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第一步,如果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存在着大量的抽象知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关。数形结合作为数学的核心思想,如果能将其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意愿,也可以使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首先简要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接下来结合课堂实践,介绍了几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1、辅助理解数学知识
进入小学,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数学知识。和之前进行的数学学习相比,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年级的上升,小学数学中考验学生独立思考水平教学内容的占比逐年上升,引发了数学学习难度的提升。一些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小学教材内容及难度方面的改变,为后续的学习造成了阻碍。数形结合思想下的数学教学,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以具象化、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完美契合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逐步实现数形之间的转化,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应用,出色的解决了小学生遇到较难数学内容时的畏惧心理和吃力现象,实现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步。
2、培养空间想象思维
伴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综合素养”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越来越重视多项能力的综合,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单纯运算逐渐加入空间能力、抽象思维的考验内容。小学生思维仍在发展初期,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材中抽象的知识概念,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形成了畏惧心理,直接造成了数学学习成绩的下降。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数字与图形的联系,并且能有机进行转换,实现数学问题的解答。不仅能够辅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实现了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为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1、鼓励学生动手,培养数形结合习惯
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等仍不完善,但其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生动的事物吸引。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促使其依据数学知识,主动画图表达。因此,在实际课堂讲解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将数形结合融入,引导学生会读图,能够从图示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更会画图,能够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画出合理的图像,引导其积极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例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时,这一单元引入了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概念。雖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但交换律和分配律的知识对其来说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在学习这一单元时,这时教师不妨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张画着4个三角形和3个圆形的图片,并在实际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图片,写出算式。加法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其会积极反应,纷纷动笔写下算式。这时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几位学生展示他们写下的算式,学生会惊讶的发现出现了4+3和3+4两种算式。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矛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讲解。教师讲解后,也可以准备一些算式和图片,鼓励学生依据算式画图,或依据图片写出算式,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思想,培养数形结合习惯。
2、应用数形结合,降低答题难度
除了新知识的导入与讲解之外,在小学数学的题目解答中,数形结合也可以得到出色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考验综合思维的题目逐渐增加,为数形结合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一单元的内容时,这一单元导入了周边长的知识。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习题:一张长方形纸,边长分别为A和B,求这张纸可裁减出的正方形的最大边长。这样的题目内容抽象,即使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遍遍强调长方形的短边长就是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学生仍然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如预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时教师就不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黑板上直观的画出长方形的图示,并用另一支颜色的粉笔圈出边长最大的正方形。这样的解题方法直观形象,学生也许会花费时间思考,但是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会感受到图示和题目连接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效解决了学生遇到抽象问题后不知所措的困境。
3、借助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强化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在发展阶段,表达能力较弱,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无法有效表达,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讨论,与学生共同交流,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强化。讨论思考。例如在习题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出色地点燃了小学生的参与愿望,提升了其对知识的理解效率,教师也可以有效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日后教学方案改进提供了参考。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呈现,对于思维能力仍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但是,小学生特有的思维特点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提出了考验。这要求小学教师首先需要广泛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还应当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不断改良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为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雷明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61):61-63.
[2]王英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1、辅助理解数学知识
进入小学,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数学知识。和之前进行的数学学习相比,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年级的上升,小学数学中考验学生独立思考水平教学内容的占比逐年上升,引发了数学学习难度的提升。一些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小学教材内容及难度方面的改变,为后续的学习造成了阻碍。数形结合思想下的数学教学,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以具象化、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完美契合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逐步实现数形之间的转化,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应用,出色的解决了小学生遇到较难数学内容时的畏惧心理和吃力现象,实现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步。
2、培养空间想象思维
伴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综合素养”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越来越重视多项能力的综合,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单纯运算逐渐加入空间能力、抽象思维的考验内容。小学生思维仍在发展初期,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材中抽象的知识概念,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形成了畏惧心理,直接造成了数学学习成绩的下降。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数字与图形的联系,并且能有机进行转换,实现数学问题的解答。不仅能够辅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实现了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为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1、鼓励学生动手,培养数形结合习惯
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等仍不完善,但其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生动的事物吸引。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促使其依据数学知识,主动画图表达。因此,在实际课堂讲解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将数形结合融入,引导学生会读图,能够从图示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更会画图,能够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画出合理的图像,引导其积极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例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时,这一单元引入了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概念。雖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但交换律和分配律的知识对其来说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在学习这一单元时,这时教师不妨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张画着4个三角形和3个圆形的图片,并在实际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图片,写出算式。加法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其会积极反应,纷纷动笔写下算式。这时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几位学生展示他们写下的算式,学生会惊讶的发现出现了4+3和3+4两种算式。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矛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讲解。教师讲解后,也可以准备一些算式和图片,鼓励学生依据算式画图,或依据图片写出算式,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思想,培养数形结合习惯。
2、应用数形结合,降低答题难度
除了新知识的导入与讲解之外,在小学数学的题目解答中,数形结合也可以得到出色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考验综合思维的题目逐渐增加,为数形结合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一单元的内容时,这一单元导入了周边长的知识。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习题:一张长方形纸,边长分别为A和B,求这张纸可裁减出的正方形的最大边长。这样的题目内容抽象,即使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遍遍强调长方形的短边长就是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学生仍然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如预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时教师就不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黑板上直观的画出长方形的图示,并用另一支颜色的粉笔圈出边长最大的正方形。这样的解题方法直观形象,学生也许会花费时间思考,但是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会感受到图示和题目连接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效解决了学生遇到抽象问题后不知所措的困境。
3、借助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强化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在发展阶段,表达能力较弱,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无法有效表达,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讨论,与学生共同交流,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强化。讨论思考。例如在习题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出色地点燃了小学生的参与愿望,提升了其对知识的理解效率,教师也可以有效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日后教学方案改进提供了参考。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呈现,对于思维能力仍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但是,小学生特有的思维特点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提出了考验。这要求小学教师首先需要广泛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还应当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不断改良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为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雷明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61):61-63.
[2]王英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