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好动、好奇、好胜”是他们的天性。而物理实验形象生动,容易做成,而且富有动手操作和探索因素,非常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吸收信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所以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相互作用,就能激发学生心理活动的潜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克服物理难学的心理。学生对物理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积极思考,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实验无兴趣,就会出现对实验不感兴趣,不愿动手、假参与等现象,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悬念的实验,这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例如,在“测凸透镜焦距”实验中,在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要求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透镜被遮挡一部分,其成像有何变化呢?让学生不要急于动手,而是先进行推测或猜想:“不成像”、“只有一部分”、“不变化”等等,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这时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加以验证,发现成像情况不变,只是像的亮度变暗。教师可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依据。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推测和猜想,在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习兴趣作为内在的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的东西,创新的意识也就出现了。
2.活跃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创新欲
在物理教学中,应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积极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活动范围。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择实验方案;自己正确地选择仪器等,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中,允许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样需要学生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锻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善于应变的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取得的效果比老师讲半天强得多,也深刻得多。
3.强化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演示与分组实验外,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口头,并没有认真去做。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师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的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
2.鼓励并教会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造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说疑、释疑的教学活动,就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科学性创见始于提问,没有提问是不会有所创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认识的过程当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罷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的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且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非常切合实际,能够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物理学史又是一块儿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热土,所有的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物理学史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
与智力因素相比,创造力受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更大。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十分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好奇,好奇心是一种潜能,是对新异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多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讲述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在讲声音的传播中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共鸣和反射等现象设计建造的回音建筑等。以引起他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没有模式可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好动、好奇、好胜”是他们的天性。而物理实验形象生动,容易做成,而且富有动手操作和探索因素,非常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吸收信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所以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相互作用,就能激发学生心理活动的潜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克服物理难学的心理。学生对物理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积极思考,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实验无兴趣,就会出现对实验不感兴趣,不愿动手、假参与等现象,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悬念的实验,这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例如,在“测凸透镜焦距”实验中,在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要求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透镜被遮挡一部分,其成像有何变化呢?让学生不要急于动手,而是先进行推测或猜想:“不成像”、“只有一部分”、“不变化”等等,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这时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加以验证,发现成像情况不变,只是像的亮度变暗。教师可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依据。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推测和猜想,在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习兴趣作为内在的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的东西,创新的意识也就出现了。
2.活跃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创新欲
在物理教学中,应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积极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活动范围。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择实验方案;自己正确地选择仪器等,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中,允许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样需要学生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锻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善于应变的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取得的效果比老师讲半天强得多,也深刻得多。
3.强化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演示与分组实验外,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口头,并没有认真去做。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师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的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
2.鼓励并教会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造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说疑、释疑的教学活动,就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科学性创见始于提问,没有提问是不会有所创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认识的过程当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罷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的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且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非常切合实际,能够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物理学史又是一块儿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热土,所有的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物理学史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
与智力因素相比,创造力受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更大。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十分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好奇,好奇心是一种潜能,是对新异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多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讲述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在讲声音的传播中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共鸣和反射等现象设计建造的回音建筑等。以引起他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没有模式可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