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首先探讨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思路与意义,论述如何在数学课程中实施新的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评价模式、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师业务、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数学课程 数学实验 数学建模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日益减退,教师教学的难度逐渐增大。为此,数学课程应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中职数学教育从只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重视三基,即增加了“基本能力”,基本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力。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思路
数学实验是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领会数学的本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数学建模则强调能动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它更强烈地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构造、想用、能用、会用这样一种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对于不少职高学生来说是一门最头痛、最枯燥、最抽象、最想逃避的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打破了传统“一粉笔、一黑板、动嘴巴”的教学模式和“一支笔、一张纸、动脑筋”的学习模式。整合的整体思路有: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的特点,调整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评价模式、课程教学设计等,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奥妙。
二、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1.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消除认知障碍
学生在初中所学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明了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问题,涉及的抽象知识也只是皮毛。而职高数学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生的思维形式处于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他们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习惯了用“由因至果”的模式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只会正用,不会逆用,更不善于变用,不会变换角度和思维方式去多角度、多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中结合数学实验,可以使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用一种让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根据认知规律,学生更容易接受“听数学、玩数学、悟数学”的学习方式。数学实验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实现数学学习的趣味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动力。
2.数学建模有助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数学建模与课程教学整合,这对教师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利用数学建模创设问题情境,对实际问题进行分层分析、反复探索,逐步完善,并能引导学生的数学化思维,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知识素养、分析整合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实现数学建模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三、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改革实施
1.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
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首要以弹性教学计划为支撑。为满足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需求,职高数学课程应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同时开展必修加选修的课程结构模式。根据职高数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能简单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侧重方向略有不同,选修课可以使数学课程目标培养具体化,也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培养多样化。
2.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
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融入课程教学,使中职数学从双基教学逐步转变为三基教学,为此,课程评价模式不能单单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真正建立“重能力、重实践、重创新”的课程评价模式。单一的课程评价模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可以让学生收集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做数学模型和数学课件,更可以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引导调研,帮助学生写小论文等,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做数学”的兴趣,玩中悟数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问题一:某公司生产A,B产品,两种产品都需要相同的两道工序。生产100件A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3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4小时;生产100件B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5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2小时。第一道工序启用总时间不超过24小时,第二道工序启用总时间不超过16小时。生产100件A产品可获利7万元,生产100件B产品可获利14万元。问如何安排产品生产计划可使公司获利最大?
建模:决策变量:生产A的产品数(以百件计)x
生产B的产品数(以百件计)y
约束条件:第一道工序启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3x+5y≤24
第二道工序启用时间不超过16小时:4x+2y≤16
所有决策变量显然非负:x≥0,y≥0
目标函数:利润最大:P (x,y)=7x+14y
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3x+5y≤244x+2y≤16x≥0y≥0
利润函数P (x,y)=7x+14y
实验:采用图解法,可以在满足约束条件的x,y中求出x ,y ,使x=x ,y=y 时,利润函数达到最大值。本题的最优解在凸四边形的四个顶点(0,0),(4,0),(0, ),( , )上。求出四个顶点上函数P(x,y)的值,可求出P ( , )=64。
问题二:在每月交费200元,至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约定下,某男子若25岁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2282元;若35岁起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1056元;若45岁起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420元。以下考察这三种情况所交保险费获得的利率。
建模:投保后第i个月所交保险费及利息的累计总额(单位:元)F
60岁前所交月保险费(单位:元)p
60岁起所领月养老金(单位:元)q
所交保险金获得的月利率j
投保起至停保时间(单位:月) m
停领月养老金时间(单位:月) n
问题的模型:
F =F (1+j)+p,i=0,1,...,mF =F (1+j)-q,i=m+1,...,n
实验:若该公司养老金计划所在男性寿命的统计平均值75岁,以25岁起投保为例,p=200,q=2282,m=420,n=600,选择合理的初始值F ,就可以求出j=0.00485。
参考文献:
[1]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傅鹂等.数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数学课程 数学实验 数学建模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日益减退,教师教学的难度逐渐增大。为此,数学课程应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中职数学教育从只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重视三基,即增加了“基本能力”,基本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力。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思路
数学实验是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领会数学的本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数学建模则强调能动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它更强烈地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构造、想用、能用、会用这样一种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对于不少职高学生来说是一门最头痛、最枯燥、最抽象、最想逃避的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打破了传统“一粉笔、一黑板、动嘴巴”的教学模式和“一支笔、一张纸、动脑筋”的学习模式。整合的整体思路有: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的特点,调整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评价模式、课程教学设计等,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奥妙。
二、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1.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消除认知障碍
学生在初中所学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明了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问题,涉及的抽象知识也只是皮毛。而职高数学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生的思维形式处于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他们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习惯了用“由因至果”的模式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只会正用,不会逆用,更不善于变用,不会变换角度和思维方式去多角度、多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中结合数学实验,可以使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用一种让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根据认知规律,学生更容易接受“听数学、玩数学、悟数学”的学习方式。数学实验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实现数学学习的趣味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动力。
2.数学建模有助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数学建模与课程教学整合,这对教师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利用数学建模创设问题情境,对实际问题进行分层分析、反复探索,逐步完善,并能引导学生的数学化思维,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知识素养、分析整合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实现数学建模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三、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改革实施
1.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
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首要以弹性教学计划为支撑。为满足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需求,职高数学课程应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同时开展必修加选修的课程结构模式。根据职高数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能简单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侧重方向略有不同,选修课可以使数学课程目标培养具体化,也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培养多样化。
2.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
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融入课程教学,使中职数学从双基教学逐步转变为三基教学,为此,课程评价模式不能单单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真正建立“重能力、重实践、重创新”的课程评价模式。单一的课程评价模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可以让学生收集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做数学模型和数学课件,更可以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引导调研,帮助学生写小论文等,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做数学”的兴趣,玩中悟数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问题一:某公司生产A,B产品,两种产品都需要相同的两道工序。生产100件A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3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4小时;生产100件B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5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2小时。第一道工序启用总时间不超过24小时,第二道工序启用总时间不超过16小时。生产100件A产品可获利7万元,生产100件B产品可获利14万元。问如何安排产品生产计划可使公司获利最大?
建模:决策变量:生产A的产品数(以百件计)x
生产B的产品数(以百件计)y
约束条件:第一道工序启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3x+5y≤24
第二道工序启用时间不超过16小时:4x+2y≤16
所有决策变量显然非负:x≥0,y≥0
目标函数:利润最大:P (x,y)=7x+14y
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3x+5y≤244x+2y≤16x≥0y≥0
利润函数P (x,y)=7x+14y
实验:采用图解法,可以在满足约束条件的x,y中求出x ,y ,使x=x ,y=y 时,利润函数达到最大值。本题的最优解在凸四边形的四个顶点(0,0),(4,0),(0, ),( , )上。求出四个顶点上函数P(x,y)的值,可求出P ( , )=64。
问题二:在每月交费200元,至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约定下,某男子若25岁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2282元;若35岁起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1056元;若45岁起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420元。以下考察这三种情况所交保险费获得的利率。
建模:投保后第i个月所交保险费及利息的累计总额(单位:元)F
60岁前所交月保险费(单位:元)p
60岁起所领月养老金(单位:元)q
所交保险金获得的月利率j
投保起至停保时间(单位:月) m
停领月养老金时间(单位:月) n
问题的模型:
F =F (1+j)+p,i=0,1,...,mF =F (1+j)-q,i=m+1,...,n
实验:若该公司养老金计划所在男性寿命的统计平均值75岁,以25岁起投保为例,p=200,q=2282,m=420,n=600,选择合理的初始值F ,就可以求出j=0.00485。
参考文献:
[1]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傅鹂等.数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