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跨过江河和大海,曾经穿过沙漠和草原,却在有意无意间,忘记了森林。或许,是因为它揉碎了自己……9500多处森林旅游地遍布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太常见,反而视而不见。此次,我选择了浙江,走进了浙江,在森林湿地的原始自然中,看鸟儿诗意的栖居,惬意的生活;在森林古道的斑驳卵石中,触摸历史的沧桑,吟唱千年的诗篇;在森林公园的云雾仙境中,听“神农尝百草”“孙思邈隐居”的药王传说。
霞客古道,顾名思义,因《徐霞客游记》而得名,古道途经宁海、天台、新昌三县,总长度约120公里。这次探访的是霞客古道新昌段,为霞客古道的精华路段,位于素有“东南眉目”之称的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内,途经斑竹、会墅岭、芭蕉山、清凉寺等古村古庙。
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内山高林密,溪壑众多,瀑泉遍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地貌复杂多样,主峰海拔高900米,可眺望新昌县城及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等山脉,晴观日出,雨看云海,冬赏雪景和雾凇,夏享清凉和绿意,是良好的休闲养生之地,亦是摄影写生的全景地。
这是一条写满传奇的古道,由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开凿,迎来过踏歌而来的诗仙太白,留下过考察天姥山水系的旅行家祖师爷徐霞客,许多历史上寄情山水的文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脚步。如今的古道,在时光中沉淀了千年,依旧安然,只是,霞客古道这个名字,便已经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斑竹古驿 霞客游记
对于霞客古道的探访,是从斑竹古村开始的。斑竹,因村“多斑竹”而得名,古驿道穿过的村落,是新昌至天台道中重要的驿站,古时设有“斑竹铺”。当年临街店堂、客栈、公馆林立,是官旅、商贩、狱卒投宿歇脚的绝佳处,也曾莺歌燕舞,甚是热闹。
旅行家徐霞客便曾夜宿斑竹驿。据《徐霞客游记·游天台日记(后)》记载,徐霞客曾于明崇祯五年四月十八日自天台山万年寺入境,在短短半天时间,围绕天姥山游历考察了腾空山、会墅岭、斑竹铺等地。“万年为天台西境,正与天封相对,石梁当其中。寺中古杉甚多,饭于寺。又西北三里,逾寺后高岭。又向西升陟岭角者十里,乃至腾空山。下牛牯岭,三里抵麓。又西逾小岭三重,共十五里。出会墅,大道自南来,望天姥山在内,已越而过之,以为会墅乃平地耳。复西北下三里,渐成溪,循之行五里,宿斑竹旅舍。”
这是徐霞客第三次游天台山,为了“尽天台以西之胜”,直接涉足新昌天姥山。如果说其宁海首游是天台山开游之行的话,那么新昌天姥山之游则是其收官之行。至此,徐霞客终于全面详细考察了天台山包括天姥山的山脉水系,并在斑竹旅舍作了翔实的总结和描述。斑竹,为徐霞客提供了停歇之地,也见证着徐霞客天台山之行的完美收官。
乾隆四十七年,风流才子袁枚带着他的高足绍兴才子刘霞裳作天台、温州行,留宿于斑竹。在《随园诗话》中写下了斑竹当年的风貌,也留下了诗人风流的凭证:“游仙之梦,斑竹最佳。离天台五十里,四面高山乱滩,青楼二十余家。”
如今的村落,不再有文人大家留宿,村中的老人或在家干着农活,或一同打着麻将,或在鹅卵石的长街上漫步,回归了平凡的生活。然而,沉淀了千年的村落,自有其醇香的韵味,行于其间,亦能感受到这份岁月带来的安然。约一个周末,走入斑竹古村,喝一杯茶,看云卷云舒,走进自然最初的浪漫,走进乡间静谧的生活。
唐诗之路 谢公开山
离开斑竹古村,在烟雨中,走进荒草凄凄的霞客古道,踏在布满青苔的卵石道上,沿着惆怅溪,山涧溪流,水中落叶,没有冬季的肃杀,反而,有一种一叶知秋的诗意。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恍若仙境。呼吸着森林中清新的空气,只是在云雾之中,踩着步道前行,在一山一水、一桥一亭中,揭开历代文人墨客与霞客古道的故事。
元嘉六年(429),放浪于山水之间的南朝永嘉太守、山水诗人谢灵运慕名来到天姥山,“伐木开径”,打通了险要通道,“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今清风岭一带)伐木开径,(经斑竹)直至临海。”
后人尊奉谢灵运为天姥山的“开山鼻祖”,将他经过斑竹开创的山道称为“谢公古道”,也即如今的“霞客古道”。因为谢灵运的加持,古道迎来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在此吟咏歌赋。直至唐代,450多位诗人从古道走过,登上天姥山,更留下1500多首诗歌。
谪仙梦游,天姥留别。爱惨了谢公的李白,曾三至剡中(今嵊州、新昌一带),脚著谢公屐,沿着谢公道,登上天姥山。多年以后,午夜梦回,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全唐诗》收录了2000多位诗人,其中450多位竟都来到了这里。这些诗人中,有不需要任何介绍,标杆一般存在的李白、杜甫,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这样的大家,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名家。他们循着魏晋风度,踏歌而来,入钱塘,过绍兴,再溯剡溪,经新昌,徜徉沃洲山水,登天姥而上,走出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
山顶上的“太白山庄”就是为了纪念李太白而建,其中山间野味、农家土菜应有尽有,然而,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新昌小京生,小小的花生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民国初期,就驰名于国内外,看着不起眼,却食之难忘。
“唐诗之路”不只嘴上说说,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专用名词,是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般存在的文化古道。霞客古道与唐诗之路,在新昌重合,共同写下了古道厚重的文化。曾经踏歌而来的诗人,早已远去,那些诗篇,却传唱了千年。
而这条见证了谢公开山、谪仙梦游、霞客驻足的古道,承载着1500余首唐诗遗韵的古道,在沉寂了數百年之后,如今,以另一种形式回归,迎接着一拨拨怀古、摄影、洗肺、驴行的旅人,宠辱不惊。
霞客古道,顾名思义,因《徐霞客游记》而得名,古道途经宁海、天台、新昌三县,总长度约120公里。这次探访的是霞客古道新昌段,为霞客古道的精华路段,位于素有“东南眉目”之称的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内,途经斑竹、会墅岭、芭蕉山、清凉寺等古村古庙。
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内山高林密,溪壑众多,瀑泉遍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地貌复杂多样,主峰海拔高900米,可眺望新昌县城及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等山脉,晴观日出,雨看云海,冬赏雪景和雾凇,夏享清凉和绿意,是良好的休闲养生之地,亦是摄影写生的全景地。
这是一条写满传奇的古道,由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开凿,迎来过踏歌而来的诗仙太白,留下过考察天姥山水系的旅行家祖师爷徐霞客,许多历史上寄情山水的文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脚步。如今的古道,在时光中沉淀了千年,依旧安然,只是,霞客古道这个名字,便已经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斑竹古驿 霞客游记
对于霞客古道的探访,是从斑竹古村开始的。斑竹,因村“多斑竹”而得名,古驿道穿过的村落,是新昌至天台道中重要的驿站,古时设有“斑竹铺”。当年临街店堂、客栈、公馆林立,是官旅、商贩、狱卒投宿歇脚的绝佳处,也曾莺歌燕舞,甚是热闹。
旅行家徐霞客便曾夜宿斑竹驿。据《徐霞客游记·游天台日记(后)》记载,徐霞客曾于明崇祯五年四月十八日自天台山万年寺入境,在短短半天时间,围绕天姥山游历考察了腾空山、会墅岭、斑竹铺等地。“万年为天台西境,正与天封相对,石梁当其中。寺中古杉甚多,饭于寺。又西北三里,逾寺后高岭。又向西升陟岭角者十里,乃至腾空山。下牛牯岭,三里抵麓。又西逾小岭三重,共十五里。出会墅,大道自南来,望天姥山在内,已越而过之,以为会墅乃平地耳。复西北下三里,渐成溪,循之行五里,宿斑竹旅舍。”
这是徐霞客第三次游天台山,为了“尽天台以西之胜”,直接涉足新昌天姥山。如果说其宁海首游是天台山开游之行的话,那么新昌天姥山之游则是其收官之行。至此,徐霞客终于全面详细考察了天台山包括天姥山的山脉水系,并在斑竹旅舍作了翔实的总结和描述。斑竹,为徐霞客提供了停歇之地,也见证着徐霞客天台山之行的完美收官。
乾隆四十七年,风流才子袁枚带着他的高足绍兴才子刘霞裳作天台、温州行,留宿于斑竹。在《随园诗话》中写下了斑竹当年的风貌,也留下了诗人风流的凭证:“游仙之梦,斑竹最佳。离天台五十里,四面高山乱滩,青楼二十余家。”
如今的村落,不再有文人大家留宿,村中的老人或在家干着农活,或一同打着麻将,或在鹅卵石的长街上漫步,回归了平凡的生活。然而,沉淀了千年的村落,自有其醇香的韵味,行于其间,亦能感受到这份岁月带来的安然。约一个周末,走入斑竹古村,喝一杯茶,看云卷云舒,走进自然最初的浪漫,走进乡间静谧的生活。
唐诗之路 谢公开山
离开斑竹古村,在烟雨中,走进荒草凄凄的霞客古道,踏在布满青苔的卵石道上,沿着惆怅溪,山涧溪流,水中落叶,没有冬季的肃杀,反而,有一种一叶知秋的诗意。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恍若仙境。呼吸着森林中清新的空气,只是在云雾之中,踩着步道前行,在一山一水、一桥一亭中,揭开历代文人墨客与霞客古道的故事。
元嘉六年(429),放浪于山水之间的南朝永嘉太守、山水诗人谢灵运慕名来到天姥山,“伐木开径”,打通了险要通道,“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今清风岭一带)伐木开径,(经斑竹)直至临海。”
后人尊奉谢灵运为天姥山的“开山鼻祖”,将他经过斑竹开创的山道称为“谢公古道”,也即如今的“霞客古道”。因为谢灵运的加持,古道迎来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在此吟咏歌赋。直至唐代,450多位诗人从古道走过,登上天姥山,更留下1500多首诗歌。
谪仙梦游,天姥留别。爱惨了谢公的李白,曾三至剡中(今嵊州、新昌一带),脚著谢公屐,沿着谢公道,登上天姥山。多年以后,午夜梦回,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全唐诗》收录了2000多位诗人,其中450多位竟都来到了这里。这些诗人中,有不需要任何介绍,标杆一般存在的李白、杜甫,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这样的大家,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名家。他们循着魏晋风度,踏歌而来,入钱塘,过绍兴,再溯剡溪,经新昌,徜徉沃洲山水,登天姥而上,走出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
山顶上的“太白山庄”就是为了纪念李太白而建,其中山间野味、农家土菜应有尽有,然而,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新昌小京生,小小的花生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民国初期,就驰名于国内外,看着不起眼,却食之难忘。
“唐诗之路”不只嘴上说说,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专用名词,是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般存在的文化古道。霞客古道与唐诗之路,在新昌重合,共同写下了古道厚重的文化。曾经踏歌而来的诗人,早已远去,那些诗篇,却传唱了千年。
而这条见证了谢公开山、谪仙梦游、霞客驻足的古道,承载着1500余首唐诗遗韵的古道,在沉寂了數百年之后,如今,以另一种形式回归,迎接着一拨拨怀古、摄影、洗肺、驴行的旅人,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