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学生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任意翱翔,从而不断创新和进步。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一、识字、组词、造句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许多会意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差”可以把“羊”字头想象为一只小羊,“工”字底想象成一个小板凳,进而组合成“一只羊坐在板凳上”这一新形象,学生一旦想象成功,终生难忘。又如“看”字可以想象成一个人把手放在眼睛上极目远方;“采”可以想象为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三人“众”;二人“从”等许多会意字都是通过想象了解它们的意思,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它们,而在识记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了想象能力,在学习字、词、句中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组词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绝好途径。如:教一年级小学生组词,给出一个字,让它们组词,它们必须把这个词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形象,或人或物或动作,然后才能说出此物所对应的词。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是无法完成這一复杂过程的,那么完成这一复杂过程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造句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又一途径。如:“飞翔”,可提示学生想象谁在飞翔。在哪里怎样飞翔,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形象,就会有好句子诞生。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从识字、组词、造句做起。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在写作中就会在那里、怎样飞翔,头脑中形成了这一形象,就会有好句子诞生。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从识字、组词、造句做起。
二、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在写作中就会得心应手,而写作过程本身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低年级的看图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初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必经之路。看图作文的写作首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特别是一些细节,要指导学生观察到位然后再让他们借助想象从一句话写起,用一句话写人、写景、写物;再试着用几句话,或几段话描写一个或几个画面,做好这些,就为学生写好看图作文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写好看图作文就成了必然。由于看图作文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必须加入作者的想象,才能使作文生动、完整。因此,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续写、扩写中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我们谈谈续写,既然是续写,续上的部分一定要和题目给的部分衔接自然,人物性格前后一致,情节发展自然合理,也就是让读者感到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不是强凑到一起的两半截,我就需要学生用想象推理补上去。例如《小橘灯》的结尾:“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续写就要按照“大家都好了”的基调去写,去想象去推理。想象我们再次去小姑娘家时,她的家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与他们全家见面时又是怎样的场面,他们是怎样热情款待“我们”的等等,整个续写过程就是充分想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扩写和续写一样,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扩写是对原文的补充和扩展。扩写一般都是扩写记叙文,即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基本内容不变和体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想象、补充细节、增加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有时也可增添次要人物和补充辅助情节。要想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好扩写作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发挥想象力,指导学生写作方法:⑴要认真阅读原文,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紧紧扣住原文的中心去写。扩写的文章,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体裁、叙述人称等都不变。变了这些就不是扩写而是改写了。⑵平时要注意积累。比如有篇例文要求扩写肖邦和李斯特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两个人物原来有所了解,对于音乐比较爱好和熟悉,扩写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扩写起来就比较困难,弄不好还会说外行话、闹笑话。⑶要注意锻炼自己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扩写需要补充细节、补充形象。如看到“中秋节”三个字就应立刻想到满月、月饼。看到一句话,就会想出这个人说话时的神态,通过写作前的指导,既指出了学生的想象方向,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又限定了想象范围,防止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想象。这样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扩写、续写都必须在原文的基础上去想象,但想象作文却不限于扩写、续写。有些作文规定的内容就是还没有发生的、或者考生不可能见过、经历过的。如《未来日记》、《十年后的一天》、《到太空去旅行》等。这是给出命题让学生想象。有些想象作文只给出条件,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写作。如:给出热烈场面,让学生想象寒冬梅月半夜野外的冷;活动场面很热烈,让学生想象朦胧月光下独行于小巷中的感受。又如:假设情境——甲行车倒在地上,乙正在扶起他的车,这是走来的甲会有什么思想活动,接着甲又会有什么言行。再如,用“人”字的形状,描摹一种物体,并阐明这一物体给人的启示。写好这类作文,也主要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情合理,难度要比扩写、续写大,但更能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在这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一、识字、组词、造句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许多会意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差”可以把“羊”字头想象为一只小羊,“工”字底想象成一个小板凳,进而组合成“一只羊坐在板凳上”这一新形象,学生一旦想象成功,终生难忘。又如“看”字可以想象成一个人把手放在眼睛上极目远方;“采”可以想象为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三人“众”;二人“从”等许多会意字都是通过想象了解它们的意思,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它们,而在识记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了想象能力,在学习字、词、句中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组词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绝好途径。如:教一年级小学生组词,给出一个字,让它们组词,它们必须把这个词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形象,或人或物或动作,然后才能说出此物所对应的词。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是无法完成這一复杂过程的,那么完成这一复杂过程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造句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又一途径。如:“飞翔”,可提示学生想象谁在飞翔。在哪里怎样飞翔,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形象,就会有好句子诞生。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从识字、组词、造句做起。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在写作中就会在那里、怎样飞翔,头脑中形成了这一形象,就会有好句子诞生。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从识字、组词、造句做起。
二、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在写作中就会得心应手,而写作过程本身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低年级的看图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初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必经之路。看图作文的写作首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特别是一些细节,要指导学生观察到位然后再让他们借助想象从一句话写起,用一句话写人、写景、写物;再试着用几句话,或几段话描写一个或几个画面,做好这些,就为学生写好看图作文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写好看图作文就成了必然。由于看图作文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必须加入作者的想象,才能使作文生动、完整。因此,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续写、扩写中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我们谈谈续写,既然是续写,续上的部分一定要和题目给的部分衔接自然,人物性格前后一致,情节发展自然合理,也就是让读者感到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不是强凑到一起的两半截,我就需要学生用想象推理补上去。例如《小橘灯》的结尾:“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续写就要按照“大家都好了”的基调去写,去想象去推理。想象我们再次去小姑娘家时,她的家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与他们全家见面时又是怎样的场面,他们是怎样热情款待“我们”的等等,整个续写过程就是充分想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扩写和续写一样,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扩写是对原文的补充和扩展。扩写一般都是扩写记叙文,即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基本内容不变和体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想象、补充细节、增加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有时也可增添次要人物和补充辅助情节。要想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好扩写作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发挥想象力,指导学生写作方法:⑴要认真阅读原文,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紧紧扣住原文的中心去写。扩写的文章,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体裁、叙述人称等都不变。变了这些就不是扩写而是改写了。⑵平时要注意积累。比如有篇例文要求扩写肖邦和李斯特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两个人物原来有所了解,对于音乐比较爱好和熟悉,扩写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扩写起来就比较困难,弄不好还会说外行话、闹笑话。⑶要注意锻炼自己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扩写需要补充细节、补充形象。如看到“中秋节”三个字就应立刻想到满月、月饼。看到一句话,就会想出这个人说话时的神态,通过写作前的指导,既指出了学生的想象方向,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又限定了想象范围,防止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想象。这样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扩写、续写都必须在原文的基础上去想象,但想象作文却不限于扩写、续写。有些作文规定的内容就是还没有发生的、或者考生不可能见过、经历过的。如《未来日记》、《十年后的一天》、《到太空去旅行》等。这是给出命题让学生想象。有些想象作文只给出条件,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写作。如:给出热烈场面,让学生想象寒冬梅月半夜野外的冷;活动场面很热烈,让学生想象朦胧月光下独行于小巷中的感受。又如:假设情境——甲行车倒在地上,乙正在扶起他的车,这是走来的甲会有什么思想活动,接着甲又会有什么言行。再如,用“人”字的形状,描摹一种物体,并阐明这一物体给人的启示。写好这类作文,也主要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情合理,难度要比扩写、续写大,但更能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在这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