发生改变,但还是有大部分教师一如既往地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四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而情境教学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单向教学活动变成双向教学活动,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进行初
摘要: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之后,很多课程教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教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具体要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措施  一、引言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
摘要:初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区别于小学,初中语文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也更大,不仅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对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教学困难,如何选择有效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效率是所有教师关注的话题。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尝试将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但由于经验有限,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际,探析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出自己的教学策略,供广大同行借
摘要:当代教育不单单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初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应该从思想和品德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内在素质培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素质水平。思想品德的培养必然是建立在社会、国情等条件下的,各国情况不同,经济环境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本文通过对一些学校教师进行走访,发现在实际的教学
摘要: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经—大序》中这样阐释诗歌的定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诗歌鉴赏作为独立的学习板块,成为了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考量着教师的教学
摘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班级形式开展的,班主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学生身心的发展、班级学风的形成、学校整体的形象与风貌,甚至班主任的思想性格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用心做一名魅力班主任,尽可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潜心育人路上的一些个人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魅力;学生  中图分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很多学生觉得学作文很难,甚至害怕写作文,写作文时不知写什么好,无从下笔,其症结所在就是学生写作素材贫乏,而且作文不懂得从哪里选材。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论述引导学生阅读丁立梅作品;然后以读导写,跟丁立梅学习从生活中选材。即一是细心观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二是用心领悟,“以小见大”深化生活素材;三是阅读摘记,坚持积累储备“素材宝库”。   关键词:丁
摘要: 不难发现,小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对知识迁移主要靠识记。选入我们小学英语教材的英文歌谣普遍节奏感强,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形象生动,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因此,探索利用好英文歌谣帮助学生记忆重点语言知识,突破语言难点,让枯燥的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沉闷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值得我们追求。  关键词:歌谣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音乐传导情感,传播知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要素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探究对知识学习的方法。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对此践行的体会。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8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如何做探究设计,探究的出发点是什么?探究什么内容?如何实现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新课程教材关注实验,力求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实验教学。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43  科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