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展览的策展理念,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如果十年前良渚博物院的开馆,还只是局限于国内观众和学者,那么通过这十年探索,国外专家学者不断来访调研,主流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开始接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观点,所以现在,我们不仅仅是面对国内的观众,还要面对更多国际上的观众,我希望它成为一个在国内外都能有影响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这次展陈,我们用到了国内目前最新的手段、最新的设计、最新的策划,做一个最新的展览,希望能在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类型上面,做一种全新的策展展览模式,包括灯光,都是尽量采用最好的——不仅仅是今天最好,还想通过这样的展览,在博物馆展览展陈行业中,能做一个示范。所以,这个展览从理念上来说,带有前瞻性、愿景性、示范性、影响性,希望在未来五年到十年内,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展出。
还有一个背景的不同,教育传承。
去年开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统一使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1页上能看到关于良渚文化的详尽介绍,这是良渚文化第四次被写入中学历史类教科书,也是所占篇幅最大的一次。
五年、十年之后,教科书里对于良渚文化的介绍还会更加完善。一般的考古发现是无法进入教科书的,只有重大的、具有影响力的、能证明中国传统特别是早期文明发展变化的考古发现,才能写进教科书里。
所以你看,良渚这十年有这么多变化,总结一下有三个特征:考古发现多;获得国际共识;对当代人的文化传承有巨大的文化影响。这也是我们办展的背景。
所以,我们这次定的策展原则,有一条:全面吸收和尊重近十年来所有的考古成果。
比如良渚古城,功能区都搞清楚了,以前只知道有个反山,有个古城,到底他们是什么关系和属性,不知道。而现在几个最重要的功能区都搞清了,宫殿区、王陵区、作坊区、仓储区,把他们组成了一体,四个区互为关联,具有“首都”最基本的功能。
良渚古城宫殿区、外城、内城的三重格局,与后世都城,比如我们熟悉的明清北京城“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类似,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城市规划的典范。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从城市格局上、功能设置上都能看出来。可以这么说,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三重格局,和五千年后明清都城的三重格局,不能说完全没有内在的联系,一个是源,一个是流。
这些理念,以前策展的时候都没有。
我看到这次展陈还特别加入了“原始文字”,和我们熟悉的良渚刻画符号分开,做了两块展区。为什么?
作为文明的标志,按照西方物质文明指征,有三个标志:城市、金属、文字。而我们上一次展览时,才刚刚有了城——良渚古城在2007年发现。而如今,良渚遗址具备了三要素,其中虽然没有铜器,但良渚玉器的设计、制作、使用所代表的技术水平和象征意义,足以与铜器并举。所以我们这次特别加入了文字,明确、直接提出了“原始文字”的概念,这是经过古文字专家专门论证出来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由多个刻画符号有意组合排列在一起的情况,有别于单个出现的刻画符号,可视为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
所以,我们把两者分开了。
十年前的展厅里,我们对于“文字”,只能蜻蜓点水,不敢作深入的解释和定性。但我们这次专门为原始文字做了一面墙的独立展项,并跟埃及古文字作了对比,想为观众提供多重信息。我们这次拿出来的文字,是经过古文字专家论证的,有学术价值的,展示了最典型的连句的原始文字。
我看到墙面还设置了艺术墙,上面有各种关于良渚的关键词,一目了然,但最大的几个关键词,是6个: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文明、早期国家。怎么解释?
6个关键词,这么多“文明”,都是良渚文明这个大概念下,一个个具体构成元素。作为良渚文明,我们细化成了这6个关键词,我们想让观众在看完展后,记住这六个关键词,尤其是其中两个:
第一个,城市文明,这是一个大城。
第二个,早期国家,这是一个国家。
这是最核心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我们这次展览最想传达的信息。
我们在尾厅里也专门做了这六个词,希望观众看完这个展览之后,开始知道,良渚为什么是圣地?就是用这六个词表现出来的。
这次改陈虽然没有大型造景等,但增加了时代感、科技感、体验感、观赏感,有影院。您希望观众看完展览,能带走什么?
我想跟观众说,我们现在的博物院已经不单是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了,过去我们说博物馆的性质是一个课堂,但现在,课堂的功能依旧在,但它更是一个文化休闲的场所,需要为社区和公众提供文化和服务,共享生活的美好。这也是如今国际博物馆的主题和发展方向,紧跟国际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和社会文化需求。
比如讲解员并不只是作讲解,还需要引导和服务观众。还有游戏室,我们可以去体驗。甚至还有娱乐,我们有影院。全方位立体的空间,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大型的文化综合体,我们希望参观良渚博物院成为杭州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十年前良渚博物院的开馆,还只是局限于国内观众和学者,那么通过这十年探索,国外专家学者不断来访调研,主流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开始接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观点,所以现在,我们不仅仅是面对国内的观众,还要面对更多国际上的观众,我希望它成为一个在国内外都能有影响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这次展陈,我们用到了国内目前最新的手段、最新的设计、最新的策划,做一个最新的展览,希望能在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类型上面,做一种全新的策展展览模式,包括灯光,都是尽量采用最好的——不仅仅是今天最好,还想通过这样的展览,在博物馆展览展陈行业中,能做一个示范。所以,这个展览从理念上来说,带有前瞻性、愿景性、示范性、影响性,希望在未来五年到十年内,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展出。
还有一个背景的不同,教育传承。
去年开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统一使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1页上能看到关于良渚文化的详尽介绍,这是良渚文化第四次被写入中学历史类教科书,也是所占篇幅最大的一次。
五年、十年之后,教科书里对于良渚文化的介绍还会更加完善。一般的考古发现是无法进入教科书的,只有重大的、具有影响力的、能证明中国传统特别是早期文明发展变化的考古发现,才能写进教科书里。
所以你看,良渚这十年有这么多变化,总结一下有三个特征:考古发现多;获得国际共识;对当代人的文化传承有巨大的文化影响。这也是我们办展的背景。
所以,我们这次定的策展原则,有一条:全面吸收和尊重近十年来所有的考古成果。
比如良渚古城,功能区都搞清楚了,以前只知道有个反山,有个古城,到底他们是什么关系和属性,不知道。而现在几个最重要的功能区都搞清了,宫殿区、王陵区、作坊区、仓储区,把他们组成了一体,四个区互为关联,具有“首都”最基本的功能。
良渚古城宫殿区、外城、内城的三重格局,与后世都城,比如我们熟悉的明清北京城“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类似,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城市规划的典范。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从城市格局上、功能设置上都能看出来。可以这么说,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三重格局,和五千年后明清都城的三重格局,不能说完全没有内在的联系,一个是源,一个是流。
这些理念,以前策展的时候都没有。
我看到这次展陈还特别加入了“原始文字”,和我们熟悉的良渚刻画符号分开,做了两块展区。为什么?
作为文明的标志,按照西方物质文明指征,有三个标志:城市、金属、文字。而我们上一次展览时,才刚刚有了城——良渚古城在2007年发现。而如今,良渚遗址具备了三要素,其中虽然没有铜器,但良渚玉器的设计、制作、使用所代表的技术水平和象征意义,足以与铜器并举。所以我们这次特别加入了文字,明确、直接提出了“原始文字”的概念,这是经过古文字专家专门论证出来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由多个刻画符号有意组合排列在一起的情况,有别于单个出现的刻画符号,可视为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
所以,我们把两者分开了。
十年前的展厅里,我们对于“文字”,只能蜻蜓点水,不敢作深入的解释和定性。但我们这次专门为原始文字做了一面墙的独立展项,并跟埃及古文字作了对比,想为观众提供多重信息。我们这次拿出来的文字,是经过古文字专家论证的,有学术价值的,展示了最典型的连句的原始文字。
我看到墙面还设置了艺术墙,上面有各种关于良渚的关键词,一目了然,但最大的几个关键词,是6个: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文明、早期国家。怎么解释?
6个关键词,这么多“文明”,都是良渚文明这个大概念下,一个个具体构成元素。作为良渚文明,我们细化成了这6个关键词,我们想让观众在看完展后,记住这六个关键词,尤其是其中两个:
第一个,城市文明,这是一个大城。
第二个,早期国家,这是一个国家。
这是最核心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我们这次展览最想传达的信息。
我们在尾厅里也专门做了这六个词,希望观众看完这个展览之后,开始知道,良渚为什么是圣地?就是用这六个词表现出来的。
这次改陈虽然没有大型造景等,但增加了时代感、科技感、体验感、观赏感,有影院。您希望观众看完展览,能带走什么?
我想跟观众说,我们现在的博物院已经不单是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了,过去我们说博物馆的性质是一个课堂,但现在,课堂的功能依旧在,但它更是一个文化休闲的场所,需要为社区和公众提供文化和服务,共享生活的美好。这也是如今国际博物馆的主题和发展方向,紧跟国际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和社会文化需求。
比如讲解员并不只是作讲解,还需要引导和服务观众。还有游戏室,我们可以去体驗。甚至还有娱乐,我们有影院。全方位立体的空间,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大型的文化综合体,我们希望参观良渚博物院成为杭州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