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的微笑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多读画稿书论与古籍,好久没认真读一本当代人所写的书了,然而,傅益璇的《傅家记事》却让我至少读了两遍。
  原因无他,此书与自己喜爱的傅抱石先生相关——是其一向低调的爱女所著。另一个原因是,此书读之让自己异常相契,无论是行文的自然与从容、笔法的白描与平实、情感的真挚深沉抑或隐于书背后的那位掏心掏肺的作者,无不让人随之喜怒哀乐,其间几度直欲废卷而叹,甚至为之泪湿。
  《傅家记事》不是一本简单的纪事之书,这是一本凝聚着作者近七十年人生思考、记忆乃至生命与社会追问的纪事。这样的书,四十岁写不出,五十岁写不出,没有一种通达的思考与人生境界更是无从下笔。甚或可以说,这是家事,也是国事,其中隐约是有着《史记》以来的文脉与情怀的——甚至可以说,这本书的内核,与抱石先生生前笔底的淋漓元气与慨叹追问正是一脉相通。所谓“大雅久不作,世态秋云薄。落落今古间,旷焉谁与托?”中國近百年来的世事变迁让人目不暇接,而那些有意无意消失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然而,总有一种真性情的文脉会一直相承相续,无论遇到怎么艰难险阻。单这一意义上而言,我个人觉得,记述有着朴素平民意识与深沉文人情怀的傅抱石家事的这本书意义可能要比那些民国旧贵族的往事更能触及中国文化之核与真正的灵魂追问。
  文章一开始简直就是浓墨重彩的铺排与回忆,那些关于儿时南京的印象,想来在作者心里沉淀已久,简直就是浓得化不开一般,然而笔法却是白描的,一切读来无不会心而溫馨,颇有《边城》与《呼兰河传》的开篇之风,感觉是从周作人或是汪曾祺这一脉的文风而来。儿时的记忆,当然是儿时的风物与味道,那么,文章就从南京风物与味道开始了:六朝古都的老树、南京人的朴实、玄武湖畔的春光与垂柳,以及一年四季先后登场的马兰头、荠菜、盐水鸭、莲蓬、肥藕、晚香玉、紫茉莉、冬瓜、瓠瓜、红苋菜、菊花、红叶、菜苔、腌菜、矮脚黄、蜡梅、咸货,那些“玫瑰色、颤巍巍的半透明咸肉”,母亲的红烧蹄膀、父亲爱吃的“九转大肠”……一切的一切无不动人之极,可以感觉到,所有那些细节是如此美好,如作者所言,即便回忆起来也是“一种福分”,“要万分珍惜地收藏在心里——因为它们伴随着父母的身影。”
  傅益璇在自序中说:“关于父亲及那个时代家里的一切,其实我所能表达的甚少。就算有些记忆,也不是刻意去记住的,是顺其自然地留存在脑海里的。所以记录下来的种种,只是跳跃式的点滴而已。因为是‘过去式’,时间、人物、地点及情节的错漏肯定难免。但我通过文字的书写,使自己对父亲的怀念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无疑是情感上的一次盛宴。”
  所有这些浓重得化不开的南京儿时回忆无疑是极其温馨的,然而越温馨,却也越见出其后的悲凉,见出一个安宁的理想之国是如何陷入破碎的惊恐之中,愈加衬出其后的人生之悲,并让那悲凉力透纸背。
  傅抱石有一印章名为“往往醉后”,作者所记“文革”全家被赶出家门后有一兄弟姐妹雪夜喝酒事:抄家前在院子里埋一坛傅抱石珍藏的五十多年花雕酒,被赶出家门后傅家居于一简陋仓库,天寒欲雪,忽然想起此酒,遂连夜去挖,孰知打碎坛子,只得舀入提壶带回,一大壶酒喝光后,很快就让他们醉得东倒西歪。
  “那一夜,是自‘文革’遭难以来我睡得最踏实的一个晚上。”作者在这些平平实实的描述里,真有一种含泪的微笑在,然而,也真有一种人生的大悲怆在。
  ——“在梦里我见到我的父亲,他在一条昏暗的小路上远远地走在我的前面,不时停下来回头看看我,我不断地叫着爸爸爸爸,但始终追不上他。朦胧我哭湿了枕头。”
  读这段朴素而悲到极处的文字,总是让我蓦然想起抱石笔下的雨意,抱石先生笔下的山水雨境,其实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悲与追问,他的追问是这个国家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与变革时期的性情追问,最终谁能真正给出答案呢?
  克洛荐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2日
其他文献
退休以后,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太适应,但自从我找到了三把金钥匙,退休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第一把钥匙是好人缘。我是一个不甘落伍的老人,即使在退休之后,我也在马不停蹄地追求着新潮,因为我最害怕被淘汰。自从学会玩智能手机,加入微信朋友圈后,每天都在相互“点赞”中,播撒着积极情绪,享受着正能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的人缘还不错时,孤独、焦虑之感就日趋缓解。更重要的是,我在友谊中获得了一种安全感。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制定了五条学生培养目标:一是健康的体魄,二是农人的身手,三是科学的大脑,四是艺术的兴趣,五是改造社会的精神。  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听完汇报后,微锁眉头,不放心地问:“这五条会不會出毛病啊?”  陶行知說:“前三条不会出毛病,后面两条,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能会出点毛病。”  部长说:“不能去掉吗?”  陶行知笑道:“一个人五官健全,身体健康,总不能因为鼻
期刊
翻译家傅雷,一生无媚骨。有段时间,傅雷靠稿费生活,不出书就断了生活来源。出版社念其处境,欲出版其译著,但碍于“右派”帽子,建议他改名。傅雷一口拒绝,说:“译著署个什么名字,本来无所谓。可是,因為我成了右派,要我改名,我不干!”纵然不出书、饿死,亦不向乖亂的时代低头,何等风骨。
期刊
一位企業家朋友说,成功人士光环的背后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他曾经与两个合伙人凑足了二十万元资金开始创业,公司起步的前五年,三人亲如兄弟,公司平稳发展,蒸蒸日上。  第二个五年更是得心应手,年营业额逐年向上翻番,员工人数一下子扩展到近两千人。当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将来临时,他有了想让公司上市的构想,没想到就在那时,公司的发展受到了重创,缘由是此前公司的漏税,被内部员工检举,他作为法人必须承担全
期刊
在德国,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昏倒的病人被路人救助;车祸现场被陌生人自发保护,当事人被救出;发生歹徒作案时,有人奋不顾身……这些见义勇为的事,在德国法律中有详细的规定,任何人都有义务参与。而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不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責任。  2016年10月3日,德国埃森市一家银行的监控录像显示,一位老人在自动取款机前突然昏倒在地。由于当天是德国国庆节,银行在放假
期刊
多年前,我在一个纸媒谋职。那次,建文带了一个稿子来到编辑部,我听了他自我介绍后,凭经验就把他引荐给专门处理领导来稿的责编。这时他说,他是不写那些文章的,并说很喜欢看我编的“文化·沧桑”副刊。当时我没想到他真能写,也就随口说,喜欢也可以给我们投稿啊。  不久,建文投来一稿,题目好像叫《古时也有“炒作秀”》,文中说到魏晋时的左思炒作,说到唐代诗人陈子昂、王勃的炒作,然后联想到当下的文坛炒作。文章有角度
期刊
隋代教育家王通说:“君子不受虚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虚誉”指不真实的声誉,“妄福”指非分的福气或不正当的享受,“死义”指不惜为正义而死。“不祈妄福”,即不追求非分的福禄。谋求幸福虽是人生应有之义,但“妄福”断不可取。  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不仅为党纪国法所不能容,且为有德之士所不屑。海瑞遵循“俸薪之外无所取”。林则徐在家書中说:“余虽任高官,以耿介自矢,从不敢于额外妄取一文錢。”清代在福建任
期刊
我所在的这家局级机关虽说不大,仅百把人,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对应科室一应俱全。分管考试这科的叫培训科,一年到头从没正正规规组织过一次职工培训。人家说得也很实在:这年头,谁在乎你那有气无力的培训,经费又没有,以考代培多好,又省事,又不费钱。  我们这里的考试大约分三类:一类是时事政治类,国家领导人讲话、党纪知识、重要制度、计生政策等都列为考试范畴;二是公司领导指示、讲话,这自不赘言;三是公司组
期刊
饥饿是什么滋味,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赶上困难时期,那时我的定量粮是28斤,自然不够吃。一天,我找妈妈要了一斤粗粮票和几毛钱要独立一回。相中了一种粗粮细做的烧饼,烧饼看着厚厚的,谁知特别暄,没咬几口就吃完了。上課时我就偷着吃,一节课没上完,五个烧饼就吃完了,没到中午肚子又饿了。  幸亏还有一毛钱。下午不上课,索性去儿童影院看了两场电影,忘了饥饿。这可不是我的专利,学校为了节省
期刊
张大千喜绘荷花,既作泼墨写意之荷,亦以工笔重彩写朱荷,还仿唐人装畫法画金碧荷花。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其蛰居成都时,因画朱荷常遭画界议论,認为他标新立异,违反了荷花色彩的常规。其实,文艺最需要创新。何况,画墨荷就遵循荷花色彩常规吗?此类訾议本不值一驳。只是,张大千性格易于趋众,听闻不认可之声,心中自不免惴惴。  据包立民撰写的《张大千艺术圈》披露:有一次,张大千与余啸风、杨孝慈、丁少鹤三位友人在成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