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学好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方式在不断优化,发展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计算技巧,从而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这篇文章主要从创设相关情景、丰富练习形式、加强日常训练三个方面来对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计算能力;日常训练;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比较强,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数学知识有时会难以理解。在传统的数学授课中,教师常常以传输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思维得不到拓展,数学能力难以真正实现。而计算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知识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计算,良好的计算能力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加以引导,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从而让每一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课堂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地分享一些自己的教学观点。
一、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是计算题型多,思维逻辑性强,如果学生没有打好计算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感觉到吃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涉及周长、面积、方程等多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计算,所以,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探究
1、创设相关情景,调动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课堂上有爱玩、爱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现象,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单调乏味,学生会很难投入进去。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師常常采用单一的方式,对计算方法进行讲述,学生兴趣不高,课上效果也没有有效达到。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关的场景,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调动学生的计算热情,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我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引入教学:“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你们,高叔叔从上海乘火车到了某个城市,一共用了15个小时,火车一个小时能走120千米,那么上海到这个城市的距离是多少?谁来说一下怎么计算呢?”学生积极回答(120*15),由此我引出本节课乘法的教学。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通过列竖式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讲述完成后我会给学生出示类似的习题让学生练习,由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这样,我通过问题情景的导入方式,调动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其中,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
2、丰富练习形式,弄清计算原理
我们这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融会贯通,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计算,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看自己的方法与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计算技能。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除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学习。首先,我出示一些除法题(如84/21、65*15、62/13等),让学生自主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结果。学生讨论的过程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做到心中有数。讨论完成后,我让几名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补充。然后我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试商,引导有效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我给学生留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深化巩固,由此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我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表观点,实现了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日常训练,提高计算效率
熟能生巧,高效的计算能力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只有学生不断的练习,计算的效率才会提高。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开展计算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训练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或者快下课的后五分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一些习题,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过的,也可以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迅速计算,教师简单的进行点评,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这样,看似简单的五分钟,可以让学生在每天的训练中养成良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从而为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日常授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计算能力对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不断探究多元化的方式,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阶段特点制定合适的训练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召群. 谈"兴趣,习惯,思维,能力四合一"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 2013, 000(069):78-78.
[2]何小容.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3).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关国小学 531503
关键词:计算能力;日常训练;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比较强,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数学知识有时会难以理解。在传统的数学授课中,教师常常以传输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思维得不到拓展,数学能力难以真正实现。而计算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知识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计算,良好的计算能力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加以引导,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从而让每一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课堂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地分享一些自己的教学观点。
一、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是计算题型多,思维逻辑性强,如果学生没有打好计算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感觉到吃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涉及周长、面积、方程等多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计算,所以,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探究
1、创设相关情景,调动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课堂上有爱玩、爱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现象,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单调乏味,学生会很难投入进去。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師常常采用单一的方式,对计算方法进行讲述,学生兴趣不高,课上效果也没有有效达到。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关的场景,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调动学生的计算热情,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我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引入教学:“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你们,高叔叔从上海乘火车到了某个城市,一共用了15个小时,火车一个小时能走120千米,那么上海到这个城市的距离是多少?谁来说一下怎么计算呢?”学生积极回答(120*15),由此我引出本节课乘法的教学。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通过列竖式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讲述完成后我会给学生出示类似的习题让学生练习,由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这样,我通过问题情景的导入方式,调动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其中,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
2、丰富练习形式,弄清计算原理
我们这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融会贯通,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计算,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看自己的方法与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计算技能。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除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学习。首先,我出示一些除法题(如84/21、65*15、62/13等),让学生自主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结果。学生讨论的过程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做到心中有数。讨论完成后,我让几名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补充。然后我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试商,引导有效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我给学生留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深化巩固,由此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我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表观点,实现了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日常训练,提高计算效率
熟能生巧,高效的计算能力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只有学生不断的练习,计算的效率才会提高。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开展计算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训练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或者快下课的后五分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一些习题,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过的,也可以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迅速计算,教师简单的进行点评,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这样,看似简单的五分钟,可以让学生在每天的训练中养成良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从而为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日常授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计算能力对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不断探究多元化的方式,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阶段特点制定合适的训练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召群. 谈"兴趣,习惯,思维,能力四合一"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 2013, 000(069):78-78.
[2]何小容.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3).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关国小学 53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