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位世界级的教育家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此种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精心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强调:学生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怎样结合学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引导孩子们自主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慢慢就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学的方法。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开始。首先要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然后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预习范围(看课文正文前的“预习”;看课后“思考、练习”题;看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我们要求高年级预习放在课前进行,中年级在课上进行,低年级在课上在教师引导下作浅显的预习。怎样使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呢?还应有自我监控的过程。自我提问是认知监控的常用方法,在预习中让学生按照自我提问单提醒自己。①我学会了课文中生字新词了吗?用上了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②我试着给文章分段了吗?了解主要内容了吗?③我画出了文中的重点词、句、段了吗?④我画出了不懂的词、句、段了吗?我从课题中提出问题读书了吗?我把提出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努力地尝试解决了吗?我是不是把不懂的地方给落下了?⑤我把预习范围预习全了吗?
2.引导孩子们敢于提问
自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开端。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书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对学生读懂的部分教师坚决不讲;对于疑难部分教师要疏导性地讲,不要详细地讲解。要想自己提出问题并非易事,非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不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1)从音、形、义提问;(2)抓住关键语句在难点和重点处提问;(3)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空白平淡处提问;(4)由人物的言行动作去推测人物内心提问;(5)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提问;(6)从课文题目或结尾处提问;(7)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提问;(8)从文章写作特点或比较优劣处提问。如在学习《跳水》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①课文题目叫《跳水》,写谁跳水?在哪里跳水?为什么要跳水?结果怎样?②什么是“甲板”、“桅杆”?③“放肆”是什么意思?猴子为什么放肆起来?④“哭笑不得”“眼巴巴”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⑤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⑥“失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⑦船长用枪威逼孩子跳水是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最佳办法?⑧“40秒钟”的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太长了?⑨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⑩课文为什么要用“跳水”作题目?B1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引导孩子们汇报交流预习的情况
有预习,检查交流预习就应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学就应该以检查交流预习情况作为开始。“请同学们汇报、交流一下你在预习中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读懂了哪些内容?”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为了落实这个环节,我们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听、说)和合作学习为指导,制定了汇报交流自己意见和看法及怎样听别人汇报的做法。
在学生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后,分小班进行学习。按学习能力情况分层组建小班,分层要求:4~6人为一个小班,每一个小班的小班长由成员轮流担任,学习能力强的小班与学习能力差的小班结对,开展学习交流。要想让小班学习真正有效运转起来,不走形式,就必须让学生遵守一些活动规则。因为社会学把课堂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说到底课堂教学就是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小班里能努力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拿到全班来讨论,不能有等、靠的依赖思想,也不能让这种不利于刻苦学习的懒惰思想滋生,鼓励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是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
4.引导孩子们养成以自读为主的好习惯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读书解决,这实质上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1)教给自读的方法(自读提问单),要经常性地训练。(2)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来保障自读顺利进行。(3)要以小班合作学习和班级范围的学习交流的形式分两步展开自读。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具体的教学过程是: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提出来师生共同归纳整理。③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认真阅读有关段落,批注自己的理解。先在小班进行研讨,然后在全班进行研讨。这样,学生在自读时就不会流于形式或只停留在内容或故事情节上,就会自觉地对文章的思想有深入的感悟。
总之,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从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唯有如此,孩子们才会扎实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强调:学生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怎样结合学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引导孩子们自主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慢慢就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学的方法。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开始。首先要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然后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预习范围(看课文正文前的“预习”;看课后“思考、练习”题;看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我们要求高年级预习放在课前进行,中年级在课上进行,低年级在课上在教师引导下作浅显的预习。怎样使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呢?还应有自我监控的过程。自我提问是认知监控的常用方法,在预习中让学生按照自我提问单提醒自己。①我学会了课文中生字新词了吗?用上了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②我试着给文章分段了吗?了解主要内容了吗?③我画出了文中的重点词、句、段了吗?④我画出了不懂的词、句、段了吗?我从课题中提出问题读书了吗?我把提出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努力地尝试解决了吗?我是不是把不懂的地方给落下了?⑤我把预习范围预习全了吗?
2.引导孩子们敢于提问
自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开端。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书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对学生读懂的部分教师坚决不讲;对于疑难部分教师要疏导性地讲,不要详细地讲解。要想自己提出问题并非易事,非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不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1)从音、形、义提问;(2)抓住关键语句在难点和重点处提问;(3)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空白平淡处提问;(4)由人物的言行动作去推测人物内心提问;(5)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提问;(6)从课文题目或结尾处提问;(7)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提问;(8)从文章写作特点或比较优劣处提问。如在学习《跳水》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①课文题目叫《跳水》,写谁跳水?在哪里跳水?为什么要跳水?结果怎样?②什么是“甲板”、“桅杆”?③“放肆”是什么意思?猴子为什么放肆起来?④“哭笑不得”“眼巴巴”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⑤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⑥“失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⑦船长用枪威逼孩子跳水是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最佳办法?⑧“40秒钟”的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太长了?⑨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⑩课文为什么要用“跳水”作题目?B1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引导孩子们汇报交流预习的情况
有预习,检查交流预习就应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学就应该以检查交流预习情况作为开始。“请同学们汇报、交流一下你在预习中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读懂了哪些内容?”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为了落实这个环节,我们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听、说)和合作学习为指导,制定了汇报交流自己意见和看法及怎样听别人汇报的做法。
在学生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后,分小班进行学习。按学习能力情况分层组建小班,分层要求:4~6人为一个小班,每一个小班的小班长由成员轮流担任,学习能力强的小班与学习能力差的小班结对,开展学习交流。要想让小班学习真正有效运转起来,不走形式,就必须让学生遵守一些活动规则。因为社会学把课堂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说到底课堂教学就是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小班里能努力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拿到全班来讨论,不能有等、靠的依赖思想,也不能让这种不利于刻苦学习的懒惰思想滋生,鼓励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是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
4.引导孩子们养成以自读为主的好习惯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读书解决,这实质上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1)教给自读的方法(自读提问单),要经常性地训练。(2)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来保障自读顺利进行。(3)要以小班合作学习和班级范围的学习交流的形式分两步展开自读。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具体的教学过程是: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提出来师生共同归纳整理。③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认真阅读有关段落,批注自己的理解。先在小班进行研讨,然后在全班进行研讨。这样,学生在自读时就不会流于形式或只停留在内容或故事情节上,就会自觉地对文章的思想有深入的感悟。
总之,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从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唯有如此,孩子们才会扎实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