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渭源县田源泽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获得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提名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甘肃省扶贫先进个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定西市“十大青年创业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渭源县正在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形成集种植、科研、销售一体化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格局。李晓梅创建的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发展大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产业龙头企业。
有人称赞李晓梅是“渭水源头最美的女人”,因为她柔中带刚,温婉中散发着坚强与执著的气息;也有人说,李晓梅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企业家,因为她智慧从容,优雅中透着果决勇敢的特殊魅力。
“永不放弃”——这是李晓梅的人生座右铭,时刻提醒她,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要不忘初衷,坚韧不拔地走下去……
1995年,李晓梅从临洮卫生学校毕业,回到家乡渭源县杨庄卫生院。忙碌的工作和不高的收入,没有阻挡她对病患的责任和热情,但不久之后的机构改革,让她有了创业生涯的第一次选择。年轻的她简单、热情,在会川镇开了一家不大的诊所。时光荏苒,5年很快就过去了,手里有了不多积蓄的李晓梅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当时,在会川镇灯盏洼山底下,有一块闲置多年、谁也瞧不上眼的10亩滩涂地。“瞎胡闹”“无底洞”“捡了烂摊子”……在李晓梅想要买下这块滩涂地时,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俗语道:“当下决心做一件事时,心中早已布置好了它的未来。”可对李晓梅来说,她只是有一种感觉,或许这片谁也看不上的滩涂地,会成就她的梦想。
她果断地关闭了诊所,大胆地选择了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种植天麻。一窍不通的她开始了艰苦的二次创业。作为名贵中药材的天麻十分“娇气”,对土壤、气候、环境、温度都有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那些日子,她压力很大,投入了全部的身家,一定不能失败。她没黑没白地操持在闷热潮湿的塑料大棚中,人瘦了,白皙的皮肤也黑了。累得睡不着觉时她也会问自己:“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看看周围的同龄人,哪个不比她过得轻松。可她又不甘心就这么过日子,心中总有一个小小的火苗,点燃她激励她。后来,她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只有永不满足现状,永不放弃梦想,才能让人生更精彩。
从滩涂地那3个塑料大棚,到当归、党参、天麻等中药材的种植基地;从一个懵懂的“学生”,一步步成为走河西下广东谈生意签合同、农民最贴心的“经纪人”,李晓梅把所有的苦和累扛在身上默默消化,她低下头、沉住心,做好事,稳稳地打下了事业的根基。
2005年,李晓梅抓住时机,紧锣密鼓地注册成立了渭源田地中药材有限公司,做起中药材收购、贩运和加工。敏锐的市场嗅觉、良好的经济收益让她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会川镇的农户纷纷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000亩发展到15000亩,仅药材一项给农民一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1亿多元。2008年,她投资建成了GMP生产车间,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注册了“晓梅”商标,与云南白药、昆明制药厂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人人都弃而远之的滩涂地,在李晓梅的悉心运作下焕然一新,变成一个能带动致富的生机勃勃的新天地,而她也在这一点一滴的改变中,成长为一个果敢能干的女企业家。
李晓梅常说:“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断探索,未知并不可怕,只要有明确的目标,一切都好办。”
此时,她已将目标投向另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身处西北内陆地区,虽然干旱少雨的气候使许多农作物无法很好地生长,但上天却给这片土地馈赠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马铃薯,而素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渭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种植和繁育马铃薯的最佳地区。转型中的李晓梅恰恰看中了这个“靠天吃饭”的商机,加上推广天麻种植时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的群众基础,她顺利地开始了马铃薯育种的创业生涯。
虽说马铃薯看起来又“土”又不起眼,但想要真正掌握育种知识却并不简单。“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回想起那段时光,李晓梅心中满是感慨,“自己就是个门外汉,我常安慰自己说:‘慢慢来,总会有收获。’”2006年,她调进20吨陇薯6号常规种子,在100亩的大田里种植。刚开始经验不足,喜获丰收的马铃薯因没有贮藏设施而险遭损失。也是从那次起,她更加明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她说:“后来,我就从定西旱农中心和爱兰薯业公司引进一批马铃薯原原种,搞了300亩的原原种扩繁,建起了一座2000吨的贮藏窖。”
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险和挑战,但她从广阔的市场中看到了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巨大潜力。于是,又投资200多万元,注册成立田源泽马铃薯良种合作社。以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早已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为了转变他们的观念,李晓梅用“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政策,开始为大家耐心地讲解现代农业发展和家庭增收的新方法。
当大家得知技术培训、籽种投放、钢管网纱、搭建网棚、技术指导都将由合作社免费提供时,开始慢慢放下曾经的担忧,而提供“保护价”的利好消息更是让大家喜不自禁。有了保本收入,种植户的心里更踏实了。集中连片式的种植,在统一规划、供应、管理、收购、贮藏、销售的链条下得到了充分的回报。杨庄村的司启平是最早和合作社签订种植订单的农民,当年的4亩马铃薯良种田,亩产超过6000斤,根据订单保护价,亩产4000斤每斤4毛钱,超产的2000斤合作社以奖励价格每斤6毛钱收购。那一年,司启平收入过万,比往年增收翻了近一番……
望着乡亲们脸上绽放的笑容,看着公司一点点发展壮大,李晓梅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而当生活和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灾难不期而至。2008年的一天,她在去良种基地检查种薯收购进度的途中遭遇了车祸,重度昏迷,经过紧急抢救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之后,不承想双腿又失去了知觉……突如其来的打击令这个曾经美丽自信的女人痛苦不堪,几近崩溃。那些不堪回首的日日夜夜,李晓梅回想起了她创业的一路艰辛,想起了点燃她心中奋斗热情的小小火苗,想到等待她的员工和农户、未还清的银行贷款、库存千吨未售出的种薯……信念与责任无一不在提醒她:矢志不移,绝不放弃!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励下,1年后,康复后的李晓梅坐着轮椅重新回到公司…… 那次意外对李晓梅来说,是生命中的一次重创。她想,既然上天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考验自己,那就接受这一切,未来一定有更美丽的风景等待自己。此后的5年时间里,她继续扩大投资,建立的2.3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是目前全国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专业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智能连栋温室。温暖潮湿的环境、专门从山西、河北等地运来的蛭石、先进的科学技术,让连栋温室成为培育和研究马铃薯的最优质园地。不过,最令她感到激动和自豪的是,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定西考察时来到她的公司,还走进连栋温室,近距离地查看马铃薯原原种的情况。“总书记不仅与我们亲切交谈,还亲自从地里挖着马铃薯的原原种。”想起那次难忘的经历,李晓梅至今都激动不已。“合作社连接农户,这种形式很好。”总书记的肯定让她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道路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而这样令人激动的见面机会不止一次。2015年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一次与她亲切地握手交谈,李晓梅做梦都没有想到,日理万机的总书记还记得自己。“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实现人生梦想。”表彰会上,习总书记对大家的鼓励成为李晓梅前进的动力。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来制作馒头、面条、煎饼等适合中国人膳食习惯的主食,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马铃薯主粮化开发将成为中央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自己做的马铃薯产业,竟和国家粮食发展新战略联系在一起,李晓梅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政策的支持让她和她的团队信心大增,他们经过调研和考察,已经和四川白家食品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在2016年建成富硒马铃薯食品生产线两条,推出以马铃薯为原材料的一系列食用品。希望将来马铃薯能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李晓梅始终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2015年,还有一件令她特别高兴的的重大事情——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亚太地区建设的首家工作站挂牌落户到她的公司,正式开启了渭源良种和国际合作接轨的新征程。
这位渭源的女儿执意要坚守在这片黄土地上,用一颗勇敢的心,连接着万千乡亲们的致富渴望;用西北最常见最不起眼的马铃薯,带领大家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大舞台。
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渭源县田源泽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获得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提名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甘肃省扶贫先进个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定西市“十大青年创业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渭源县正在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形成集种植、科研、销售一体化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格局。李晓梅创建的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发展大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产业龙头企业。
有人称赞李晓梅是“渭水源头最美的女人”,因为她柔中带刚,温婉中散发着坚强与执著的气息;也有人说,李晓梅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企业家,因为她智慧从容,优雅中透着果决勇敢的特殊魅力。
“永不放弃”——这是李晓梅的人生座右铭,时刻提醒她,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要不忘初衷,坚韧不拔地走下去……
改变,从第一次选择开始
1995年,李晓梅从临洮卫生学校毕业,回到家乡渭源县杨庄卫生院。忙碌的工作和不高的收入,没有阻挡她对病患的责任和热情,但不久之后的机构改革,让她有了创业生涯的第一次选择。年轻的她简单、热情,在会川镇开了一家不大的诊所。时光荏苒,5年很快就过去了,手里有了不多积蓄的李晓梅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当时,在会川镇灯盏洼山底下,有一块闲置多年、谁也瞧不上眼的10亩滩涂地。“瞎胡闹”“无底洞”“捡了烂摊子”……在李晓梅想要买下这块滩涂地时,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俗语道:“当下决心做一件事时,心中早已布置好了它的未来。”可对李晓梅来说,她只是有一种感觉,或许这片谁也看不上的滩涂地,会成就她的梦想。
她果断地关闭了诊所,大胆地选择了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种植天麻。一窍不通的她开始了艰苦的二次创业。作为名贵中药材的天麻十分“娇气”,对土壤、气候、环境、温度都有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那些日子,她压力很大,投入了全部的身家,一定不能失败。她没黑没白地操持在闷热潮湿的塑料大棚中,人瘦了,白皙的皮肤也黑了。累得睡不着觉时她也会问自己:“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看看周围的同龄人,哪个不比她过得轻松。可她又不甘心就这么过日子,心中总有一个小小的火苗,点燃她激励她。后来,她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只有永不满足现状,永不放弃梦想,才能让人生更精彩。
从滩涂地那3个塑料大棚,到当归、党参、天麻等中药材的种植基地;从一个懵懂的“学生”,一步步成为走河西下广东谈生意签合同、农民最贴心的“经纪人”,李晓梅把所有的苦和累扛在身上默默消化,她低下头、沉住心,做好事,稳稳地打下了事业的根基。
2005年,李晓梅抓住时机,紧锣密鼓地注册成立了渭源田地中药材有限公司,做起中药材收购、贩运和加工。敏锐的市场嗅觉、良好的经济收益让她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会川镇的农户纷纷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000亩发展到15000亩,仅药材一项给农民一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1亿多元。2008年,她投资建成了GMP生产车间,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注册了“晓梅”商标,与云南白药、昆明制药厂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人人都弃而远之的滩涂地,在李晓梅的悉心运作下焕然一新,变成一个能带动致富的生机勃勃的新天地,而她也在这一点一滴的改变中,成长为一个果敢能干的女企业家。
明确目标,“不起眼”的马铃薯让收入翻一番
李晓梅常说:“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断探索,未知并不可怕,只要有明确的目标,一切都好办。”
此时,她已将目标投向另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身处西北内陆地区,虽然干旱少雨的气候使许多农作物无法很好地生长,但上天却给这片土地馈赠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马铃薯,而素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渭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种植和繁育马铃薯的最佳地区。转型中的李晓梅恰恰看中了这个“靠天吃饭”的商机,加上推广天麻种植时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的群众基础,她顺利地开始了马铃薯育种的创业生涯。
虽说马铃薯看起来又“土”又不起眼,但想要真正掌握育种知识却并不简单。“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回想起那段时光,李晓梅心中满是感慨,“自己就是个门外汉,我常安慰自己说:‘慢慢来,总会有收获。’”2006年,她调进20吨陇薯6号常规种子,在100亩的大田里种植。刚开始经验不足,喜获丰收的马铃薯因没有贮藏设施而险遭损失。也是从那次起,她更加明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她说:“后来,我就从定西旱农中心和爱兰薯业公司引进一批马铃薯原原种,搞了300亩的原原种扩繁,建起了一座2000吨的贮藏窖。”
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险和挑战,但她从广阔的市场中看到了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巨大潜力。于是,又投资200多万元,注册成立田源泽马铃薯良种合作社。以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早已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为了转变他们的观念,李晓梅用“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政策,开始为大家耐心地讲解现代农业发展和家庭增收的新方法。
当大家得知技术培训、籽种投放、钢管网纱、搭建网棚、技术指导都将由合作社免费提供时,开始慢慢放下曾经的担忧,而提供“保护价”的利好消息更是让大家喜不自禁。有了保本收入,种植户的心里更踏实了。集中连片式的种植,在统一规划、供应、管理、收购、贮藏、销售的链条下得到了充分的回报。杨庄村的司启平是最早和合作社签订种植订单的农民,当年的4亩马铃薯良种田,亩产超过6000斤,根据订单保护价,亩产4000斤每斤4毛钱,超产的2000斤合作社以奖励价格每斤6毛钱收购。那一年,司启平收入过万,比往年增收翻了近一番……
生命遭遇重创,永不放弃的信念让她重新起航
望着乡亲们脸上绽放的笑容,看着公司一点点发展壮大,李晓梅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而当生活和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灾难不期而至。2008年的一天,她在去良种基地检查种薯收购进度的途中遭遇了车祸,重度昏迷,经过紧急抢救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之后,不承想双腿又失去了知觉……突如其来的打击令这个曾经美丽自信的女人痛苦不堪,几近崩溃。那些不堪回首的日日夜夜,李晓梅回想起了她创业的一路艰辛,想起了点燃她心中奋斗热情的小小火苗,想到等待她的员工和农户、未还清的银行贷款、库存千吨未售出的种薯……信念与责任无一不在提醒她:矢志不移,绝不放弃!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励下,1年后,康复后的李晓梅坐着轮椅重新回到公司…… 那次意外对李晓梅来说,是生命中的一次重创。她想,既然上天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考验自己,那就接受这一切,未来一定有更美丽的风景等待自己。此后的5年时间里,她继续扩大投资,建立的2.3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是目前全国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专业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智能连栋温室。温暖潮湿的环境、专门从山西、河北等地运来的蛭石、先进的科学技术,让连栋温室成为培育和研究马铃薯的最优质园地。不过,最令她感到激动和自豪的是,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
难忘的两次见面,让发展的信心更强了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定西考察时来到她的公司,还走进连栋温室,近距离地查看马铃薯原原种的情况。“总书记不仅与我们亲切交谈,还亲自从地里挖着马铃薯的原原种。”想起那次难忘的经历,李晓梅至今都激动不已。“合作社连接农户,这种形式很好。”总书记的肯定让她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道路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而这样令人激动的见面机会不止一次。2015年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一次与她亲切地握手交谈,李晓梅做梦都没有想到,日理万机的总书记还记得自己。“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实现人生梦想。”表彰会上,习总书记对大家的鼓励成为李晓梅前进的动力。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来制作馒头、面条、煎饼等适合中国人膳食习惯的主食,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马铃薯主粮化开发将成为中央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自己做的马铃薯产业,竟和国家粮食发展新战略联系在一起,李晓梅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政策的支持让她和她的团队信心大增,他们经过调研和考察,已经和四川白家食品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在2016年建成富硒马铃薯食品生产线两条,推出以马铃薯为原材料的一系列食用品。希望将来马铃薯能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李晓梅始终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2015年,还有一件令她特别高兴的的重大事情——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亚太地区建设的首家工作站挂牌落户到她的公司,正式开启了渭源良种和国际合作接轨的新征程。
这位渭源的女儿执意要坚守在这片黄土地上,用一颗勇敢的心,连接着万千乡亲们的致富渴望;用西北最常见最不起眼的马铃薯,带领大家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