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突破难点的几点方法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i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课堂教学历来讲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尤其是突破难点,对许多初入行者而言,往往有“盲人瞎马,不得其道”之感!笔者凭多年的教学经验,小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几种方法:①分散讲授法;②重叠复习法;③铺垫导学法;④实践探究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
  中学课堂教学历来讲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尤其是突破难点,对许多初入行者而言,往往有“盲人瞎马,不得其道”之感!笔者凭多年的教学经验,小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几种方法,呈献于诸君。既期与同仁分享,更期抛砖引玉,以求达人指正。
  1 分散讲授法
  大凡传授一个难点知识,切莫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心理,否则便“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教师可在备课时对所授知识点进行剖析,将其分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逐一研究,最后集中掌握要点。即做到知识分散与时间分散。
  (1)按系统分散知识:许多知识点都是由更多更小的知识点。“集聚”而成的,它们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但这种体系的划分往往因人的认识不同而不同。教师的任务就是从便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最合理地将知识“大包”分散为知识“小包”。
  (2)按顺序分散时间:知识点被分散后,什么时间教授什么是要讲究“顺序”的。“顺序”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老师对“小包”知识及其联系的研究。哪些是“表”,哪些是“里”;哪些是“浅”,哪些是“深”。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打开“小包”,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 重叠复习法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一个知识点尤其是难点,一次学习后就能记住甚至掌握是很难的,需要多次复习才能有效果。教学中可采用“重叠复习”的方法来解决。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可在下一节课里用一段时间来“重叠”复习。当然这种“重叠复习”不能是生硬的重复,而是有机地与当前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如作为引入新课的起点或在新课相关提问中推出都可以。而且,只要老师感觉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在今后的许多课程里只要有与此相关的内容,都可以“重叠”组织复习,达到古人云“学而时习之”应有的效果。
  3 铺垫导学法
  铺垫导学法是指在难点出现前便对相关知识作一些引导性预习、为今后完全掌握该知识铺路搭桥的方法。从教学技术上讲可分为“知识铺垫”和“心理铺垫。
  (1)知识铺垫:教材中各章节内容的安排都具有一定的系统,而且各知识点之间总有千丝百缕的联系。有经验的老师总能宏观地把握教材,在即将遇到难点的时候,便在当前内容中寻找与后续难点相关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先切入难点的边缘,多角度地让学生的思维在不经意间提前接触有关知识。这种提前对知识进行铺垫的方法对攻克难点大有好处,就好像给需跨上大桥的人们 架设了一座座引桥。当然,教师在铺垫知识时所选择的角度和所涉及的深度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2)心理铺垫:指对即将来临的难点知识对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心理暗示。如让学生了解“有一个这样的知识点”;“它有什么特征”;“它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而学生往往产生:“真的吗,那到底是什么呢?” 之类的心理反应。若然你的心理暗示能让学生从表象上认识知识点并且产生悬念,就能激发学生主动钻研难点知识的兴趣,其功效是不可估量的。让暗示引起悬念,悬念激发兴趣,兴趣必定产生力量。毫无疑问,善用“心理铺垫”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
  4 实践探究法
  化抽象为具体,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人们的认知总是遵循一条规律:看得见——摸的着——想得到。历来教育学家都强调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的克服自在其中。“实践探究法”从操作上可分为“实验探究”和“生活探究”。
  (1)实验探究法: 以实验教学突破难点是自然学科相对社会学科的优势。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的“分组实验”,让一个问题的结果在学生自己的操作、观察中展现出来,对于进一步理解其原理当然事半功倍!所以,有经验的老师不仅会认真做好教材规定的实验,还会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一些新的实验来解决。当然,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事。其设计的科学性;操作的规范性;现象的可靠性,缺一不可。否则就可能闹出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
  (2)生活探究法:对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触角难以企及的问题,生活中其实已有答案。那么就让学生们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去寻求结果吧!语文老师为了学生认识“春天”,带着他们去“踏青”,感觉红花、绿叶、阳光;化学老师让学生在家里切豆腐、吃果冻,目的是要他们理解“凝胶”的形态。在计算机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已经能制作虚拟的“课件”,把大量的“抽象”变成“具体”,如看不见的“磁力线”、摸不着的“电子云”。多媒体的普及为这种方法开拓出几乎无限的空间。
  常言道:教无定则。不同人、不同地、不同时均教法不同。笔者以上几种不成熟的做法亦非一成不变,必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方更见其效。如能给年轻同仁们带来些许帮助,幸甚!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传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学习形式,是小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文
期刊
作者简介:姬丽霞(1985.11-),女,2004年7月毕业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师专部,大专文化程度,2004年9月参考教育工作,现任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平川寄宿制小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班级管理规范有序,是全校公认的模范班集体。本人教学成绩优秀,连续几年被县、镇二级政府评选为“模范班主任”。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那班主
期刊
作者简介:雷宇翅(1973-),男,大专文化,小学高级教师,副校长1993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先后有15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县级市级论文评选一、二等奖,一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两篇论文在县级刊物上发表。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两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级语文“骨干教师”。县级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  【摘要】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习作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以下
期刊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朗读能有声有色的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朗读;教学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朗读能有声有色的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期刊
作者简介:滑艳红,女,2004年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学历本科,中教二级。  【摘要】职业中学不同于普通高中,有其特殊之处,其中,课程设置上,就同时有“文化课”和专业课。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果。  【关键词】职中生;文化课;学习态度  本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已有八年了,不过我们的学校是职业高中。由于我校的龙头专业属于艺术类,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
期刊
【摘要】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效率  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关心学困生。2、体验成功,树立信心。3、寻找闪光点,积极引导。 4.改变评价方式,多鼓励学生。5.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上好一节课呢?关键取决于教师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备好自己,其次备好教材,最后备好学生。读书是最好的备课,所以教师要多学习,以书为师,成为教育永恒的爱心。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备好自己;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提高效率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爱岗敬业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永恒不变的主题。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探索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无所不知。  【关键词】政治课;互动互往  一位哲学家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这位哲学家的观点是对新课程下的教学做出了充分诠释。  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