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教学技能、课后反思七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分析
一、教学观念
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教学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若能围绕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三、授课内容
高中生物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三个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生物基础知识普及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认真学习动态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的理论与目标。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中学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思考把教材分解为哪些部分和阶段,重点、难点是什么,各部分与阶段怎样联系与过渡,各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反应和学习困难,哪些内容可以设计搭建出适合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平台等。只有這样,我们才能灵活选择授课内容,从容地运用教材教学。
四、教学方法
1、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3、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力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验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六、教学技能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生物。
第三,课件合理.。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突破生物课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七、课后反思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生物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开阔理论视野,促成了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断进步,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分析
一、教学观念
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教学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若能围绕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三、授课内容
高中生物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三个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生物基础知识普及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认真学习动态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的理论与目标。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中学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思考把教材分解为哪些部分和阶段,重点、难点是什么,各部分与阶段怎样联系与过渡,各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反应和学习困难,哪些内容可以设计搭建出适合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平台等。只有這样,我们才能灵活选择授课内容,从容地运用教材教学。
四、教学方法
1、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3、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力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验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六、教学技能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生物。
第三,课件合理.。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突破生物课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七、课后反思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生物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开阔理论视野,促成了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断进步,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