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迅速走入了各行各业,已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也同其他行业同受沐浴、共披恩泽。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实际,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实现教育信息化应采取的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26-02
当信息技术及教育在发达国家相当普及,因此,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接受新信息、开拓新视野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恰恰为学校冲破这一瓶颈提供了便捷、通畅的交流平台,也为处于内地、信息不畅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本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 因为历史、地域因素制约,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信息化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少,许多学校信息化这一块仍然停留在建设初期。配置的设备大部分现已淘汰,无法满足现在多媒体网路教学的需要。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2 重硬轻软、设备利用率不高现象。教育信息化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但实施中尚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一些学校将 "信息化"理解为建设多媒体教室、购买电脑,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课件的制作开发却被忽略;软件资源陈旧,信息更新结果使大量设备闲置,只能作为客人参观时展示的门面,宝贵的资源浪费和长期的资金积压,令学校有苦难言。由于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显得有些盲目。
1.3 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下,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多讲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屑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部分教师、学生的"主课、副课"思想严重,轻视计算机教学,轻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所用多媒体教学那是作秀,没有实际效果。再加上本地区家庭教育文化落后,家长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导致很多的家长视计算机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正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而无害。学生能不能正确利用,在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不是能正确引导。因此,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设备的信息化,更重要的是使投入的硬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正确审视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应用。多媒体环境建成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运用资源进行信息化课堂教育、教学及管理,怎样利用内部、外部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领域,信息化的服务效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首先,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快捷的展示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板书等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获取教学信息,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将微观的(细胞结构、染色体等)、宏观的(天体运动)、抽象的(原子运动、电子云等)等不易观察的、不可再现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2.2 实现庞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一大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课件、教案,学习发达地区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让多媒体走进教室,让我们的学生每节课都能接受到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还可以将将自己的精品课件、优秀教案、论文、试题等随时上传到网上,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借鉴使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校内进行合理组织,将教师课件、教案、试题集中有效管理,形成具有和强实用性的小本资源库,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有利条件。
3 对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3.1 必须改变教育者对网络功能的认识。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许多学校在网络教学上已作尝试,但在实践中过多的注重硬件上的投资,却忽视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许多教师也只是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新瓶装旧酒,难以达到信息化教学理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地位职能任务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情商的培养发展、合作学习的理论探究等,都是需要教育者弄明白的问题。
3.2 提高师生信息化学习意识,加大多媒体使用力度。首先,在信息建设应用上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普及信息教育的关键,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变革,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和机制,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针和要求,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还应重视正确对待计算机网络的问题。应培养广大师生的用网意识,从网络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增加网络的吸引力,不能片面的敌视网络。
3.3 必须科学规划,着眼未来。因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实践不但要"请进来",更要不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走出去",建成适应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教学资源。能通过网络把我们民族风情、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来了解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3.4 重视信息管理人才建设。人才是学校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重视网络信息人才工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引进具有高学历的网络信息专业毕业生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原有信息人才的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队伍。
总之,展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教育的前景,深深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要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育资源软件、教育教学应用要符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教育观念转变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教育资源软件是核心,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信息教育更上一层楼,取得切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竹林等编者.校园网组建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 李克东、谢幼如主编.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年2月
[3] 范国春、陈洁.走近"网络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26-02
当信息技术及教育在发达国家相当普及,因此,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接受新信息、开拓新视野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恰恰为学校冲破这一瓶颈提供了便捷、通畅的交流平台,也为处于内地、信息不畅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本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 因为历史、地域因素制约,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信息化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少,许多学校信息化这一块仍然停留在建设初期。配置的设备大部分现已淘汰,无法满足现在多媒体网路教学的需要。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2 重硬轻软、设备利用率不高现象。教育信息化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但实施中尚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一些学校将 "信息化"理解为建设多媒体教室、购买电脑,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课件的制作开发却被忽略;软件资源陈旧,信息更新结果使大量设备闲置,只能作为客人参观时展示的门面,宝贵的资源浪费和长期的资金积压,令学校有苦难言。由于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显得有些盲目。
1.3 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下,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多讲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屑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部分教师、学生的"主课、副课"思想严重,轻视计算机教学,轻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所用多媒体教学那是作秀,没有实际效果。再加上本地区家庭教育文化落后,家长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导致很多的家长视计算机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正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而无害。学生能不能正确利用,在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不是能正确引导。因此,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设备的信息化,更重要的是使投入的硬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正确审视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应用。多媒体环境建成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运用资源进行信息化课堂教育、教学及管理,怎样利用内部、外部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领域,信息化的服务效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首先,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快捷的展示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板书等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获取教学信息,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将微观的(细胞结构、染色体等)、宏观的(天体运动)、抽象的(原子运动、电子云等)等不易观察的、不可再现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2.2 实现庞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一大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课件、教案,学习发达地区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让多媒体走进教室,让我们的学生每节课都能接受到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还可以将将自己的精品课件、优秀教案、论文、试题等随时上传到网上,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借鉴使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校内进行合理组织,将教师课件、教案、试题集中有效管理,形成具有和强实用性的小本资源库,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有利条件。
3 对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3.1 必须改变教育者对网络功能的认识。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许多学校在网络教学上已作尝试,但在实践中过多的注重硬件上的投资,却忽视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许多教师也只是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新瓶装旧酒,难以达到信息化教学理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地位职能任务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情商的培养发展、合作学习的理论探究等,都是需要教育者弄明白的问题。
3.2 提高师生信息化学习意识,加大多媒体使用力度。首先,在信息建设应用上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普及信息教育的关键,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变革,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和机制,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针和要求,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还应重视正确对待计算机网络的问题。应培养广大师生的用网意识,从网络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增加网络的吸引力,不能片面的敌视网络。
3.3 必须科学规划,着眼未来。因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实践不但要"请进来",更要不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走出去",建成适应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教学资源。能通过网络把我们民族风情、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来了解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3.4 重视信息管理人才建设。人才是学校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重视网络信息人才工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引进具有高学历的网络信息专业毕业生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原有信息人才的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队伍。
总之,展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教育的前景,深深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要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育资源软件、教育教学应用要符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教育观念转变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教育资源软件是核心,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信息教育更上一层楼,取得切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竹林等编者.校园网组建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 李克东、谢幼如主编.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年2月
[3] 范国春、陈洁.走近"网络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