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之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有效指导与改善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了本市。随之而来的外地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他们有的是教育意识不够,有的教育观念老旧落后,有的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还有的是没有时间关注。针对这些现状,文章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力、推动力、提高性、帮助性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并对他们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与改善。
  关键词:重要性;影响力;推动力;提高性;帮助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无锡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越来越受大家的瞩目,同时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务工者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一个个外来人口家庭在无锡的组建,外来家庭子女的教育也逐渐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新课题。
  一、外来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现状分析
  我园正处于无锡城乡结合的交接处,形成了我园独特的幼儿家庭组成模式,据统计,我园外来家庭幼儿占幼儿园总数的77.7%,由于外部内部等多种原因,这些家庭普遍教育意识不够。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由于外来务工人群大都来自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都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本人或配偶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3.1%和28.7%,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甚至还有文盲,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指导。由于自身文化的限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深,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比较盲目。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早已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相关。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上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外来务工人员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
  在进行调查时,多数父母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与游戏而苦恼不已,条件稍好的家庭多半想为孩子请个家教,有的家庭的孩子已经参加一些兴趣班。在智力和品德孰重孰轻的问题上,部分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顾在孩子的学习上下功夫,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和性格培养。当问及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科学等问题时,多数家长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法是否科学,有的干脆说,我们都是按老规矩来;或者说,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还有的说学校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这种情况说明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家长的职业地位较低
  根据我们幼儿园每年对幼儿家长的职业统计发现,在幼儿家长中,从事的职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许多家长忙于打工、做生意、照顾田间地头的蔬菜,无暇照顾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听之任之,任其自由发展。
  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工作,低层次的职业收入偏低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其家庭教育物质条件都较差;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因此其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社会地位低,易受歧视,家庭教育权威下降,且子女易受心理伤害;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更不利于家庭教育。
  3.幼儿发展不均衡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明显较本地幼儿差,与外界接触少,生活知识经验较缺乏。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外来务工子女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由于家庭的流动性,外来务工子女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由此看出外来务工子女的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
  针对以上外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帮助这些外来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改变家教态度,改善家教行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作为一个基本的“三角形”,作为经济共同体的外来务工家庭不仅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对孩子来说还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于子女来说,外来务工家庭仍然是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初始环境,但这种初始环境又因流动而造成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种种变化。家庭环境的诸多变化对其家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外来幼儿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与改善
  1.指导外来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有所增强,夫妻间交流的话题比较多的是孩子的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橱窗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孩子上学了任其发展、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树立为国教子的正确教子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立体的教育氛围。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十分深远。“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实施家教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针对当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层次、工作情况等特点,应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根据不同对象工作特点,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分层面的培训,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注重平时的有效指导。   2.提高外来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力
  (1)家长讲座。为使教学内容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给家长上课,力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家长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文化程度等不同层次,采取集中、分班、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热点说明教育道理,提高教学时效。通过一些专题讲座,使家长们明白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能及时掌握新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活动,促进家教水平的提高。
  (2)家长开放日。幼儿园每个学期定时为家长进行开放日活动,这一天,家长可以随时到幼儿园与老师交流,也可以随时进课堂听课,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活动情况,可以与孩子的老师作深入交流等,每次家长开放日,总是迎来众多家长的参与,开放日的建立,深受家长的喜爱。我们设计了多种小型多样的亲子活动。有“快乐的家庭”———家长与孩子共同露一手包饺子活动;有“健康的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跳绳踢毽子活动;有“创学习型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设计小报、撰写征文等活动。
  (3)设立网上家园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以及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我们开设了网上家园联系,通过短信的渠道,把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幼儿在园发生的一些事情汇报给家长,并请家长做好配合,家长也把幼儿在家的情况通过短信的方式回馈给老师,建立一个家园合作的教育平台。网上家园联系的方式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与幼儿园老师之间变得越来越亲近,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向园方反映。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可唤醒家长对家庭教育态度的觉悟,也可促进教养观念的转变,更能增进多方面的理解,获得对家庭教育更多的启迪。也为家长们相互学习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5.正确对待外来幼儿
  (1)端正思想。我们对幼儿一视同仁,不存在“外地人总归是外地人,教不好的”这种看不起流动幼儿的错误思想,能理解外来人口的艰难处境,加倍地关心爱护这些孩子。
  (2)提高认识。以前有些老师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搞家庭教育指导费时又费力,家长也不一定说好,甚至嫌老师麻烦,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必去做?现在我们明确:做好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我们份内的事,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想一想:我怎么做,家长才会更满意,而不应只考虑我要做些什么。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做些他们需要的事,更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指导的效果会更好。
  (4)加强理论修养,汲取他人经验。我们经常一起学习研究,还定期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做一些交流,互相学习,积累经验,帮助大家共同提高家教业务水平。
  三、外来幼儿家庭教育的展望
  外来务工人员幼儿家庭同样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是衡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社会和分享进步成果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有利于增加城市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稳定,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只有我们全社会都能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让他们这些流动的花朵艳丽地绽放!
  通过对流动人口幼儿家庭进行指导,家长拥有了较现代的教育观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深深感觉到:以往打骂式的教育正在被家长们放弃,逐渐形成民主、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所改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仍需改进的地方:针对当前流动家长文化层次的差异性,幼儿园应针对各种对象,举办各类培训班,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素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这些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帮助流动人口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城市流动儿童是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不少人会成为未来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受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关注。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流动儿童的研究和行动中来,让流动儿童即使在异乡,也能同样体味到故乡的温暖,让城市也成为这些孩子的故乡,同在一个蓝天下共同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陡门分园)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嘉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于2012年5月组成课题组,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调查显示:嘉兴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同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问题和不足;思考和建议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嘉兴市仅
期刊
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司司长张世琨在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目前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城市地区的3~4倍,而贫困地区农村又为一般农村的2倍,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亟须改善。  张世琨介绍,2010年贫困地区尚有20%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5%。  张世琨介绍,
期刊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微博)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读书改变命运,这
期刊
新华网济南8月24日电(记者萧海川高洁)“在线对其隐身”“设置分组权限”“设置黑名单”“设置密友圈”……不少年轻人将这些在虚拟空间的“斗智斗勇”运用到了极致,为的是避开父母对他们的“网络侦查”。  随着“网络微社交”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群体将人际交往转到了智能手机里,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成为便捷地书写心情、维系人情的场所,不甘落伍的“60后”“70后”父母也纷纷加入进来,期待在网络微平台和孩子
期刊
内容摘要:针对0-3岁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当今学前教育工作的盲点。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指导,农村家长对0-3岁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于重视生活上的需求吃饱穿暖,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智力发展需求;二是有的家长盲目地超前和过度的教育。为了填补0-3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空白,我们创立了“三优早教中心”,开展了以“早教入村”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帮助农村家长树立
期刊
教育部通过官方微博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刚一露头,就被投了众多“不信任票”。  听听家长们的担忧:作业没了,考试少了,升学选拔更扑朔迷离了,名校更遥不可及了。应该说,“减负十条”指向的,都是大家诟病已久的问题。学校之所以屡屡逆势“增负”,甚至连家长们都自愿给孩子加压,还不是因为那根高高举起的高考指挥棒。  高考指挥棒为何有如此威力?说到底,还是现行的人才观念和用工机制存在问题。评
期刊
不久前,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有的地方推行教育券,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尤其是经济基础较好、学校差异不大、学生总量不多的地方效果更好,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但他同时指出,“教育券等做法涉及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等体制机制问题,尚不具备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的条件。”  “教育券”(也称“学券”)是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家长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
期刊
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一出,吐槽的明显多于建设的,银川也不例外。说到底,不打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谈什么都是白搭,甚至是扬汤止沸。(详见今日本报08版)  就拿一到三年级不留作业、不统考、取消百分制来说,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如果坚决实行也能减负。但这就像一把收回去的剑,你让他退得越远,将来刺回来的力量就越大。三年级一过,急于备战升学的学校和家长,便会变本加厉将作业和考试发挥到无以复加的
期刊
人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德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父亲每周工作超过55个小时,儿子容易举止粗野,甚至出现反社会或暴力倾向,但这一现象没有出现在女儿身上。  德国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基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超过1400名儿童的研究发现,父亲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个小时,儿子将比同龄人更好斗、具有侵略性,也更容易犯罪。  研究人员在受调查儿童5岁、8岁和10岁时,使用获得
期刊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家庭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当中的生存能力,这些是课堂教学所不能代替的。”今天,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做客人民网微访谈时表示。  社会上不乏一些无时无刻不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他们担心孩子小,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只要孩子遇到一点困难,他们就会立刻出现,为孩子解决问题。但日后不断上演的悲剧,似乎成了对包办型父母的绝妙讥讽。  赵刚说,强调独立与自立是国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