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基础课。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课程改革方案,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课程,搭建在线学习平台等,优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效果良好。
关键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0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37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工作要点,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使毕业生既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又有一定的职业技能[1]。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积极响应教育改革政策,全面实施转型发展。学校的转型就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转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是工科学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应用能力,对后续专业课、毕业设计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势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然而以往的校企合作大多受限于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场地的限制,难以在高校内普及。随着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为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带来了新的契机,建设校企合作课程的共建共享“在线学习平台”,既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在校教师课堂教学、企业导师在线辅导的“双导师”教学模式,也可以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学生毕业后随时线上线下进行再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新的途径。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不能满足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
经过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材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分析整理,发现当前职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教材与培养定位不符,缺少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研究型本科高校编写的获奖教材理论知识偏深,实践教学偏弱;而部分职业教育本科教材理论知识偏浅,实践教学与目前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滞后,缺少优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对国家提出的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本科职业人才定位差距较大。有些教材内容设计非常好,但是针对职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少,而有些教材实践性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应用“互联网+”技术,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但其理论知识偏浅。
1.2教师团队缺乏企业经验。
目前高职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不足,部分教师是从学校直接招来的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知识丰富,但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经验的老师比较欠缺。而对于应用型本科层次教育,则要求教师需有别于专科层次教学,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开发、教材选用等方面需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3]。
1.3实训教学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实训项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有一定差距,并存在诸多不足,如缺少精密测量仪器,实训课程中的许多项目如超声波检测、三坐标测量等无法实施,课程实训与生产实际、当前智能制造需求还有差距。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应拓展思路,结合互联网,应用成熟的虚拟仿真软件或开发虚实结合的实训平台。
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的优化方法
2.1校企共编教材。
企业拥有丰富的、时事的测量与生产案例,高校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融合校企双方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教师主笔的合作模式编写教材,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又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4]。
(1)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研讨制定课程内容。与企业研讨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日历、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教学案例及习题库、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等内容,可选定企业的实际产品作为学生教学案例,企业工程师录制生产实例视频,学生更容易掌握工具的选用和使用,实时更新教学案例,使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要求
(2)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全国高校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更改为线上开学,学生们开始了线上学习之旅。这对于高校来说,尤其是缺乏在线学习平台及资源的高校,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战“役”过程中,高校依托于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在线授课,课后学生也可灵活自主復习、预习等,因此经过这一“役”,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灵活自主学习,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点,掌握实践技巧。通过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让平台可提供给在校学生、企业员工进行学习、测验、讨论、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
编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字化教材过程中,坚持理论知识扎实够用、实践训练接轨制造业生产实际,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在一体化教室、机械产品检测实验室、实训中心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践学习,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2.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职业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人才强校”,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学校自培及派遣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鼓励老师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参加课程改革等相关学术会议、到企业挂职、假期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开发等途径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 (1)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在线答疑,实行“双师”教学模式。
(2)建设专兼结合,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职业本科课程教学团队。
同时,学校要投入资金,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和机械制造行业相关企业建立交流互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专业教师视野,夯实专业素养,为提升本科职业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5]。
2.3强化实训条件
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实训形式,应用虚拟仿真软件或AR(增强现实)虚实结合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科学合理设置实训项目,引入实验、实践教学与虚拟仿真教学相融合的实训课程。并针对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重、难点或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联合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工程师、技师共同录制课程模块视频资料,典型零件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检定使用、调修等实验视频,对“核心”章节做成微课或课程模块,并将课程的“微课”、“典型实验”、“新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指南”等视频资料整理上传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建立习题库,供教师互相交流和学生课余学习[6]。
结束语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课程,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旨在到达三个目的。一是优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工作后能有效运用于生产实践;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更能清晰了解企业的需要,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三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了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能更好的运用于课程教学,并将生产实例转化为教材教案,通过改革实践,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效果,近年来,学生在学校演讲比赛、制图竞赛、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在重庆市技能竞赛中获车工二等奖、钳工三等奖各一项,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银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2个二等奖等。
参考文献
[1]王增,华洪锦.基于《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背景下毽球运动在枣庄市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2):137-138.
[2]乔振民,高伟,周阿柳,刘丹,梁美社,郝敏钗,池卫东,田晓玲,王立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5):32-34.
[3]郭华恬.应用型本科教育视域下高职教师隐忧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3):17-19.
[4]龙莉红.校企合作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以工程制图(Auto CAD)課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9(05):164-165.
[5]王海巧,孟妍妮,沙鑫美,陈晓颖.应用型本科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03):57-59+69.
[6]陈为林,刘军,王宇华,唐东炜,卢清华.应用型本科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164-165.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 马朝平 许桂云 张海秀 郑宗慧
关键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0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37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工作要点,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使毕业生既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又有一定的职业技能[1]。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积极响应教育改革政策,全面实施转型发展。学校的转型就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转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是工科学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应用能力,对后续专业课、毕业设计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势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然而以往的校企合作大多受限于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场地的限制,难以在高校内普及。随着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为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带来了新的契机,建设校企合作课程的共建共享“在线学习平台”,既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在校教师课堂教学、企业导师在线辅导的“双导师”教学模式,也可以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学生毕业后随时线上线下进行再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新的途径。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不能满足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
经过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材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分析整理,发现当前职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教材与培养定位不符,缺少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研究型本科高校编写的获奖教材理论知识偏深,实践教学偏弱;而部分职业教育本科教材理论知识偏浅,实践教学与目前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滞后,缺少优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对国家提出的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本科职业人才定位差距较大。有些教材内容设计非常好,但是针对职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少,而有些教材实践性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应用“互联网+”技术,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但其理论知识偏浅。
1.2教师团队缺乏企业经验。
目前高职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不足,部分教师是从学校直接招来的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知识丰富,但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经验的老师比较欠缺。而对于应用型本科层次教育,则要求教师需有别于专科层次教学,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开发、教材选用等方面需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3]。
1.3实训教学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实训项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有一定差距,并存在诸多不足,如缺少精密测量仪器,实训课程中的许多项目如超声波检测、三坐标测量等无法实施,课程实训与生产实际、当前智能制造需求还有差距。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应拓展思路,结合互联网,应用成熟的虚拟仿真软件或开发虚实结合的实训平台。
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的优化方法
2.1校企共编教材。
企业拥有丰富的、时事的测量与生产案例,高校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融合校企双方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教师主笔的合作模式编写教材,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又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4]。
(1)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研讨制定课程内容。与企业研讨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日历、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教学案例及习题库、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等内容,可选定企业的实际产品作为学生教学案例,企业工程师录制生产实例视频,学生更容易掌握工具的选用和使用,实时更新教学案例,使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要求
(2)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全国高校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更改为线上开学,学生们开始了线上学习之旅。这对于高校来说,尤其是缺乏在线学习平台及资源的高校,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战“役”过程中,高校依托于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在线授课,课后学生也可灵活自主復习、预习等,因此经过这一“役”,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灵活自主学习,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点,掌握实践技巧。通过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让平台可提供给在校学生、企业员工进行学习、测验、讨论、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
编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字化教材过程中,坚持理论知识扎实够用、实践训练接轨制造业生产实际,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在一体化教室、机械产品检测实验室、实训中心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践学习,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2.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职业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人才强校”,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学校自培及派遣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鼓励老师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参加课程改革等相关学术会议、到企业挂职、假期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开发等途径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 (1)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在线答疑,实行“双师”教学模式。
(2)建设专兼结合,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职业本科课程教学团队。
同时,学校要投入资金,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和机械制造行业相关企业建立交流互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专业教师视野,夯实专业素养,为提升本科职业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5]。
2.3强化实训条件
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实训形式,应用虚拟仿真软件或AR(增强现实)虚实结合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科学合理设置实训项目,引入实验、实践教学与虚拟仿真教学相融合的实训课程。并针对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重、难点或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联合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工程师、技师共同录制课程模块视频资料,典型零件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检定使用、调修等实验视频,对“核心”章节做成微课或课程模块,并将课程的“微课”、“典型实验”、“新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指南”等视频资料整理上传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建立习题库,供教师互相交流和学生课余学习[6]。
结束语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课程,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旨在到达三个目的。一是优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工作后能有效运用于生产实践;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更能清晰了解企业的需要,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三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了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能更好的运用于课程教学,并将生产实例转化为教材教案,通过改革实践,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效果,近年来,学生在学校演讲比赛、制图竞赛、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在重庆市技能竞赛中获车工二等奖、钳工三等奖各一项,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银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2个二等奖等。
参考文献
[1]王增,华洪锦.基于《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背景下毽球运动在枣庄市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2):137-138.
[2]乔振民,高伟,周阿柳,刘丹,梁美社,郝敏钗,池卫东,田晓玲,王立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5):32-34.
[3]郭华恬.应用型本科教育视域下高职教师隐忧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3):17-19.
[4]龙莉红.校企合作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以工程制图(Auto CAD)課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9(05):164-165.
[5]王海巧,孟妍妮,沙鑫美,陈晓颖.应用型本科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03):57-59+69.
[6]陈为林,刘军,王宇华,唐东炜,卢清华.应用型本科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164-165.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 马朝平 许桂云 张海秀 郑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