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佛门清净,予心灵一方净土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中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往往是寺庙香火最鼎盛之时,据新闻报道,各地民众为了替孩子烧香祷告祈求好成绩,纷纷烧高香,一炷香要99甚至999元,名副其实的“高香”。而每年除夕至大年初一,为了争抢寺庙头香,各地土豪香客不惜重金,甚至大打出手,血溅佛门。
  我们不禁要问,这哪是烧香拜佛,这分明是烧钱,名义上是礼佛,实则是对佛门的亵渎。
  而相较于西方人进教堂则单纯得多,他们接受布道,找牧师忏悔,祈求神的宽恕。一个是求取钱财名利,一个是求取心灵抚慰;一个指向物质需求,一个指向精神需要;一个向外无尽索求,一个向内深刻反省。高下立判。
  在红尘中实现不了的,难以实现的,就到寺庙去向佛求取。求官、求名、求利,求妻求子,求平安、求健康、求富贵,求职场顺利、求生意兴隆、求考试通过……无有不需求者,无有不可求者。
  那么,这种乞求真的管用吗?实际上,我们不妨假设一对不共戴天的仇家,同时去向佛求佑,保佑自身平安,而祈求对方遭殃,这让我佛如何承诺,答应一方,则另一方诉求无法实现;答应另一方,则此方诉求无着。我佛如此慈悲,理应两方俱作应允。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世间自己不作为,而寄望于佛之愿大抵同此吧。
  经不起简单推理的事,为什么还有众多的世人笃信呢?归根到底就是欲望在作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壑难填。而人们又心存侥幸,希望不劳而获,于是烧香求佛,临时抱佛脚之事便层出不穷。
  既然都是欲望惹的祸,那么克制欲望,克制不正当的欲望,克制贪得无厌的欲望,则是回复心灵平静的第一要务。佛门有三戒,戒贪戒嗔戒痴。这本是医治世俗不当欲望的良方。说来好笑,我们反而把拜佛当成实现欲望的工具。这不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吗?由此可见,拜佛没有什么错误,错在我们没有向佛之心,礼佛之义,敬佛之善,求佛之方。难怪学者章伯钧曾深深感喟:“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没有信仰,却迷信,穷人迷信,富人迷信,贵人迷信,要人迷信。”
  信仰的大厦坍塌,荒草开始在心田蔓延。诚如此,还佛门于清静,还心灵于净土,则善莫大焉……
  升格小结:
  1.文体要求要强调。随着高考话题作文的写作,文体意识淡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体淡化本意是好的,不用文体来束缚学生。但即使淡化文体也不是不要文體。更何况近年有鉴于文体意识淡化的危害,各地高考都有强化文体的明显要求。第一稿有事例,有抒情,有议论,看起来什么都有,但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而抒情也缺乏连贯性。
  2.文章脉络要清晰。记叙文要写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人一目了然。议论文要有观点,有事例,有推进,你想阐述一个什么观点,要让人看到你清晰地推进过程,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枝枝蔓蔓,让人云里雾里。第一稿从材料的运用来说,素材大多有自己的体验,这点很好,有些学生写文章用的素材,离自己千里万里。但从文章架构来说,第二稿就清晰多了。
  3.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写记叙文就写清一件事,写活一个人,通过这件事这个人想向别人表明什么感受、情思。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不要试图什么都讲,什么都讲,如同什么都没讲。第一稿既想抒发内疚之情,又想述说要有自信力,反对他信力,又想批驳佛门乱象众生迷信,又要劝谏人们端正礼佛之心,给心灵一片净土等等。诚然,这几点是有关联的。但不是有关联的就要一股脑儿都写出来,有远远的关联,有切近的关联,不可同日而语。与其五个手指分击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目标,不如五指握成一个拳头击打同一个目标,这样效果最好。一篇文章,能突出一个重点就好。
其他文献
黑夜真是个好东西,所有的思绪都可不必大白于世。  ——题记  原本闭着的双眼突然睁开,看着眼前的事物。然后无奈地微笑,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无论再眨多少次眼睛,眼前的事物也不会为之所动。我想忘却白日起舞的自己,只想做深夜的精灵。  夜,静得像一首曲子,只荡漾于心,不回肠于耳,像有些别离,少了原本以为的轰轰烈烈,只是安静地全部结束。我以为我会哭,最后也不过是再见没有说出口。回头看看大伙儿的表情,一个
期刊
岁月悠悠,拂去尘世的雾霭,穿越时空的界限,在时代的长河中,我遇见了你——李清照,你是千古的美神。  荡着秋千,“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书香门第的出身,使你早早地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别的女子还沉浸在琴画女红中时,倚门回首嗅青梅的你,已在词坛上初露锋芒。泛着一叶轻舟,你在浩渺的词海中遨游。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嫁与赵明诚后,你渐渐有了少妇的姿容。在你的生活里,有“奴面不如花面好”的娇
期刊
尼采说:“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许许多多的人沉沦在这么一个家长里短、羁羁绊绊的时代里,常常会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慨着自己“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时,“自我实现”似乎渐行渐远。  苏格拉底独处于时代的漩涡里,实现了他自己的生命意义;林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不向错误低头,达到了她自己的人生高度;中国画家林风眠独处于一个复杂的时
期刊
我家住在同里古镇,一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从古镇的珍珠塔出来,沿仓场弄走上几十步,便是东柳别业——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名字了,后来小巷改叫石皮弄,东柳别业也变成了松石悟园。  东柳别业建成于1924年,主楼为颐贞楼,为当地望族金家金仲禹所建。解放后被征为乡政府所有。后来同里古镇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这里便成了外祖父母捐赠的松屏石存放之处。  由于外祖父是园长,平日里我便经常出入悟园,有
期刊
说到人的一生,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或是他人归类到“大人物”或“小人物”这两个看似相互独立的集合当中,其实不然。这两者不但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單地说,大人物可以是小人物,小人物自然也可以是大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观念上的“大、小人物”说起。观念上的大人物,我们一般指那些伟大而又杰出的人,于是与之相对的小人物便应当是平凡而又渺小的人。这二者就此理解,不难分成两个鲜
期刊
数十年前,我们于中国诞生。老者逝去,幼者降生,这是一场生命的轮回。  ——题记  春天刚到的时候,是很美的。  从南方刮来的带有湿气的风,把沾满露珠的花朵催生开来;镶着金边的云飘来飘去,白昼开始变得长,青藏高原的天亮了起来。  可是达娃还是死了,她再也看不见了。这只拥有强健肌肉的雪豹被迫离开了领地,带着她至爱的孩子们踏上了另一方水土:陌生的雪覆盖住尖利的岩石,空气被自己的呼吸打得热乎乎的,可是这气
期刊
没有人的岛,是一座孤岛。人们处在社会的漩涡中,无法脱离与他人的联系而生存。没有人可以忍受绝对的孤独,但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则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而灵魂空虚的人。  如果说群居是一种互相慰藉的生活,那么獨处才是真正灵魂生活的开始。如周国平所言:“人群聚集之处,只有凡人琐事,过眼云烟,没有上帝和永恒。”在人群中高谈阔论,只是引据和倾听他人纷杂的观点;独处之时,才能进行自己的思考,形成个人的独立思维。  
期刊
“众星拱月”本为一个成语,意思是许多星星环绕着月亮,常用来比喻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或者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他们所推崇的人;作为写作技巧,一般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多方面组织材料,由此形成立体向心结构的谋篇布局的艺术方法。其中“月”就是中心,“众星”就是材料,“拱”就是布局。其中,“拱”极其关键,如果“拱”不得法,向心力不强,就会“月黑星暗”;反之,则是“月明星稀”,浑然一体。  “众星拱月”不必以时间
期刊
【原题呈现】  同样是信仰,国外有教堂,中国有寺庙。但是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大不相同。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进教堂的是免费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进寺庙的则是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乞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前者是灵魂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后者则是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
期刊
【原文在线】  同学们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但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聚集心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知道考场上我不仅是一个人独自奋斗,在考场外文昌庙还有我的外婆和外公与我一同“奋战”,甚至两位老人家比我付出得多得多。像今天,两位老人家四点半就起床,为了求得头香,要奔波二三十里冒着寒风去求佛,要知道阿婆还患着重感冒,我的双眼已迷离……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将自己的欲望寄托在别处。在红尘中实现不了的,难以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