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走向你

来源 :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
  以“微笑着走向你”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解析]
  1 “你”是多元的:可实可虚,可古可今,可中可外,可人可物,可景可情,可正可反……虚的如高三、大学、困难、矛盾、挫折等;反的如敌人、恶类、黑暗等,不好写,因前有“走向”。最好写一个“你”,好驾驭,论述容易集中;也可写多个,但容易流于空洞。
  2 “微笑”是多义的:可能是一种亲切,可能是一种温暖,可能是一种包容,可能是一种勇敢,可能是一种坚韧,可能是一种顽强,可能是一种境界……
  3 “走向”,强调一种动态:走近,不畏惧,敢于直面,着力解决,为了走出……
  
  [标杆作文]
  1 如“你”指失败,无畏面对,走向成功,内容较空洞,43分。
  2 如“你”指失败,以“微笑”一种更高境界走向辉煌走向美好,50分。
  3 如“你”指困难,但没有明确,更没点明,38分。
  4 如“你”是被毁容者、艾滋病患者、罪犯,社会应该关怀。立意不错,但语言不流畅,书写不清楚,45分。
  5 如只写“微笑”,毫不涉及“走向”与“你”,20分。
  
  [文章例谈]
  1 没有“微笑”就没有穿越,立意高远,有深度。
  2 此类文题,宜开门见山,开篇直接点示“你”的含义:如“高考,让我微笑着走向你。你是我迄今生命中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机遇……”就不错;而有的学生到文章最后才点明。实在不能提倡。
  3 谈青春、阳光、世界、友谊、信任、成功等走向你(“我”),合乎题意,但难以写出“微笑”,故绝非最佳角度,不算切题。
  4 论微笑着走向你的好处、意义、作用等,符合题意,但缺乏深度,不是最佳。
  
  [易见问题]
  1 本来很好写记叙文。但可能很难见几篇发诸真情的文章;
  2 将“微笑着走向你”写成“微笑面对”,举例诺贝尔、袁隆平、贝多芬;
  3 不注重审题,在行文过程中改动标题:加“以”,去“着”。
  
  [学生习作]
  微笑着走向你 湖南学生
  看不清你的面容,唤不上你的名字,你是一个模糊的身影立在水滨,向我招手。三五把凉风被你扬起,夹杂着新鲜的气息。
  于是我微笑着走向你。
  微笑着走向你,我将共享你的情思。
  踏莎而行,醉花三阴,采得桑子拾落英。你这样轻扬舒适的生活是如此诱人。以至于至今人们还念念不忘。陶潜,陶潜。你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就将我从千年后拉至你的身旁。我微笑着走向你,心绪翻乱的人们皆来到你身旁,你带着我们穿过那虽设常关的东篱,让无语默立的南山一瞬间将我们的压力消弭殆尽。是以为何不肯微笑着走向你啊,让我们将你悠然的情思共享。
  微笑着走向你,我将呼吸你的命运。西江月下,静浪淘沙,满江红烛燃客盏。那个流芳千古的月夜,洗衣无数令人来聆听断肠的琵琶。“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让你声泪俱下;而我们这些读者,亦无数次发出一声从你嘴里传来的叹息。是了,因着微笑着走近你,我接到了那艳羡的红绡,守住了那一轮寒江水中的空月,而你,白居易啊,你的眼泪也打湿了我的青衫。
  更不必说当金兵南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稼轩与我一同痛心疾首;不必说我与武璺一同立在斜阳之下,无字碑前,触摸到大唐躯体的一段脉搏……是以怎能不微笑着走向你啊。我呼吸着你们的命运。
  微笑着走向你,我将安放我的灵魂。
  在你的身躯当中,在你猎猎之风吹起的五星旗下,我亦要微笑着走向你,中国。如果说我共享了他人的情思,感受着他们的命运。那么也只有你,才能是我灵魂的归宿。五千年的历史溶化了我,现代的文明养育了我。原来我之前走过的一切人物。都只是你瞬时的影子。这一方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将安放我的灵魂,任是谁也无法将其拨起。是以拼命也会微笑着走向你啊,你不倒的身躯下安放着我不屈的魂魄。
  终于看清你的面容,唤出你唯一而又多交的名字。你是无数个清晰的身影立在水滨,向我招手。三五把凉风中夹杂着新鲜的气息,我从中嗅到我灵魂成长的营养。
  于是我微笑着走向你。
  
  编辑 姚晟
其他文献
地理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在地理教学中恰当而巧妙地把其他学科知识运用到其中,既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综合,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如“热胀冷缩”,我们一般是用作解释物理原理的,但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使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简单化。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以下几例可供同仁们参考。  一、运用“热胀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
任先生的学问和所做的事情是为中国文化谋长远、谋大局,他的视野没有局限在个人事业当中,这是他事业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他做了三件大事情。第一个是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著述、主编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论》《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佛教史》等重要的著作,这一批具有开创性,具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为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宗教奠定了基础,这是一项工作。第二个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领导了《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纸做的世界】  试想世界是纸做的。  我登上纸的梯子摘下许多纸星星,放在纸杯里;再坐上纸船,飘向纸的海洋。从纸的草原采来纸花,装点我的纸的窗子,或者幻想骑着纸鹤飞向纸的天空……  纸的风车不会旋转,因为纸的世界不会有风。纸的世界连枷锁都是纸做的,因此谁都不会失去自由。  一片纸花瓣如一只纸蝴蝶飘落在我的纸书上,无需文字,我只读芳香。在一张纸的墙壁后面,我练习着与另一个纸人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