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本试验探讨纳络酮治疗各类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应用纳络酮0.4~0.8mg每天1次静脉注射或肌注,连用3~5天和至少1个月的随访,同时抽取相应病例应用甘露醇治疗作对照。结果:实际完成观察组病例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治愈率达86.8%,较对照组为佳,且未发观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纳络酮可作为眩晕症的常规用药。
关键词:纳络酮 眩晕症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9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73-02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1]。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为了观察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我们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的临床计划,比较纳络酮治疗眩晕症和应用甘露醇治疗的疗效差异。纳络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国内有一些应用于临床的报告,为此,我院自1999年10月起应用纳络酮治疗各类眩晕症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我院应用纳络酮治疗眩晕症38例(A组),有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8~76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16例,脑动脉硬化9例,美尼尔氏病7病,颅脑外伤性眩晕4例,其它2例,同期抽取38例病例应用甘露醇等药治疗(B组)作对照,B组中有男20例,女性18例,年龄30~70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15例,脑动脉硬化8例,美尼尔氏病10例,外伤性眩晕3例,其它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常见全身性疾病。
1.2.1 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1.2.2 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2]。
1.2.3 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3]。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1.2.4 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1.2.5 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4]。
1.2.6 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1.2.7 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1.2.8 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5]。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1.3 用药方法。各位患者均接受为期3~5天的治疗和至少1个月的随访。A组采用纳络酮0.4~0.8mg静脉注射(部分患者可用肌肉注射),每天1次,B组患者采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注射每天2次,而2组患者常规治疗药物相似,包括使用扩张血管、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药物。连续使用3~5天并能随访1个月者为观察对象[6]。
1.4 主要观察指标。在用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其有无毒副作用的发生,包括皮疹、血压、心率及肝肾功能情况。
1.5 结果。
1.5.1 疗效判定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周无复发者。有效:眩晕、呕吐、畏光症状消失,仍头昏,偶发轻微旋转感者。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者[7]。
1.5.2 治疗结果。A组用药后有33例症状消失,3例症状减轻,起效时间为用药后半小时左右,总有效率达94.7%,治愈率达86.8%,B组有22例症状消失,13例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2.2%,治愈率为57.9%,根据X2检验,两组在治愈率方面P<0.05,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但在总有效率方面两者相同。 1.6 毒副作用。根据用药前要求,用药后2组病例均未发现有皮疹,且血压、心率等未发现明显变化,复查肝肾功能,A组病例均未发现有变化,B组病例有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且2组病例用药后未发现有其它不适症状。
2 讨论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纳洛酮治疗眩晕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改善组织氧合作用[4~7]以及拮抗β-内啡肽作用有关。纳洛酮治疗眩晕见于相关报道[8]。本组多病例研究,验证了纳洛酮治疗眩晕效果显著,并与复方丹参治疗眩晕进行了比较,两者疗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或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行头颅CT排外小脑出血所致眩晕[9],但症状明显,迫切需要立即治疗者,纳洛酮不扩张血管,更为安全有效。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于调节神经、精神、内分泌、呼吸、循环等全身生活活动有重要作用,但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可能释放过多的阿片类物质,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9]。纳络酮(Naloxone)为阿片受体拮抗剂,1960年由Feshman首先合成,1971年开始应用于阿片类药物及其它麻醉镇痛药中毒的抢救。随着纳络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纳络酮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的氧输送,保护神经元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可以减轻由于β-内啡肽活性增高所致的眩晕症状。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眩晕病人其颅内β-内啡肽及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明显增高,而纳络酮能有效地拮抗β-内啡肽的病理作用,从而改善各种症状。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周孝达,汪无级,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70-1074
[2] 郭学英,宋有香,刘志伟.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50例临床分析.脑与神经病杂志,1995,3:37
[3] 江丽梅,王艳琴,孙伟玲,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新药与临床,1995,14:315-316
[4] 仝元章.纳洛酮对脑梗塞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5):302
[5] 常高峰,刘兴材,张基膜.纳洛酮治疗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疗效观察.中风与神经病杂志,1993,103:132-135
[6] 郑俊忠,魏丽玲,庄伟端.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意识障碍.新药与临床,1997,16(6):344-345
[7] 吕黄伟,许国忠,盛卓人.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中华外科杂志,1995,33(6):355-358
[8] 盛举成,张佳仙.纳洛酮治疗眩晕.新药与临床,1995,14(2):118-119
[9] 刘振华,陈晓红.误诊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6-47
关键词:纳络酮 眩晕症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9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73-02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1]。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为了观察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我们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的临床计划,比较纳络酮治疗眩晕症和应用甘露醇治疗的疗效差异。纳络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国内有一些应用于临床的报告,为此,我院自1999年10月起应用纳络酮治疗各类眩晕症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我院应用纳络酮治疗眩晕症38例(A组),有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8~76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16例,脑动脉硬化9例,美尼尔氏病7病,颅脑外伤性眩晕4例,其它2例,同期抽取38例病例应用甘露醇等药治疗(B组)作对照,B组中有男20例,女性18例,年龄30~70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15例,脑动脉硬化8例,美尼尔氏病10例,外伤性眩晕3例,其它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常见全身性疾病。
1.2.1 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1.2.2 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2]。
1.2.3 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3]。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1.2.4 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1.2.5 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4]。
1.2.6 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1.2.7 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1.2.8 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5]。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1.3 用药方法。各位患者均接受为期3~5天的治疗和至少1个月的随访。A组采用纳络酮0.4~0.8mg静脉注射(部分患者可用肌肉注射),每天1次,B组患者采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注射每天2次,而2组患者常规治疗药物相似,包括使用扩张血管、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药物。连续使用3~5天并能随访1个月者为观察对象[6]。
1.4 主要观察指标。在用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其有无毒副作用的发生,包括皮疹、血压、心率及肝肾功能情况。
1.5 结果。
1.5.1 疗效判定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周无复发者。有效:眩晕、呕吐、畏光症状消失,仍头昏,偶发轻微旋转感者。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者[7]。
1.5.2 治疗结果。A组用药后有33例症状消失,3例症状减轻,起效时间为用药后半小时左右,总有效率达94.7%,治愈率达86.8%,B组有22例症状消失,13例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2.2%,治愈率为57.9%,根据X2检验,两组在治愈率方面P<0.05,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但在总有效率方面两者相同。 1.6 毒副作用。根据用药前要求,用药后2组病例均未发现有皮疹,且血压、心率等未发现明显变化,复查肝肾功能,A组病例均未发现有变化,B组病例有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且2组病例用药后未发现有其它不适症状。
2 讨论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纳洛酮治疗眩晕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改善组织氧合作用[4~7]以及拮抗β-内啡肽作用有关。纳洛酮治疗眩晕见于相关报道[8]。本组多病例研究,验证了纳洛酮治疗眩晕效果显著,并与复方丹参治疗眩晕进行了比较,两者疗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或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行头颅CT排外小脑出血所致眩晕[9],但症状明显,迫切需要立即治疗者,纳洛酮不扩张血管,更为安全有效。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于调节神经、精神、内分泌、呼吸、循环等全身生活活动有重要作用,但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可能释放过多的阿片类物质,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9]。纳络酮(Naloxone)为阿片受体拮抗剂,1960年由Feshman首先合成,1971年开始应用于阿片类药物及其它麻醉镇痛药中毒的抢救。随着纳络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纳络酮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的氧输送,保护神经元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可以减轻由于β-内啡肽活性增高所致的眩晕症状。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眩晕病人其颅内β-内啡肽及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明显增高,而纳络酮能有效地拮抗β-内啡肽的病理作用,从而改善各种症状。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周孝达,汪无级,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70-1074
[2] 郭学英,宋有香,刘志伟.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50例临床分析.脑与神经病杂志,1995,3:37
[3] 江丽梅,王艳琴,孙伟玲,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新药与临床,1995,14:315-316
[4] 仝元章.纳洛酮对脑梗塞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5):302
[5] 常高峰,刘兴材,张基膜.纳洛酮治疗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疗效观察.中风与神经病杂志,1993,103:132-135
[6] 郑俊忠,魏丽玲,庄伟端.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意识障碍.新药与临床,1997,16(6):344-345
[7] 吕黄伟,许国忠,盛卓人.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中华外科杂志,1995,33(6):355-358
[8] 盛举成,张佳仙.纳洛酮治疗眩晕.新药与临床,1995,14(2):118-119
[9] 刘振华,陈晓红.误诊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