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
那时,家乡的水库建成了,可总得要人守!阶级斗争是万万不能放松的!公社书记告诫大家,要是阶级敌人搞破坏,偷偷炸了水坝,可以想象,那将是何等灾难!可谁来守水库?当然首要的是看阶级成分,肯定是贫下中农。公社干部想来想去,只有采取抓阄的办法确定次序,两年一次轮着来守。碰巧,我们大队抓到了首轮,就这样,烫手的山芋落到了我们生产队!
队长伤透了脑筋!把贫下中农召集起来抓阄?行不通!因为多数人反对。于是,队长哨子一吹,通知大家晚上召开大会议一议。大伙围着火堆议来议去,总算有个头绪。先确定报酬,一致同意,任务艰险,报酬从优:不用记工分,年底参照生产队里工分最高者执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养十只以内(多了有资本主义之嫌)的家禽归自己,养猪可以另外记工分。尽管是重赏,可稀有勇夫!谁也不敢吃这个螃蟹!没办法,生产队长只能一个个“点将”,队长琢磨着点了好几个原以为可以担当此重任的人选,结果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这时,队长突然想到坐在自己身边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爹,队长似乎看到了救星!因为我爹年轻时当过兵,上过战场,打过日本鬼子,勤劳又大胆,见过世面,有担当,身体棒,总之是不错的人选。当点到我爹的时候,爹思考片刻后表示同意。队长如释重负,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就这样,水库和我们家结了缘。
爹首先对小木屋进行了一番加固改造,漏风的地方用剁碎的稻草和着泥巴补满抹平,屋顶用茅草加厚,木门进行了加固,用木桩做支撑搭了床架,用同样的办法,做了一个简易桌子,靠墙的地方累起灶台……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内布置尽管简陋,但管用。爹又在木屋右侧用石头泥巴搭起了一座小屋用来养家禽,两座简陋房子四周围起了栅栏。就这样,在这突兀森郁的地方冒起了袅袅炊烟。那场景,真有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原始开泰和自然粗犷之美!
大山里的夏秋两季夜里蚊虫特别多,初春和冬天又出奇的冷。没蚊帐缺棉被是很难度日的。当时大家都很穷,在吃的问题上,大家和着红薯南瓜尚能解决温饱,至于穿那也是大问题。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再到老三,直到不能用为止。按当时流行的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弥补缺憾,人们想到从日本进口用来装尿素的尼龙袋子或许能派上用场,于是试着把尼龙袋子的碎片拼接起来,然后土法染黑,勉强可以做一件夏天穿的外裤。刚开始穿还觉得实用,可是风吹雨淋日晒后,印在袋子上的原来那几个字逐渐显露出来,依稀可见裤子前面的“尿素”和裤子后面“日本制造”的字样。可是,就连这样一条裤子,一般人家还是难以享用的,起码也要在生产队里当个干部至少也是保管员什么的吧。回想当年,令人心酸!
肥料袋子难弄到,也没那么多可用。即使有,尽管勉强可以对付山里蚊虫的袭击,但难以抵御冰天雪地寒风冷雨的煎熬。爹绞尽脑汁,可也是一筹莫展,沮丧至极!
天无绝人之路!说来蹊跷,当时队里的一位“五保”老人(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吃穿住医葬全由国家承担费用的老人)去世,爹接到报丧的消息后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不为别的,只为能留下“五保”老人的铺盖和蚊帐。按照习俗,这些东西往往会一同烧掉,世人用凶多吉少!穷途末路,别无选择。爹好歹在焚烧这些遗物之前赶到了。为此,娘没少抱怨。爹拿来那些尚有七八成新、本属于它主人的物品洗了,晒了好几个烈日。
于是,娘和大哥带着三岁的妹妹在家和大伙一样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二哥寄宿上初中,爹带着我常驻水库。
爹在山坡上开垦了几块地,土地不用多,种的菜满足人吃和养家禽绰绰有余。爹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的树林里看蚂蚁搬家,捉蚱蜢,扎草帽,总之有好多好玩的事做。
农活不多,爹也轻松悠闲,时常带着我在水库里钓鱼捞虾捉螃蟹什么的。爹制作了几副钓竿,用那位老人留下的旧衣服剪开拼接制作了几个捞小鱼虾米的渔网,挖来蚯蚓捉来小虫做诱饵,在水库边摆开阵势。我们在树荫下乘着凉,爹时而哼着小调,时而吹吹口哨,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双眼紧瞪着浮标,急切地期盼着它的下沉,好不容易等到鱼鳔晃动的一刻,爹敏捷地起竿,一条巴掌大的鱼随即收入囊中。随后,爹把沉入水下的渔网缓缓移出水面,活蹦乱跳的小虾用尽所有的气力做了最后的挣扎!紧接着,爹带我到水库下面的溪里,掰开水下的一块块石头,收获了好几只大螃蟹。酸菜煮鱼虾、清蒸螃蟹就这样摆上了桌。父子俩吃得津津有味。爹说,原来这里是条溪流,水坝把溪水截断,上游成了水库。别看眼下鱼虾不多,等到来年,水库里的鱼虾肯定会多起来。果不其然,第二年的收获颇丰,以至于新鲜的吃不完,还晒了不少干货!不仅如此,我们还时常收获些鳖啊、山蛙啊什么的来调节口味。
山上的野味自然不会少!暮春时节,雨后的小笋特别多。这是山里最为热闹的时候,山外的村民蜂拥而至,每人都会带着满心的欢喜,带走大山的恩赐。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住在山里的我们,大山赐予的更多。至于野山菌、野果子,那是大山多给予的一份犒劳。茶色的叫茶树菌、红色的叫红菌、绿色的叫绿豆菌、黑色叫木炭菌,还有鸡蛋菌、石灰菌……这些都是爹告诉我的,太多,记不全。还有野果,山楂、杨梅、茶耳、猕猴桃……
大山里,有时候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唾手可得。有天清早,爹起床后照例去放鸡鸭,走进鸡舍一看,让他傻了眼,八只鸡鸭少了两只,其他也被咬死!爹想,应该不会是老虎野狼之辈干的吧。爹说,以前山里有这些猛兽,自从五六十年代政府组织猎人队进行大规模剿灭后就再也没看到其踪迹了。对了,或许是狐狸野猫什么的干的。于是,爹将计就计,做了一个笼子,又在家里捉来几只鸡,并用铁丝网隔开,装了机关,守株待兔。果不其然,等了几天,一只野猫被逮住了!
水库是大山的儿子,我们仿佛是看护水库的保姆,也是大山的同伴和客人。大山用它丰厚肥美的物产回报着它的同伴,不仅如此,它还用绿的树、碧的草、艳的花、蓝的水……大山深处的印记美好、深长!
责任编辑:刘高亮
那时,家乡的水库建成了,可总得要人守!阶级斗争是万万不能放松的!公社书记告诫大家,要是阶级敌人搞破坏,偷偷炸了水坝,可以想象,那将是何等灾难!可谁来守水库?当然首要的是看阶级成分,肯定是贫下中农。公社干部想来想去,只有采取抓阄的办法确定次序,两年一次轮着来守。碰巧,我们大队抓到了首轮,就这样,烫手的山芋落到了我们生产队!
队长伤透了脑筋!把贫下中农召集起来抓阄?行不通!因为多数人反对。于是,队长哨子一吹,通知大家晚上召开大会议一议。大伙围着火堆议来议去,总算有个头绪。先确定报酬,一致同意,任务艰险,报酬从优:不用记工分,年底参照生产队里工分最高者执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养十只以内(多了有资本主义之嫌)的家禽归自己,养猪可以另外记工分。尽管是重赏,可稀有勇夫!谁也不敢吃这个螃蟹!没办法,生产队长只能一个个“点将”,队长琢磨着点了好几个原以为可以担当此重任的人选,结果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这时,队长突然想到坐在自己身边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爹,队长似乎看到了救星!因为我爹年轻时当过兵,上过战场,打过日本鬼子,勤劳又大胆,见过世面,有担当,身体棒,总之是不错的人选。当点到我爹的时候,爹思考片刻后表示同意。队长如释重负,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就这样,水库和我们家结了缘。
爹首先对小木屋进行了一番加固改造,漏风的地方用剁碎的稻草和着泥巴补满抹平,屋顶用茅草加厚,木门进行了加固,用木桩做支撑搭了床架,用同样的办法,做了一个简易桌子,靠墙的地方累起灶台……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内布置尽管简陋,但管用。爹又在木屋右侧用石头泥巴搭起了一座小屋用来养家禽,两座简陋房子四周围起了栅栏。就这样,在这突兀森郁的地方冒起了袅袅炊烟。那场景,真有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原始开泰和自然粗犷之美!
大山里的夏秋两季夜里蚊虫特别多,初春和冬天又出奇的冷。没蚊帐缺棉被是很难度日的。当时大家都很穷,在吃的问题上,大家和着红薯南瓜尚能解决温饱,至于穿那也是大问题。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再到老三,直到不能用为止。按当时流行的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弥补缺憾,人们想到从日本进口用来装尿素的尼龙袋子或许能派上用场,于是试着把尼龙袋子的碎片拼接起来,然后土法染黑,勉强可以做一件夏天穿的外裤。刚开始穿还觉得实用,可是风吹雨淋日晒后,印在袋子上的原来那几个字逐渐显露出来,依稀可见裤子前面的“尿素”和裤子后面“日本制造”的字样。可是,就连这样一条裤子,一般人家还是难以享用的,起码也要在生产队里当个干部至少也是保管员什么的吧。回想当年,令人心酸!
肥料袋子难弄到,也没那么多可用。即使有,尽管勉强可以对付山里蚊虫的袭击,但难以抵御冰天雪地寒风冷雨的煎熬。爹绞尽脑汁,可也是一筹莫展,沮丧至极!
天无绝人之路!说来蹊跷,当时队里的一位“五保”老人(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吃穿住医葬全由国家承担费用的老人)去世,爹接到报丧的消息后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不为别的,只为能留下“五保”老人的铺盖和蚊帐。按照习俗,这些东西往往会一同烧掉,世人用凶多吉少!穷途末路,别无选择。爹好歹在焚烧这些遗物之前赶到了。为此,娘没少抱怨。爹拿来那些尚有七八成新、本属于它主人的物品洗了,晒了好几个烈日。
于是,娘和大哥带着三岁的妹妹在家和大伙一样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二哥寄宿上初中,爹带着我常驻水库。
爹在山坡上开垦了几块地,土地不用多,种的菜满足人吃和养家禽绰绰有余。爹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的树林里看蚂蚁搬家,捉蚱蜢,扎草帽,总之有好多好玩的事做。
农活不多,爹也轻松悠闲,时常带着我在水库里钓鱼捞虾捉螃蟹什么的。爹制作了几副钓竿,用那位老人留下的旧衣服剪开拼接制作了几个捞小鱼虾米的渔网,挖来蚯蚓捉来小虫做诱饵,在水库边摆开阵势。我们在树荫下乘着凉,爹时而哼着小调,时而吹吹口哨,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双眼紧瞪着浮标,急切地期盼着它的下沉,好不容易等到鱼鳔晃动的一刻,爹敏捷地起竿,一条巴掌大的鱼随即收入囊中。随后,爹把沉入水下的渔网缓缓移出水面,活蹦乱跳的小虾用尽所有的气力做了最后的挣扎!紧接着,爹带我到水库下面的溪里,掰开水下的一块块石头,收获了好几只大螃蟹。酸菜煮鱼虾、清蒸螃蟹就这样摆上了桌。父子俩吃得津津有味。爹说,原来这里是条溪流,水坝把溪水截断,上游成了水库。别看眼下鱼虾不多,等到来年,水库里的鱼虾肯定会多起来。果不其然,第二年的收获颇丰,以至于新鲜的吃不完,还晒了不少干货!不仅如此,我们还时常收获些鳖啊、山蛙啊什么的来调节口味。
山上的野味自然不会少!暮春时节,雨后的小笋特别多。这是山里最为热闹的时候,山外的村民蜂拥而至,每人都会带着满心的欢喜,带走大山的恩赐。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住在山里的我们,大山赐予的更多。至于野山菌、野果子,那是大山多给予的一份犒劳。茶色的叫茶树菌、红色的叫红菌、绿色的叫绿豆菌、黑色叫木炭菌,还有鸡蛋菌、石灰菌……这些都是爹告诉我的,太多,记不全。还有野果,山楂、杨梅、茶耳、猕猴桃……
大山里,有时候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唾手可得。有天清早,爹起床后照例去放鸡鸭,走进鸡舍一看,让他傻了眼,八只鸡鸭少了两只,其他也被咬死!爹想,应该不会是老虎野狼之辈干的吧。爹说,以前山里有这些猛兽,自从五六十年代政府组织猎人队进行大规模剿灭后就再也没看到其踪迹了。对了,或许是狐狸野猫什么的干的。于是,爹将计就计,做了一个笼子,又在家里捉来几只鸡,并用铁丝网隔开,装了机关,守株待兔。果不其然,等了几天,一只野猫被逮住了!
水库是大山的儿子,我们仿佛是看护水库的保姆,也是大山的同伴和客人。大山用它丰厚肥美的物产回报着它的同伴,不仅如此,它还用绿的树、碧的草、艳的花、蓝的水……大山深处的印记美好、深长!
责任编辑:刘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