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的遵义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遵义会议会址而闻名于世。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因此,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这座布满红色印记的革命圣地,如同南湖红船、井冈星火、延安宝塔,成为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历史丰碑。
遵义会议会址:革命从此上新途
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区,有一座古朴大方的两层楼房,见证了中国革命扭转乾坤的伟大转折,它就是蜚声中外的遵义会议会址。
这座造型别致的砖木结构曲尺形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豪华建筑。1935年1月,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占领黔北重镇遵义,红军总司令部即设于这幢楼房中,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史称“遵义会议”。
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伟人的足迹,我走进了遵义会议会址,犹如走进一个别致、宁静的小花园,整个庭院端庄雅致、草木苍翠。砖木结构的主楼,平面呈曲尺形,歇山式屋顶,顶上有一个老虎窗。上下两层均有回廊,廊柱上砌拱券,东西两端有转角楼梯。跨院是纯木结构的四合院,漆板栗色,古色古香。主楼与跨院之间立有青砖牌坊,上刻“慰庐”二字。
沿着回廊款款前行,这里的一砖一木、一桌一椅,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情形。会议室里,桌椅依旧,乌黑的煤油灯闪烁着如豆的光芒,墙壁上的挂钟在“嘀嗒嘀嗒”地转动,20位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革命领导人,围一张方桌而坐,召开了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此后,红军从遵义出发,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成功突破了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长征,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篇章。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片片翔实资料,无声地讲述着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历史足迹。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活着的历史。站在遵义会议会址上,回眸那段豪迈厚重、不能忘却的红色历史,经过岁月沉淀、时间洗礼,愈发放射出耀眼光芒,给我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
是怎样的雄关险隘,让一代伟人豪情勃发、激情跨越?又是怎样的鏖兵酣战,令千秋青史留芳永传?
我伫立娄山关隘口,任激荡的历史风云在胸中涌动。抬望眼,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忆秦娥·娄山关》词。气势磅礴的狂草,雄沉壮阔的词章,交织着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壮烈情怀。
第二次娄山关大捷后,毛泽东满怀信心踏着夕阳,登上了娄山关,面对壮丽山河、漫漫征途,把博大的胸襟、壮丽的画卷,化作了豪迈激昂、气壮山河的词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从此,历史记住了娄山关,也记住了一代伟人和他領导的红军跨越娄山关的豪迈步伐。
沿着昔日红军长征的足迹,抬阶而上,密林环绕,山路崎岖,重峦叠嶂,峭壁绝立,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不易。转过一片树林,青松翠柏间,高高矗立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上有党旗浮雕,气势浑厚凝重。碑体呈竖排的“二”字,如两柄直刺苍穹的利剑,象征着娄山关的两次战斗,又如红军的双脚,踏破千山万水。
娄山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地交界处,自古就是川黔交通险要关隘,北拒巴蜀,南扼黔桂, 有“川黔锁钥”之称,山巅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攀着铁链,踩着台阶,一路爬行,我来到“当年鏖战急”的小尖山山顶。山顶立有一块石碑,上镌“遵义战役?娄山关小尖山遗址”。山体尚存娄山关战役的碉堡残痕、战壕、掩体,战壕内塑有红军战斗场面的雕塑。
伫立遥思,仿佛听到了红军当年攻打娄山关时的冲锋号角,听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激越歌声,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八十多年前的烽火岁月。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政治上的重大转折,那娄山关大捷就是军事上的战略转折,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海拔1775米的娄山关最高峰,修有西风台。站在西风台上,绵延百里的娄山山脉皆在脚下,似波涛翻滚,骏马驰骋。夕阳西下,眺望群山,娄山关被血色夕阳涂成一面凝固的红旗。
遵义是一座英雄之城、红色之城、胜利之城,更是激发“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进取之城、跨越之城。有了这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险阻不能战胜?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