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土表接种的方法,对145份适合于淮河流域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以病小穗率为指标,与株高、穗长、旗叶长和旗叶宽等农艺性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土表接种的方法,对145份适合于淮河流域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以病小穗率为指标,与株高、穗长、旗叶长和旗叶宽等农艺性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能够直接应用于大田生产的赤霉病抗性品种比较匮乏,145份材料中没有发现达到免疫和抗病水平的品系,2份达到中抗水平,46份材料表现为中感,10份材料介于中感至感病之间,87份材料表现为感病。从材料地理来源上看,仅有来自江苏的种质存在较好的抗病基因资源,而山东、安徽和河南地区的小麦品系普遍缺乏抗病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病小穗率与株高极显著
其他文献
怎样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向能力迁移,阅读向社会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笔者认为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读、写、观、演的能力,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可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增强课外延伸质量。 一、学会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够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老这句哲语,生动地阐述了生活与文章的关系。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作文的真谛——生活的就是精彩的。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下面是我肤浅的做法。 一、观察生活让
在执教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用纸造一座桥”时,全班48名学生分8组,在规定的时间内7个组完成了任务,有的造成了拉索桥,有的造成了拱桥,有的造成了平板桥,分别运用到了,瓦
“作文难,难作文,一听作文心就烦,写起作文手发颤”从顺口溜中反映出许多的学生怕写作文的真实心理。我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感觉有些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完善:
2013年5月2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参观参观瑞士伯尔尼爱因斯坦博物馆时,为欣然挥笔留言:“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的确,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灵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失去动力,而人类如果失去创新就会失去希望。中国将来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赶超先进国家、发达国家的目标,就必须要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届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由于承
小学生不爱护书的现象屡见不鲜,最近批阅《语文天天练》的时候我感到很痛心,练习册都会不同程度的脱胶、散架甚至掉页码。我感慨于当今书的印刷质量差,同时想的最多的是我们的学生对书缺乏敬畏感:没有一位同学会想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补来解决。在他们看来书本脱胶、损坏与他们无关,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他们只需要把该完成的作业写好就是了。这是我不愿想的,更是我不愿看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