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模式,包括分层自选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自主设计作业、分层多元评价等四个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在分层自选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逐层解决问题;在作业训练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范例,组织学生依据能力自主地设计作业;在分层多元评价环节,教师以学生的分层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互评。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129-02
【Abstract】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includes four steps: hierarchical self-selected learning,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self-designed homework,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evaluation. In these four step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In hierarchical self-selected learning, teachers provide students with alternative resources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in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teachers assign inquiry tasks to guide students to cooperate in groups to solve problems layer by layer; in homework training, teachers Provide examples for students and organize students to design homework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in the hierarchical and multi-evaluation link,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make mutual evaluations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based on students’ stratification.
【Keywords】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practice; Strategy
分層教学是一个教学概念,近些年备受各学科教师的重视。要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这一模式,教师就要结合所处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特色的教学计划设计。分层教学是循序推进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深入学习、习题训练与设计、总结反思与评价等环节。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范例资源,然后对学习秩序进行引导和维护,如此便可以让学生在激发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进行分层学习。
一、引入微课资源,开展分层自选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是分层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也是教师引入微课资源、开展分层自选学习活动的环节。在将学生分成后进、提升、拓展三个层次后,教师可以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资源,将微课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供全体学生,第二部分供提升和后进层,第三部分供后进层。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观看的进度,以此实现自主学习的分层。
以《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划分出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回想预习成果。在这5分钟中,教师以微课资源辅助各层学生。微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展示本课时的重难点以及任务。教师要求,拓展层学生观看完这一阶段后,需要自主阅读教材学习。第二阶段是展示本课时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点,提升层学生看完这一阶段后,需要自主地阅读教材进行学习。最后一段是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对本课时知识的详尽解释,目的是让后进层的学生能够对本课时的知识有完全的了解,不至于在之后的学习中“抓瞎”。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教师能够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如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提升不同层次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等。
二、布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布置探究问题是各个教师都在应用的一种策略。而要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教师便可以尝试探索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即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分层的问题之后,并不让学生直接解决自己能力层次的问题,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由后进层在小组中解决基础问题,再由提升层带领后进层解决提升问题,最后由拓展层带领其他学生解决拓展问题。
以“确定位置”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情境问题。情境一:从一张照片中,确定人员的位置。情境二:视频中大部分人“在转圈”,确定人员的位置。问题三:在方格图中确定图形的位置。然后,教师设置规则,第一个问题需要以基础层为主,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解答后不准回答;第二个问题以基础层和提升层为主,拓展层学生解答问题后不能分享答案;第三个问题以拓展层为主,最好是以直接给出答案之外的方式,帮助后两个层次的学生学会解答这种问题。在实际的探究学习中,会有部分高层次的学生,在表现欲的激励下,直接将答案或者解题的过程展示给低层次的同学。对此,教师可以确定竞赛机制,即在发现这样的情况后对小组进行扣分,以此保证各层次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主体性体现。 三、提供必要的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课堂作业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范例,然后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所谓自主设计作业,是指高一层次的学生为低一层次的学生设计作业,而基础层次的学生还需要完成同层次小组设计的基础类作业。如此,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完成作业的趣味性。
以“买文具”为例,在教学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三个层次的习题范例。基础范例“试商”,如“70÷32=”;提升范例“最大填几”,如“37×( )<242”;拓展范例“为竖式治病”,教师提供错误竖式。展示范例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这些题目的设计思路,比如“70÷32=”这一式子,很容易发现70大于60=30×2,设计这一题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试正确的商的能力。讲解完设计思路之后,教师便可以开展小组比赛游戏,即小组之间互相设计并完成习题,然后根據习题设计的质量以及各小组完成习题的质量与速度,评选出优秀的小组。在设计作业以及竞赛的因素影响下,各层次的学生都会产生较强的思考、尝试热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禁止各层次学生的相互帮助。如此,各小组的拓展层学生会为了争夺获胜的荣誉,在完成自己的题目设计任务后,主动为另两个层次的学生提供帮助。
四、关注总结反思,践行分层多元评价机制
分层多元评价机制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重点,也是教师给予学生激励、肯定的渠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每个环节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此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学习上的错误。并且,在不断的激励下,各层次的学生也能够激发出斗志,更主动地学习知识。
以探究环节为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分层多元评价应用在每部分问题探究结束之后。另外,教师也需要对评价进行引导。比如组1中的各层次学生严格遵守教师设定的规则,自主解决各类问题,那么教师便可以在问题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觉得你们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很高,并且每个人都发了言,你们对自己小组的学习过程有什么评价吗?在教师的话语引导下,该小组的学生自然会十分高兴地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过程,比如先是由基础层的学生进行思考、分享,然后再由更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充启发……在教师引导下的问答评价之后,其他小组便会意识到遵守教师制定规则的重要性。同理,教师可以这种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评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分层教学理念,是让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然后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微课、探究性问题是代替教师给予学生引导的重要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这些资源的辅助下,以个体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层自主学习,或者从低到高,逐层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问题。在学生分层学习时,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长元.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中小学电教,2020(09).
[2]郭静.对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7).
[3]王庄姬.创建“五型”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J].教师,2020(09).
[4]苍秀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1).
(责编 张 欣)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129-02
【Abstract】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includes four steps: hierarchical self-selected learning,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self-designed homework,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evaluation. In these four step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In hierarchical self-selected learning, teachers provide students with alternative resources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in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teachers assign inquiry tasks to guide students to cooperate in groups to solve problems layer by layer; in homework training, teachers Provide examples for students and organize students to design homework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in the hierarchical and multi-evaluation link,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make mutual evaluations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based on students’ stratification.
【Keywords】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practice; Strategy
分層教学是一个教学概念,近些年备受各学科教师的重视。要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这一模式,教师就要结合所处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特色的教学计划设计。分层教学是循序推进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深入学习、习题训练与设计、总结反思与评价等环节。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范例资源,然后对学习秩序进行引导和维护,如此便可以让学生在激发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进行分层学习。
一、引入微课资源,开展分层自选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是分层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也是教师引入微课资源、开展分层自选学习活动的环节。在将学生分成后进、提升、拓展三个层次后,教师可以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资源,将微课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供全体学生,第二部分供提升和后进层,第三部分供后进层。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观看的进度,以此实现自主学习的分层。
以《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划分出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回想预习成果。在这5分钟中,教师以微课资源辅助各层学生。微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展示本课时的重难点以及任务。教师要求,拓展层学生观看完这一阶段后,需要自主阅读教材学习。第二阶段是展示本课时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点,提升层学生看完这一阶段后,需要自主地阅读教材进行学习。最后一段是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对本课时知识的详尽解释,目的是让后进层的学生能够对本课时的知识有完全的了解,不至于在之后的学习中“抓瞎”。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教师能够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如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提升不同层次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等。
二、布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布置探究问题是各个教师都在应用的一种策略。而要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教师便可以尝试探索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即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分层的问题之后,并不让学生直接解决自己能力层次的问题,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由后进层在小组中解决基础问题,再由提升层带领后进层解决提升问题,最后由拓展层带领其他学生解决拓展问题。
以“确定位置”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情境问题。情境一:从一张照片中,确定人员的位置。情境二:视频中大部分人“在转圈”,确定人员的位置。问题三:在方格图中确定图形的位置。然后,教师设置规则,第一个问题需要以基础层为主,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解答后不准回答;第二个问题以基础层和提升层为主,拓展层学生解答问题后不能分享答案;第三个问题以拓展层为主,最好是以直接给出答案之外的方式,帮助后两个层次的学生学会解答这种问题。在实际的探究学习中,会有部分高层次的学生,在表现欲的激励下,直接将答案或者解题的过程展示给低层次的同学。对此,教师可以确定竞赛机制,即在发现这样的情况后对小组进行扣分,以此保证各层次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主体性体现。 三、提供必要的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课堂作业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范例,然后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所谓自主设计作业,是指高一层次的学生为低一层次的学生设计作业,而基础层次的学生还需要完成同层次小组设计的基础类作业。如此,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完成作业的趣味性。
以“买文具”为例,在教学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三个层次的习题范例。基础范例“试商”,如“70÷32=”;提升范例“最大填几”,如“37×( )<242”;拓展范例“为竖式治病”,教师提供错误竖式。展示范例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这些题目的设计思路,比如“70÷32=”这一式子,很容易发现70大于60=30×2,设计这一题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试正确的商的能力。讲解完设计思路之后,教师便可以开展小组比赛游戏,即小组之间互相设计并完成习题,然后根據习题设计的质量以及各小组完成习题的质量与速度,评选出优秀的小组。在设计作业以及竞赛的因素影响下,各层次的学生都会产生较强的思考、尝试热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禁止各层次学生的相互帮助。如此,各小组的拓展层学生会为了争夺获胜的荣誉,在完成自己的题目设计任务后,主动为另两个层次的学生提供帮助。
四、关注总结反思,践行分层多元评价机制
分层多元评价机制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重点,也是教师给予学生激励、肯定的渠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每个环节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此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学习上的错误。并且,在不断的激励下,各层次的学生也能够激发出斗志,更主动地学习知识。
以探究环节为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分层多元评价应用在每部分问题探究结束之后。另外,教师也需要对评价进行引导。比如组1中的各层次学生严格遵守教师设定的规则,自主解决各类问题,那么教师便可以在问题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觉得你们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很高,并且每个人都发了言,你们对自己小组的学习过程有什么评价吗?在教师的话语引导下,该小组的学生自然会十分高兴地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过程,比如先是由基础层的学生进行思考、分享,然后再由更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充启发……在教师引导下的问答评价之后,其他小组便会意识到遵守教师制定规则的重要性。同理,教师可以这种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评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分层教学理念,是让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然后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微课、探究性问题是代替教师给予学生引导的重要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这些资源的辅助下,以个体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层自主学习,或者从低到高,逐层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问题。在学生分层学习时,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长元.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中小学电教,2020(09).
[2]郭静.对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7).
[3]王庄姬.创建“五型”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J].教师,2020(09).
[4]苍秀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1).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