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使者,林语堂热衷于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重视翻译古文小品。《桃花源记》是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散文佳作,意境高远、脍炙人口。本文试从林语堂《桃花源记》的英译本入手,对其在古文英译中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古文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英译策略;创造性叛逆;归化;意译
一、引言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翻译热。林语堂有志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起一座桥梁。《桃花源记》有多种英译本,不同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语句、语言风格及篇章结构的处理各有千秋。其中,林语堂的译著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那具有创造性的翻译风格巧妙地、成功地传播了中国古典文化,并对英语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二、林语堂的古文英译策略
功能派翻译理论家Hans Vermeer(1989)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行为也有其目的。”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与鲁迅等人担负起介绍中国文化的重任,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翻译实践中,林语堂能较好的在限制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善于采用归化的手法,并对原文的语言内涵、表达方式等作了增译、省略和意译等。
(一)增译法。
译者经常采取增译法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阅读感受。林语堂在翻译《桃花源记》时多次采用增译法。例如“山有小口,仿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一句,林语堂的英译本比原文增加了“tied up, decided和explore”三个动词。纵观全文此处的增译十分恰当。由最后一段“便出,得其船”可推测出这些隐含信息。此外,林语堂在译文中将具有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秦时乱”翻译成“The tyranny of Tsin Shi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譯文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的信息,似乎背离了原文,但是仔细品味后便可发现译者的良苦用心。陶渊明所描写的“秦时乱”只有熟悉中国历史常识的人才能很好的理解原文。林语堂补充解释了秦时乱的时间“六百年前”,目的是帮助众多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西方读者建立时间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文化和内涵。此外,那个时代的英美国家人士对秦始皇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对中国的长城却比较熟悉,故林语堂在括号里用“长城的缔造者”即加以注释,易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通过增译法,林语堂在翻译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叛逆,运用增补、加注的策略翻译出原文潜在的信息,使模糊、复杂的历史背景简单、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做更加忠实,更加完善地再现了原文。
(二)省略法。
林语堂在《桃花源记》英译中比较青睐省略译法。为了迎合更多普通的译文读者,他大胆地将文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豁然开朗”等四字词语的翻译进行了省略,进而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简单易懂,削弱四字词及四字成语对目的语读者带来的陌生感。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选择主动地向西方读者阅读习惯靠近,以避免西方读者产生困惑。
省略法虽然会或多或少造成原文内涵的缺失,却能让读者得到更加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相反,如果勉强保留原文的形式结构,可是神韵和意蕴却未能被有效传达,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内容混乱。
(三)意译法
林语堂对古文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历史文化专有名词多采用意译策略来消除读者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文中“黄发垂髻”实际上是陶渊明用借代修辞方法表现了在桃源中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美好景象。“黄发”和“垂髻”都是意象。“黄发”和“垂髻”分别指老人和小孩儿。原文这样表述是为了营造出桃源人和谐生活的画面感,突出文章主题。此处若以直译方式处理只会引发文化输出的断层。林语堂将其译为“man and children”即“老人和小孩儿”简洁而准确地表明了原文的意思。采取意译的方法将词语所指代对象译出,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四)归化法
为了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林语堂在《桃花源记》中巧妙运地用归化法来弥合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距,减轻读者阅读理解的负担。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林语堂将“汉”译为“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在括号中用西方人熟悉的圣经中的人物“Christ”阐释汉朝所处年代,有助于读者了解原文中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因中国古代纪年与西方国家的纪年法相差较大,林语堂选择了归化加注释法来解决这一矛盾是很明智的。又如:“诣太守,说如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该句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古代特有的历史概念传达给译文接受者。林语堂创造性地使用西方常见的“magistrate”来翻译“太守”,虽然这两者权力范围和大小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却拉近了西方读者与原作的距离,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对于大部分西方读者来说,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鲜有了解,如果一味墨守陈规,读者读到这一概念时会有障碍,文化传播的目的会削弱。
三、结语
林语堂在翻译《桃花源记》时,为了达到向西方国家推介、传播中国优秀古典文学的目的,他善于创造性地对原文进行叛逆。中国古文寥寥数言而意境无穷,这是古文英译中的一大难点。林语堂的译作诠释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哲学理念。为了将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国外,使更多的普通读者受益,林语堂创造性地采用增译、省略、意译和归化等策略,尽量迎合适应西方读者的阅读体验,为西方人揭开了东方古国的神秘面纱。
参考文献
[1]埃斯卡皮尔.罗贝尔.文学社会[M].符锦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张鸽.关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语堂英译《桃花源记》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张圣鑫.林语堂英译古文小品有意误译研究—以《桃花源记》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
关键词:英译策略;创造性叛逆;归化;意译
一、引言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翻译热。林语堂有志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起一座桥梁。《桃花源记》有多种英译本,不同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语句、语言风格及篇章结构的处理各有千秋。其中,林语堂的译著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那具有创造性的翻译风格巧妙地、成功地传播了中国古典文化,并对英语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二、林语堂的古文英译策略
功能派翻译理论家Hans Vermeer(1989)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行为也有其目的。”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与鲁迅等人担负起介绍中国文化的重任,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翻译实践中,林语堂能较好的在限制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善于采用归化的手法,并对原文的语言内涵、表达方式等作了增译、省略和意译等。
(一)增译法。
译者经常采取增译法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阅读感受。林语堂在翻译《桃花源记》时多次采用增译法。例如“山有小口,仿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一句,林语堂的英译本比原文增加了“tied up, decided和explore”三个动词。纵观全文此处的增译十分恰当。由最后一段“便出,得其船”可推测出这些隐含信息。此外,林语堂在译文中将具有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秦时乱”翻译成“The tyranny of Tsin Shi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譯文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的信息,似乎背离了原文,但是仔细品味后便可发现译者的良苦用心。陶渊明所描写的“秦时乱”只有熟悉中国历史常识的人才能很好的理解原文。林语堂补充解释了秦时乱的时间“六百年前”,目的是帮助众多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西方读者建立时间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文化和内涵。此外,那个时代的英美国家人士对秦始皇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对中国的长城却比较熟悉,故林语堂在括号里用“长城的缔造者”即加以注释,易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通过增译法,林语堂在翻译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叛逆,运用增补、加注的策略翻译出原文潜在的信息,使模糊、复杂的历史背景简单、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做更加忠实,更加完善地再现了原文。
(二)省略法。
林语堂在《桃花源记》英译中比较青睐省略译法。为了迎合更多普通的译文读者,他大胆地将文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豁然开朗”等四字词语的翻译进行了省略,进而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简单易懂,削弱四字词及四字成语对目的语读者带来的陌生感。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选择主动地向西方读者阅读习惯靠近,以避免西方读者产生困惑。
省略法虽然会或多或少造成原文内涵的缺失,却能让读者得到更加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相反,如果勉强保留原文的形式结构,可是神韵和意蕴却未能被有效传达,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内容混乱。
(三)意译法
林语堂对古文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历史文化专有名词多采用意译策略来消除读者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文中“黄发垂髻”实际上是陶渊明用借代修辞方法表现了在桃源中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美好景象。“黄发”和“垂髻”都是意象。“黄发”和“垂髻”分别指老人和小孩儿。原文这样表述是为了营造出桃源人和谐生活的画面感,突出文章主题。此处若以直译方式处理只会引发文化输出的断层。林语堂将其译为“man and children”即“老人和小孩儿”简洁而准确地表明了原文的意思。采取意译的方法将词语所指代对象译出,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四)归化法
为了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林语堂在《桃花源记》中巧妙运地用归化法来弥合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距,减轻读者阅读理解的负担。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林语堂将“汉”译为“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在括号中用西方人熟悉的圣经中的人物“Christ”阐释汉朝所处年代,有助于读者了解原文中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因中国古代纪年与西方国家的纪年法相差较大,林语堂选择了归化加注释法来解决这一矛盾是很明智的。又如:“诣太守,说如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该句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古代特有的历史概念传达给译文接受者。林语堂创造性地使用西方常见的“magistrate”来翻译“太守”,虽然这两者权力范围和大小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却拉近了西方读者与原作的距离,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对于大部分西方读者来说,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鲜有了解,如果一味墨守陈规,读者读到这一概念时会有障碍,文化传播的目的会削弱。
三、结语
林语堂在翻译《桃花源记》时,为了达到向西方国家推介、传播中国优秀古典文学的目的,他善于创造性地对原文进行叛逆。中国古文寥寥数言而意境无穷,这是古文英译中的一大难点。林语堂的译作诠释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哲学理念。为了将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国外,使更多的普通读者受益,林语堂创造性地采用增译、省略、意译和归化等策略,尽量迎合适应西方读者的阅读体验,为西方人揭开了东方古国的神秘面纱。
参考文献
[1]埃斯卡皮尔.罗贝尔.文学社会[M].符锦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张鸽.关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语堂英译《桃花源记》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张圣鑫.林语堂英译古文小品有意误译研究—以《桃花源记》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