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职业专业化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状,对辅导员专业化道路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构想:引入心理学的理论、设立辅导员专业、实施认证制度、改革评审制度、成立辅导员专业团队等。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特征 途径
新世纪发生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种职业的结构与性质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的行列。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一个职业只有达到了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在现代社会,专业的发展表现着社会经济、政治运行的规范化和严谨度。
辅导员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职业。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性、教育性、服务性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辅导员要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必须专业化。
一、专业化的特征
1.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一个职业是否专业,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即应该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
2.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
现代化专业的发展使得社会职业的伦理要求越来越明确,专业行为准则是专业伦理的外在行为表现,现代社会每一项成熟的职业,都需要有明确的伦理要求和行为准则的限制。
3.有训练和教育的设施
教育和训练是专业化的关键步骤,要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实施学历教育。且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必须有自己专门的服务领域。
4.对成员能力的测验
专业要有专门的技术,这就需要有考核与测定,需要有严格的认证制度。
5.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
行业协会组织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完善,也标志着每一行业自身特殊性的日益突出。
二、专业化的途径探讨
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各高校在辅导员队伍选聘、培训、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万事开头难,摸索阶段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就此,我提出几点想法。
1.引入心理学知识
技能是一个专业最不可忽视的要素,也是构成专业特征的最主要标志,技术是起最重要作用的。技术的背后是理论和知识。专业理论与知识的建立和发展显示出专业本身的科学和严谨。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包括人的转化和发展。人的转化过程是有一定的复杂的心理机制的,即包含了心理感应、心理冲突、心理演变、心理归因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实质就是人的心理内容和行为的转化。人的发展过程除包含生理、教育、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外,还包含心理因素的影响。即人的一切活动背后的原因,都有着其心理因素。因此辅导员工作需引入心理学知识。
引入心理学知识,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预见性。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又通过人的行为和表情表现出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缺乏对大学生“原有思想”的内部结构及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工作缺乏准确性。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对大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尽可能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同时将心理学原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心理学对于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就可以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更准确地从各种反应中发现他们的思想问题,控制和引导其行为,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心理学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于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等成果为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个别谈话等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支撑,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所用。将心理学中的一系列心理原理和心理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设立辅导员专业
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一个职业必须有自己专门的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服务领域,这个职业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辅导员应该实施自己的专业学历教育。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已基本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申请进入学生事务领域工作的人员通常需要具有心理咨询、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同时,美国有近百所大学设有培养学生事务硕士的专业,为大学学生事务部门培养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生事务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我国现有的任何一个专业的知识结构与技能都满足不了辅导员职业的要求,当前日益扩大的辅导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就反映了辅导员这一职业的专业化发展,也呼唤着其专业学历教育的诞生。因此应该设立一个全新的专业——辅导员专业,将辅导员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专门的课程,(开设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社会学、道德理论及法律基本知识为核心,辅以哲学、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等知识,也有必要创建并开设学生事务管理课程,以提高理论性和专业性)进行专业的科班培训。
从源头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就可避免任意专业的人员都能应聘辅导员,而被应聘上的人工作没多久又离开的无序现象,使辅导员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较高的起点。
3.实行辅导员资格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对辅导员和辅导员教育机构设立相关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取得辅导员专业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者,可视为具有了辅导员资质,可授予辅导员资格证书,只有凭辅导员资格证书才可以到各高校应聘辅导员。并且受聘的辅导员必须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证、辅导员资格证等,这样为造就一支稳定、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奠定了基础。
4.改革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对辅导员的职称系列不再参考专任教师系列或行政管理人员系列,而应该单列出来。
有些高校在辅导员的职称评定问题上完全按照专职教师的评定要求来实行,有悖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辅导员带去了较大的不便,也使得一部分辅导员为了职称评审忽视了本职工作。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辅导员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辅导员晋升职称的评审方案及实施评审,将辅导员职称划分为: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副高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在制定职称评审文件时,应在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根据辅导员的岗位特点和要求,将辅导员的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把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标准与专业教师区别开来,按照“德、能、绩、效”的标准,制定一套与辅导员工作特点、规律相适应的职称评定体系。让辅导员更加注重对自身的要求(包括对工作对象的研究、工作问题的思考、学历层次的提升等),为辅导员职业专业化作好铺垫,减少甚至避免辅导员为了职称评审而盲目应对课时量等所做的额外功,促使辅导员提升本职工作,激励辅导员职业往专业化发展。
5.成立辅导员专业团队
成立辅导员协会,讨论、制定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或工作准则,对辅导员专业的教学及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创办专业刊物,组织全国性的辅导员竞赛等,为辅导员提供交流和推广经验的平台。复旦大学于2005年初成立了全国首家高校辅导员协会,从多方面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全面统筹辅导员队伍科研立项、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科研团队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做项目、发论文、学术论坛等活动,加强辅导员的交流,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辅导员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文晓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2]赵睿.职业生涯管理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10).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和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2.
[4]施永红,祝水富.职业化——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5]王永秀.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J].高教高职研究,2008,(3).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特征 途径
新世纪发生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种职业的结构与性质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的行列。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一个职业只有达到了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在现代社会,专业的发展表现着社会经济、政治运行的规范化和严谨度。
辅导员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职业。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性、教育性、服务性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辅导员要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必须专业化。
一、专业化的特征
1.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一个职业是否专业,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即应该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
2.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
现代化专业的发展使得社会职业的伦理要求越来越明确,专业行为准则是专业伦理的外在行为表现,现代社会每一项成熟的职业,都需要有明确的伦理要求和行为准则的限制。
3.有训练和教育的设施
教育和训练是专业化的关键步骤,要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实施学历教育。且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必须有自己专门的服务领域。
4.对成员能力的测验
专业要有专门的技术,这就需要有考核与测定,需要有严格的认证制度。
5.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
行业协会组织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完善,也标志着每一行业自身特殊性的日益突出。
二、专业化的途径探讨
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各高校在辅导员队伍选聘、培训、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万事开头难,摸索阶段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就此,我提出几点想法。
1.引入心理学知识
技能是一个专业最不可忽视的要素,也是构成专业特征的最主要标志,技术是起最重要作用的。技术的背后是理论和知识。专业理论与知识的建立和发展显示出专业本身的科学和严谨。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包括人的转化和发展。人的转化过程是有一定的复杂的心理机制的,即包含了心理感应、心理冲突、心理演变、心理归因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实质就是人的心理内容和行为的转化。人的发展过程除包含生理、教育、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外,还包含心理因素的影响。即人的一切活动背后的原因,都有着其心理因素。因此辅导员工作需引入心理学知识。
引入心理学知识,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预见性。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又通过人的行为和表情表现出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缺乏对大学生“原有思想”的内部结构及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工作缺乏准确性。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对大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尽可能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同时将心理学原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心理学对于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就可以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更准确地从各种反应中发现他们的思想问题,控制和引导其行为,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心理学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于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等成果为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个别谈话等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支撑,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所用。将心理学中的一系列心理原理和心理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设立辅导员专业
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一个职业必须有自己专门的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服务领域,这个职业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辅导员应该实施自己的专业学历教育。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已基本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申请进入学生事务领域工作的人员通常需要具有心理咨询、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同时,美国有近百所大学设有培养学生事务硕士的专业,为大学学生事务部门培养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生事务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我国现有的任何一个专业的知识结构与技能都满足不了辅导员职业的要求,当前日益扩大的辅导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就反映了辅导员这一职业的专业化发展,也呼唤着其专业学历教育的诞生。因此应该设立一个全新的专业——辅导员专业,将辅导员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专门的课程,(开设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社会学、道德理论及法律基本知识为核心,辅以哲学、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等知识,也有必要创建并开设学生事务管理课程,以提高理论性和专业性)进行专业的科班培训。
从源头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就可避免任意专业的人员都能应聘辅导员,而被应聘上的人工作没多久又离开的无序现象,使辅导员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较高的起点。
3.实行辅导员资格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对辅导员和辅导员教育机构设立相关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取得辅导员专业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者,可视为具有了辅导员资质,可授予辅导员资格证书,只有凭辅导员资格证书才可以到各高校应聘辅导员。并且受聘的辅导员必须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证、辅导员资格证等,这样为造就一支稳定、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奠定了基础。
4.改革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对辅导员的职称系列不再参考专任教师系列或行政管理人员系列,而应该单列出来。
有些高校在辅导员的职称评定问题上完全按照专职教师的评定要求来实行,有悖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辅导员带去了较大的不便,也使得一部分辅导员为了职称评审忽视了本职工作。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辅导员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辅导员晋升职称的评审方案及实施评审,将辅导员职称划分为: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副高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在制定职称评审文件时,应在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根据辅导员的岗位特点和要求,将辅导员的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把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标准与专业教师区别开来,按照“德、能、绩、效”的标准,制定一套与辅导员工作特点、规律相适应的职称评定体系。让辅导员更加注重对自身的要求(包括对工作对象的研究、工作问题的思考、学历层次的提升等),为辅导员职业专业化作好铺垫,减少甚至避免辅导员为了职称评审而盲目应对课时量等所做的额外功,促使辅导员提升本职工作,激励辅导员职业往专业化发展。
5.成立辅导员专业团队
成立辅导员协会,讨论、制定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或工作准则,对辅导员专业的教学及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创办专业刊物,组织全国性的辅导员竞赛等,为辅导员提供交流和推广经验的平台。复旦大学于2005年初成立了全国首家高校辅导员协会,从多方面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全面统筹辅导员队伍科研立项、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科研团队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做项目、发论文、学术论坛等活动,加强辅导员的交流,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辅导员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文晓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2]赵睿.职业生涯管理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10).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和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2.
[4]施永红,祝水富.职业化——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5]王永秀.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J].高教高职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