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士承担的风险,通常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及人身风险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产科质量,更要求做到优育优生,母婴安全.产房是观察产妇产程及接生的场所,助产士肩负着母婴二代人的健康和安全.而产房工作节奏急、变化快、要求高,助产士与产妇、婴儿接触时间最多,很多诊断、处理都由助产士来完成,所以产房工作存在很大风险.保证母婴安全,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发生差错事故与医疗纠纷,一定要做好产房护理风险管理。
【关键词】 产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4-01
产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其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而产房又是产科的高危区,属于医院的特殊区域之一,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
1 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助产士缺乏法律知识的教育,只重视产妇的母子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例如:发现胎心音异常只忙于处理,而没有把情况告知产妇和家属,一旦新生儿出生时发生不良结局,容易导致产妇和家属不理解,不接受。
1.2 服务态度 因为产房急诊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在繁忙的工作中常见助产士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治疗护理操作解释欠耐心,或与孕产妇沟通不良,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易引发护理纠纷。
1.3 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如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按操作流程做。
1.4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由于工作繁忙,急诊分娩或抢救新生儿,未能及时记录各类时间,常常回顾性地记录,易与医疗记录不一致。记录过于简单、缺乏连续性,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护士对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台下巡回护士常代替助产护士签名,使病案缺乏举证作用。
1.5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人力资源不足早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护理人员的缺少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质量的下降,隐患的不断出现,纠纷难以避免。工作的风险性、技术性和快节奏,常导致助产士压力增加,护理安全受到影响。
1.6 质量管理体系因素 主要指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设备物资管理不善、排班不合理、管理者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等是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另外管理约束力不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产妇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这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法律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重视在助产士的法律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应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常规制度,对新上岗的助产士把法律知识和常规制度的学习列为岗前培训的内容,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技术与管理规范》,《母婴保健法》以及产科的各项职责、制度。
2.2 重视助产士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责任心 树立“以人为本、质量就是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难度沟通能力。规范服务语言,改善服务态度,促进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医疗纠纷,是因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好造成的。将每一项操作的规范用语编制成册,在护理中使用文明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
2.3提高助产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拓宽助产士的知识图,深入学习各种护理技术,定期进行专科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强化经验助产士的培训 对经验助产士除要求每年参加专科业务学习,每年还要进行理论考核,不定其抽考操作技术,提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加强新毕业助产士的培训, 拟定专科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内容,指定有经验的助产士作为指导老师,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
2.4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做好三查七对。
2.5 护理文件书写 医病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文字见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提高助产士对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要使助产士认识到在产科工作中,医护文件记录与两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真正理解护理记录的举证作用和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实施“双把关”,不仅强调记录时的客观、及时、准确、无误、完整,加强医护交流,避免出现记录不符的情况 发现不一致时,应及时找医生核实。还要求在送回病房时做到严格核查。
2.7 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弹性排班 产房的性质决定了助产人员要求配备充足,专业技术优化,应该新老搭配,分层使用助产士;要求实行弹性排班制;从病人的现今需求和护理安全的管理要求,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2.8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产房护理,科室设立质控小组,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有针对性检查分析,加强监控力度。
3 讨论
产房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其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积兰,产房护理风险与防范《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2,2004,19(2)
[2] 曹乐维、梁娟,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护理缺陷的探讨.淮海医学,2006,24(6)
[3] 韦洪娟,产房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8,7
【关键词】 产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4-01
产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其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而产房又是产科的高危区,属于医院的特殊区域之一,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
1 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助产士缺乏法律知识的教育,只重视产妇的母子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例如:发现胎心音异常只忙于处理,而没有把情况告知产妇和家属,一旦新生儿出生时发生不良结局,容易导致产妇和家属不理解,不接受。
1.2 服务态度 因为产房急诊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在繁忙的工作中常见助产士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治疗护理操作解释欠耐心,或与孕产妇沟通不良,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易引发护理纠纷。
1.3 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如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按操作流程做。
1.4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由于工作繁忙,急诊分娩或抢救新生儿,未能及时记录各类时间,常常回顾性地记录,易与医疗记录不一致。记录过于简单、缺乏连续性,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护士对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台下巡回护士常代替助产护士签名,使病案缺乏举证作用。
1.5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人力资源不足早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护理人员的缺少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质量的下降,隐患的不断出现,纠纷难以避免。工作的风险性、技术性和快节奏,常导致助产士压力增加,护理安全受到影响。
1.6 质量管理体系因素 主要指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设备物资管理不善、排班不合理、管理者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等是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另外管理约束力不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产妇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这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法律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重视在助产士的法律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应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常规制度,对新上岗的助产士把法律知识和常规制度的学习列为岗前培训的内容,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技术与管理规范》,《母婴保健法》以及产科的各项职责、制度。
2.2 重视助产士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责任心 树立“以人为本、质量就是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难度沟通能力。规范服务语言,改善服务态度,促进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医疗纠纷,是因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好造成的。将每一项操作的规范用语编制成册,在护理中使用文明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
2.3提高助产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拓宽助产士的知识图,深入学习各种护理技术,定期进行专科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强化经验助产士的培训 对经验助产士除要求每年参加专科业务学习,每年还要进行理论考核,不定其抽考操作技术,提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加强新毕业助产士的培训, 拟定专科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内容,指定有经验的助产士作为指导老师,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
2.4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做好三查七对。
2.5 护理文件书写 医病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文字见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提高助产士对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要使助产士认识到在产科工作中,医护文件记录与两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真正理解护理记录的举证作用和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实施“双把关”,不仅强调记录时的客观、及时、准确、无误、完整,加强医护交流,避免出现记录不符的情况 发现不一致时,应及时找医生核实。还要求在送回病房时做到严格核查。
2.7 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弹性排班 产房的性质决定了助产人员要求配备充足,专业技术优化,应该新老搭配,分层使用助产士;要求实行弹性排班制;从病人的现今需求和护理安全的管理要求,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2.8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产房护理,科室设立质控小组,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有针对性检查分析,加强监控力度。
3 讨论
产房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其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积兰,产房护理风险与防范《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2,2004,19(2)
[2] 曹乐维、梁娟,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护理缺陷的探讨.淮海医学,2006,24(6)
[3] 韦洪娟,产房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