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文化走出去”,要有缜密安排、高端思考,通过富于特征和质量的文化活动,展示中国文化特色和当代活力。
软实力战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条件吸收阶段,对比较先进的国家的理论,应该以开放的态度予以积极地吸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知识和认识上的基础。
第二阶段,对国内范围予以政策和价值观的梳理,应该在调适中达成共识,并以此为脉络促成国家凝聚力的形成。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内涵阶段。
第三阶段,当硬实力和软实力能够相互帮扶、相互促进时,这两种力量将步入良性互动的循环周期。这个阶段是“发散”过程,是国民凝聚力业已完成,并且对外已经形成外溢力的阶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其的重视。
当下,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如何应对提高文化软实力进程面临的挑战?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
文化软实力代表影响力
《中华儿女》: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已经提出多年,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许江:对文化的重视,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是用软实力这样一个概念来囊括它,是近几年的事情。文化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软实力当中重要的一环。它代表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传统特色、文化优势和当代影响。它往往超越物质的硬壳,是可以被人自身携带而走的。
文化软实力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的深刻性。人的文化心灵一旦确立,历久不变。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环境如何改变,这种文化心灵都不会改变。
第二,是跨文化的超越性。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不仅本群落的人群会深受影响,其他群落的人群,其他文化的人群,也都可以共享。
第三,是输出的便利性。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是人心的输出,它和种种物质的输出不一样,它没有海关,也难以划界。一幅画、一首歌、一部电影,它的消费和作用,如细雨润物,悄无声息,却带来心灵的温润和塑造。
《中华儿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数值量化比较,那么文化软实力有没有可资参考的指标?
许江:文化软实力也是有指标的。
第一是国际性影响,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具有竞争力,在几个文化领域中具有强的影响力,不仅提供独特的中国模式,并具有现实的引领的力量。
第二是历史性超越,我们讲我们是文明古国,我们曾经有过多少辉煌灿烂的文化塑造,但是今天呢?这些文化如何活在今天,继续能够生生不息,超越前人,营造时代性的突破。
第三是全民性共享,这种文化应该全民都能够共享,熏养出一个很好的民风民俗,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GDP,同时还要有一系列著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平台。
必须同时有这三个方面的突破,才能说有一个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需重建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儿女》:地球村日趋形成,全球化是大势所向。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是不是给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一些挑战?
许江:中国加入WTO之后,打开了国门。经济沟通的同时,实际上塑造了一个跨文化的环境。
在此环境中,西方文化进来了,亚洲不同文化进来了,中国文化也出去了,就造成了一种互文化的态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很难有一种纯然的本土文化、东方文化。多元的文化生态催生出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和混乱。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要营造一个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建核心的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更是知行合一的主体的塑造命题;既是育人的问题,也是造物的问题,更是时代和国家的精神风尚和心灵的问题。它与信仰、伦理、礼仪等相交织,并同时遭遇全球格局中的传统性命题和媒体时代、商品经济的时代性命题。
文化软实力更需高度
《中华儿女》:互联网时代到了,各种文化可即时传播、相互影响。那么数字媒体时代给我们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什么影响?
许江:电子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也带动了技术文化的飞跃发展,那么传统文化怎么办?举个例子,在欧美,数字时代的发展就带来了绘画艺术的式微。今天西方的美术学院已经很少教绘画了,甚至不会教绘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美术有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美术发展坚守绘画,一方面立足本土,重视传统,使中国的文化精神活在当代。另一方面,放眼世界、开放纳新,让世界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同时,绘画艺术当中所代表的中国的文化精神,不断地化入新媒体、新艺术的创造,成为文化自我更新的重要资源。
《中华儿女》:眼下,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成为汹涌澎湃,来得快,走得也快,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许江:这些是大众文化时代来临的现象。大众文化的消费,带来了文化的娱乐倾向。代表严肃人文关怀的精英文化,与娱乐化的时尚潮流之间,如何互动、共生,这个非常重要。
中国的艺术在今天国际上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中国艺术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条件正在不断得到加强,形成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强势。中国的艺术创作队伍,始终重视将自己置身于生活的前沿,经受社会变革激流的洗礼和磨练。
我们不要把严肃的人文关怀的精英文化,和娱乐化的时尚潮流简单地对立起来,它们是可以共生共赢的。我个人觉得对于艺术上游的重视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很好的艺术创作,没有持续的理论思想的研究和跬积,下游有再好的博物馆、再好的电影院、再好的网络也没有用,管道越宽问题越大。而上游的打造是最难的,是要时间积累的,需要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努力。
《中华儿女》: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改如何输出,也就是中国文化怎么走出去?
許江:“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应当只是单纯的传统国粹的展示,也不是“中国文化土特产”的外销。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现成的东西,中国传统的舞蹈,中国的书法,这些传统的东西简单地拿出去,这个是不够的。
真正的“文化走出去”,要有一个缜密的安排,要有一个高端的思考。需要通过富于特征和质量的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特色和当代活力。只有在这样高度下来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才能把中国真正好的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信服,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猎奇心态。真正要把我们中国人当代的、自主的文化创造介绍出去,把传统的文化活在今天、世界的文化为我所用的种种优势展示出去,不要低标准地满足,应该有个高标准的自我设计和要求。
软实力战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条件吸收阶段,对比较先进的国家的理论,应该以开放的态度予以积极地吸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知识和认识上的基础。
第二阶段,对国内范围予以政策和价值观的梳理,应该在调适中达成共识,并以此为脉络促成国家凝聚力的形成。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内涵阶段。
第三阶段,当硬实力和软实力能够相互帮扶、相互促进时,这两种力量将步入良性互动的循环周期。这个阶段是“发散”过程,是国民凝聚力业已完成,并且对外已经形成外溢力的阶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其的重视。
当下,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如何应对提高文化软实力进程面临的挑战?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
文化软实力代表影响力
《中华儿女》: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已经提出多年,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许江:对文化的重视,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是用软实力这样一个概念来囊括它,是近几年的事情。文化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软实力当中重要的一环。它代表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传统特色、文化优势和当代影响。它往往超越物质的硬壳,是可以被人自身携带而走的。
文化软实力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的深刻性。人的文化心灵一旦确立,历久不变。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环境如何改变,这种文化心灵都不会改变。
第二,是跨文化的超越性。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不仅本群落的人群会深受影响,其他群落的人群,其他文化的人群,也都可以共享。
第三,是输出的便利性。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是人心的输出,它和种种物质的输出不一样,它没有海关,也难以划界。一幅画、一首歌、一部电影,它的消费和作用,如细雨润物,悄无声息,却带来心灵的温润和塑造。
《中华儿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数值量化比较,那么文化软实力有没有可资参考的指标?
许江:文化软实力也是有指标的。
第一是国际性影响,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具有竞争力,在几个文化领域中具有强的影响力,不仅提供独特的中国模式,并具有现实的引领的力量。
第二是历史性超越,我们讲我们是文明古国,我们曾经有过多少辉煌灿烂的文化塑造,但是今天呢?这些文化如何活在今天,继续能够生生不息,超越前人,营造时代性的突破。
第三是全民性共享,这种文化应该全民都能够共享,熏养出一个很好的民风民俗,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GDP,同时还要有一系列著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平台。
必须同时有这三个方面的突破,才能说有一个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需重建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儿女》:地球村日趋形成,全球化是大势所向。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是不是给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一些挑战?
许江:中国加入WTO之后,打开了国门。经济沟通的同时,实际上塑造了一个跨文化的环境。
在此环境中,西方文化进来了,亚洲不同文化进来了,中国文化也出去了,就造成了一种互文化的态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很难有一种纯然的本土文化、东方文化。多元的文化生态催生出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和混乱。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要营造一个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建核心的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更是知行合一的主体的塑造命题;既是育人的问题,也是造物的问题,更是时代和国家的精神风尚和心灵的问题。它与信仰、伦理、礼仪等相交织,并同时遭遇全球格局中的传统性命题和媒体时代、商品经济的时代性命题。
文化软实力更需高度
《中华儿女》:互联网时代到了,各种文化可即时传播、相互影响。那么数字媒体时代给我们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什么影响?
许江:电子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也带动了技术文化的飞跃发展,那么传统文化怎么办?举个例子,在欧美,数字时代的发展就带来了绘画艺术的式微。今天西方的美术学院已经很少教绘画了,甚至不会教绘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美术有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美术发展坚守绘画,一方面立足本土,重视传统,使中国的文化精神活在当代。另一方面,放眼世界、开放纳新,让世界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同时,绘画艺术当中所代表的中国的文化精神,不断地化入新媒体、新艺术的创造,成为文化自我更新的重要资源。
《中华儿女》:眼下,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成为汹涌澎湃,来得快,走得也快,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许江:这些是大众文化时代来临的现象。大众文化的消费,带来了文化的娱乐倾向。代表严肃人文关怀的精英文化,与娱乐化的时尚潮流之间,如何互动、共生,这个非常重要。
中国的艺术在今天国际上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中国艺术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条件正在不断得到加强,形成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强势。中国的艺术创作队伍,始终重视将自己置身于生活的前沿,经受社会变革激流的洗礼和磨练。
我们不要把严肃的人文关怀的精英文化,和娱乐化的时尚潮流简单地对立起来,它们是可以共生共赢的。我个人觉得对于艺术上游的重视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很好的艺术创作,没有持续的理论思想的研究和跬积,下游有再好的博物馆、再好的电影院、再好的网络也没有用,管道越宽问题越大。而上游的打造是最难的,是要时间积累的,需要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努力。
《中华儿女》: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改如何输出,也就是中国文化怎么走出去?
許江:“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应当只是单纯的传统国粹的展示,也不是“中国文化土特产”的外销。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现成的东西,中国传统的舞蹈,中国的书法,这些传统的东西简单地拿出去,这个是不够的。
真正的“文化走出去”,要有一个缜密的安排,要有一个高端的思考。需要通过富于特征和质量的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特色和当代活力。只有在这样高度下来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才能把中国真正好的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信服,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猎奇心态。真正要把我们中国人当代的、自主的文化创造介绍出去,把传统的文化活在今天、世界的文化为我所用的种种优势展示出去,不要低标准地满足,应该有个高标准的自我设计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