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除了地球,所有东西都是反物质,那会怎样?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如果除了地球,所有东西都是反物质,那会怎样?
  发生这种事对我们而言,结局并不好。但是,不同于大部分涉及“反物质”这个词的场景,这次的事件会发生得非常缓慢。
  据我们目前所知,整个宇宙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没人能够说清楚为什么物质会多于反物质,因为物理法则是高度对称的,没有理由期望一种物质会比另一种多。(不过,既然事实就是如此,也没有理由期望什么别的了。)


  有可能存在由反物质构成的星系,只是我们还没有注意到它们,因为我们还没有试着去接触它们。这个想法很酷,但是如果一个区域完全由物质构成而另一个区域完全由反物质构成,那么在区域的边界处,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伽马射线绚丽夺目的踪迹。但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不过,再发射一台空间望远镜可能会对此有所帮助。
  如果除了地球,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被替换成了反物质,我们就有麻烦了。外太空并不是真的“空”(据我所知,它确实是“外面”,这才是“外太空”的真正重点),它充斥着稀薄的气体(严格地说,叫作等离子体)。更确切地说,那里还有相当数量的固体颗粒尘埃。不过,那是一堆很小的“碎片”,很难看到。(好吧,其实也并不总是很难看到。)
  地球的磁场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的伤害,也使我们免受反物质太阳风的伤害。只有极少数来自太阳的颗粒会到达地球,这些颗粒穿过地球的磁场,形成极光。而如果宇宙中的物质都变成了反物质的话,极光会变得很亮,但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亮度也不会造成什么实际的麻烦。


  流星才是真正的麻烦所在。
  地球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时,会顺便将轨道上的星际尘埃清除掉。(不幸的是, 反物质很可能受到物质引力的作用。) 每天都有大约100吨细小尘埃进入地球大气,这些尘埃的质量绝大多数都在10-5克左右。此外,每天都有平均质量与此相近的大块头进入地球大气。
  涌入的反物质尘埃会与大气层的顶部相互碰撞,进而湮灭。物质原子核与反物质原子核、物质质子与反物质质子之间的反应是非常复杂的,但最终结果是产生了大量伽马射线,这些伽马射线变成大量热量。这股持续的反物质流在黎明时分造成的后果是最严重的,尤其是当你的房子正好朝向地球运动的方向时。
  反物质带来的热量和辐射很可能强到使地球陷入一种“失控温室”的情境,从而将地球变得与金星类似。


  但最有可能毁了我们的还是小行星。即使是像车里雅宾斯克陨石那样大小的较小的小行星,带来的能量也会和当年灭绝恐龙的那颗陨石所带的能量不相上下。(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带来的能量作用局限在大气层顶部,所以情况并不是太糟。)每隔几个月都会有相对较大的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它们。假如它们都是由反物质构成的,那么每一颗这样的小行星都将在天空中引发巨大的能量冲击波,同时燃起大火。(如果反物质陨石足够大,那么撞上一朵云会将它毫发无损地反弹回它来的地方。然而,很难想象一颗流星会在地球大气中展示出这种效果,除非它大得差不多可以摧毁地球。)
  现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相当比例的由反物质构成的物体,依旧是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或许答案是否定的,但只有再修建一个空间伽马射线望远镜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用一台望远镜就能轻松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宇宙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反物质。
  如果你拥有一台望远镜,或许你可以把这一结果发表出来。
其他文献
宇宙诞生的过程可能并非我们原先设想的那样激烈。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宇宙在诞生过程中可能经历过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从一种状态切换为另一种状态,却始终没有发生彻底塌缩。  这一最新的理论被称为“大反弹”理论。该理论其实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讨论,但最近科学家建立了一种模型,能够证明这一理论具备现实可能性,允许一个新的宇宙从先前的收缩状态过渡为膨胀状态并不断成长。  研究人员指出,早期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应当是
期刊
近日,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带里,新发现了一颗轨道超长的矮行星。它的出现将帮助揭示行星形成早期的情况,并促进人们了解太阳系“年轻”时的状况。  此次研究是“外太阳系起源调查(OSSOS)”项目的一部分。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加拿大—法国—夏威夷天文望远镜”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机图像搜索发现了这颗矮行星,国际天文协会的小行星中心将其命名为RR245。据目前对R
期刊
1952年,一群科学家想聚在一起严肃地探讨飞碟也许是星际间的宇宙飞船这一观点的可能性。实际上,在1951年夏天重新整顿“怨恨”计划时,就提到要聚在一起讨论,因为章程中说过,我们将是唯一可能发现真相的科学家。一些人先前参与过飞碟项目,他们先是宣称飞碟为宇宙飞船,之后,突然改变立场,认为整个飞碟事件就是一个莫大的笑话。这两种说法使美国空军陷入困境。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开始我们就意识到,在美国
期刊
为什么我们能够经历生命中几乎每一个时刻?这是现代物理学中一个最大的未解之谜。物理学家利用公式来描述这个世界,这些公式告诉我们事物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但并未解释时间是什么。我们可以将事物如何因位置不同而改变的过程用公式表现出来,或者把意大利炖饭的口味如何随着“黄油量的增减”而变化的过程用公式记录下来,时间却无法用公式表现。时间似乎在流动,但黄油的量或空间位置不流动。这种差异从何而来?  对于这
期刊
水星的轨道距太阳很近,因此只有在日落后或日出前的短暂时间,我们才能在地球上看到水星。这幅作品是作者连续10天在太阳位于地平面下方10°时拍摄的水星轨迹,和一幅壮美的日落影像叠加而成。2火星的暗色沙丘  这些沙峰平均间隔约3米,它们的形成与稀薄火星风携带黝黑沙粒的方式有关。影像中,位于远处的正常火星沙原在淡橘色的光照下向上倾斜,在远右方则可见到满布石块的原野。2016年7月,“好奇”号对这片曾经是湖
期刊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物质形态,在这种物质形态中,其他状态下不可分离的电子似乎分离了。  班纳吉是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他说:“科学家曾经预测到这种新型物质形态,但在此之前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一种奇特物质中的电子开启‘量子舞蹈’模式后,就会形成这种物质形态,其中的电子自旋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同时他还说:“这些发现开拓了生产更好的量子计算机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
期刊
在被发现时,它看起来就像是一段普通的手指骨骼。但当研究人员在2010年对它进行DNA排序时,发现了一个之前并不为人所知的古老人种:丹尼索瓦人。更让人吃惊的是,研究者发现,一些现代人类也携带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这意味着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丹尼索瓦人曾与现代人种交配并育有后代。  由于缺乏化石证据,研究丹尼索瓦人的最佳方式就是研究他们遗留在现代人身上的基因。因此,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族群遗传学家斯里兰
期刊
4年前,在我出版《生命的棘轮》一书时,我关注的重点是,在周围的分子一片混乱的情况下,生命是如何创造并维持那些高度有序的系统的——也就是分子是如何被安装上“棘轮”、“从混乱中提取秩序”的。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本书在衰老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心血管科学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埃德·拉科塔说,衰老是从“秩序中提取混乱”。  最近,我应邀为“鹦鹉螺”网站专门撰写了文章,谈到了这些观点,也收
期刊
在不断搜寻地外生命的时候,太阳系内的近邻是否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答案呢?  就在几十年前,认为太阳系中的一些卫星或行星曾经拥有过甚至现在仍拥有生命无疑会遭到严重质疑。现在,得益于不同的无人探测器,我们的认识已大为不同——单单在太阳系中就存在数个潜在的宜居天体。但最大的问题依旧是,这些天体中是否真的有一个目前仍存在生命?我们正在越来越接近这一问题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将重新定义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从本质
期刊
近年来,外太阳系中的冰质卫星已越来越受到行星科学家的关注。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卫星的内部存在大量的液态水。在地球上,几乎在任何能找到水的地方,都会发现生命。因此,对这些卫星来说,是否也是这样呢?  从潜在的宜居性来考量,大多数天文学家都确信,合适的生命体在这些卫星的许多地方都是可以存活的。既然已经有了栖息地,就差不知道那里是不是有居民了。  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绝不仅仅是求知欲的诉求。如果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