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考试制度作为一种客观衡量、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的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回顾并借鉴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对我国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考试制度 选拔人才
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沿革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中国古代的考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大致说来,西周时实行选士制度,汉代推行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至清代采用科举制度。
1.西周选士制度。
在尧舜时代,部落首领都是经过举荐,考查品德与才能,然后予以任用。到西周时期,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即乡里选士,诸侯贡士和学校选士。而育士与选士相结合,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明显特点。在西周,学校教育已十分发达,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库、册序、党校、阎塾,因这些学校皆为官办,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各级学校里均有明确的选拔升降制度,择优举官。由于礼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所以这一时期各类学校考试的范围也紧紧围绕着礼学的内容展开。西周大学的学制为九年,每两年考试一次,考试的内容各不相同。《礼记·学记篇》记载了当时的学习和考试情况:“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从这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到,西周时期的考试既有文化知识的考查,又有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认定,考核是非常全面的。
2.两汉察举制。
两汉时期建立了以察举制为核心的选士制度,并结合征召、辟除、任子、遴选等,另有太学擢选,形成了多元选士的方式。察举是由官吏向中央政府举荐人才,名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能言极谏”和“茂才异常”等。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吏选拔制度,有两种方式:征是皇帝下诏直接从有名望的人中征聘;辟是高级官员自行招聘属员,亦可转任政府官员。无论察举还是征辟,都要经过考试才能录用,但此处考试是一种辅助性的选官方式,尚未制度化。考试方式分对策和射策,对策类似于现在的命题考试;射策的考试比较严格,事先将考题封存,不许外漏,考试时由考生抽签答题。与此同时还实行株连政策,被荐举者称职与否直接关系到荐举者的荣辱, 这两项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所选人才的合格。察举、征辟较之汉代其他选官方式如任子、军功少货选、上书言事拜官、以财力为官等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强调的是被荐举者本身的品德与才能,从而为汉王朝网罗了不少人才。
3.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线,辅以察举。九品中正制始创于曹魏,共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由中央官员任中正。二是由中正按德行、才能、门第分九品(将推荐的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三等为上品,选拔人才任官一般从上品中进行)品评人物,三年一调。三是按品授官。这一制度既是对名士大族的妥协,又是对它的制约。但魏晋之际由于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九品中正制最终完全以门第高低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对皇权和官僚制度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又因选拔人才的大权掌握在豪门世族之中,结果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4.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正式的考试制度实际上就是科举制。它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其标准是待选者本身的才学。相对于凭出身分配官职的世卿世禄制和九品中正制,相对于主观随意性较强的察举、征辟制,科举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立进士科后,科举制由此产生。经过唐、宋、元的完善,科举制到明代发展为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严密、规范的八股取士。八股文每篇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采自《四书》、《五经》,内容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代圣贤立言”而不许自由发挥,不能议论时事而只能谈前朝往事。清代基本上继承了这一制度。
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特征分析
我国古代实行的察举考试和科举考试,都是官府主持的国家考试制度。一方面,它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我国古代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部分,它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初步总结,这些考试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1.考试是古代选士(仕)的主要手段。
从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正是我国古代的选士制度促成了考试的产生和发展。起初考试只是作为选士的一种方式而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选士制度的不断完善才逐渐形成了日后的正式考试制度。科举制产生以前的选士是以举荐为主,包括自荐和他荐,考试为辅;科举制产生之后,则以考试为主,举荐为辅。两汉的“太学选试”、唐代的“学校选士”以及明代“科举必由学校”,都充分说明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士(仕)的主要手段。
2.考试制度在评价上具有公平性、客观性。
作为中国古代正式考试制度的科举制度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以考试为基本形式,测评、选拔人才的方法却延续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考试本身所具有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至今仍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科举制采取“怀牒自进”的方式,允许各方人士自由报名参加,而在选拔时,则必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任何人不得例外。这样,一方面,把仕途大门向不同阶层的人全面开放;另一方面通过考试评价手段加以选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出身寒门只要才学过人,照样能金榜题名。这样就使得人才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3.考试评价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从西周的选士制度到明清的科举制,每一次新的考试选拔制度的转变和更新都是在改革旧制度的弊端、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如科举考试与举荐相比较,它打破了落后的任人唯亲和门第观,逐步建立起了以考试为主的取士制度。其优势不仅体现在考试评价的客观性上,以成绩的高低,知识的多寡为依据,避免了举荐中的主观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才选拔中的徇私舞弊现象,这就体现了考试制度自身发展完善的趋势。
4.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考试制度作为各个历史阶段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不仅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激励、满足学子们求仕当官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时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考试制度具有片面性。
科举制以其先进的评价制度而闻名于世,创造了世界评价史上的辉煌,后相继传播到欧美各国,直到现在许多国家的文官考试仍表现出中国科举制的影响。然而,考试作为一种评价人才的制度有其片面性。考试只能评价人的知识的多少与是否丰富,而不能全面评价人的基本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做法,尤为机械和片面。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的严格限定性及考试方式日趋僵化,也严重束缚了人的发展,致使通过科举而进身却碌碌无为者不乏其人。
三、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分析
总结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可以看到作为一种客观的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方式,考试制度具有其它方式难以相比的开放性与公平性以及对社会的激励作用。因而总结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对我国考试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整个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中国古代已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
中国从西周时“国学”的考试制度直到科举制的兴亡,都说明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上,不仅有对儒家经典、思想品德的考核,也有医学、算学、律令学等多方面的考试科目;考试方法上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题型有论述题(策问)、填空题(帖经)、简答题(墨义)等多种;考试时间和场所统一、固定;考试由国家统一掌管,并委任官吏层层负责,从地方到中央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考试制度体系。此外,中国古代考试制度首开笔试之先河,创造了开卷考、闭卷考、“糊名”、“弥封”、复试、分科考试、分级考试、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并在命题、考试、阅卷等方面也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这些不仅对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而且对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实行分科论才取士制度,对每科的考试内容和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定。
这不仅为全国各种教育规定了统一的目标,同时为教学规定了统一的内容,对于提高全国学校教育水平和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科举考试盛行以后,进士科是最热门的科目之一。历朝历代对进士科的命题范围都有统一的规定,虽然各朝各代考试内容虽然都会有所变化,但是在全国实行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历代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这种做法保证了全国考试的规格,促进了各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各种类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有利于全国范围的统一管理。
3.我国古代的国家考试将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政府手中,有力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大一统国家。
它以才学取士,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择优录取,文章面前一律平等的考试原则,激发了社会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向往,从而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4.我国古代国家考试,考生来源有多种渠道,有官学、私学的学生,也有自学成才的人员,从而实行平等竞争。
这不仅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在西周时代,学校都是官学,称为“学在官府”。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日趋衰落,“私学”逐渐地繁盛起来。“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就是这种教育发展趋势的反映。自秦以后,官学和私学并行。在实行察举考试和科举考试的制度下,无论官学的学生,还是私学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国家考试。对于应试者来说,官学和私学都起到了社会助学的作用。成绩的优劣,主要是依靠考生自己是否努力,这样,实际上提高了私学的地位,表明在国家考试面前,官学和私学是平等的。正是这种考试制度,使我国古代的私学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今天,私学即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我国已经重新出现,我们应该借鉴古代的经验,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使其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社会各类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5.我国古代国家考试中对违法乱纪行为,有严格的防范和处罚方法,这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对这些弊端与行私舞弊的行为,各朝各代的考试制度都有严格的防范和处罚办法。例如:宋时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明清时科举考试的会场贡院为正方形的三层木结构建筑,成塔形,除底层四面为墙外,二、三层面面皆窗,登上下眺,整个考场情形一目了然。这种建筑格局不仅方便考试时执事官的警戒和向全院发号施令,而且客观上还防止了考生的舞弊行为。另外,科举考试中初考通过的考生名单和试卷在每年秋天由各地呈报礼部,如发现州有作弊的行为,相关人员要受到处罚。考试期间实行“锁院”制度,不许考官和家人见面。这些经验表明,要搞好考试,必须严格考试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总结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经验,可以看出考试制度是一种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方法,从荐举制发展到考试制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进步,然而任何事物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对考试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我们不仅要考试,而且要加强考试,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学,使考试既能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能通过考试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同时在利用考试制度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考试的不足之处,结合其他多种评价方法,形成评价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保证人才选拔更加科学、合理,也才能实现考试和评价对教育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艾红.古今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反思[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3月.
[2]傅晓光 张子强.考试制度与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年第6期.
[3]孙显元.我国古代国家考试制度[J].教育与现代化,1994年第1期.
[4]刘书勇.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1月.
[5]郑佩欣.中国古代考试制度通史《抡才大典》评介[J].
[6]郑显文.中国古代法学考试制度初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
[7]高飞.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简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4卷第8期.
[8]张国玲.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述评[J].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4月.
[9]房列属.中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新华网,2004年27号.
[10]王蓉.中国考试制度沿革与当前的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3月.
[11]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中国考试制度的起源.
关键词: 考试制度 选拔人才
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沿革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中国古代的考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大致说来,西周时实行选士制度,汉代推行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至清代采用科举制度。
1.西周选士制度。
在尧舜时代,部落首领都是经过举荐,考查品德与才能,然后予以任用。到西周时期,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即乡里选士,诸侯贡士和学校选士。而育士与选士相结合,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明显特点。在西周,学校教育已十分发达,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库、册序、党校、阎塾,因这些学校皆为官办,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各级学校里均有明确的选拔升降制度,择优举官。由于礼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所以这一时期各类学校考试的范围也紧紧围绕着礼学的内容展开。西周大学的学制为九年,每两年考试一次,考试的内容各不相同。《礼记·学记篇》记载了当时的学习和考试情况:“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从这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到,西周时期的考试既有文化知识的考查,又有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认定,考核是非常全面的。
2.两汉察举制。
两汉时期建立了以察举制为核心的选士制度,并结合征召、辟除、任子、遴选等,另有太学擢选,形成了多元选士的方式。察举是由官吏向中央政府举荐人才,名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能言极谏”和“茂才异常”等。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吏选拔制度,有两种方式:征是皇帝下诏直接从有名望的人中征聘;辟是高级官员自行招聘属员,亦可转任政府官员。无论察举还是征辟,都要经过考试才能录用,但此处考试是一种辅助性的选官方式,尚未制度化。考试方式分对策和射策,对策类似于现在的命题考试;射策的考试比较严格,事先将考题封存,不许外漏,考试时由考生抽签答题。与此同时还实行株连政策,被荐举者称职与否直接关系到荐举者的荣辱, 这两项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所选人才的合格。察举、征辟较之汉代其他选官方式如任子、军功少货选、上书言事拜官、以财力为官等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强调的是被荐举者本身的品德与才能,从而为汉王朝网罗了不少人才。
3.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线,辅以察举。九品中正制始创于曹魏,共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由中央官员任中正。二是由中正按德行、才能、门第分九品(将推荐的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三等为上品,选拔人才任官一般从上品中进行)品评人物,三年一调。三是按品授官。这一制度既是对名士大族的妥协,又是对它的制约。但魏晋之际由于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九品中正制最终完全以门第高低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对皇权和官僚制度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又因选拔人才的大权掌握在豪门世族之中,结果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4.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正式的考试制度实际上就是科举制。它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其标准是待选者本身的才学。相对于凭出身分配官职的世卿世禄制和九品中正制,相对于主观随意性较强的察举、征辟制,科举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立进士科后,科举制由此产生。经过唐、宋、元的完善,科举制到明代发展为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严密、规范的八股取士。八股文每篇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采自《四书》、《五经》,内容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代圣贤立言”而不许自由发挥,不能议论时事而只能谈前朝往事。清代基本上继承了这一制度。
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特征分析
我国古代实行的察举考试和科举考试,都是官府主持的国家考试制度。一方面,它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我国古代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部分,它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初步总结,这些考试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1.考试是古代选士(仕)的主要手段。
从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正是我国古代的选士制度促成了考试的产生和发展。起初考试只是作为选士的一种方式而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选士制度的不断完善才逐渐形成了日后的正式考试制度。科举制产生以前的选士是以举荐为主,包括自荐和他荐,考试为辅;科举制产生之后,则以考试为主,举荐为辅。两汉的“太学选试”、唐代的“学校选士”以及明代“科举必由学校”,都充分说明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士(仕)的主要手段。
2.考试制度在评价上具有公平性、客观性。
作为中国古代正式考试制度的科举制度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以考试为基本形式,测评、选拔人才的方法却延续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考试本身所具有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至今仍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科举制采取“怀牒自进”的方式,允许各方人士自由报名参加,而在选拔时,则必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任何人不得例外。这样,一方面,把仕途大门向不同阶层的人全面开放;另一方面通过考试评价手段加以选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出身寒门只要才学过人,照样能金榜题名。这样就使得人才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3.考试评价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从西周的选士制度到明清的科举制,每一次新的考试选拔制度的转变和更新都是在改革旧制度的弊端、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如科举考试与举荐相比较,它打破了落后的任人唯亲和门第观,逐步建立起了以考试为主的取士制度。其优势不仅体现在考试评价的客观性上,以成绩的高低,知识的多寡为依据,避免了举荐中的主观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才选拔中的徇私舞弊现象,这就体现了考试制度自身发展完善的趋势。
4.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考试制度作为各个历史阶段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不仅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激励、满足学子们求仕当官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时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考试制度具有片面性。
科举制以其先进的评价制度而闻名于世,创造了世界评价史上的辉煌,后相继传播到欧美各国,直到现在许多国家的文官考试仍表现出中国科举制的影响。然而,考试作为一种评价人才的制度有其片面性。考试只能评价人的知识的多少与是否丰富,而不能全面评价人的基本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做法,尤为机械和片面。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的严格限定性及考试方式日趋僵化,也严重束缚了人的发展,致使通过科举而进身却碌碌无为者不乏其人。
三、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分析
总结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可以看到作为一种客观的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方式,考试制度具有其它方式难以相比的开放性与公平性以及对社会的激励作用。因而总结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对我国考试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整个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中国古代已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
中国从西周时“国学”的考试制度直到科举制的兴亡,都说明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上,不仅有对儒家经典、思想品德的考核,也有医学、算学、律令学等多方面的考试科目;考试方法上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题型有论述题(策问)、填空题(帖经)、简答题(墨义)等多种;考试时间和场所统一、固定;考试由国家统一掌管,并委任官吏层层负责,从地方到中央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考试制度体系。此外,中国古代考试制度首开笔试之先河,创造了开卷考、闭卷考、“糊名”、“弥封”、复试、分科考试、分级考试、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并在命题、考试、阅卷等方面也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这些不仅对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而且对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实行分科论才取士制度,对每科的考试内容和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定。
这不仅为全国各种教育规定了统一的目标,同时为教学规定了统一的内容,对于提高全国学校教育水平和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科举考试盛行以后,进士科是最热门的科目之一。历朝历代对进士科的命题范围都有统一的规定,虽然各朝各代考试内容虽然都会有所变化,但是在全国实行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历代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这种做法保证了全国考试的规格,促进了各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各种类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有利于全国范围的统一管理。
3.我国古代的国家考试将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政府手中,有力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大一统国家。
它以才学取士,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择优录取,文章面前一律平等的考试原则,激发了社会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向往,从而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4.我国古代国家考试,考生来源有多种渠道,有官学、私学的学生,也有自学成才的人员,从而实行平等竞争。
这不仅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在西周时代,学校都是官学,称为“学在官府”。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日趋衰落,“私学”逐渐地繁盛起来。“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就是这种教育发展趋势的反映。自秦以后,官学和私学并行。在实行察举考试和科举考试的制度下,无论官学的学生,还是私学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国家考试。对于应试者来说,官学和私学都起到了社会助学的作用。成绩的优劣,主要是依靠考生自己是否努力,这样,实际上提高了私学的地位,表明在国家考试面前,官学和私学是平等的。正是这种考试制度,使我国古代的私学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今天,私学即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我国已经重新出现,我们应该借鉴古代的经验,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使其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社会各类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5.我国古代国家考试中对违法乱纪行为,有严格的防范和处罚方法,这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对这些弊端与行私舞弊的行为,各朝各代的考试制度都有严格的防范和处罚办法。例如:宋时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明清时科举考试的会场贡院为正方形的三层木结构建筑,成塔形,除底层四面为墙外,二、三层面面皆窗,登上下眺,整个考场情形一目了然。这种建筑格局不仅方便考试时执事官的警戒和向全院发号施令,而且客观上还防止了考生的舞弊行为。另外,科举考试中初考通过的考生名单和试卷在每年秋天由各地呈报礼部,如发现州有作弊的行为,相关人员要受到处罚。考试期间实行“锁院”制度,不许考官和家人见面。这些经验表明,要搞好考试,必须严格考试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总结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经验,可以看出考试制度是一种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方法,从荐举制发展到考试制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进步,然而任何事物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对考试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我们不仅要考试,而且要加强考试,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学,使考试既能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能通过考试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同时在利用考试制度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考试的不足之处,结合其他多种评价方法,形成评价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保证人才选拔更加科学、合理,也才能实现考试和评价对教育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艾红.古今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反思[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3月.
[2]傅晓光 张子强.考试制度与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年第6期.
[3]孙显元.我国古代国家考试制度[J].教育与现代化,1994年第1期.
[4]刘书勇.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1月.
[5]郑佩欣.中国古代考试制度通史《抡才大典》评介[J].
[6]郑显文.中国古代法学考试制度初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
[7]高飞.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简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4卷第8期.
[8]张国玲.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述评[J].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4月.
[9]房列属.中国历史“人才选拔制度” 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新华网,2004年27号.
[10]王蓉.中国考试制度沿革与当前的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3月.
[11]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中国考试制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