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创新已成为了当前教育学者们研究的关键课题。特别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与高中数学教学原则不吻合。基于这种形势下,以数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孕育而生,通过深入探究数学问题解决办法,从而提升学生应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指导高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学。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价值
中国分类号:G633.6
一直以来,数学属于教育学中的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是锻炼人们思维的体操。针对我国数学教育而言,其较为重视基本概念与知识要点的传授,旨在培养解题技巧,为学生解惑。而针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往往更为重视书本知识传授,易忽视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同时在健康心理与人文素养培养等方面也较为欠缺。在教学方式上,重视理论灌输忽视思维启发,导致学生数学运算、推理能力远远大于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问题解决教学概述
在数学问题解决模型研究时,舍恩菲尔德在《怎样解题》中阐述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性质。他认为,数学问题解决方法主要划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弄清问题,二是制订计划,三是实现计划,四是回顾研究。后来,舍恩菲尔德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指出,问题解决包括六个阶段,一是读题,二是分析,三是探索,四是计划,五是执行,六是验证。
而迈耶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课题研究时指出,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四个阶段,一是问题转译,二是问题整合,三是计划解题方案,四是监控与解题方案执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程序性知识衔接要引起重视,反复练习运算程。从本质上来讲,必须要进行问题提问,发现问题存在,经由问题转译、表征,最终探究解题方式。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综合原有知识结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巧设悬念,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2问题解决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2.1问题解决教学方法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生活实际,综合学习与社会环境,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与经验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体验全新的数学是指。一般而言,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三个方面:(1)设置悬念。通常状况下,设置悬念可在较短时间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好奇心,基于这种诱惑力作用下,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解题方法的极大兴趣。同时,紧扣心弦的悬念能促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开展主动性思维探索,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上进心。以概率学习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购置学习文具这一实际生活案例为引导,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出于具体问题情境之中。基于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概率计算过程中,进而了解以及把握概率的深刻含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联系实际。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生活具有莫大的联系,为了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必须要联系实际生活,经由实际案例引领学生学习。由于学生缺乏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无法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故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老师要巧妙设置联系,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线面垂直判定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采用三角形纸片,今经由纸片翻折展示线面垂直具体现象;(3)引导参与。为了活跃学习过程,在教学情境创设中,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积极构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环节,开发学生脑筋,并积极讨论,强化动手练习。譬如在指数函数图像性质学习时,可经由纸张对折等一系列操作,分析对折次数与纸层数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探究两者间的函数关系,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2问题解决教学措施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师生合作关系。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充当着合作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故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促使其自觉参与知识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探究学习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构建学习合作小组,将学习主动权支配给每个学生,促使其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2)启发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生动性与活泼性,在问题解决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基于把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要坚持循循善诱原则,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解题方式,基于已有解答方法中探索新的解答方案;(3)应用非智力系统。在问题解决中,要扩展数学理论,立足于认知与情感等领域,积极鼓励学生,并肯定其优点。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强化指导,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其战胜困难信心;(4)扩展问题。由于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不具单一性,故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对新的問题进行探究,从而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延伸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促使其自觉解决问题。以交集学习为例。教师可将班级进行分组,以兴趣爱好为引导,经由分析两组中的共同爱好与不同爱好来总结问题,诱出交集概念,从而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化教学方式创新,鼓励学生自觉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体验数学世界的奥妙,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东.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提问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3(04):32-33.
[2]张永红.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用题中的最值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易导军.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初探[J].中学时代,2013(21):43-43.
[4]何晓艳.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142-143.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价值
中国分类号:G633.6
一直以来,数学属于教育学中的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是锻炼人们思维的体操。针对我国数学教育而言,其较为重视基本概念与知识要点的传授,旨在培养解题技巧,为学生解惑。而针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往往更为重视书本知识传授,易忽视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同时在健康心理与人文素养培养等方面也较为欠缺。在教学方式上,重视理论灌输忽视思维启发,导致学生数学运算、推理能力远远大于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问题解决教学概述
在数学问题解决模型研究时,舍恩菲尔德在《怎样解题》中阐述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性质。他认为,数学问题解决方法主要划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弄清问题,二是制订计划,三是实现计划,四是回顾研究。后来,舍恩菲尔德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指出,问题解决包括六个阶段,一是读题,二是分析,三是探索,四是计划,五是执行,六是验证。
而迈耶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课题研究时指出,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四个阶段,一是问题转译,二是问题整合,三是计划解题方案,四是监控与解题方案执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程序性知识衔接要引起重视,反复练习运算程。从本质上来讲,必须要进行问题提问,发现问题存在,经由问题转译、表征,最终探究解题方式。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综合原有知识结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巧设悬念,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2问题解决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2.1问题解决教学方法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生活实际,综合学习与社会环境,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与经验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体验全新的数学是指。一般而言,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三个方面:(1)设置悬念。通常状况下,设置悬念可在较短时间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好奇心,基于这种诱惑力作用下,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解题方法的极大兴趣。同时,紧扣心弦的悬念能促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开展主动性思维探索,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上进心。以概率学习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购置学习文具这一实际生活案例为引导,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出于具体问题情境之中。基于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概率计算过程中,进而了解以及把握概率的深刻含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联系实际。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生活具有莫大的联系,为了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必须要联系实际生活,经由实际案例引领学生学习。由于学生缺乏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无法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故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老师要巧妙设置联系,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线面垂直判定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采用三角形纸片,今经由纸片翻折展示线面垂直具体现象;(3)引导参与。为了活跃学习过程,在教学情境创设中,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积极构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环节,开发学生脑筋,并积极讨论,强化动手练习。譬如在指数函数图像性质学习时,可经由纸张对折等一系列操作,分析对折次数与纸层数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探究两者间的函数关系,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2问题解决教学措施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师生合作关系。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充当着合作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故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促使其自觉参与知识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探究学习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构建学习合作小组,将学习主动权支配给每个学生,促使其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2)启发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生动性与活泼性,在问题解决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基于把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要坚持循循善诱原则,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解题方式,基于已有解答方法中探索新的解答方案;(3)应用非智力系统。在问题解决中,要扩展数学理论,立足于认知与情感等领域,积极鼓励学生,并肯定其优点。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强化指导,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其战胜困难信心;(4)扩展问题。由于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不具单一性,故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对新的問题进行探究,从而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延伸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促使其自觉解决问题。以交集学习为例。教师可将班级进行分组,以兴趣爱好为引导,经由分析两组中的共同爱好与不同爱好来总结问题,诱出交集概念,从而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化教学方式创新,鼓励学生自觉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体验数学世界的奥妙,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东.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提问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3(04):32-33.
[2]张永红.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用题中的最值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易导军.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初探[J].中学时代,2013(21):43-43.
[4]何晓艳.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