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古即生活
Henry不仅仅是开了一家复古理发店。店铺休息的日子,他也总是一丝不苟的复古造型,他说“复古是个很大的词”,大到成了他的生活。
I MUSE Barber Shop藏身于永福路上的一座民宅,小小的院子,遮天的大树。五原路和复兴西路之间的这段永福路,是整片网红区域里难得的安静路段,这家已有十二年历史的理发店也安静地存在着,虚掩的黑色大门背后,对一些人来说是看不见的平行世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发光发亮的宇宙中心。有住在浦东的客人八年来一直在I MUSE理发,有专门从杭州、南京甚至深圳慕名而来的体验者,还有明星在这儿拍完片后私下成了常客。
“Barbershop最早其实就是纯粹的理发店,无论男女去到里面,主要目的是把头发剪短。现在人们对造型的要求提高了,但理发店仍然是服务性行业,人们选择服务的时候,要么离公司近,要么离家近,总之大多是在日常活动半径里。所以Barbershop只剪油头是个很大的误解,Barbershop可以做很多,除了理发之外,还要在这个快消时代传递怀旧的情怀。”在此基础之上,Henry选择来到现在所在的街区,因为许多朋友在附近生活,周围还有许多理念类似的小店,对于“生错了年代”的人们来说,这里有复古生活的养料。
像传统的国营理发店一样,I MUSE分为男宾区和女宾区,二者被兼为等候区的走廊隔开。店里无论是实用的还是装饰性的物品,从理发椅、沙发、唱片机、工具箱到海报,都是Henry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老物件,有人说这是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感觉,也有人说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式复古,但细看之下会发现,I MUSE是一个和谐混搭的空间,散发着模糊了年代的年代感。Henry说,他只是一直在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到这个空间里来使用,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从I MUSE延伸出去。
Henry初中的时候就经常给自己做头发,后来他选择了整体造型专业,对近代服装和发型演变史也有了一些了解。开店之前,他在沙龙里短暂地打过工。“不是说沙龙不好,可能因为家里人都是创业者,总觉得自己也应该出来干。”I MUSE是他送给自己的20岁生日礼物,当时他对这家店要做成什么样并没有很成熟的想法,对创业的艰苦也没有太充分的准备,现在回想当年,他说唯有“坚持”二字。除了坚持把店开下去,他还坚持不办卡、不打折的底线,哪怕有品牌合作也是一视同仁,“因为我们是技术行业的服务者,今天我给你便宜了,是不是我的服务也要少一点?”店里的三位Barber也不分等级,没有所谓店长和总监,所有人只要成为I MUSE的一员,就是相同价格、相同服务,包括他自己。“虽然品牌是我创立的,我也不希望大家觉得我是老板。”
有人说这是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感觉,也有人说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式复古,但细看之下会发现,I MUSE是一个和谐混搭的空间,散发着模糊了年代的年代感。
经过十二年的坚持,I MUSE已经成为复古圈里一个绕不过的存在,和一个标志性的据点。不过把店做大不是Henry的目标,他更想通过跨界活动拓展I MUSE的内容版图,让Barbershop文化和复古生活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喜爱。常常有要参加复古派对和舞会的客人来店里做造型,他也会和朋友一起组织诸如复古摩托车爱好者骑行之类的活动。今年6月,I MUSE还和Wild Calling荒野召唤团队一起去到川西,度过了一个回归自然的户外周末。Henry甚至将一把1920年产的古董理发椅运到了雪山下的营地。面对苍茫雪山给朋友们理发,这实在是过于浪漫了。“每次去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带上喜欢的东西,这是我的生活态度,慢下来,去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Henry今年还会“走遍全世界,拍摄一部关于Barbershop的真正的纪录片”。 “我是一个善于折腾的人。”Henry说,他一方面觉得能够把喜欢的事情当成事业是“人生圆满”,一方面又想要超越当下的一切:“只有完成一件作品,我才能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I MUSE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物件,有Henry亲手用最古老的理发推子做的陈列挂件,也有不同大小的鞋子模具做成的挂衣钩。老物件的特性最重要的就是传承,I MUSE也想做这样的一家百年传承老店。
入店三年左右的店长Joseph除了是个理发师之外,也是个摄影师。在店内的他展示的是他作为理发师的一面,偶尔和客人进行一些交流,他们对话的感觉更像是朋友。店内的陈列柜上摆满了TRUEFITT&HILL的各产品系列,客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味道。
绅士理发店
TRUEFITT&HILL特洛菲特
走进TRUEFITT&HILL上海店,就像走进这个英国品牌的全球任何一家店。以品牌创立年份命名的1805香氛散发着令人舒心的气味,Barber身着正装,看上去和庄园管家一样正派可靠。这家店小而私密,只有两张理发椅,陈列柜上摆放着从剃须、清洁到润肤的全套自有工具和产品,墙面上展示着品牌漫长的历史以及堪称震撼的名流顾客照片。店长Joseph指着其中一张说:“这位是蒙哥马利将军,曾有一位客人告诉我,这是他祖父的兄弟。”
TRUEFITT&HILL诞生于伦敦,拥有英国爱丁堡公爵皇室认证,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理发店,也是高端男士理容的定义者。英国皇室成员们直到今天仍然聘用TRUEFITT&HILL的理发师为整个家族服务,通常理发师会受邀前往白金汉宫或温莎城堡为菲利普亲王提供服务,而其他的皇室及家族成员则会亲自前往TRUEFITT&HILL在伦敦St.James大街的首家店铺。这家店开业至今两百多年,只为纪念丘吉尔停业过一天,从丘吉尔、查尔斯·狄更斯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全都是TRUEFITT&HILL的忠实客户。
服务于皇家绅士的传统和定位为TRUEFITT&HILL吸引到一大批从事商务、金融和法律工作的当代精英人士,以及有海外背景的跨文化群体,他们甚至走遍全球都认准这个品牌。这一客群工作强度高、自我要求也高,因此诉求也很清晰:重视隐私、不追潮流,期待相对标准化的服务。
以品牌创立年份命名的1805香氛散发着令人舒心的气味,Barber身着正装,看上去和庄园管家一样正派可靠。
我们“在全球多个国家开设了店铺,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品质80%是一样的。”TRUEFITT&HILL每开一家新店,都要经过英国理容技术团队的指导培训,从专业的男士发型修剪和胡须修理,到基本的绅士礼仪,只有拥有扎实基本功并且熟练掌握了整个服务流程的Barber,才能正式接待客人。TRUEFITT&HILL的标准流程是理发和修面各45分钟,比较复杂的修面一共会用掉7条毛巾。剩下20%的服务因地区特点而异,比如国内客人偏好背头和油头,侧面的渐变层次则要求Barber注重每个细节线条的雕刻。和美式Barbershop的热闹明快不同,TRUEFITT&HILL要柔和安静得多,它更像是宾至如归的星级酒店,服务周到,绝对省心。
“过去国内没有专业的Barbershop,大部分理发师都是类似的学院派背景,我也曾在沙龙店工作过。”Joseph说:“第一次接触这个品牌之后,我就被它的品牌文化吸引了,TRUEFITT&HILL的匠人精神令我敬佩,并且我本身的性格喜静,很适应这样的环境。”有的客人从小就被父亲教育说男孩子就应该在Barbershop剪头发,因此长大之后还是会回到Barbershop,这种传承的感觉也令Joseph印象深刻。TRUEFITT&HILL不同于传统沙龙,这里不做烫发、不染彩色、仅接待男宾,选择这里也就代表放弃了传统的“美容美发”行业,放弃了通过销售会员卡获得更高收入的可能性,每天都要守着这个静谧而精致的空间和它所要求的仪式和规矩,即便在没有客人的时候也绝不逾矩。
对Joseph来说,在Barbershop工作最好的一点是,客人们都非常尊重他的职业,并给予百分百的信任。尽管圈层不同,在这个相对私密的社交场所里,他们会放松地聊天,进而成为常客和朋友。“在这里,我每天接触的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因此我也必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让自己能够理解客人在说些什么,并最好能聊到一块去。”有些对自己形象要求高的客人一周来一次,熟悉后的交流会更加深入,Joseph在和客人的交流中,常感到能获取新知。
这份工作也影响着Joseph的生活状态。“每天花时间打理好自己再出门,对这个世界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提前到店之后,打扫、喷香、准备工具,以明亮的心情迎接第一位客人。“无论行业如何、收入多寡,面对生活时都要做一个真正的绅士。”
活跃在社区
与店名的含义一致,Homie Barbershop是一家特别强调社区精神和亲和力的美潮风格理发店。经营者温泉也为这家店设置了相对低的初始单价,招募了相对多的Barber,因为他最主要的目的是“把Barbershop文化推广出去”。
“社区的概念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地理上的,我在这里开店,就要服务我的街坊邻居,另一方面我也要服务于垂直人群,就是那些和我一样喜欢街头风和潮流生活的人。”Homie在延安中路的第一家店開店时,被周围阿姨爷叔们判断说“肯定做不久”,现在他们和所在居委签订了协议,每周五为社区老人义剪,这些人反而成了他们的顾客。2019年年底,温泉又在茂名南路开了新店派头PartyHead Drinks&Barbers,加入了酒水、咖啡和打碟的元素,他说这只还是初始状态,希望未来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和可能性,“探索理发店的边界”。 温泉曾经上过一次ELLEMEN,那时他正在待业中,成了“屌丝”专题的一位受访者。收到样刊,同一专题中写到的金板寸理发店老师傅勾起了他儿时看人修面的记忆。趁着待业,他去全上海体验了许多传统理发店的修面服务,价格是便宜,服务却十分潦草,“我愿意多花点钱去享受一小时好的服务,但他们五分钟就把我打发了”。2014年,温泉认识了在泉州经营Allstar Barbershop的Ollie the Barber,试过了Ollie的修面服务后,他觉得上海也需要有这样一家店。于是就有了Homie。起初溫泉只是想做一个纯粹的投资人,后来为了彻底了解这个行业,觉得还是得学一学理发。因为师父叫Ollie the Barber,他给自己取了个贱贱的艺名:“可爱the Barber”。他还和师父一起去伦敦学艺,师父上专业课,他上两三天的小课,“英国老师课上第一句话就是,修面是Luxury Service”,这彻底转变了他的观念。温泉的朋友们对他“失足”做理发师这件事很感兴趣,有半年时间,他真的差不多成了专职Barber,直到Homie的各种经营工作繁忙起来,他才渐渐退身幕后。
开店前他有很多幻想,要做最牛的Barbershop:店门口的红白条纹发廊灯是从泰国花7000块买来的,“英国理发店最早就是红白灯,而不是现在更多见的红白蓝,因为当时的Barber Surgeon还能拔牙、放血、截肢,所以把染血的红白绷带绑在一根金属棍子上作为标志”;店里的椅子是找工厂定制的,带充电电源;他还倡导客人按照美式Barbershop的传统背对镜子,表明对Barber百分百信任。“当时觉得这些想法太牛了,到现在看,还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发廊灯遇到下雨会短路,椅子一转,电源线就会缠住,我还开始和理发师提倡相反的理念,多让客人看看镜子,因为在还没建立真正的信任之前,突然面对新发型,客人很可能无法接受。”新店派头就做了不少调整,设计更简洁了,每周末一小时派对和理发的重合时间也让客人更容易融入他打造的“社区”之中。
温泉的朋友们对他“失足”做理发师这件事很感兴趣,有半年时间,他真的差不多成了专职Barber,直到Homie的各种经营工作繁忙起来,他才渐渐退身幕后。
为了推广Barbershop,温泉常常参加各种市集,在他看来,尽管现在上海Barbershop开了很多,但只要他们在市集上还被作为一个新奇的业态来看待,Barbershop文化就还是非常小众。他希望通过做一家好的理发店,转变理发师以销售业绩论高下的行业现状,也改变人们对这个群体的偏见。“Tony老师是一个矮化的词,就好像理发师都是一样的让你充值办卡的人,有时候我们的客人打电话来预约,也会说‘找你们Tony’老师剪头发,但每个理发师都有自己的名字,他们应该得到尊重。”温泉希望Homie能成为行业内一个默默散发正向能量的单元,就像那些最好的运动品牌,让运动本身成为受人追捧的生活方式。
随着经营工作的繁忙,温泉现在渐渐退身幕后,接待客人的工作都是交给他招募的Barber。在传统美式理发店里,Barber们会将自己的作品直接做成海报,因为这是最直接的展示方式,Homie店内的海报上挑选了合伙人Ollie的三十件作品,这张海报也被Homie作为相关周边出售。
Emperor's Culture Barbershop不接待女客,肖健雄戏称,“我们这里与女孩子相关的服务只有剃光头”。店内有很多让人想一探究竟的物品,例如Takara Belmont的理发椅,上面绣了“辛骁”的名字,又比如剃刀展示柜里摆放着的日式、中式、欧式的剃刀,其中有几把是几十年的老刀子了。
男人的乐园
什么是你想要的Barbershop?“以酒为基础。”Emperor's Culture Barbershop的辛骁和肖健雄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是一家充满雄性气息的理发店,三个合伙人辛骁、陈瀚冬和肖健雄都爱喝酒,店里除了啤酒白酒威士忌及其混调,还有《花花公子》模特签名明信片、3D明星写真集、直男恋爱指南以及到处展示着的推子和刮刀,弥漫着男生宿舍不着边际又欣欣向荣的快乐氛围。每位客人进店先来一杯免费酒,从此就是朋友了。
辛骁和肖健雄是高中同学,都在加拿大生活过,和另一位合伙人陈瀚冬在上海认识,曾经一起工作。在加拿大学美发时,辛骁就想过要开一家专门给男士理发的店,但当时Barbershop在北美也没那么流行,蒙特利尔街头的理发店还是以沙龙为主。后来他又去伦敦学习了半年,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才回上海开了Emperor's Culture Barbershop。“三个愣头青,因为其他店的模式我们不喜欢,就想把最能表达我们状态的店做出来。”如果说他们有什么“精神前辈”,那应该是荷兰的Schorem Barbershop,摇滚、咖啡与酒的硬核理发店。
在Emperor's Culture,陈瀚冬定位“技术担当”,主要职责是日常镇店,肖健雄是负责大小运营事务的“大内总管”,辛骁则满世界开课、做活动、谈合作,自称“业内外援”。每到一个城市,辛骁都会到处找老师傅,和他们交流学习,还从他们那里搜罗老工具。有一次去日本,他通过翻译软件和一位师傅沟通了整整一下午,才成功从他那里买到几把刀。他的宝贝们都在店里陈列着,其中一只陈列箱也是收来的二手理发工具箱,变压器都还在里面,这些宝贝和故事他讲起来如数家珍。除了是工具控,辛骁也是技术迷,每年都去伦敦上美发课,学习新技术,再回来和大家讨论怎么把剪女发的技术用到男发上去。他信奉手上功夫要看剪刀,最开始学习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修面,把脸剪得像是挨了揍,“剪刀能握好,推子就很简单了”。
这是一家充满雄性气息的理发店,三个合伙人都是爱喝酒,每位客人进店先来一杯免费酒,从此就是朋友了。
Emperor's Culture的经营者虽然都是“超级直男”,价目表的设置却非常详细贴心。除了一般理发和精剪(不用推子),还有“两边与后边”——这是为那些一个月要剪两三次的客人设计的,因为头顶的头发不需要剪得那么频繁,只修两边与后边,价格也更便宜一些。修面和剃须也分了三个类别;“修胡”(Beard Trim)是稍微修剪一下胡形,修完之后用剃刀刮一遍,“直刀剃须”和“中式修面”则要顺刮、侧刮、逆刮再顺刮一共四遍。中式修面是在欧式剃须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式刀法,并且覆盖眼角、眼皮、鼻子、耳朵,头部有毛发的部位全修。辛骁一直很想把中国剃头匠推到台前,所以坚持设置“中式修面”这个项目,因为“就刀法来说,全世界最厉害的应该就是中国老师傅了”。
近幾年,国内的Barbershop发展很快,“2017年可能只有几家,到2018年已经有十几家,2019年就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了”。Emperor's Culture2017年开业,2018年4月就已经盈利。对于店里的技术和服务,三位年轻人很自信。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他们规定迟到15分钟就自动取消预约,“因为整个流程起码也要45分钟”,曾有一位客人被取消预约后不太开心,“觉得我们怎么那么牛,但是出走了半年,剪了一圈,还是回到我们这里”。
与其说是Barbershop,Emperor's Culture其实更像几个特长互补的朋友合伙开的工作室,不只能理容,还能喝咖啡、玩游戏、讨论“女士不宜”的话题。店开在巨鹿路Found 158里,聊嗨了聊晚了,出门就是酒吧夜店。实际上,挂着Dalmore鹿头标志、拥有Guinness啤酒机和拉花机的Emperor's Culture已经具备了酒吧的一切潜质,很快他们还会把前台改造成吧台,转身成为一间特别会理发的“Barber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