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府学文化”特色课程蕴含着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在课程基础性、层次性、系统性、丰富性等方面的课程追求,本着“继承、发展、创新”的课程建设理念,以“课程统整”的方式初步构建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体现府学特色并充满文化底蕴的府学文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引领;府学文化;亭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1-0065-03
【作者简介】1.房宏,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常州,213003)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丁坤,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高级教师。
一所学校要给予学生幸福,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课程。我校依据自身历史与文化,确立了加强“府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化教学改革,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
一、“府学文化”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趋向
“府学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现的是一种“博雅”的理念,其宗旨是促进学生向“学识广博,生活高雅”的目标发展,实践于高中教学中,可平衡分科教学带来的不足,突破思维界限,扩展视野。学校的课程设置力求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尊重学生的天性,张扬其个性,以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为中心,适当考虑学校府学文化的传统、教师现有能力与资源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出相对完整的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个体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学校特色课程。
“府学文化”课程的开发基于三点,一是基于学生志趣的基础课程,特别是以教师为主开发学科校本课程;二是基于学生德育的人文课程,包括德育、心理、人生规划等辅导课程;三是基于学生特长的社团活动。
二、课程结构的搭建与内容设计
1.打造“府学文化”“亭式”课程模型。
课程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蓝图,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只有通过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和高效实施才能将办学理念落实到位,才能有效达成育人目标。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我们以府学文化课程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府学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亭式”课程模型,如下图。
可以看到,我们基于“府学文脉”,在“文化立校,人文树人”的办学理念(亭基)统领下,确立了将学生培养为“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一级目标(檐顶),又将其分解为“约礼修身”“格物致知”“博雅通达”“内秀外肃”四个二级目标(亭脊),然后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特色型”的四类课程(亭柱)。
亭式模型各构件之间并非单纯的拼合关系。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是形成课程特色的基础,在课程构建中起到了凝聚力与支撑力的作用,使得四柱之间凝合向心,分布井然;基、柱、顶之间坚如磐石,承接有序。
2.设计课程体系框架。
基于“亭式”课程模型,我们对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特色型等四类课程进行了分解与细化。具体如下:
(1)基础型课程。
校本化实施基础型课程是对国家基础型课程的再度开发。基础型课程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公平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习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养成。基于我校生源特点和教师实际,我们以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为指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梳理,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以语文学科为例(见表1),从经史子集、儒家经典到小说家言,经典作品对社会与人生皆有非凡洞见,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引导意义,我们用文化的视角和语文的眼光来品读经典,不仅是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能用经典中闪光的智慧来洞察人性,用经典中纯澈的美好来滋润心灵。
(2)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在功能上,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特殊能力,培养个性,注重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培养。现我校依托学生社团、各备课组资源,已整合开发下列拓展型学习课程资源(见表2)。
表2 学科拓展型课程
(3)研究型课程。
该类型课程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由多学科交叉渗透整合而成,从而使学生一方面能以更有担当的主人翁姿态,多角度地关心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的意识与科学实践的能力。具体地说,研究性课程主要以以下两种教学模式展开课程教学实践。
一是问题解决模式。这一模式的一般程序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收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解题。二是自主研究模式。所谓自主研究,就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其程序是:确定研究题目—收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
(4)特色型课程。
该类课程旨在为学生开辟一条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它谋求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以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目前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社团活动,二是人文活动。
我校社团类型丰富,各具特色。由最初以教師为主导逐步走向以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帮助指导相结合的主动发展模式,学校倡导“社团活动课程化”,以实现社团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社团活动已成为二中校园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目前我校已经成立阳光摄影社、青果书画社、演讲与辩论社、模拟联合国社等不同类型的社团。
依据我校传统,我们每年举办“文化寻根”夏令营——山东曲阜—泰山行活动,让学生寻访我校“千年府学,五朝文庙”的文脉与源头,砥砺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此外,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成长特征,形成二中德育的人文经典活动系列,突出部分活动的经典特征,形成富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活动。例如“进学礼”,全体高一新生以儒家传统礼仪“进学礼”来为新学期揭开序幕,通过作揖之礼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对师长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再如“成人礼”,高三学生以儒家传统成人礼仪,强化礼化教育内涵,培养“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中君子、国之栋梁;还有孔子课堂,致力于推进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增进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不同文化相互沟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课程评价
传统儒学的教育核心价值标准就是以人为本,主张教师要有“毋意、务必、毋固、毋我”的精神。就是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妄加臆度,不能独断专行,不能固执己见,不能自以为是,要充分发挥民主。我校也积极传承了这一教育理念,我校的评价机制就是以“促进发展、以人为本”为导向,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以平等对话、民主协商、自我反思和心理建构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形成了具有府学特色的评价文化。
课程整合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完善过程。我们将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侧重点、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完成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科知识的测评。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一是通过学生座谈、评教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二是通过教师教学观摩及课后的讨论与交流等形式来对课程进行评价,最后对课程设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课程设计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的实际使用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程是否可后续发展等问题形成综合性的诊断报告。
这种立体的评价方式有助于课程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在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出来以后,可以通过实验班级的课程开设来初步检验其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与价值,有效的教学实践是课程修复与完善不可或缺的。在实验教学之后,结合学生的反馈,将可以全面开设的课程汇总,统一拟定课程介绍与课程亮点,交由课程管理处在相关年级进行自主选修,并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调节,最终确定开设的课程,然后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通过“府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逐步实现课程基础性、层次性、系统性、丰富性等方面的追求,将“三级课程”实现课程统整,推进建设府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引领;府学文化;亭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1-0065-03
【作者简介】1.房宏,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常州,213003)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丁坤,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高级教师。
一所学校要给予学生幸福,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课程。我校依据自身历史与文化,确立了加强“府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化教学改革,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
一、“府学文化”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趋向
“府学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现的是一种“博雅”的理念,其宗旨是促进学生向“学识广博,生活高雅”的目标发展,实践于高中教学中,可平衡分科教学带来的不足,突破思维界限,扩展视野。学校的课程设置力求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尊重学生的天性,张扬其个性,以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为中心,适当考虑学校府学文化的传统、教师现有能力与资源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出相对完整的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个体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学校特色课程。
“府学文化”课程的开发基于三点,一是基于学生志趣的基础课程,特别是以教师为主开发学科校本课程;二是基于学生德育的人文课程,包括德育、心理、人生规划等辅导课程;三是基于学生特长的社团活动。
二、课程结构的搭建与内容设计
1.打造“府学文化”“亭式”课程模型。
课程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蓝图,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只有通过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和高效实施才能将办学理念落实到位,才能有效达成育人目标。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我们以府学文化课程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府学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亭式”课程模型,如下图。
可以看到,我们基于“府学文脉”,在“文化立校,人文树人”的办学理念(亭基)统领下,确立了将学生培养为“人中君子,国之栋梁”的一级目标(檐顶),又将其分解为“约礼修身”“格物致知”“博雅通达”“内秀外肃”四个二级目标(亭脊),然后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特色型”的四类课程(亭柱)。
亭式模型各构件之间并非单纯的拼合关系。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是形成课程特色的基础,在课程构建中起到了凝聚力与支撑力的作用,使得四柱之间凝合向心,分布井然;基、柱、顶之间坚如磐石,承接有序。
2.设计课程体系框架。
基于“亭式”课程模型,我们对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特色型等四类课程进行了分解与细化。具体如下:
(1)基础型课程。
校本化实施基础型课程是对国家基础型课程的再度开发。基础型课程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公平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习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养成。基于我校生源特点和教师实际,我们以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为指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梳理,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以语文学科为例(见表1),从经史子集、儒家经典到小说家言,经典作品对社会与人生皆有非凡洞见,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引导意义,我们用文化的视角和语文的眼光来品读经典,不仅是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能用经典中闪光的智慧来洞察人性,用经典中纯澈的美好来滋润心灵。
(2)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在功能上,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特殊能力,培养个性,注重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培养。现我校依托学生社团、各备课组资源,已整合开发下列拓展型学习课程资源(见表2)。
表2 学科拓展型课程
(3)研究型课程。
该类型课程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由多学科交叉渗透整合而成,从而使学生一方面能以更有担当的主人翁姿态,多角度地关心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的意识与科学实践的能力。具体地说,研究性课程主要以以下两种教学模式展开课程教学实践。
一是问题解决模式。这一模式的一般程序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收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解题。二是自主研究模式。所谓自主研究,就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其程序是:确定研究题目—收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
(4)特色型课程。
该类课程旨在为学生开辟一条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它谋求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以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目前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社团活动,二是人文活动。
我校社团类型丰富,各具特色。由最初以教師为主导逐步走向以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帮助指导相结合的主动发展模式,学校倡导“社团活动课程化”,以实现社团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社团活动已成为二中校园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目前我校已经成立阳光摄影社、青果书画社、演讲与辩论社、模拟联合国社等不同类型的社团。
依据我校传统,我们每年举办“文化寻根”夏令营——山东曲阜—泰山行活动,让学生寻访我校“千年府学,五朝文庙”的文脉与源头,砥砺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此外,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成长特征,形成二中德育的人文经典活动系列,突出部分活动的经典特征,形成富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活动。例如“进学礼”,全体高一新生以儒家传统礼仪“进学礼”来为新学期揭开序幕,通过作揖之礼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对师长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再如“成人礼”,高三学生以儒家传统成人礼仪,强化礼化教育内涵,培养“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中君子、国之栋梁;还有孔子课堂,致力于推进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增进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不同文化相互沟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课程评价
传统儒学的教育核心价值标准就是以人为本,主张教师要有“毋意、务必、毋固、毋我”的精神。就是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妄加臆度,不能独断专行,不能固执己见,不能自以为是,要充分发挥民主。我校也积极传承了这一教育理念,我校的评价机制就是以“促进发展、以人为本”为导向,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以平等对话、民主协商、自我反思和心理建构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形成了具有府学特色的评价文化。
课程整合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完善过程。我们将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侧重点、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完成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科知识的测评。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一是通过学生座谈、评教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二是通过教师教学观摩及课后的讨论与交流等形式来对课程进行评价,最后对课程设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课程设计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的实际使用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程是否可后续发展等问题形成综合性的诊断报告。
这种立体的评价方式有助于课程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在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出来以后,可以通过实验班级的课程开设来初步检验其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与价值,有效的教学实践是课程修复与完善不可或缺的。在实验教学之后,结合学生的反馈,将可以全面开设的课程汇总,统一拟定课程介绍与课程亮点,交由课程管理处在相关年级进行自主选修,并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调节,最终确定开设的课程,然后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通过“府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逐步实现课程基础性、层次性、系统性、丰富性等方面的追求,将“三级课程”实现课程统整,推进建设府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