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 半正式型晚/午餐
比起上述的正式聚会,半正式的聚会就更普遍了。每个协会、团体和俱乐部到了年底或圣诞节前都要举行一次,有些协会甚至每月都有聚餐。其形式与正式的相仿,只是没有音乐舞蹈,但总有一个客座演讲,并有很多仪式性的活动,如给被赞助人发奖,选举新的协会主席和其他干部。举行地点多在较大众的饭店,餐饮的等级也与之相称。着装要求随意很多,男士一般系领带着西装,女士着装比平时正式一些即可。多数澳大利亚成年人都隶属于某个或几个协会或团体,而且许多协会聚会规模比较大,一二百人参加是很正常的事,大家广会旧友新朋。半正式型聚会是除工作单位外的主要社交平台,大大地弥补了个人主义社会的孤独,改善了人际关系的冷漠。
(二)礼仪型聚会
礼仪型聚会在本文是指婚礼、生日及葬礼等仪式性的活动。
1. 婚礼
澳大利亚人第一次结婚的婚礼普遍办得正式、有规模。婚礼前至少6周请柬就要寄出,要求每个被邀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回复,确定是否参加。婚礼仪式有时在教堂,有时是由专业的婚礼主持人在结婚者选中的地点举行,如公园、酒店等等。婚庆仪式后,所有参加的客人都一起到预订的饭店进餐。婚宴一般都是前菜、正餐和甜食三道加上每人一块结婚蛋糕,有的就用结婚蛋糕作第三道甜食。有些婚礼管酒水,但一般都是有限的,很多婚礼不包酒水,由参加者在婚礼现场的酒吧自购。这些完全要看结婚当事人的意愿和预算。婚礼的费用一般是由女方父母担负,但一些大龄新人往往是双方共同负担。在澳大利亚被邀请参加婚礼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能参加的都来参加。婚庆仪式和婚宴的地点都布置得很漂亮,或地点本身风景就很美丽。至于结婚礼物近年来变化也很大。过去,大家就送一些日用品,如烤面包片机、蔬果盘、镜框等等。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年轻人在著名的百货店登记并列一清单,清单上列出他们需要的物品,客人们可选一样买给他们。也有的是告诉大家他们想去旅游,在旅行社开一个账号,大家往里面汇款。从形式上讲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基本上,每个客人送的礼物或钱的价值都大大低于他/她享受婚宴所需的开销。婚宴后,新人要一一写感谢信给所有参加婚礼和送礼的人。
由于澳大利亞的离婚率较高,因而二婚的人较多。这种婚礼一般规模要小很多,花费较低,形式也灵活多样。他们一般不去教堂,大多是由专业的婚礼司仪主持,参加人数较少,婚宴也大为低调。有的在饭店就餐,有的就在自家后院吃烧烤或请专业的供餐店做好了食物送过来,这类食物经常是“手指”食物,就是些炸春卷、炸大虾、烤小肉排、烤香肠卷、三明治、奶酪、干果、小块甜点和水果等等。大家自己动手拿着吃,没有固定的座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互相聊天。总之形式随意、自由,同时开销也要小得多,大家所送礼物档次也随之下降。
2. 生日
澳大利亚人的生日聚会一般只在特定的年龄举行,一般在1岁、21岁,40岁以上的每十进位的生日,如50、60、70、80等等。生日聚会的饮食多为“手指”食物,酒水大多由参加人自付,少数也有主办人提供的情况。筹办聚会的人多选用体育俱乐部的餐厅和酒吧,因为场地大,并配有厨房,价格也合理。在澳大利亚各地,体育俱乐部比比皆是。筹办人一般在6周至4周前发出邀请,要求每个被邀请的人在一定时间内确认是否参加。有的在生日聚会上雇乐队,参加人可以跳舞,和多日不见的朋友聊天;有的聚会在家中后院举行,吃烧烤或专业供餐店送来的“手指”食物。送给朋友亲戚的生日礼物一般并不贵重,只是礼节性的。
3. 葬礼
澳大利亚人去世后,家属会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悼词,近亲和好友有的也撰文在报上悼念。葬礼的时间和地点会在报纸上发表。当亲朋好友得知消息后,只需要每天关注报纸即可得知有关葬礼的信息。有的葬礼在殡仪馆举行,有的在教堂举行,知名人士的葬礼规模较大,多在教堂举行。人们参加葬礼是为了纪念逝者,经常从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赶来。葬礼提供的食品是为了那些远道而来的悼念者准备的,但也只是葬礼过程中一个环节,通常在逝者下葬或火化后提供。食物也仅限于“手指”食物。
(三)家庭聚会
当今澳大利亚的生活节奏很快,社会人口的流动性也大,年青人经常在远离父母的城市工作,兄弟姐妹也常不在同一地区生活,因此家庭聚会的机会就只剩下圣诞节了。圣诞的家宴,如果父母还健在且年事不高,就在父母家举行,类似中国的春节,孩子们回家看父母。但如果父母年岁大了且孩子们已成年,一般就在几个成年和成家的兄弟姐妹家每年轮流进行。大家从各地开车前来,有的甚至相距3-4 h的车程。按传统,圣诞午餐或晚餐是要吃火鸡和圣诞布丁的,全家坐下来正式吃饭。但近些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饮食多样化了,有很多家庭不再吃火鸡,而是采用烧烤的形式。有的家庭烤大虾、鱼、牛、羊排和香肠等等,在超市上买的现成火腿也很时兴。圣诞布丁还是最基本的甜食,来吃饭的各家客人多会告诉主人自己会带些什么食物,例如圣诞布丁、沙拉或酒等等,主要是为了减轻主人做饭的负担。
这种变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很大关系。烤火鸡很费时间,而且需要特殊技能。这些技能已逐渐在中青年两代的澳大利亚人中失传,因而大家用其他肉类代替,尤其圣诞节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天,在室外烤肉是件轻松愉快和方便简捷的事情。加上澳大利亚人几乎家家都有花园和烧烤炉,因而烧烤就普遍流行了。当然还有很多家庭仍然沿袭传统圣诞饮食习俗,特别是有老年人的家庭。但总的来讲圣诞饮食趋向简单和多样。 (四)朋友聚会
现今的澳大利亚朋友聚会多在咖啡馆,有时也在经济型饭店,早餐聚会盛行。这里的热早餐一般是鸡蛋、培根(腌肉)和烤香肠,加上烤西红柿、蘑菇和烤面包片。咖啡馆多提供热早餐。周末朋友们常聚在一起各买各的早餐和咖啡,边吃边聊,然后各自散去。晚餐朋友聚会最主要的时期是圣诞节前,大家订好了餐馆,各自点各自的食物和饮料。很少有人请朋友回家吃饭,主要是太费时间准备,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但很近的朋友有时还会请到家来吃饭,这在当今澳大利亚已是一种殊荣了。圣诞节前利用公共场合的烤炉与朋友一起吃烧烤也很常见。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的社交型聚餐突出地体现了个人主义文化特征,主要是以自由、方便、省时、社交和娱乐为宗旨。除了正式和半正式晚/午宴和婚宴外,其他的各类餐饮聚会多以“手指”食品和烧烤为主。这与很多集体主义文化的饮食聚会大相径庭,特别是为长者过大寿。这类寿筵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是很重要的场合,是表孝心的好机会,决不可以像澳洲人这样用“手指”食物或烧烤来打发。集体主义文化很注重对集体内长辈的尊重。可在澳大利亚过大寿一般不是由儿女组织的,而是由配偶组织的,这里根本没有孔子文化国家的孝顺一说。过大寿只是一种社交场合,使多日不见的亲朋能在一起高高兴兴地享受一番。澳大利亚重个人享受,个人享受很大的标志是喝酒、吃东西、聊天、听音乐和跳舞,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人是社会人,社会交往是人的需求,各类澳大利亚的社交餐饮聚会是满足人们这些基本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平衡孤独寂寞的个人主义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此外澳大利亚的社交型饮食聚会一般规模较大。社会团体组织的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聚会常在百人以上,且没有内人和外人之别,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交流机会。这一现象仍是基于人人平等的理念,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都一视同仁。谈论的话题也多是关于体育或娱乐,很少涉及个人生活和隐私。话题稍有深度,很多人就会逃之夭夭。不管聚会怎么样,发生了什么,聚会后大多置之脑后,人和人的关系很难向深层发展,这是个人主义文化人际关系的另一主要特征。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问题时,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一般不去求助于亲朋好友,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在此扮演了反面角色,这也可能是澳大利亚这个个人主义社会心理疾病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而集体文化型的餐饮聚会多是在熟识的朋友、同事和亲戚间进行,规模一般不大,自己人和外人区别明显。在这些聚会上人们可以敞开心扉,有困难亲朋好友们也会尽力相助,聚会后有的还经常联系,人们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和支持,这是集体主义文化的一大表现,有助于人们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形成。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它是不同地区人们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文化一般与地域、环境、气候、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及历史息息相关。而饮食文化是不同文化核心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是社会运行的一个方面,并反过来强化了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理念。了解饮食文化的深层含义才能懂得该文化所代表的社会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中国走向世界和适应国际化铺路搭桥。
澳大利亚的饮食文化是深层个人主义文化内涵的一个外部表现,由于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和不断引进非欧洲移民,其饮食文化在不断变化,这反映了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变更。但总体来讲,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涵始终得到坚持和发展。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对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并能从心所欲地驾驭文化相异之处,适应不同的饮食文化,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全文完)
比起上述的正式聚会,半正式的聚会就更普遍了。每个协会、团体和俱乐部到了年底或圣诞节前都要举行一次,有些协会甚至每月都有聚餐。其形式与正式的相仿,只是没有音乐舞蹈,但总有一个客座演讲,并有很多仪式性的活动,如给被赞助人发奖,选举新的协会主席和其他干部。举行地点多在较大众的饭店,餐饮的等级也与之相称。着装要求随意很多,男士一般系领带着西装,女士着装比平时正式一些即可。多数澳大利亚成年人都隶属于某个或几个协会或团体,而且许多协会聚会规模比较大,一二百人参加是很正常的事,大家广会旧友新朋。半正式型聚会是除工作单位外的主要社交平台,大大地弥补了个人主义社会的孤独,改善了人际关系的冷漠。
(二)礼仪型聚会
礼仪型聚会在本文是指婚礼、生日及葬礼等仪式性的活动。
1. 婚礼
澳大利亚人第一次结婚的婚礼普遍办得正式、有规模。婚礼前至少6周请柬就要寄出,要求每个被邀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回复,确定是否参加。婚礼仪式有时在教堂,有时是由专业的婚礼主持人在结婚者选中的地点举行,如公园、酒店等等。婚庆仪式后,所有参加的客人都一起到预订的饭店进餐。婚宴一般都是前菜、正餐和甜食三道加上每人一块结婚蛋糕,有的就用结婚蛋糕作第三道甜食。有些婚礼管酒水,但一般都是有限的,很多婚礼不包酒水,由参加者在婚礼现场的酒吧自购。这些完全要看结婚当事人的意愿和预算。婚礼的费用一般是由女方父母担负,但一些大龄新人往往是双方共同负担。在澳大利亚被邀请参加婚礼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能参加的都来参加。婚庆仪式和婚宴的地点都布置得很漂亮,或地点本身风景就很美丽。至于结婚礼物近年来变化也很大。过去,大家就送一些日用品,如烤面包片机、蔬果盘、镜框等等。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年轻人在著名的百货店登记并列一清单,清单上列出他们需要的物品,客人们可选一样买给他们。也有的是告诉大家他们想去旅游,在旅行社开一个账号,大家往里面汇款。从形式上讲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基本上,每个客人送的礼物或钱的价值都大大低于他/她享受婚宴所需的开销。婚宴后,新人要一一写感谢信给所有参加婚礼和送礼的人。
由于澳大利亞的离婚率较高,因而二婚的人较多。这种婚礼一般规模要小很多,花费较低,形式也灵活多样。他们一般不去教堂,大多是由专业的婚礼司仪主持,参加人数较少,婚宴也大为低调。有的在饭店就餐,有的就在自家后院吃烧烤或请专业的供餐店做好了食物送过来,这类食物经常是“手指”食物,就是些炸春卷、炸大虾、烤小肉排、烤香肠卷、三明治、奶酪、干果、小块甜点和水果等等。大家自己动手拿着吃,没有固定的座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互相聊天。总之形式随意、自由,同时开销也要小得多,大家所送礼物档次也随之下降。
2. 生日
澳大利亚人的生日聚会一般只在特定的年龄举行,一般在1岁、21岁,40岁以上的每十进位的生日,如50、60、70、80等等。生日聚会的饮食多为“手指”食物,酒水大多由参加人自付,少数也有主办人提供的情况。筹办聚会的人多选用体育俱乐部的餐厅和酒吧,因为场地大,并配有厨房,价格也合理。在澳大利亚各地,体育俱乐部比比皆是。筹办人一般在6周至4周前发出邀请,要求每个被邀请的人在一定时间内确认是否参加。有的在生日聚会上雇乐队,参加人可以跳舞,和多日不见的朋友聊天;有的聚会在家中后院举行,吃烧烤或专业供餐店送来的“手指”食物。送给朋友亲戚的生日礼物一般并不贵重,只是礼节性的。
3. 葬礼
澳大利亚人去世后,家属会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悼词,近亲和好友有的也撰文在报上悼念。葬礼的时间和地点会在报纸上发表。当亲朋好友得知消息后,只需要每天关注报纸即可得知有关葬礼的信息。有的葬礼在殡仪馆举行,有的在教堂举行,知名人士的葬礼规模较大,多在教堂举行。人们参加葬礼是为了纪念逝者,经常从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赶来。葬礼提供的食品是为了那些远道而来的悼念者准备的,但也只是葬礼过程中一个环节,通常在逝者下葬或火化后提供。食物也仅限于“手指”食物。
(三)家庭聚会
当今澳大利亚的生活节奏很快,社会人口的流动性也大,年青人经常在远离父母的城市工作,兄弟姐妹也常不在同一地区生活,因此家庭聚会的机会就只剩下圣诞节了。圣诞的家宴,如果父母还健在且年事不高,就在父母家举行,类似中国的春节,孩子们回家看父母。但如果父母年岁大了且孩子们已成年,一般就在几个成年和成家的兄弟姐妹家每年轮流进行。大家从各地开车前来,有的甚至相距3-4 h的车程。按传统,圣诞午餐或晚餐是要吃火鸡和圣诞布丁的,全家坐下来正式吃饭。但近些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饮食多样化了,有很多家庭不再吃火鸡,而是采用烧烤的形式。有的家庭烤大虾、鱼、牛、羊排和香肠等等,在超市上买的现成火腿也很时兴。圣诞布丁还是最基本的甜食,来吃饭的各家客人多会告诉主人自己会带些什么食物,例如圣诞布丁、沙拉或酒等等,主要是为了减轻主人做饭的负担。
这种变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很大关系。烤火鸡很费时间,而且需要特殊技能。这些技能已逐渐在中青年两代的澳大利亚人中失传,因而大家用其他肉类代替,尤其圣诞节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天,在室外烤肉是件轻松愉快和方便简捷的事情。加上澳大利亚人几乎家家都有花园和烧烤炉,因而烧烤就普遍流行了。当然还有很多家庭仍然沿袭传统圣诞饮食习俗,特别是有老年人的家庭。但总的来讲圣诞饮食趋向简单和多样。 (四)朋友聚会
现今的澳大利亚朋友聚会多在咖啡馆,有时也在经济型饭店,早餐聚会盛行。这里的热早餐一般是鸡蛋、培根(腌肉)和烤香肠,加上烤西红柿、蘑菇和烤面包片。咖啡馆多提供热早餐。周末朋友们常聚在一起各买各的早餐和咖啡,边吃边聊,然后各自散去。晚餐朋友聚会最主要的时期是圣诞节前,大家订好了餐馆,各自点各自的食物和饮料。很少有人请朋友回家吃饭,主要是太费时间准备,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但很近的朋友有时还会请到家来吃饭,这在当今澳大利亚已是一种殊荣了。圣诞节前利用公共场合的烤炉与朋友一起吃烧烤也很常见。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的社交型聚餐突出地体现了个人主义文化特征,主要是以自由、方便、省时、社交和娱乐为宗旨。除了正式和半正式晚/午宴和婚宴外,其他的各类餐饮聚会多以“手指”食品和烧烤为主。这与很多集体主义文化的饮食聚会大相径庭,特别是为长者过大寿。这类寿筵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是很重要的场合,是表孝心的好机会,决不可以像澳洲人这样用“手指”食物或烧烤来打发。集体主义文化很注重对集体内长辈的尊重。可在澳大利亚过大寿一般不是由儿女组织的,而是由配偶组织的,这里根本没有孔子文化国家的孝顺一说。过大寿只是一种社交场合,使多日不见的亲朋能在一起高高兴兴地享受一番。澳大利亚重个人享受,个人享受很大的标志是喝酒、吃东西、聊天、听音乐和跳舞,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人是社会人,社会交往是人的需求,各类澳大利亚的社交餐饮聚会是满足人们这些基本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平衡孤独寂寞的个人主义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此外澳大利亚的社交型饮食聚会一般规模较大。社会团体组织的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聚会常在百人以上,且没有内人和外人之别,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交流机会。这一现象仍是基于人人平等的理念,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都一视同仁。谈论的话题也多是关于体育或娱乐,很少涉及个人生活和隐私。话题稍有深度,很多人就会逃之夭夭。不管聚会怎么样,发生了什么,聚会后大多置之脑后,人和人的关系很难向深层发展,这是个人主义文化人际关系的另一主要特征。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问题时,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一般不去求助于亲朋好友,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在此扮演了反面角色,这也可能是澳大利亚这个个人主义社会心理疾病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而集体文化型的餐饮聚会多是在熟识的朋友、同事和亲戚间进行,规模一般不大,自己人和外人区别明显。在这些聚会上人们可以敞开心扉,有困难亲朋好友们也会尽力相助,聚会后有的还经常联系,人们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和支持,这是集体主义文化的一大表现,有助于人们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形成。
六、结束语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它是不同地区人们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文化一般与地域、环境、气候、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及历史息息相关。而饮食文化是不同文化核心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是社会运行的一个方面,并反过来强化了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理念。了解饮食文化的深层含义才能懂得该文化所代表的社会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中国走向世界和适应国际化铺路搭桥。
澳大利亚的饮食文化是深层个人主义文化内涵的一个外部表现,由于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和不断引进非欧洲移民,其饮食文化在不断变化,这反映了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变更。但总体来讲,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涵始终得到坚持和发展。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对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并能从心所欲地驾驭文化相异之处,适应不同的饮食文化,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