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是实践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受教育者发挥潜在的素质,敢于探索.敢于求异.敢于创新,从而增强自身能力。而我们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提高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在素质,塑造其创新能力呢?
一、以“趣”促“疑”,创设一个成功的开端,以兴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创造,都必须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离不开对某种事物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课要利用语文本身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如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景,可根据教学采取不同形式:或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因爱美而学;或揭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为探究而学;或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学;或触及学生情绪领域,唤起心灵共鸣,因情感驱动而学……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要,都是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初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满足。这种积极的情绪保证了学生们热烈地投入学习思索中。
二、鼓励质疑,求异创新,营造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氛围。
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创造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问”,爱护学生“敢问”的良好心理行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意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空间,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现自我,在“敢问”基础上“乐问”,“会问”,这样才会有创新。
首先,让学生学会在何处质疑。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认为读懂了,纷纷说没问题,这时我提出了“文中‘跳往助之’的‘遗男’几岁了”的问题,原文中没有直接说明,便有学生互相张望,但看书细致的学生马上发现了答案——课下注释“七、八岁”,再问“这么小的孩子去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们很快都从课下注释中找到了答案。
其次,使学生知道提什么样的问题。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提什么样的问题常常不置可否。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进行归类,告诉他们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用的,通过逐步研究,使学生明确我们要提那些有价值的问题。
最后,坚持让学生质疑并在质疑过程中一起评析,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慢慢很多同学都能提出一些很有见解的问题。
对于传统课堂结构,教师也可以尝试些改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学生向老师提问,这样回答问题的对象就改变了。这种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课前都会认真预习,遇到不懂问题便拿到课堂上来置疑。质疑的基础是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思考。“问”是学生阅读的灵魂,学生只有读懂了才会“问”。这样学生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成为获取知识的主动者。他们不但想方设法提出不懂问题,而且还要把课文尽量弄明白,以便在课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讲《狼》一课时,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些我都没想到。如:为什么屠户一开始不主动对付狼?如果屠户担中没有“剩骨”,他又会怎么做呢?《狼》一文主人公是狼还是人?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预习找出来的。学生只有大胆地提出一些新问题,才能使他们思想不受约束,思维上才会有创新,才能使他们敢于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才敢于怀疑权威,怀疑书本,从而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提问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提问”,“会问”后才能有创新。
三、提倡多思,合作释疑,启发创造想象。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除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外,还要重视集体思考和探索。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简单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稍难些的,老师可点拨指导;再有难度的,我们就要采取伙伴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了。相互协作,善于交流,乐群和众这些优良品质应是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就是:“大家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比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问到:“为什么说夏日的百草园在充满‘童稚’的‘我’看来是个美的地方?”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还有同学问到“何首乌”与“木莲”各是什么模样?于是我让他们展开想象.根据文字(课文与注释)把他们想象中的“何首乌”与“木莲”画在纸上,甚至还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夏日百草园”或“百草园的一角”,画后让学生们一边展示一边解说。这样,同学们不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回答了自己提出的不懂问题.同时还扩大思考领域,集思广益,在提倡多思的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非常重要!
胡雯,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一、以“趣”促“疑”,创设一个成功的开端,以兴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创造,都必须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离不开对某种事物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课要利用语文本身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如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景,可根据教学采取不同形式:或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因爱美而学;或揭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为探究而学;或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学;或触及学生情绪领域,唤起心灵共鸣,因情感驱动而学……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要,都是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初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满足。这种积极的情绪保证了学生们热烈地投入学习思索中。
二、鼓励质疑,求异创新,营造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氛围。
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创造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问”,爱护学生“敢问”的良好心理行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意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空间,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现自我,在“敢问”基础上“乐问”,“会问”,这样才会有创新。
首先,让学生学会在何处质疑。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认为读懂了,纷纷说没问题,这时我提出了“文中‘跳往助之’的‘遗男’几岁了”的问题,原文中没有直接说明,便有学生互相张望,但看书细致的学生马上发现了答案——课下注释“七、八岁”,再问“这么小的孩子去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们很快都从课下注释中找到了答案。
其次,使学生知道提什么样的问题。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提什么样的问题常常不置可否。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进行归类,告诉他们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用的,通过逐步研究,使学生明确我们要提那些有价值的问题。
最后,坚持让学生质疑并在质疑过程中一起评析,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慢慢很多同学都能提出一些很有见解的问题。
对于传统课堂结构,教师也可以尝试些改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学生向老师提问,这样回答问题的对象就改变了。这种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课前都会认真预习,遇到不懂问题便拿到课堂上来置疑。质疑的基础是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思考。“问”是学生阅读的灵魂,学生只有读懂了才会“问”。这样学生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成为获取知识的主动者。他们不但想方设法提出不懂问题,而且还要把课文尽量弄明白,以便在课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讲《狼》一课时,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些我都没想到。如:为什么屠户一开始不主动对付狼?如果屠户担中没有“剩骨”,他又会怎么做呢?《狼》一文主人公是狼还是人?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预习找出来的。学生只有大胆地提出一些新问题,才能使他们思想不受约束,思维上才会有创新,才能使他们敢于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才敢于怀疑权威,怀疑书本,从而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提问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提问”,“会问”后才能有创新。
三、提倡多思,合作释疑,启发创造想象。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除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外,还要重视集体思考和探索。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简单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稍难些的,老师可点拨指导;再有难度的,我们就要采取伙伴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了。相互协作,善于交流,乐群和众这些优良品质应是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就是:“大家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比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问到:“为什么说夏日的百草园在充满‘童稚’的‘我’看来是个美的地方?”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还有同学问到“何首乌”与“木莲”各是什么模样?于是我让他们展开想象.根据文字(课文与注释)把他们想象中的“何首乌”与“木莲”画在纸上,甚至还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夏日百草园”或“百草园的一角”,画后让学生们一边展示一边解说。这样,同学们不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回答了自己提出的不懂问题.同时还扩大思考领域,集思广益,在提倡多思的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非常重要!
胡雯,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