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而不使自主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呢?
一、转变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角,从字、词、句、篇各方面进行满堂灌教学,因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也就不能被激活,教学弊端较多。而现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提高教学的新策略,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即教师在课堂上构建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将学生们很好地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课堂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领者”。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求解决办法,形成共同的研究成果。恰当的学生分组及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技能形成、学习方法、能力培养上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大量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对学生情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合作探究也可以有多种方式:
(1)在角色体验中体验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是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與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可以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具体角色,于是分角色朗读这种方式就有了较好的效果。
(2)在讨论辩论中体验合作学习。多元智论认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学习需要、思考方式、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在感受和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会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和辩论,可以使学生在针锋相对地交流中实现思维和知识的碰撞,从而达到认识的深化和深刻的反思。
(3)在竞赛中体验合作学习。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时代呼唤竞争,竞争才有活力。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学赶超式的竞赛,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全面细致地阅读教材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必答、抢答、辩答等比赛,引导学生进入竞技状态,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及其带来的快感。
(4)在评价和反思中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强调“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理念,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要求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
三、合作学习的注意问题
(1)营造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一个新奇的故事、一首美妙的歌曲、一段深情的朗诵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将学生不知不觉带进学习之旅,从而保证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2)抓住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是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时或学生意见难以达成共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学生个体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拿教学中疏通古文意思来说吧,几年以前我总爱一字不漏的串讲,生怕学生哪一小点弄不懂;后来也曾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质疑,可发现仍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快乐天堂,不少学生则在观众席上一言不发。今年教学《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还是下定决心来个“痛苦”的尝试,不过为了照顾更多的基础差的学生,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言堂”,我决定耐着性子给足学生约十五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他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合作学习 5 分钟,互相商讨疑难问题。最后将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这次大家提问都很积极,真是出乎意料;通过学习,在后来的教学环节里,发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更是让我惊奇不已,近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教学的不可预设性,提倡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再加上老师工作的创造性要求,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正确、恰当地把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3)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的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合作。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4)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讨论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设置的问题情境模糊不清、超越现实,就会把学生引入陌生的环境;问题情境与所学知识牵强附会或偏离主题,提出问题的方式不恰当或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
一、转变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角,从字、词、句、篇各方面进行满堂灌教学,因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也就不能被激活,教学弊端较多。而现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提高教学的新策略,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即教师在课堂上构建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将学生们很好地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课堂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领者”。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求解决办法,形成共同的研究成果。恰当的学生分组及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技能形成、学习方法、能力培养上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大量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对学生情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合作探究也可以有多种方式:
(1)在角色体验中体验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是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與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可以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具体角色,于是分角色朗读这种方式就有了较好的效果。
(2)在讨论辩论中体验合作学习。多元智论认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学习需要、思考方式、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在感受和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会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和辩论,可以使学生在针锋相对地交流中实现思维和知识的碰撞,从而达到认识的深化和深刻的反思。
(3)在竞赛中体验合作学习。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时代呼唤竞争,竞争才有活力。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学赶超式的竞赛,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全面细致地阅读教材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必答、抢答、辩答等比赛,引导学生进入竞技状态,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及其带来的快感。
(4)在评价和反思中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强调“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理念,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要求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
三、合作学习的注意问题
(1)营造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一个新奇的故事、一首美妙的歌曲、一段深情的朗诵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将学生不知不觉带进学习之旅,从而保证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2)抓住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是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时或学生意见难以达成共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学生个体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拿教学中疏通古文意思来说吧,几年以前我总爱一字不漏的串讲,生怕学生哪一小点弄不懂;后来也曾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质疑,可发现仍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快乐天堂,不少学生则在观众席上一言不发。今年教学《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还是下定决心来个“痛苦”的尝试,不过为了照顾更多的基础差的学生,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言堂”,我决定耐着性子给足学生约十五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他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合作学习 5 分钟,互相商讨疑难问题。最后将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这次大家提问都很积极,真是出乎意料;通过学习,在后来的教学环节里,发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更是让我惊奇不已,近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教学的不可预设性,提倡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再加上老师工作的创造性要求,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正确、恰当地把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3)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的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合作。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4)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讨论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设置的问题情境模糊不清、超越现实,就会把学生引入陌生的环境;问题情境与所学知识牵强附会或偏离主题,提出问题的方式不恰当或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