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肩负设计和引领的使命。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和学生心灵相通的导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生活化层面出发,论述了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策略;班级
教育过程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要培育完整的人。让越来越多高素质、高能力、德才兼备的人涌现出来,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班级是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担负班级活动的策划和开展。班主任要时刻树立德育育人的理念,积极在班级活动中促进和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 建设书香班级,以经典引领学生成长
一个班级的建设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那就是时代文化的引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经典来浸润孩子们的人生,让经典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班级中通过朗读名著、背诵经典,与主人公心灵的碰撞,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文学习的好词好句好文章,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安排:一方面创建书香班级,在读书分享专栏开设了制作读书卡,读书手抄板、我和妈妈一起读书等栏目,展示和分享孩子读书的成果,选择表现最好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读书分享直播節目;另一方面将课前诵读与路队诵读相结合,每天课前准备的几分钟坚持诵读一遍一首古诗,这样不会因诵读内容多而影响上课。每天中午、下午放学站路队时,由送路队的教师统一组织,边诵读边排队离校。做到时时处处诵经典,时时刻刻有感悟,让书香指引学生的人生,伴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 开展主题班队会,以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主题班队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如开展《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主题班会时,让同学们提前上网了解祖国的日新月异,鼓励学生在班会上主动举手发言,列举出自己知道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变化的例子。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让大家共同评选出讲解最真实,最全面的学生.为同学们树立我为祖国自豪,我为祖国争光的榜样,并以此鼓励和引导其他同学;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班队会。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党领导下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的主要事件,懂得党的关怀和期望,从小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查资料、做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说说大英雄”手抄报制作评比,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三、 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以红色基因传承学生成长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学习的灵魂,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知识的时候,当你们来到人流如织的游乐场玩着各种玩具的时候,当你们躺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真情实感;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远大理想;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 组织开展孝敬家人活动,以尊老倡导学生成长
班级德育教育外延层面就是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让学生在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共同洗礼下成长。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我为亲人洗洗脚”和“帮帮家里人”等活动,通过班级公众号和人人通班级空间将这些视频和图片展示传播,引导更多的孩子和父母去学习,创建文明班级,成为文明学生。
五、 组织开展种植园活动,以合作互助学生成长
通过参加学校一些种植园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在自己班级的种植地上学生们自主分工松土、施肥、浇水,完成自己班级种植园的种植,每一个时期让学生分小组制作观察日志,认识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并根据观察写出自己的观察成果,小组内展示汇总后形成小组的成果,各个小组的成果经过总结凝练后形成班级种植园的观察报告。每一个成果的形成需要孩子们通力合作,互助完成。长时间的配合和互助就形成一个团队的默契,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理念的形成,并付诸实践活动。
正所谓“有爱的老师,就能带出有爱的学生”,“积土成山,积水成湖”德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点滴中收获实效,让我们每位教育者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以砺志以德立身,立足社会,立足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春风.班级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16):156-157.
[2]麦洁明.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38-39.
[3]林小帆.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探寻[J].教育现代化,2017,4(29):74-75.
[4]邱岷,黄杰.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8):126-128.
作者简介:于振霞,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大柳小学。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策略;班级
教育过程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要培育完整的人。让越来越多高素质、高能力、德才兼备的人涌现出来,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班级是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担负班级活动的策划和开展。班主任要时刻树立德育育人的理念,积极在班级活动中促进和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 建设书香班级,以经典引领学生成长
一个班级的建设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那就是时代文化的引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经典来浸润孩子们的人生,让经典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班级中通过朗读名著、背诵经典,与主人公心灵的碰撞,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文学习的好词好句好文章,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安排:一方面创建书香班级,在读书分享专栏开设了制作读书卡,读书手抄板、我和妈妈一起读书等栏目,展示和分享孩子读书的成果,选择表现最好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读书分享直播節目;另一方面将课前诵读与路队诵读相结合,每天课前准备的几分钟坚持诵读一遍一首古诗,这样不会因诵读内容多而影响上课。每天中午、下午放学站路队时,由送路队的教师统一组织,边诵读边排队离校。做到时时处处诵经典,时时刻刻有感悟,让书香指引学生的人生,伴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 开展主题班队会,以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主题班队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如开展《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主题班会时,让同学们提前上网了解祖国的日新月异,鼓励学生在班会上主动举手发言,列举出自己知道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变化的例子。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让大家共同评选出讲解最真实,最全面的学生.为同学们树立我为祖国自豪,我为祖国争光的榜样,并以此鼓励和引导其他同学;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班队会。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党领导下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的主要事件,懂得党的关怀和期望,从小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查资料、做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说说大英雄”手抄报制作评比,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三、 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以红色基因传承学生成长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学习的灵魂,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知识的时候,当你们来到人流如织的游乐场玩着各种玩具的时候,当你们躺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真情实感;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远大理想;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 组织开展孝敬家人活动,以尊老倡导学生成长
班级德育教育外延层面就是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让学生在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共同洗礼下成长。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我为亲人洗洗脚”和“帮帮家里人”等活动,通过班级公众号和人人通班级空间将这些视频和图片展示传播,引导更多的孩子和父母去学习,创建文明班级,成为文明学生。
五、 组织开展种植园活动,以合作互助学生成长
通过参加学校一些种植园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在自己班级的种植地上学生们自主分工松土、施肥、浇水,完成自己班级种植园的种植,每一个时期让学生分小组制作观察日志,认识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并根据观察写出自己的观察成果,小组内展示汇总后形成小组的成果,各个小组的成果经过总结凝练后形成班级种植园的观察报告。每一个成果的形成需要孩子们通力合作,互助完成。长时间的配合和互助就形成一个团队的默契,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理念的形成,并付诸实践活动。
正所谓“有爱的老师,就能带出有爱的学生”,“积土成山,积水成湖”德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点滴中收获实效,让我们每位教育者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以砺志以德立身,立足社会,立足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春风.班级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16):156-157.
[2]麦洁明.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38-39.
[3]林小帆.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探寻[J].教育现代化,2017,4(29):74-75.
[4]邱岷,黄杰.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8):126-128.
作者简介:于振霞,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大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