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以古代汉语口语为基础。在远古时代,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异很小。现在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而来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在中国的近现代时期,文言文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并且由于文言文同样也是属于国学范畴之一,所以得到的关注也较大。由于文言文也是高考一大考点。下面则是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07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学生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高考那一战。考好了,学生们一家皆大欢喜,如果没考好,学生们整个家庭都是笼罩在愁云惨淡的氛围里。而文言文又是高考语文中比较拉分的项目,分量不轻,可以说只要文言文理解透彻清楚,高考语文基本无太大的问题。但是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这就基本注定了许多学生在文言文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文言文如果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就会造成整篇文章读不懂、读不通,那这样后面的翻译,以及句意的理解便会有很大的困难。许多学生的问题便是出自于这里。下面则是给出一些关于学生们如何学习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以及教师们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让学生们从字词入手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做何事,总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在教授学生们文言文时,同样也是如此。首先要求学生们做的,便视让他们理解字词的意思。毕竟文言文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字,一对一对的词积累而成的。当然,让学生的理解字词的意思,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理解,毕竟如此下来耗费的功夫太大,有时还会得不偿失。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比如拿词来说吧,词又分为了虚词和实词两个大类,但是实词又分为了五个小类:第一个小类是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经常出现的则是单音词,双音词基本是现代出现的比较多,就好比“师”,在古代都是军队的意思,但是放在现代的话就是教师的意思。这便是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双音词的区别。
第二个小类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现象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出现的非常多,而且分为了四个模块,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还有就是感情色彩的变化。就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中“行李”二字就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的是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指的是出门所带的包裹。第三个小类则是一词多义词,主要指的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言文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就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倍邻”中“倍”指的是增加的意思,而《陈情表》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在这里又是背叛,违背的意思。第四个小类则是通假词。有通用、假借、古今字三种模式,很多都是同音字来代替,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在这里的“共”通假的是“供”,有供给之意。再如《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中“趣”通“趋”,有趋向之意。第五个小类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能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在《陈情表》中“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里的“上”就是名词作状语,有向上之意。学生们在从词类入手时,主要就是从这五类词入手。当然除了词,还有字和句,我们教师们在教授学生的文言文时,应该就以这五类词为例子,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字和句的相关类别和用法。这样学生们学习文言文时才会有代入感,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会有继续学习文言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活力。
二、让学生们从翻译入手
倘若每个字词都反复推敲,理解他到底是属于通假,还是词类活用,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很麻烦,我们教师们在上课时也要避免这一类麻烦的出现,由此,可以让学生们在文言文课堂上从翻译入手,假如整篇文章都能翻译清楚,则那些重点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则都能清楚明白。当然,在教授学生们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翻译的原则: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十六个字是学生们翻译的时候必须牢记的,不能脱离这些轨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分为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指用现在所用的词对文言文原文进行一字一句地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和原文意思相通;意译则是根据文言文语句的意思进行大致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的遵照原文词义。意译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翻译时文字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这两种翻译方法在文言文的翻译中以直譯为主,意译为辅。在《陈情表》中“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如果通过意译则是“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引导学生们翻译文言文时,应该让他们记住将省略的部分在翻译时补充完整,还有就是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因为每一篇文言文中有许多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这些在翻译时都应该特别注意。当然,翻译时还要注意每一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句子的语气,甚至还要注意是否用了修辞手法。这些在翻译方面的方法,我们教师们在给学生们上课时都应该提醒学生们注意。
三、让学生们多读文言文
对于学生们来说,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时是有一点困难,不管是从字、词、句甚至是翻译上都有可能摸不着头脑,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们做的便是多读,就好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一样,拿着一篇文言文,让学生们多读几遍,逐渐的能够背诵,读到后面,语感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许多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都比较有韵律,在读的时候也能朗朗上口。除了要多读高中语文课本上面的文言文以外,其他的课外文言文也应该尝试着去涉及一些,毕竟文言文读多一点,读仔细一点,语感也就随之出来了,在考试时遇到新的文言文,自然而然地就水到渠成。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包含了许多当时社会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在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一个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都不同,也就意味着学生们在学习时所用的方法也会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怎样,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上面的这些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都具有相通之处。我们教师们给学生们上文言文课时,也要注意用上述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文言相通,学生们在高考中遇到文言文时才不至于慌张。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07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学生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高考那一战。考好了,学生们一家皆大欢喜,如果没考好,学生们整个家庭都是笼罩在愁云惨淡的氛围里。而文言文又是高考语文中比较拉分的项目,分量不轻,可以说只要文言文理解透彻清楚,高考语文基本无太大的问题。但是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这就基本注定了许多学生在文言文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文言文如果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就会造成整篇文章读不懂、读不通,那这样后面的翻译,以及句意的理解便会有很大的困难。许多学生的问题便是出自于这里。下面则是给出一些关于学生们如何学习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以及教师们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让学生们从字词入手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做何事,总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在教授学生们文言文时,同样也是如此。首先要求学生们做的,便视让他们理解字词的意思。毕竟文言文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字,一对一对的词积累而成的。当然,让学生的理解字词的意思,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理解,毕竟如此下来耗费的功夫太大,有时还会得不偿失。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比如拿词来说吧,词又分为了虚词和实词两个大类,但是实词又分为了五个小类:第一个小类是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经常出现的则是单音词,双音词基本是现代出现的比较多,就好比“师”,在古代都是军队的意思,但是放在现代的话就是教师的意思。这便是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双音词的区别。
第二个小类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现象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出现的非常多,而且分为了四个模块,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还有就是感情色彩的变化。就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中“行李”二字就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的是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指的是出门所带的包裹。第三个小类则是一词多义词,主要指的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言文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就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倍邻”中“倍”指的是增加的意思,而《陈情表》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在这里又是背叛,违背的意思。第四个小类则是通假词。有通用、假借、古今字三种模式,很多都是同音字来代替,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在这里的“共”通假的是“供”,有供给之意。再如《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中“趣”通“趋”,有趋向之意。第五个小类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能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在《陈情表》中“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里的“上”就是名词作状语,有向上之意。学生们在从词类入手时,主要就是从这五类词入手。当然除了词,还有字和句,我们教师们在教授学生的文言文时,应该就以这五类词为例子,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字和句的相关类别和用法。这样学生们学习文言文时才会有代入感,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会有继续学习文言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活力。
二、让学生们从翻译入手
倘若每个字词都反复推敲,理解他到底是属于通假,还是词类活用,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很麻烦,我们教师们在上课时也要避免这一类麻烦的出现,由此,可以让学生们在文言文课堂上从翻译入手,假如整篇文章都能翻译清楚,则那些重点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则都能清楚明白。当然,在教授学生们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翻译的原则: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十六个字是学生们翻译的时候必须牢记的,不能脱离这些轨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分为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指用现在所用的词对文言文原文进行一字一句地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和原文意思相通;意译则是根据文言文语句的意思进行大致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的遵照原文词义。意译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翻译时文字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这两种翻译方法在文言文的翻译中以直譯为主,意译为辅。在《陈情表》中“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如果通过意译则是“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引导学生们翻译文言文时,应该让他们记住将省略的部分在翻译时补充完整,还有就是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因为每一篇文言文中有许多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这些在翻译时都应该特别注意。当然,翻译时还要注意每一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句子的语气,甚至还要注意是否用了修辞手法。这些在翻译方面的方法,我们教师们在给学生们上课时都应该提醒学生们注意。
三、让学生们多读文言文
对于学生们来说,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时是有一点困难,不管是从字、词、句甚至是翻译上都有可能摸不着头脑,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们做的便是多读,就好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一样,拿着一篇文言文,让学生们多读几遍,逐渐的能够背诵,读到后面,语感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许多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都比较有韵律,在读的时候也能朗朗上口。除了要多读高中语文课本上面的文言文以外,其他的课外文言文也应该尝试着去涉及一些,毕竟文言文读多一点,读仔细一点,语感也就随之出来了,在考试时遇到新的文言文,自然而然地就水到渠成。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包含了许多当时社会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在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一个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都不同,也就意味着学生们在学习时所用的方法也会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怎样,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上面的这些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都具有相通之处。我们教师们给学生们上文言文课时,也要注意用上述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文言相通,学生们在高考中遇到文言文时才不至于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