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输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未来能够主动吸收知识。因此本文主要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点,结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15
  语文是一门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承载着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成果的学科。所以自我国出现教育以来,它一直是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语文虽然和数学、英语并称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三大主要科目,但对于我国学生来说,语文不仅仅代表了一门学科,其更深层次讲,是中华文化精髓的缩影,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既要做好知识的传输,更要通过语文这门学科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初中阶段相对于小学来说,学生在智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可以说是迈进了一大步,所以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输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更要在学科教学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等。这样才能为将来学生即使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具备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好基础。所以本文中,我将以自己所教授的语文这门学科,结合长久以来积累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通过日常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预习不是一个模式的词汇,即使是在小学阶段,教师也已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但因为本身智力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小学生本身缺乏自我约束力,所以在日常预习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家长的引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作用微乎其微。而进入与初中阶段有了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生的身心也逐渐开始走向成熟,所以正是教师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
  首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且开端通常情况下并不顺利,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所以需要教师在一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督促和引导。我在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是:一开始教师在可以采取布置作业的形式直接将课前预习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通过教师的权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先让学生在心理上适应课前预习这一学习环节,从而为接下来转为主动性的预习做好铺垫。
  其次,虽然语文作为一门纯文学性学科,相对于物理化学等客观性学科来说,在自主学习方面具备更大的可能性,自主学习效率也更高。但对于初中生来说,知识累积和学习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教师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而引导的媒介就是课前预习的导学案。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将每一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标示清楚,让学生明确预习重点所在,还可以结合知识内容适当列出练习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有方向,让学生合理分配预习时间,从而为课堂听讲做好准备。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在我看来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自学可能性非常高的科目,而且素质教育一直以来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倡导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教师转为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创建学生为主的课堂,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交流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首先,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探究式教学是非常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它给予了学生更多思想上的自由。语文是一门主观性非常强的科目,以语文阅读为例,不限于现代文还是古诗词,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文章最为普遍外露的情感基调外,学生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成长经历、具备不通的情感倾向,都会让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中通过字里行间达到不同的情感共鸣,而此时如果教师强行介入进行情感解读,反而是对学生思维发散的一种扼杀。而探究式教学则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一篇文章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教师权威性的介入,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更容易发现新的角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角度,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培養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握最基本的情感和价值导向,适当时刻给学生以方向的和引导和问题的解答。
  其次,除了探究式教学来说。另一种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就是启发式教学。虽然相对于探究式教学来说,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倾向于思维的塑造,但思维的塑造同样对于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学效率方面具备非常大的推动力。而启发式教学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常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问题引导,尤其是教师在讲解课文基础内容时,可以通过随机的提问引导学生不断跟着教师的思路一起探究,一起思考;另一方面则是问题交流,即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的问题中,调出典型的问题重新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寻找答案。这两方面都是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养成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习惯,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课后自主复习归纳
  对于学生来说,光是依赖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很难实现知识的全部吸收和掌握,所以就需要有教师布置课下作业,以及自主的知识归纳作为巩固,而复习和归纳的过程中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首先,从教师布置作业角度来看,所布置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具有典型性,要以质量取胜,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学习弱点进行合理规划,让学生在课下作业完成过程中实现知识的重点回顾,进一步巩固教学重难点,避免课下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其次,在课下除了课后作业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归纳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典型题集笔记本,在每堂语文课结束后,学生可以依托课堂所整理的听课笔记以及教师所划出的重点、自己当堂练习的易错知识点进行典型题的归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未来复习过程中有所参照,也可以让学生用零碎时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未来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发展,会有更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出现,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步步提升。
其他文献
《中国科技投资》:《中国物联网行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查报告》已经连续推出了两年,是当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的独家权威发布,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了参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其已经在生活中的多个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教育领域便是其中之一。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下面我们就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虚拟技术进行重点谈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
【摘 要】当今教育行业对于社会人才市场的供给曲线达到了阶段性的顶点,且这一发展态势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攀升。面对这一教学发展态势,教育行业也亟待一些新的、高质高效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成型,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于人才培养的局限性,从而提高和推进教育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lytea Scurfpea fruit (MSF) on adhesion and migra tion of melanocyte. Methods: Human epidermal melanocytes were treated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初中数学的教学并不是只有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转换各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独自地解决未来道路上的问题与困难。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定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摘 要】在新时期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本研究就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打造优质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优质课堂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