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采用自制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显效率65%,总有效率95%,肝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中药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利尿消水,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关键词:中药;肝硬化腹水;肝脏;利尿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59-0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钠过量潴留。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乃肝病迁延日久发展而成,属本虚标实证,多表现为虚瘀交错。我院2007年1~12月采用自制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我院2007年1~12月确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8~66岁,平均47岁,发病天数1~5d,均未经抗生素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25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8例,不明原因7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呆、齿衄、鼻衄、腹水、少尿,并伴有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或胸腔积液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0×109/L者7例,(4.0-10)×109/L者28例,>10×109/L者5例。CT、MIR掃描见不同程度肝硬化、腹水、脾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本院自拟中药治疗处方治疗:黄芪30g,白术10g,茯苓24g,制附子10g(先煎),桂枝10g,干姜6g,猪苓24g,泽泻10g,大腹皮24g,冬瓜皮24g,车前子30g,桑皮10g,佛手20g,枳壳10g,随症稍做加减,由本院制剂室制成汤剂,150mL/袋,每天1剂,每次150mL,分2次早、晚温服,连续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适当补充入血蛋白或血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合并腹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每日记录尿量、腹围,每周测体重1次,每2周复查1次B超、血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并发症纠正,经B超证实腹水完全消退;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纠正,经B超证实腹水明显消退,减少>5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无改善或恶化,并发症未纠正或加重,经B超证实腹水无减轻或增多。
2 结果
经治疗3个疗程后,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显效率65%,总有效率95%。肝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ALT反复异常者21例,治疗后正常者18例;A/G比例倒置者16例,恢复正常者8例。有3例病人初服用中药后出现轻微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服药5天后症状消失,检测大便常规及血电解质正常,其余病人治疗期间无任何副反应。
3 讨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中医理论中发病学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医门法律·胀病论》指出“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瘀”。其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石室秘藏》指出治疗“必须健脾行气,加利水之药,则可救”。徐氏认为: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虚(气虚、脾虚、阴虚),肝郁血滞,中州不运,湿聚成痰,瘀阻血络,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郑氏认为:病机多系肝脾俱病,脾胃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水谷之精微不能输布以奉养他脏;浊阴不降,水湿不能转输以排泄于体外,清浊相混。肝气郁滞,血气凝聚,隧道因而壅塞。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憋喘,面色青紫,口唇发红,舌质暗,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并发症较多,单用西药对症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复发率高。
本院根据前人的经验,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自拟中药配方治疗,能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气血,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增加蛋白合成,降低门静脉高压,从而较好地促进患者腹水消退,并减少病情复发。方中黄芪、白术、茯苓起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附子是温补元阳之主药,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桂枝具有通心脾之阳,温通血脉,透达三焦作用,使水湿得以运行,腹水得以消退。干姜助附子温中回阳并减少附子的毒性,与猪苓、泽泻、大腹皮、冬瓜皮、车前子,桑皮配伍加强利水渗湿的作用,以达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佐佛手、枳壳达舒肝行气和胃之功,使邪去而不伤正。上述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功。经过临床分析,本院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经过上述中药方治疗后,显效率65%,总有效率95%,肝功能改善明显。
总之,中药益气、活血的特点能够调节人体机能,提高血浆蛋白,改善肝脏微循环,利尿消水,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3.
[2] 杨文,石西运.消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2002,12(3):161.
[3] 谢旭善,孙梅芳.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丛书·肝硬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3~204.
[4] 刘素丽,冯志杰,吕艳春,等.泽泻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肝胆,2006,22(2):119~120.
[5] 张北平,黄穗平,吉良晨,等.以理脾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5,23,(4):8~9.
[6] 马羽萍,赵玲,黄小正,等.医师治疗肝炎肝硬变的经验[J].陕西中医,2001,22(1):35.
[7] 邝卫红,杨晓军,许鑫梅.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35(9):5.
(责任编辑:姜付平)
关键词:中药;肝硬化腹水;肝脏;利尿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59-0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钠过量潴留。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乃肝病迁延日久发展而成,属本虚标实证,多表现为虚瘀交错。我院2007年1~12月采用自制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我院2007年1~12月确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8~66岁,平均47岁,发病天数1~5d,均未经抗生素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25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8例,不明原因7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呆、齿衄、鼻衄、腹水、少尿,并伴有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或胸腔积液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0×109/L者7例,(4.0-10)×109/L者28例,>10×109/L者5例。CT、MIR掃描见不同程度肝硬化、腹水、脾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本院自拟中药治疗处方治疗:黄芪30g,白术10g,茯苓24g,制附子10g(先煎),桂枝10g,干姜6g,猪苓24g,泽泻10g,大腹皮24g,冬瓜皮24g,车前子30g,桑皮10g,佛手20g,枳壳10g,随症稍做加减,由本院制剂室制成汤剂,150mL/袋,每天1剂,每次150mL,分2次早、晚温服,连续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适当补充入血蛋白或血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合并腹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每日记录尿量、腹围,每周测体重1次,每2周复查1次B超、血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并发症纠正,经B超证实腹水完全消退;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纠正,经B超证实腹水明显消退,减少>5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无改善或恶化,并发症未纠正或加重,经B超证实腹水无减轻或增多。
2 结果
经治疗3个疗程后,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显效率65%,总有效率95%。肝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ALT反复异常者21例,治疗后正常者18例;A/G比例倒置者16例,恢复正常者8例。有3例病人初服用中药后出现轻微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服药5天后症状消失,检测大便常规及血电解质正常,其余病人治疗期间无任何副反应。
3 讨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中医理论中发病学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医门法律·胀病论》指出“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瘀”。其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石室秘藏》指出治疗“必须健脾行气,加利水之药,则可救”。徐氏认为: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虚(气虚、脾虚、阴虚),肝郁血滞,中州不运,湿聚成痰,瘀阻血络,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郑氏认为:病机多系肝脾俱病,脾胃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水谷之精微不能输布以奉养他脏;浊阴不降,水湿不能转输以排泄于体外,清浊相混。肝气郁滞,血气凝聚,隧道因而壅塞。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憋喘,面色青紫,口唇发红,舌质暗,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并发症较多,单用西药对症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复发率高。
本院根据前人的经验,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自拟中药配方治疗,能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气血,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增加蛋白合成,降低门静脉高压,从而较好地促进患者腹水消退,并减少病情复发。方中黄芪、白术、茯苓起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附子是温补元阳之主药,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桂枝具有通心脾之阳,温通血脉,透达三焦作用,使水湿得以运行,腹水得以消退。干姜助附子温中回阳并减少附子的毒性,与猪苓、泽泻、大腹皮、冬瓜皮、车前子,桑皮配伍加强利水渗湿的作用,以达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佐佛手、枳壳达舒肝行气和胃之功,使邪去而不伤正。上述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功。经过临床分析,本院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经过上述中药方治疗后,显效率65%,总有效率95%,肝功能改善明显。
总之,中药益气、活血的特点能够调节人体机能,提高血浆蛋白,改善肝脏微循环,利尿消水,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3.
[2] 杨文,石西运.消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2002,12(3):161.
[3] 谢旭善,孙梅芳.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丛书·肝硬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3~204.
[4] 刘素丽,冯志杰,吕艳春,等.泽泻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肝胆,2006,22(2):119~120.
[5] 张北平,黄穗平,吉良晨,等.以理脾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5,23,(4):8~9.
[6] 马羽萍,赵玲,黄小正,等.医师治疗肝炎肝硬变的经验[J].陕西中医,2001,22(1):35.
[7] 邝卫红,杨晓军,许鑫梅.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35(9):5.
(责任编辑:姜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